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化疗联合PD-1单抗治疗局部进展期食管癌的临床观察

背景放化疗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1,PD-1)单抗治疗局部进展期食管癌处于初步研究阶段,该治疗模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还需进一步临床证实。目的 探讨放化疗联合PD-1单抗治疗局部进展期食管癌的疗效及生存获益。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selleckchem IACS-0107597月-2021年4月经病理证实的46例局部进展期食管鳞癌患者,其中行放化疗联合PD-1单抗治疗24例(联合组),行放化疗治疗22例(放化疗组)。化疗联合使用铂类、氟尿嘧啶类、紫杉类药物,放疗采用图像引导调强放疗(image guided radiation therapy,IGRT)技术,照射剂量为50-63Gy/25-30次。Kaplan-Meier法计算两组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Sexually explicit media,OS)、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结果 联合组男性23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58.5岁;Ⅲ期11例,Ⅳ期13例。放化疗组男性16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63.4岁;Ⅲ期12例,Ⅳ期10例。两组基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近期疗效评价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 2例、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 6例、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 10例、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 6例,放化疗组近期疗效评价CR 1例、PR 3例FG-4592生产商、SD 11例、PD 7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06)。联合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33.3%vs 18.2%),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75%vs 68.2%)均高于放化疗组,但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中位生存期33个月,1年OS为89.2%;放化疗组中位生存期20个月,1年OS为62.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联合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22个月,1年PFS为70%;放化疗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20个月,1年PFS为53.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患者急性不良反应以1~2级为主,放化疗联合PD-1单抗未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放化疗联合PD-1单抗治疗局部进展期食管癌安全可行,不良反应可耐受,长期生存是否获益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TRIM59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检测TRIM59在结直肠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变化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Colforsin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探讨其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8份结直肠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TRIM59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0例结直肠癌组织及16例癌旁组织中TRIM59蛋白的表达情况,比较两种组织中TRIM59蛋白的表达差异。收集NCBI的基因表达汇编(GEO)中的编码基因表达谱数desert microbiome据集,对结直肠癌肿瘤样本表达谱资料及其对应的生物学信息进行相关性和预后分析。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TRIM59 mRNA相对表达量为0.095 6±0.011 1,高于癌旁组织的0.023 9±0.016 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1,P=0.011)。免疫印LXH254迹结果表明TRIM59在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免疫组化结果表明,TRIM59在结直肠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86.7%(26/30),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25%(4/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67,P<0.001)。在结直肠癌中,高表达TRIM59的样本与Dukes分期相关(H=13.067,P=0.004);TRIM59高表达的结直肠癌患者预后更差(P<0.05)。结论:TRIM59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较癌旁组织高,且与结直肠癌的分期和生存率均有关,TRIM59可能参与了结直肠癌的进展。

阿帕替尼辅助D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对血清hCAP18和Pokemon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阿帕替尼辅助多西他赛联合顺铂(D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人类阳离子抗菌蛋白18(hCAP18)及Pokemon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11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DP方案,观察组给予阿帕替尼辅助DP方案,21 d为1个疗程,随访2年。对比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和血肿瘤标志物(CYFRA2www.selleck.cn/products/pf-064639221-1、VEGF以及CEA)水平、血清hCAP18和Pokemon水平、生存情况和不良反应(心脏毒性、血小板减少、肝肾功能损害、白细胞减少和胃肠道反应)。结果观察组的客观缓解率(ORR)(70.18%)和疾病控制率(DCR)(92.98%)明显高于对照组(ORR:50.88%,DCR:77.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肿瘤标志物水平和血清hCAP18和Pokemon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均P<0.05)。观察组的平均生存期[(1Polygenetic models1.19±2.57)年比(9.48±2.12)年]和1年生存率(5GSK2118436临床试验4.39%比35.0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的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阿帕替尼联合DP治疗可能发生协同作用,增强抗肿瘤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阿帕替尼辅助D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对血清hCAP18和Pokemon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阿帕替尼辅助多西他赛联合顺铂(D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人类阳离子抗菌蛋白18(hCAP18)及Pokemon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11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DP方案,观察组给予阿帕替尼辅助DP方案,21 d为1个疗程,随访2年。对比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和血肿瘤标志物(CYFRA2www.selleck.cn/products/pf-064639221-1、VEGF以及CEA)水平、血清hCAP18和Pokemon水平、生存情况和不良反应(心脏毒性、血小板减少、肝肾功能损害、白细胞减少和胃肠道反应)。结果观察组的客观缓解率(ORR)(70.18%)和疾病控制率(DCR)(92.98%)明显高于对照组(ORR:50.88%,DCR:77.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肿瘤标志物水平和血清hCAP18和Pokemon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均P<0.05)。观察组的平均生存期[(1Polygenetic models1.19±2.57)年比(9.48±2.12)年]和1年生存率(5GSK2118436临床试验4.39%比35.0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的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阿帕替尼联合DP治疗可能发生协同作用,增强抗肿瘤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乳腺癌c-fos表达与临床意义的单臂Meta分析

