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患者血清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的特点

目的 探讨恶性实体肿瘤和血液系统恶性Intestinal parasitic infection肿瘤患者血清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dsDNA)抗Pexidartinib核磁体的特点。方法 纳入2016年7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恶性实体肿瘤患者316例(恶性实体肿瘤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297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组)和同期来院健康体检者307例(对照组),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不同滴度ANA阳性率、在荧光显微镜下判断荧光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检测抗dsDNA抗体阳性率和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恶性实体肿瘤组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组患者ANA(1∶320)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3组患者ANA(1∶1 000)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恶性实体肿瘤组患者的荧光模型以颗粒型最多,但3组PCI-32765作用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组荧光模型以混合型最多,高于恶性实体肿瘤组(P<0.05)。3组患者抗dsDNA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组抗dsDNA抗体水平分别高于恶性实体肿瘤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ANA滴度较正常人高,自身抗体阳性且无相应临床表现或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应进行肿瘤筛查,避免漏诊。恶性实体肿瘤患者以ELISA法检测血清抗dsDNA抗体的阳性率与正常人群比较无明显差异,该抗体阳性但无相应临床表现的患者在临床中应进行随访观察。

基于列线图探索CERCAM表达水平在结肠癌预后预测中的作用

目的:探索脑内皮细胞黏附分子(CERCAM)与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利用COX模型建立具有良好预后判断价值的列线图并予以验证。方法:下载TCGA及GTEx数据库中结肠癌及正常组织中CERCAM表达水平及患者临床特征数据,收集南京市第一医院收治的4例结肠癌患者的癌及癌旁组织样本进行验证,通过差异分析、通路Proanthocyanidins biosynthesis富集分析以及生存分析等方法探索CERCAM的组织定位、功能及预后价值。通过COX回归筛选出结肠癌的预后危险因素,基于CERCAM及各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分别使用一致性指数、校准曲线、时间依赖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进行验证与评价,根据危险分层绘制生存曲线。结果:结肠肿瘤组织中CERCAM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织(P<0.001),在肿瘤患者中,CERCAM高表达人群总生存期(P=0.034)及存活状态(P=0.002)显著劣于低表达组,且CERCAM与癌症信号通路(proteoglycans in cancer)以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活化有关联。Cox分析显示,CERCAM表达水平(HR=2.23,P=0.015)、T分期(HR=5.64,P=0.015)、M分期(HR=2.62,P=0.022)是结肠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血管浸润(HR=2.30,P=0.089)是危险因素,利用上述Belnacasan浓度因素建立列线图,一致性指数提示区分度好,且训练集与测试集一致;校准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同样显示该列线图的预测能力较好。通过危险分层绘制生存曲线,结果提示高风险组有更低的生存率(P<0.000 1)。结论:CERSTM2457纯度CAM高表达与结肠癌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且可能与癌症中蛋白聚糖及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基于CERCAM建立的列线图优于传统预测模型,对结肠癌患者生存预后的评估具有一定临床价值,这种实用的模型有助于患者风险分层及治疗方案的优化。

当归芍药散治疗卵巢癌的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分析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分析当归芍药散治疗卵巢癌(ovarian cancer)的药理机制。方法:结合文献和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 TCMSP)对当归芍药散成分和作用靶点进行检索,将药物靶点和Genecards数据库所载卵巢癌靶标进行对比,结果输入STRING数据库,并在Cytoscape3.8.0软件中制作网络图。采用Rstudio软件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 GO)功能富集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PyMOL软件对排名前5位的活性成分和核心靶标进行分子对接可视化分析。结果:筛选共得药物活性成分70个,涉及VEGFA、RELA、PTGS2、MMP9、TP53、JUN、PGR等98个作用靶标;GO功能富集分析、KEGG信号通路富集结果显示:当归芍药散治疗卵巢癌主要通过药物反应、RNA聚合酶Ⅱ启动子转录的正调控、雌二醇反应等调节磷酸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Akt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protBio-based productionein kinase B,PI3K/Akt)、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表明黄芩素、鞣花酸与靶标蛋白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当归芍药散治疗卵巢癌可能与V更多EGFA、TP53、PTGS2、PGR等作用靶标及调节PI3K-Tezacaftor使用方法Akt、MAPK、VEGF等信号通路有关,黄芩素、鞣花酸可能是其发挥作用的主要成分。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基因多态性与Hp感染后胃癌易感性的关联

