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外泌体A1BG-AS1对原发性肝癌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血浆外泌体A1BG反义RNA 1(A1BG-AS1)表达情Gefitinib-based PROTAC 3价格况及其对PHC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6月在该院治疗的75例PHC患者作为PHC组,26例单纯肝硬化患者作为肝硬化组,另选取同期5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血浆外泌体A1BG-AS1表达水平,分析A1BG-AS1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浆外泌体A1BG-AS1对PHC的诊断价值,Kaplan-Meier法分析PHC患者生存曲线,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PH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对照组、肝硬化组、PHC组血浆外泌体A1BG-AS1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肝硬化组、PHC组血浆外泌体A1BG-AS1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HC组血浆外泌体A1BG-AS1表达水平明显低于肝硬化组(P<0.01)selleck。A1BG-AS1、AFP联合检测诊断PHC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98(95%CI:0.839~0untethered fluidic actuation.941),约登指数为0.657,灵敏度为90.67%,特异度为75.00%。PHC患者血浆外泌体A1BG-AS1表达水平与肿瘤分期、肝功能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A1BG-AS1高表达PHC患者的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A1BG-AS1低表达PHC患者(χ~2=6.857,P=0.009)。肿瘤分期为T3~T4、有淋巴结转移、A1BG-AS1低表达是影响PH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PHC患者血浆外泌体A1BG-AS1低表达,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有关,血浆外泌体A1BG-AS1、AFP联合检测对PHC有较高诊断价值,可作为PHC诊断与预后判断的标志物。

2016年中国归因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肿瘤发病与死亡分析

目的分析2016年我国归因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肿瘤发病和死亡情况。方法结合肿瘤发病率、死亡率、全国人口数及人群归因分值(PAF)计算2016年全国不同地区、不同年龄及男性和女性人群归因于HPV感染的肿瘤发病数和死亡数。使用Segi”s人口计算lower-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年龄标化发病率和年龄标化死亡率。结果 2Empagliflozin分子式016年全国有124 772例(6.32/10万)肿瘤新发病例归因于HPV感染, 包括女性肿瘤117 118例, 男性肿瘤7 654例。宫颈癌居发病首位, 其次为肛门癌、口咽癌、阴茎癌、阴道癌、喉癌、口腔癌和外阴癌。全国归因于HPV感染的肿瘤死亡41 282例(2.03/10万), 包括女性37 417例, 男性3 865例。死亡数依次为宫颈癌、肛门癌、口咽癌、阴茎癌、喉癌、阴道癌、口腔癌、外阴癌。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随年龄增长快速上升, 在50~54岁达高峰, 之后大幅下降;非宫颈癌部位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农村地区可归因于HPV感染的肿瘤发病数(57 089例)和死亡数(19 485例)小于城市地区(发病67 683例、死亡21 797例), 农村宫颈癌年龄标化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城市, 非宫颈部位肿瘤的年龄标化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城乡之间未见确认细节明显差异。结论中国归因于HPV感染的肿瘤发病率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但发病人数占比较大, 且发病死亡呈现增高趋势。宫颈癌和男性肛门癌的防控是遏制归因于HPV肿瘤发病和死亡增高趋势的关键。

没食子酸对人食管癌TE-1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 探究没食子酸(GA)对人食管癌TE-1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GA作用24 h和48 h后对TE-1细胞增殖的影响,细EUS-guided hepaticogastrostomy胞荧光计数(CCK-F)法和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GA作用后TE-1细胞的数量变化和形态变化,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平板集落形成实验检测GA对TE-1细胞集落形成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荧光探针(DCFH-DA)法观察活性氧(ROS)产生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胱天蛋白酶3(caspase-3)、caspase-9、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cyclin D3的表达水平。结果 GA能够明显降低TE-1细胞的增殖能力,且有时间和浓度依赖趋势,其对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281.22±26.81)μmol/L(24 h)和(220.90±31.15)μmol/L(48 h)。与对照组比较,给药组细胞出现皱缩、排列稀疏、细胞核固缩等现象,且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给药组细胞的细胞迁移能力和集落形成能力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经100、300、500μmol/L的GA作用24 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6.21±0.32)%、(12.59±0.58)%和(15.41±0.4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9±0.28)%(P<0.01或P<0Berzosertib molecular weight.05);除100μmol/L GA组外,其余给药组细胞ROS的产生水平均显著提高(P<0.01或P<0.05);与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细胞中Bcl-2(仅GA 200μmol/L组)、Bax(GA 100μmol/L组除外)、caspaseBarasertib-3、caspase-9(GA 100μmol/L组除外)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或P<0.05),Bcl-2(GA 100、200μmol/L组除外)、cyclin D1、cyclin D3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结论 GA能够抑制人食管癌TE-1细胞的增殖,限制其迁移能力及集落形成能力,促进其凋亡;上述作用可能与该成分可提高ROS水平并上调促凋亡蛋白caspase-3、caspase-9、Bax的表达,下调抗凋亡蛋白Bcl-2和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cyclin D3的表达有关。