目的:评价c-fos基因在乳腺癌发生过程中的表达SAG分子量水平及其临床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医学参考。方法:采用主题词结合自由词的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CNKI、万方、VIP、CBM自建库以来至2021年4月发表的有关“c-fos”“乳腺癌”相关的中英文文献,查找有关c-fos表达与乳腺癌发病风险的研究,文献质量评价采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Meta分析用RevMan5.3及StataMP14/16软件进行统计法分析。结果:纳入7篇文献,共516名患者,浸润性导管癌者居多,结果显示c-foselleckchem Rapamycins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率为63.0%,[RD=0.63,95%CI(0.42,0.82),P<0.05],有统计学意义;c-fos基因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没有相关性[OR=1.44,95%CI(0.75-2.77),P>0.05];c-fos基因与乳腺癌复发没有相关性[OR=1.23,95%CI(0.26-5.89Targeted oncology),P>0.05]。结论:c-fos基因在乳腺癌的发生中表达率为63.0%,因此,抑制c-fos基因的表达,可能会减少乳腺癌的发生与发展。

人生回顾联合生命陪伴对肺癌晚期接收姑息治疗患者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研究人生回顾联合生命陪伴护理对肺癌晚期接受姑息治疗患者的幸福感、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肺癌晚期接受姑息治疗的患者共96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实施人生回顾联合生命陪伴干预。评估两组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顿抑郁NSC125066分子式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总体幸福感量表(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GWB)得分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SF-36量表、GWB量表评分均提高(P<0.05),HAMA与HAMMLN4924化学结构D量表得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得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生回顾联合生命陪伴干预有利于改善肺癌晚期姑息疗法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主ER-Golgi intermediate compartment观幸福感。

丹红注射液联合脑苷肌肽治疗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脑苷肌肽治疗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病人的临点击此处床疗效及对病人脑血流动力学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240例HICH老年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对照组给予脑苷肌肽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14 d。观察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治疗前后患侧大脑中动脉脑血流动力学参数[平均血流速度(V_m)、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及血清NSE、SOD、IL-6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social medicine察组总有效率(92.5%)显著高于对照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后NIHSS、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血肿体积显著缩小(P<0.01),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改AG-221善更显著(P<0.01)。2组治疗后患侧大脑中动脉V_m均明显较治疗前加快(P<0.05),PI、RI则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2组治疗后血清NSE、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血清SOD水平均显著上升(P<0.01),且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5%比5.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联合脑苷肌肽治疗老年HICH的总体疗效满意,能显著改善患侧脑血流动力学状态和血清NSE、SOD、IL-6水平。