目的 探讨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PR1)基因多态性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后胃癌易感性的关联。方法2018年1月—2020年1月北京医院收治的胃癌患者180例为病例组,根据Hp免疫experimental autoimmune myocarditis球蛋白(Ig)G抗体检测结果,将其分为Hp阳性组、阴性组;另选同期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40名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LPR1 rs688、rs5925、rs11172113和rs2228671位点的基因多态性,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LPR1基因多态性与Hp感染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结果 病例组LPR1基因rs688位点CC基因型及C基因频率分布均于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rs688 CC基因型(OR=1.246)、携带rs688 C等位基因(OR=2.337)是影响胃癌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在位点rs688,Hp感染阳性组携带CC基因型频率、C基因频率高于Hp阴性组(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rs688 CC基因型(OR=3Bafilomycin A1体内实验剂量.245)、携带rs688 C等位基因(OR=3.518)是影响胃癌患者Hp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LPR1的rs688位点CAZD9291使用方法C基因型、C等位基因是胃癌发生的易感基因,且与Hp感染对胃癌易感性有协同作用;而rs5925、rs11172113和rs2228671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可能与胃癌的发病无关。

肺磨玻璃结节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髓源性抑制细胞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究血清炎症因子及外周血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在直径≤1 cm的肺磨玻璃结节(ground-glass nodule,GGN)患者中的表达,分析可能影响肺结节大小及进展的临床指标和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纳入2020年4月至2021年7月就诊于上海市中医医院肺GGN直径≤1 cm的患者111例,根据肺结节大小分为微小结节组(直径<5 mm)、小结节组(直径为5~10 mm),其中微小结节组36例,小结节组75例。检测各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表达以及外周血髓源性抑制细胞的比例,分析组间差异。后续每半年随访1次,以影像学显示肺GGN直径增大2 mm及以上或出现新的GGN为研究终点,分析可能影响肺GGN进展的危险因素。结果:小结节组较微小结节组患者MDSCs的比例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肺结节变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DSCs是影响肺GGN进展的危险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MDSCs表达水平的截断值进行分组分析Joint pathology,结果显示MDSCs低水平表达组(MDSCs%<4.57)较高水平表达组(MDSCs%≥4.57)疾病稳定SB203580分子式期更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MDSCselleck合成s表达水平与肺GGN大小相关,可能是影响肺GGN进展的因素之一。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常规开胸手术治疗肺癌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目的 比较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常规开胸手术治疗肺癌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Canagliflozin化学结构况。方法 依据手术方法将50例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胸腔镜肺Tofacitinib分子式叶切除术)和对照组(常规开胸手术),各25例。比较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心功能指标[心率(HR)、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肺功能指标[呼气流量峰值(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Median speedEV1)、用力肺活量(FVC)]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的HR、LVEDV、LVESD均低于手术前,LVEF高于手术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的PEF、FEV1、FVC均高于手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开胸手术比较,采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可优化手术相关指标,减少对心、肺功能的影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不同浆膜类型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及CONUT的评估分析

背景胃癌浆膜类型是指癌组织浸润到浆膜层引起的变化类型,术中观察到的浆膜类型直接影响胃癌患者预后.不同浆膜类型胃癌患者预后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但是临床上对于其危险因素缺乏统一标准.同时,控制营养状态评分(control nutritional status, CONUT)作为胃癌预后的风险因素,但对不同浆膜类型患者预后的影响尚不可知.目的研究影响不同浆膜类型胃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控制营养状态评分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5-01/2017-01在我院胃肠外科进行胃癌根治术的326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参照分型和观察浆膜形状将所有纳入患者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型和反应型(86例)、结节型(88例)、腱状型(67例)、多彩弥漫型(85例),随访至患者死亡或随访至2022-01,记录患者临床和病理指标,采用Cox模型预后生存分析探究影响不同浆膜类型胃癌患者的预后危险因素.结果Cox模型预后生存分析结果显示正常型和反应型、结节型患者其生存因素为TNM分期、CONUT(P<0.05);腱状型生存因素为肿瘤分化和TNM分期(P<0.05);多彩弥漫型生存因素为肿瘤分化、TNM分期、淋巴结转移(selleck ABT-199P<0.05).正常型和反应型、结节型CONUT低分和高分患者5年生存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腱状型和多彩弥漫型CONUT低分和高分患者5年生存率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浆膜类型胃癌患selleck化学者具有不同的生存影响因素,在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不同影响因素预测不同浆膜类型患者的预后;术CyBio automatic dispenser前控制营养状态评分作为评估不同浆膜类型胃癌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可提示该患者预后稍差.

