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油茶CoGS1s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 GS)是氮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本研究通过同源序列法克隆获得普通油茶‘selleckchem PD0325901长林40号’的CoGS1.1、CoGS1.2和CoGS1.3基因并进行selleck合成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3个CoGS1s基因编码区长度均为1 071 bp,编码356个氨基酸;等电点分别为5.65、5.79和5.65,为酸性蛋白质;不稳定指数分别为41.18、36.51和45.61;亲水性指数分别为-0.397、-0.481和-0.416,均为亲水蛋白;亚细胞定位分析均位于细胞质中。系统进化分析显示,普通油茶CoGS1s蛋白与茶树CsGS1s蛋白亲缘关系最近,CoGS1s蛋白均含有18个保守基序,二级结构均以无规则卷曲为主。蛋白质磷酸化分析long-term immunogenicity结果显示,磷酸化数目最多的均为丝氨酸,最少的均为酪氨酸。通过茶树同源基因的组织表达分析表明,CsGS1.1、CsGS1.2和CsGS1.3在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根、顶芽和花中表达量较高,推测CoGS1s也有相似的表达模式。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普通油茶CoGS1s基因的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神经母细胞瘤葡萄糖—胆固醇—睾酮环路研究

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属于神经内分泌性肿瘤,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儿童癌症死亡率的15%。大约一半病例被归类为高风险组。尽管近些年来诊疗水平不断提高,但高风险患者5年生存率仍低于40%,所以需要对其发生发展机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我们前期研究发现NB细胞增殖依赖雄激素,并有可能自分泌雄激素。本研究从临床样本出发,观察相关蛋白表达情况并研究了这些基因转录对患者生存的影响。为了揭示NB细胞合成雄激素的机制及其调节方式,考察了从葡萄糖到胆固醇再到雄激素的合成路线,重点关注这条通路上的限速酶表达,以及关键物质代谢和转化。最后通过干预SREBP蛋白抑制NB细胞生长检验该通路对NB细胞生长的作用。临床样本包括神经母细胞瘤9例,神经节神经母细胞瘤2例,嗅神经母细胞瘤7例和视网膜母细胞瘤6例,石蜡切片进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于嗅神经母细胞瘤和视网膜母细胞瘤,AR、SCAP、SREBP1/2、CYP17A1和HMGCR在NB中显著激活;而成熟的SREBPs定位于NB细胞核区域,说明其调节胆固醇代谢的功能正GDC-0973抑制剂在发挥作用。用Oncomine数据库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上述6个基因表达的上调与病人低存活率相关;在MYCN扩增与非扩增的背景下得出的结论与整体分析趋势一致,但MYCN扩增依然带来更差的生存率。SH-SY5Y细胞与HepG2细胞在正常FBS培养和去激素FBS培养后检测培养基中各种激素水平变化倍数,以HepG2变化倍数校准。结果显示SH-SY5Y细胞睾酮合成增加,说明来自于细胞自分泌。同样处理条件下,PCR结果显示去激素培养时胆固醇合成限速酶HMGCR表达增加;雄激素合成限速酶CYP11A1和CYP17A1显著升高,激素转运酶SRD5A1同样表达增加。这说明在去激素条件下神经母细胞瘤从胆固醇到性激素合成的经典途径中各种酶类均增加了表达,提示此途径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生长有重要意义。去激素血清提供给细胞的胆固醇比普通血清少,这解释了HMGCR转录增加,也同时提示胆固醇的合成途径被活化,可能来源于葡萄糖的利用。外源雄激素加入后或SREBP2-N过表达后,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提高了胆固醇及葡萄糖需求,观察到胆固醇合成及葡萄糖转运体表达增加。这说明AR-SCAP-SREBPs通路调节了胆固醇合成和葡萄糖摄取。无论MYCN扩增或非扩增的NB细胞,均表现出此通路的激活。从葡萄糖到胆固醇再到雄激素,以及调节这些物质合成和转运的关键蛋白形成一个正反馈调节网络。细胞中转染SREBP2-N及雄激素处理的PCR及免疫印迹结果均显示SREBP2和AR对葡萄糖的转运均有贡献,这两个转录因子除增加葡萄糖转运体(GLUTs)的转录以外,又能在转录和翻译水平上增加Rab11家族成员表达。免疫荧光分析了SH-SY5Y细胞中Rab25和GLUT1的共定位,结果显示因SREBP2-N或雄激素而增加的Rab25可以使更多的GLUT回到细胞膜表面,从而能使细胞摄取更多葡萄糖。SREBP蛋白在这一网络中处于核心地位,对其功能的干预可能会抑制NB细胞生长。体外实验,SREBP抑制剂Fatostatin抑制SH-SY5Y细Telemedicine education胞增殖的IC50为11μM,明显优于AR抑制剂;体内实验,Fatostatin抑制了SH-SY5Y肿瘤生长,以上结果提示干预此通路可能为治疗神经母细胞瘤提供新的方向。研究结果描述了一个复杂的正反馈调节网络,转录因子AR和SREBPs在此网络中起到关键作用,它们调节了葡萄糖摄取、胆固醇合成以及睾酮合成过程中的关键蛋白/转运体/酶的活性,而增加睾酮分泌又加强了转录因子的活力,取消了生理条Belnacasan溶解度件下胆固醇合成的负反馈调节。此通路与MYCN无关,可能成为治疗神经母细胞瘤的新靶点。