番石榴果实化学成分研究

番石榴果实95%乙醇提取物的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萃取部位使用硅胶柱色谱、MCI柱色谱、中压液相色谱以及制备液相色谱进行系统的分离纯化,从中分离得到1个新的番石榴苷(1),通过MS、NMR、IR等谱学技术确定了其结构,并命名为番石榴苷A(1)。同时分离得到3个已知的混源萜类化合物(2~4)和9个已知的苷类化合物(5~13),通过MS、NMR技术确定了其结构,鉴定为guajadial(2)、4,5-diepipsidial A(3)、psidial A(4)、白杨素8-C-β-D-葡萄糖苷(Dolutegravir浓度5)、2,6-二羟基-3,5-二甲基苯甲酮-4-O-β-D-吡喃葡萄糖苷(6)、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7)、槲皮素-3-O-木糖苷(8)、番石榴苷(9)、广寄生苷(10)、guavinoside E(11)、guavinoside B(12)、guajaphenone A(13)。通过CCK-8比色法测定了化合物2~4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人神经胶质瘤细胞(U87)的抑制活性,发现化合物3对U87细胞具有抑制活性,IC_(50Medial longitudinal arch)值为8.379 μmol·L~(Nirogacestat体内实验剂量-1)。

小儿脂肪瘤型脊髓栓系综合征术后远期神经功能随访及评价

目的Alpelisib探讨小儿脂肪瘤型脊髓栓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 TCS)术后远期神经功能随访情况。方法收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Metal bioavailability收治的141例脂肪瘤型TCS患儿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53例, 女88例, 手术时年龄范围为1个月至11岁11个月。根据患儿术前有无神经损害症状, 将所有患儿分为无症状TCS组(此网站无症状组)47例和有症状TCS组(有症状组)94例, 两组患儿的手术均由同一主刀医生完成, 手术方法均为在硬膜囊内切除脂肪瘤, 松解脊髓和神经根的基础上, 继续探查硬膜外腔, 松解穿出硬膜的神经根, 游离骶囊, 离断外终丝。对所有患儿进行8年以上的随访, 采用Hoffman神经功能分级及疗效判断将术后与术前情况相比较。结果无症状组的手术时间为(164. 14±25. 32)min;术后出现脑脊液漏2例, 皮下积液1例, 再栓系2例, 需留置导尿管或行间歇性清洁导尿(clean intermittent catheterization, CIC)8例, 需借助工具行走或轮椅2例;术后神经功能稳定27例[57. 4%(27/47)], 加重20例[42. 6%(20/47)], 总有效率为57. 4%(27/47)。有症状组的手术时间为(175. 08±30. 61) min, 术后出现脑脊液漏3例, 皮下积液3例, 再栓系5例, 需留置导尿管或CIC 29例, 需借助工具行走或轮椅11例;术后神经功能显效10例[10. 6%(10/94), 有效24例[25. 5%(24/94)], 稳定37例[39. 4%(37/94)], 加重23例[24. 5%(23/94)], 总有效率为75. 5% (71/94)。结论远期随访对脂肪瘤型TCS患儿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评价更客观、真实, 无症状脂肪瘤型TCS患儿应早期行预防性手术, 避免神经功能障碍, 部分患儿术后远期生活质量较差, 应重视术后身体和生理的康复治疗。

硫酸镁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分析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采用硫酸镁联合拉贝洛尔的临床疗效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150例患者,根据用药的不同,将单用硫酸镁治疗的50例作为对照1组,将单用拉贝洛尔治疗的50例potential bioaccessibility作为对照2组,将联合使用硫酸镁与拉贝洛尔治疗的50例作为观察组。比较3组疗效、血液黏度、蛋白尿量、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妊娠不良结局。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1组(76.00%)与对照2组(74.00%),差异有统Proton Pump抑制剂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舒张压及收缩压分别为(78.15±6.04)mm Hg及(117.03±13.12)mm Hg,均低于对照1组[(87.15±6.14)mm Hg及(139.22±16.83)mm Hg]与对照2组[(88.05±6.43)mm Hg及(138.96±16.54)mm Hg],均P<0.05,对照1组与对照2组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液黏度、蛋白尿量分别为(2.23±0.98)mPa·s及(1.01±0.19)g/24 h,均低于对照1组与对照2组,均P<0.05,对照1组与对照2无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胱抑素、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血清白细胞介素等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对照1组与对照2组,均P<0.05;观察组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2%),显著低于对照1组(24%)与对照2组(18%AZD9291研究购买),P<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硫酸镁与拉贝洛尔联合治疗不仅能够控制血压、降低患者血液黏度、蛋白尿量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同时有利于改善妊娠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