TIPE1在结肠癌中的表达意义及作用机制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virological diagnosis结肠癌(Colon Cancer,CC)是恶性肿瘤致死的常见原因之一。根据最新相关数据统计,结肠癌相关死亡人数占比位居全球癌症相关死亡人数前列。目前,CC的医疗方式以根治性切除术结合围手术期辅助放化疗+分子基因靶向治疗为主,且术后治疗方式的选择和患者预后的判断主要依靠手术病理分期。因此,寻找潜在的高敏感性的分子靶向标志物对CC的诊疗及术后远期结局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肿瘤坏死因子(TNF)诱导蛋白8-1(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induced protein 8 like 1,TNFAIP8L1/TIPE1),是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TIPE)家族的主要成员之一。近年来研究证实,其在调控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TIPE1在CC中的表达情况和作用机制需要进一步的探究。本研究以探究TIPE1在CC诊断和预后中的相关性以及它在CC细胞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主要作用为目的。通过本项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TIPE1成为一种新型的可以帮助外科医生判断病人预后及治疗方式选择的靶向分子标志物提出依据,以更有利于患者的个性化治疗。研究方法:通过对公共数据库的深入挖掘,明确TIPE1在结肠癌的表达状况。同时,我们回顾性收集了181例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相关组织(包括CC及其周围正常结肠组织)。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探究TIPE1在CC组织和正常结肠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同时,结合病人的病理诊断情况,深入探讨TIPE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肿瘤恶性程度及术后临床结局之间的关联性。此外,本研究选择SW480和RKO两种CC细胞系行体外细胞实验。通过构建TIPE1过表达SW480和RKO细胞系,利用多种细胞基础实验,深入研究TIPE1对CC细胞增殖和运动能力的影响,以进一步探究TIPE1在CC中的恶性生物学机制。研究结果:研究发现,TIPE1在CC细胞中的表达水平低于正常结肠细胞(P<0.001)。此外,TIPE1的表达水平与CC患者肿瘤TNM分期(P<0.001)、肿瘤淋巴结转移情况(P<0.001)、肿瘤位置(P<0.001)、肿瘤恶性程度(P=0.016)相关。经K-M生存分析发现,TIPE1表达水平较高的CC患者的预后优于较低的患者(log-rank=14.615,P<0.001)。此外,我们的临床病理数据经单因素或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结肠癌的TIPE1表达是CC患者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且与CC患者的总体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呈负相关。另一方面,体外细胞功能实验测定表明,当CC细胞系TIPE1过表达时,FBXW5的表达升高,CC细胞的增殖和运动能力有所下降,而当FBXW5表达升高受到抑制时,CC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运动能力得到恢复。研究结论:综上所述,与正常结肠组织相比,CC组织中的TIPE1表达明显下调。此外,TIAY-22989说明书PE1的表达水平与肿瘤进展相关,其表达水平低预示CC患者更差的预后购买LGK-974生存。TIPE1的过表达抑制了CC细胞的增殖和运动能力,且FBXW5很可能参与了TIPE1抑制CC细胞增殖和运动能力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