跑台运动对甲基苯丙胺成瘾小鼠脑基因表达谱影响的研究

研究目的: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为无色透明结晶体,形似冰,又称为”冰毒”,甲基苯丙胺是主要的苯丙胺类兴奋剂,具有很高的滥用潜力和相当大的神经精神毒性。它是一种非法的使人高度上瘾且难以戒除的神经性兴奋剂。甲基苯丙胺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长期滥用或短时高剂量使用甲基苯丙胺会导致严重的身体、行为、心理障碍和精神后果,例如体重下降、溃疡、指甲脆化和暴力行为、妄想症、注意力缺陷、精神病、焦虑、抑郁。在妄想、幻觉状态下滥用者可能出现产生冲动导致自杀或杀人等暴力行为。过量使用甲基苯丙胺可导致急性中毒甚至死亡。甲基苯丙胺的滥用已成为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严重的医学和公共卫生问题。甲基苯丙胺成瘾会对大脑产生毒性作用,例如线粒体毒性、氧化应激、兴奋性毒性和神经炎症,这些影响会破坏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包括基底神经节、海马体、杏仁核、丘脑和皮质等区域的结构和分FG-4592浓度子水平的改变。体育锻炼已被提议为有效辅助戒除甲基苯丙胺成瘾的新型方法。以往研究证明,运动可以对大脑产生有益影响,如提高认知学习能力、减轻神经炎症、增加海马的神经发生、减少氧化应激、促进内侧前额叶胶质细胞生成等。也有研究表明运动可以降低对甲基苯丙胺的渴求和依赖、增加甲基苯丙胺依赖者的身体素质和改善心理状况等。尽管如此,运动对甲基苯丙胺成瘾的影响的确切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建立甲基苯丙胺成瘾小鼠模型,进行2周运动干预,将RNA-sequencing (RNA-seq)用于说明运动对甲基苯丙胺成瘾的小鼠脑基因的转录组分析,从而在基因表达水平层面研究其基因表达谱变化,有利于揭示分子机制,可能为运动作为甲基苯丙胺成瘾的潜在治疗方法提供思路和证据。研PF-07321332 MW究方法:选取SPF级2月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C,n=3),给药组(M,n=3),运动干预组(E,n=3)。适应性饲养一周后,对M组和E组小鼠采用腹腔注射甲基苯丙胺,注射剂量为1mg/kg。给药前,将甲基苯丙胺以1mg/Extrapulmonary infectionml溶解在生理盐水中。C组于同一时间进行腹腔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药物注射时间为每隔24小时注射一次,连续七天。打药结束后对E组小鼠进行有氧运动干预。运动干预方式为跑台运动,跑台坡度为0°,运动干预的第1-3天速度分别为8、10、12 m/min;第4天至第14天,以12 m/min进行有氧运动,每天持续60min,共2周。同时M组和C组小鼠在笼中进行常规饲养,不进行任何干预。运动结束后将各组小鼠麻醉并处死,取小鼠脑装入冻存管中,立即放入液氮中,随后放入-80°冰箱进行冷冻保存,用于分子生物学检测。采用RNA-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样本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得出各组之间的差异基因表达情况(FoldChange>2,P<0.05)。通过GO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其参与的功能和代谢途径。研究结果:(1)与C组相比,M组筛选出109个差异基因,其中上调11个,下调98个。对这109个差异基因进行GO分析和KEGG富集通路分析。GO分析结果显示,在生物过程方面,包括细胞对IFN-β的反应、对细菌的反应、免疫系统过程、IL-27介导的信号通路、病毒基因组复制的负调控、固有免疫应答、防御反应等;在分子功能方面包括GTP酶活性、双链RNA结合、蛋白质同源二聚活性、GTP结合等;在细胞组成包括细胞质、内质网膜、核质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前20条最显著的通路主要包括NOD样受体信号通路、RIG-I样受体信号通路、趋化因子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等能量代谢和信号转导通路。(2)同时,与M组相比,在E组中鉴定出35个差异基因,其中上调34个、下调1个。对这35个差异基因进行GO分析和KEGG富集通路分析。GO分析结果显示,在生物过程方面,包括细胞信号转导、视觉感知、间隙连接介导的细胞间运输、信号转导等;在分子功能方面,包括间隙连接通道活性、DNA结合、蛋白质结合等;在细胞组成方面包括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前20条最显著的通路主要包括MAPK信号通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PI3K-Akt信号通路、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调节、Rap1信号通路、钙信号通路、内质网中的蛋白质加工、Ras信号通路、Rap1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研究结论:甲基苯丙胺可能通过NOD样受体信号通路、RIG-I样受体信号通路、趋化因子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等多个通路的改变对小鼠脑产生损害。