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背景及目的: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es)是造成病毒性肺炎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在世界范围内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季节性流感每年约造成10亿人感染。体内发生“细胞因子风暴”是流感病毒感染后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细胞因子风暴”是危及生命的全身性炎症综合征,会引起多器官功能不全,导致极高的死亡率,所以控制体内“细胞因子风暴”的进展十分重要。前期研究表明抑制性寡核苷酸MS19具有抑制炎症的作用,但单独的核苷酸类药物易被核酸酶降解,在体内不稳定。本课题探究使用纳米载体PEI-PLA递送抑制性寡核苷酸MS19是否可增强其抑制炎症的作用,并在病毒性肺炎小鼠模型中观察PEI-PLA-MS19是否可以缓解小鼠的肺损伤并延长小鼠生存期。从而为机体病原体感染诱发过激炎症反应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研究方法:本研究将亲水性PEI和疏水性PLA偶联,使用纳米沉淀法自组装成纳米颗粒PEI-PLA,再通过电荷吸引力制备PEI-PLA-MS19。采用动态粒径散射法和透射电镜对纳米材料进行表征,筛选并制备出尺寸合适,稳定性强的纳米递送载体。制备完PEI-PLA-MS19后,首先使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PEI-PLA纳米载体递送MS19进入RAW264.7细selleck RepSox胞的效果,并采用小动物活体成像观察PEI-PLAMS19在小鼠体内的存在及分布特点;之后通过ELISA实验检测PEIHepatic differentiation-PLA-MS19对流感病毒刺激后RAW264.7细胞分泌的炎症因子IL-6的影响。在体内实验中我们评估了PEI-PLA-MS19在病毒性肺炎小鼠中的治疗作用,主要包括观察小鼠生存期,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的病理学改变,ELISA检测肺泡灌洗液中炎症因子IL-6和TNF-α的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肺部及脾脏中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比例的变化。最后,通过RNA-Seq技术分析MS19处理流感病毒感染RAW264.7细胞的差异性表达基因,并采用Western Blot方法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获得了稳定性较好的PEI-PLA纳米颗粒,尺寸在220 nm左右,Zate电位为21.2m V左右,通过电荷吸附力获得了PEI-PLA-MS19,尺寸在295nm左右,Zate电位在-8.2m V左右。共聚焦微镜结果显示PEI-PLA纳米颗粒能更有效的促进MS19进入到细胞内,小动物活体成像结果显示PEI-PLA-MS19与MS19相比在小鼠体内存留时间更长,分布范围更广。ELISA结果显示PEI-PLA-MS19可以显著降低流感病毒刺激RAW264.7细胞分泌IL-6的水平。体内研究结果也显示PEI-PLA-MS19会有效延长病毒性肺炎小鼠的生存期;明显缓解病毒性肺炎小鼠的肺部ZD1839化学结构病理变化,并显著降低了小鼠肺泡灌洗液中炎症因子IL-6与TNF-α的水平;抑制了中性粒细胞在小鼠肺部和脾脏中的浸润;且提高了M2型巨噬细胞在小鼠肺组织中的比例。此外,RNA-Seq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EIPLA-MS19促进RAW264.7细胞内Adcy4的表达,达到抑制炎症的作用。结论:1.成功构建PEI-PLA-MS19共聚物,具有合适的尺寸和良好的稳定性;2.PEI-PLA纳米载体可以有效的将MS19递送到细胞内,提高了MS19在小鼠体内的稳定性及持久性;3.PEI-PLA-MS19在体内,体外抑制流感病毒诱导的炎症反应;对小鼠病毒性肺炎起到显著的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