不同浆膜类型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及CONUT的评估分析

背景胃癌浆膜类型是指癌组织浸润到浆膜层引起的变化类型,术中观察到的浆膜类型直接影响胃癌患者预后.不同浆膜类型胃癌患者预后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但是临床上对于其危险因素缺乏统一标准.同时,控制营养状态评分(control nutritional status, CONUT)作为胃癌预后的风险因素,但对不同浆膜类型患者预后的影响尚不可知.目的研究影响不同浆膜类型胃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控制营养状态评分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5-01/2017-01在我院胃肠外科进行胃癌根治术的326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参照分型和观察浆膜形状将所有纳入患者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型和反应型(86例)、结节型(88例)、腱状型(67例)、多彩弥漫型(85例),随访至患者死亡或随访至2022-01,记录患者临床和病理指标,采用Cox模型预后生存分析探究影响不同浆膜类型胃癌患者的预后危险因素.结果Cox模型预后生存分析结果显示正常型和反应型、结节型患者其生存因素为TNM分期、CONUT(P<0.05);腱状型生存因素为肿瘤分化和TNM分期(P<0.05);多彩弥漫型生存因素为肿瘤分化、TNM分期、淋巴结转移(selleck ABT-199P<0.05).正常型和反应型、结节型CONUT低分和高分患者5年生存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腱状型和多彩弥漫型CONUT低分和高分患者5年生存率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浆膜类型胃癌患selleck化学者具有不同的生存影响因素,在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不同影响因素预测不同浆膜类型患者的预后;术CyBio automatic dispenser前控制营养状态评分作为评估不同浆膜类型胃癌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可提示该患者预后稍差.

2004-2019年中国肺癌死亡分布及趋势

目的 对2004-2019年中国肺癌死亡资料整理并分析其变化趋势,为肺癌防治策略与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整理汇总《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2004年至2019年中国城乡居民肺癌死亡率数据,利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对中国城乡居民肺癌标化死亡率的时间趋势进行分析;计算年度变adult medulloblastoma化百分比(APC)及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结果 2004-2019年中国居民肺癌标化死亡率城市居民高于农村居民,农村居民标化死亡率逐年上升,城乡差距逐渐缩小。Joinpoint回归模型显示,城市男性肺癌标化死亡率在2004-2019年呈较高水平波动,无明显变化趋势(P>0.05);农村男性肺癌标化死亡率在2004-2019年平均每年上升2.0%(P=0.029),2008年为农村男性肺癌标化死亡率变化趋势的连接点;城市女性在2004-2009年逐年上升4.86%(P=0.008),Proteases抑制剂2009-2019年逐年下降2.36%(P=0.001),2009年为城市女性肺癌标化死亡率变化趋势的连接点;农村女性肺癌标化死亡率在2004-2Y-27632研究购买019年平均每年上升1.63%(P=0.003)。结论 2004-2019年,农村居民肺癌标化死亡率逐年上升,应重点关注农村群体,采取更有针对性、综合性的防治措施。

黄芪多糖辅治直肠癌同步放化疗所致急性放射性肠炎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黄芪多糖辅治直肠癌放化疗造成的急性放射性肠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月—2021年8月收治的急性放射性肠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Biogenic Mn oxides两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灌肠治疗,观察组加用黄芪多糖静脉滴注,比较两组临床有效率、主要症状与直肠黏Crizotinib价格膜评分、免疫与炎症指标。结果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86.05%)(P<0.05);观察组治疗后主要症状及直肠黏膜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_3~+、CD_4~+、CD_4~+/CD_8~+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CD_8~+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炎症指标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放射性肠炎患者接受黄芪多糖治疗能够缓解点击此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改善免疫与炎症反应可能是其发挥作用的重要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