而运动对甲基苯丙胺诱导的损害有益影响可能是通过MAPK信号通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PI3K-Akt信号通路、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调节、Ras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来发挥作用,但具体分子机制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老年肾活检病理类型和血清抗PLA2R抗体水平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肾病综合征肾活检病理类型和血清抗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抗体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21年9月河池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7例老年肾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描述患者肾脏病理类型,比较前后4年病理谱Medicinal earthsAM-2282生产商化,并分析血清抗PLA2R抗体水平。结果 157例老年患者肾穿刺活检病理类型中,膜性肾病103例(65.61%)、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11例(7.01%)、微小病变性肾小球病9例(5.73%)、IgA肾病5例(3.18%)、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selleck CL13900化症4例(2.55%)、糖尿病肾病4例(2.55%)、狼疮性肾炎4例(2.55%)、肾小管间质病变4例(2.55%)、其他13例(8.28%)。比较前后4年病理谱变化,膜性肾病占比分别为66.67%、64.71%,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占比由4.17%增至9.41%。血清抗PLA2R抗体检测膜性肾病敏感度为73.33%(11/15)、特异度为0、阳性预测值100.00%(11/11)、准确度为73.33%(11/15)。结论 老年肾活检常见病理类型主要为膜性肾病,其次为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后者占比有上升趋势;血清抗PLA2R抗体对老年膜性肾病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蛇床子素介导TLR4/MyD88/NF-κB信号转导通路调控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目的:探讨蛇床子素对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以及对Toll样受体4(TLR4)/髓样细胞porous biopolymers分化因子88(MyD88)/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第3代对数生长期结肠癌SW480细胞用含不同浓度(0、50、100、200μmol/L)蛇床子素的培养基培养,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TLR4、MyD88和NF-κB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5Mirdametinib抑制剂0、100、200μmol/L蛇床子素组细胞存活率、TLR4蛋白相对表达量、MyD88蛋白相对表达量、NF-κB蛋白相对GW4869 IC50表达量、细胞菌落数、迁移细胞数和侵袭细胞数均低于0μmol/L蛇床子素组(P<0.05);100、200μmol/L蛇床子素组细胞存活率、TLR4蛋白相对表达量、MyD88蛋白相对表达量、NF-κB蛋白相对表达量、细胞菌落数、迁移细胞数和侵袭细胞数均低于50μmol/L蛇床子素组(P<0.05);200μmol/L蛇床子素组细胞存活率、TLR4蛋白相对表达量、MyD88蛋白相对表达量、NF-κB蛋白相对表达量、细胞菌落数、迁移细胞数和侵袭细胞数均低于100μmol/L蛇床子素组(P<0.05)。结论:蛇床子素可抑制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其机制可能是抑制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

微RNA-23a通过缝隙连接蛋白43对颈椎后纵韧带细胞骨向分化的作用机制

目的 探讨微RNA(miR)-23a通过缝隙连接蛋白43(Cx43)对颈椎后纵韧带细胞骨向分化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50例间断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患者(OPLL组)、50例颈椎外伤非OPLL患者(对照A组)和50例颈椎selleckchem AG-221病非OPLL患者(对照B组)颈椎后纵韧带组织,培养后纵韧带细胞,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3组细胞miR-23a、Cx43 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ingt检测Cx43蛋白的表达。取OPLL组对数期后纵韧带细胞,分别转染miR-23a agomir质粒(miR-23a过表达组)、miR-23a antagomir质粒(miR-23a低表达组)、agomir NC质粒(转染对照组),未经处理的后纵韧带细胞为空白组。采用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23a与Cx43的靶向关系;采用碱性磷酸酶(ALP)染色检测矿化情况;采用Western blotinzebrafish bacterial infectiongt检测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磷酸化p38 MAPK(p-p38 MAP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磷酸化ERK1/2(p-ERK1/2)的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A、B组比较,OPLL组miR-23a表达降低,Cx43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空白组、转染对照组比较,miR-23a过表达组miR-23a表达量升高、Cx43 mRNA表达量Etoposide纯度降低,miR-23a低表达组miR-23a表达量降低、Cx43 mRNA表达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双荧光素酶实验显示,miR-23a可有效抑制野生型质粒荧光素酶活性;与空白组、转染对照组比较,miR-23a过表达组矿化面积百分比、p-p38 MAPK/p38 MAPK蛋白表达、p-ERK1/2/ERK1/2蛋白表达降低,miR-23a低表达组矿化面积百分比、p-p38 MAPK/p38 MAPK蛋白表达、p-ERK1/2/ERK1/2蛋白表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OPLL病理条件下,颈椎后纵韧带细胞中miR-23a异常低表达,通过靶向上调Cx43激活MAPK信号通路,促进成骨分化。

临床资料及超声表现鉴别诊断儿童腹膜后混杂型与结节型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

目的 观察以临床及超声表现鉴别儿童腹膜后混杂型(GNBi)与结节型(GNBn)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3例腹膜后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GNB)患儿,根据病理结果将其selleck NMR分为GNBi组(n=42)和GNBn组(n=31);比较组间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尿香草基扁桃酸(VMA)、血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骨髓LY2157299穿刺结果,以及超声表现如肿瘤形态、最大径、边界、有无液化、是否包绕腹膜后大血管、是否跨越中线、内部回声、是否出现钙化及钙化类型及Alder血流分级;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根据临床及超声表现鉴别不同病理类型GNB的效能。结果 组间血清NSE、骨髓穿刺结果、肿瘤钙化类型及Adler血流分级差异均有统计学Hepatocyte growth意义(P均<0.05)。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单一基于年龄、肿瘤钙化类型及Alder血流分级及联合应用上述三项鉴别GNB病理类型的AUC分别为0.619、0.702、0.611及0.864,三项联合高于任意单一项(P均<0.05)。结论 联合应用年龄、肿瘤钙化类型及Alder血流分级有助于鉴别不同病理类型儿童GNB。

结直肠癌中PAQR3的表达水平及临床病理意义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孕激素和脂肪Q3受体(progestin and adipo Q receptor 3,PAQR3)在结直肠癌和肠道黏膜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利用TIMER数据库比较PAQR3在泛癌种肿瘤组织与对照组织中的差别,进而收集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65例结直肠癌组织标本和41例肠道黏膜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PAQR3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和肠道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并将65例结直肠癌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探讨其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采用TIMER数据库分此网站析PAQR3表达与免疫细胞浸润的关系,c Bio Portal数据库研究PAQR3表达改变对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结Ferrostatin-1体内果:TIMER数据库分析显示结直肠癌中PAQR3癌组织表达低于正常对照组织,免疫组化染色显示PAQR3蛋白在65例结直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正常黏膜组织(χ~2=21.165,P<0.001)。32例结直肠癌高表达PAQR3,33例结直肠癌呈PAQR3低表达,PAQR3高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和远处转移呈负相关(χ~2=4.481,P=0.034,χ~2=8.855,P=0.031,χ~2=3.972,P=0.046)。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结直肠癌PAQR3高表达的患者总生存和无病生存均比低表达患severe alcoholic hepatitis者好(χ~2=10.305,P=0.001,χ~2=4.135,P=0.042)。TIMER数据库分析显示PAQR3低表达与免疫细胞浸润下降相关,富集分析表明PAQR3可能通过影响机体蛋白质合成及修饰影响结直肠癌代谢过程。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PAQR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其低表达与结直肠癌转移和免疫浸润降低密切相关。

108例血热证白疕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通过对中医临床路径管理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病案进行归纳,分析临床情况,即一般临床特点、发病规律与中西医结合治疗情况等,总结治疗经验,为进一步优化本病的预防和中西医结合规范化治疗方案提供借鉴和参考。材料与方法:通过对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病房进行治疗的血热证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病历中发病诱因、病程、合并症、理化检查、治疗情况等运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总结相关临床经验,为疾病的预防、诊治提供依据与思考。结果:1.一般情况:本研究共收治108例患者,男女之比为2.09:1,初发年龄为42.59±18.65岁,以中青年人群为主,均病程为10.58±11.02年,其中1—10年居多(43例,39.81%)。发病季Q-VD-Oph分子式节以春秋季多见(71例,65.74%)。BMI显示45例(41.67%)为超重及肥胖状态。8例(7.40%)患者有银屑病家族遗传病史。2.诱发因素:37例(34.26%)患者有明确诱发因素,其中感染因素为主要诱发因素。24例(22.22%)患者有吸烟史,26例(24.07%)患者饮酒,其中有吸烟史患者病程长于无吸烟史患者。3.合并症:53例(49.07%)患者伴有一种或多种合并症,以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血脂异常等疾病为主,未合并症组发病年龄小于合并症组发病年龄。4.临床表现:皮损分布广泛,多累及周身,首发部位顺序依次为四肢Biomaterial-related infections、头皮、躯干部。绝大部分患者存在皮肤瘙痒状况,64例(59.26%)患者瘙痒程度影响睡眠,15例(13.89%)患者出现指(趾)甲改变,合并甲改变的患者首次发病部位以头皮为主,病情严重程度更甚。5.中草药治疗:共收集内服中药汤剂首方103首,中药方剂中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药物为主,同时兼用散瘀、生津、活血、燥湿、补益药。药物选择以苦寒为首,多微寒、平、甘、辛,多归肝、心、肺经;药物关联分析显示核心药物主要集中在生地黄、甘草、白茅根、牡丹皮、鸡血藤、槐花之间;用聚类分析法将出现频率最高的24种中药进行分类,共分为4类,第一类:白茅根、槐花、紫草、鸡血藤、连翘、金银花、白花蛇舌草、赤芍、牡丹皮、生地黄、丹参、半枝莲、乌梅。第二类:玄参、白鲜皮、荆芥、蒺藜、甘草。第三类:水飞蓟、苦参、土茯苓。第四类:白术、茯苓、云芝。6.疗效评价: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患者PASI评分为10.50±3.59,中医证候积分为3.64±1.57,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临床效果显著,治疗总有效率为98.15%。结论:1.本研究中,男性比女性更易患血热证白疕,其中初发年龄以中青年为主,病程较长,多发于春秋。2.本研究中存在银屑病共病的患者比例较高,其共病发生机制较为复杂,与银屑病之间可能存在相同的致病通路,二者具有密切的相关性。3.本研究中银屑病初发皮损多首发于四肢,常累及周身,发病因素以感染为主,其发病与BMI、吸烟、饮酒也有一定的相关性。4.本研究中血热证白疕之治疗中药通过聚类Y-27632体内分为4类,第一类药物在治疗血热证的同时可防止血瘀证、血燥证的转化;第二类药物适用于血热证白疕伴瘙痒较重者;第三类药物适用于血热证白疕伴湿热患者;第四类药物适用于血热证白疕伴脾虚有湿患者。5.本研究对血热证白疕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内外兼治的治疗方案,起效迅速,疗效显著。

血清半乳糖缺陷型IgA1和甘露糖结合凝集素相关丝氨酸蛋白酶3在IgA肾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常见原因。目前,肾活检仍然是其诊断和评估病情活动的金标准。已有研究显示半乳Medical cannabinoids (MC)糖缺陷型IgA1(galactose-deficient IgA1,Gd-IgA1)的沉积在IgAN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GdIgA1的沉积会激活补体系统,包括替代途径、凝集素途经和经典途径,甘露糖结合凝集素是凝集素途径起始的关键因子,活化的甘露糖结合凝集素相关丝氨酸蛋白酶(mannose binding lectin-associated serine protease,MASPs)是凝集素途径的关键酶,MASPs存在三种不同的亚型(MASP1、MASP2、MASP3),MASP3作为一种新型的MASP蛋白酶,成为近期研究热点IACS-10759抑制剂,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MASP3能够激活D因子,参与替代途径,造成肾小球系膜细胞的损伤。因此Gd-IgA1的沉积与MASP3地出现在IgAN当中可能存在一些联系,有待于进一步的实ICI 46474细胞培养验研究。本文旨在系统综述GdIgA1、MASP3在IgAN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并探讨Gd-IgA1与MASP3之间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