双氢青蒿素通过调控uhrf1、dnmt1、p16~(ink4a)影响前列腺癌种植瘤的生长

为了探讨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 DHA)对前列腺癌PC-3细胞种植瘤uhrf1的影响。利用前列腺癌PC-3细胞构建经典的种植瘤模型,成瘤后每两天用DHA干预一次,第PD0325901供应商13 d取材,计算抑瘤率。光镜和电镜观察瘤寻找更多组织形态学改变;TUNEL染色计数凋亡细胞并计算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uhrf1、dnmt1、p16~(ink4a )mRNA表达水平;蛋白印迹检测UHRF1、DNMT1、P16~(ink4a)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检测UHRF1、DNMT1、P16~(ink4a)蛋白定vaginal microbiome位及表达。结果显示:DHA能够抑制前列腺癌PC-3细胞在裸鼠体内的生长,诱导PC-3细胞发生凋亡和坏死的形态学改变。RT-qPCR、蛋白印迹及免疫组化结果表明DHA能够降低PC-3细胞中uhrf1及dnmt1的表达水平,升高p16~(ink4a)的表达水平。总之,DHA能够有效的抑制裸鼠前列腺癌种植瘤的生长。这可能与下调uhrf1及dnmt1的表达,恢复抑癌基因p16~(ink4a)的表达,诱导前列腺癌PC-3细胞凋亡有关。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乳腺良恶性结节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人工智能(AI)超声技术在乳Primary infection腺良恶性结节辅助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10月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乳腺患者,共166枚结节,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AI辅助低年资医师、低年资医师及高年资医师诊断乳腺良恶性结节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记录并比较不同检查方法影像学诊断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特异度、灵敏度及病理符合率等。结果 低年资医师诊断、AI辅助低年资医师诊断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对照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病理结果作为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的金标准,低年资医师、AI辅助低年资医师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1、0.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点击此处0.05);同时AI辅助低年资医师诊断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特异度、灵敏度及病理符合率分别提高了17.81%、9PF-6463922临床试验.01%、21.95%、10.40%、13.25%。结论 AI辅助低年资医师诊断乳腺良恶性结节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对乳腺良恶性结节的检查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基于LASSO回归的以急性脑梗死为表现的Trousseau综合征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Docetaxel配制目的 利用最小绝对值收敛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分析以急性脑梗死为表现的Trousseau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以急性脑梗死为表现的Trousseau综合征患者49例,根据脑梗死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3分,17例)及预后不良组(≥3分,32例)。比较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入院时影像学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及预后情况差异。使用LASSO回归筛选影响预后的变量,构建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H-L拟合优度检验评价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 所有患者中,病理类型为腺癌39例。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患者的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高、确诊肿瘤时间距脑梗死发生时间<6个月患者占比及肿瘤转移患者占比高,血红蛋白(Hb)水平及单抗凝治疗患者占比低(P<0.05)。LASSO回归显示,Hb水平和单抗凝治疗与患者预后呈正相关,入院时NIHSS评分与患者预后呈负相关。ROC曲线显示,LASSO回归模型预测曲xylose-inducible biosensor线下面积为0.获悉更多871(95%CI:0.766~0.976),敏感度为0.875,特异度为0.706,H-L拟合优度检验P=0.978。结论 在以急性脑梗死表现的Trousseau综合征患者中,Hb水平和单抗凝治疗与患者预后呈正相关,入院时NIHSS评分与患者预后呈负相关。

婚姻状况对早期乳腺癌患者生存影响的真实世界研究

目的探讨真实世界婚姻状况是否是影响早期乳腺癌患者生存的因素。方法针对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EER)数据库中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接受治疗的62 845例早期(T1~2N0M0)乳腺癌患者的数据, 采用Kaplan-Meier法对年龄、种族、手术情况、T分期、肿瘤不同分化程度、分子分型及婚姻状况7个因素行单因素生存分析, Medical toxicology计算5年癌症特异性生存(5-CSS)率;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不同婚姻状况(已婚、未婚、不良婚姻)患者死亡风险。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 7个因素均与早期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相关(均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 婚姻状况是患者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 其中未婚患者和不良婚姻患者的死亡风险分别为已婚患者的2.014倍(95%CI 1.714~2.367, P0.001)和2.559倍(95%CI 2.254~2.905, P0.001)。在肿瘤分化程度、分子分型、T分期、人种亚组中, 单因素分析显示GSK126体内实验剂量, 已婚患者5-CSS率均较未婚BIBW2992体内和不良婚姻患者高(均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 不良婚姻患者(除未分化型外)死亡风险均较已婚患者高(均P0.001), 未婚患者(除未分化、Luminal B型、黑种人和其他人种外)死亡风险亦较已婚患者高(均P0.01)。结论婚姻状况是早期乳腺癌患者生存的影响因素之一。

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肿瘤标志物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肿瘤标志物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180例晚期NSCLC患者,依据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90例)与对照组(90例)。观察组在常规GP(吉西他滨+顺铂)方案化疗的基础上静脉注射信迪利单抗,对照组行常规GP化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T细胞亚群指标(CD3~+、CD4~+、CD8~+T细胞比例及CD4~+/CD8~+比确认细节值)变化及临床疗效。Ipatasertib溶解度结果 2组治疗后CCYFRA211、CEA、CA125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T细胞比例及CD4~+/CD8~+比值均高于治疗前,对照组则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完全缓解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病变进展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信迪利单抗联合GP化疗方案治疗晚期NSCLC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和治疗总有效率standard cleaning and disinfection,值得临床推广。

分子生物学假阳性致肺癌性淋巴管炎误诊为肺结核的临床诊治过程分析

2019年4月17日,武汉市肺科Tumor biomarker医院呼吸科收治1例69岁男性因外院结核分子生物学阳性诊断为肺结核的肺癌性淋巴管炎患者。该患者因“发现肺部阴影3个月,间断咳嗽2个月”入院。既往有结肠癌病史。胸部CT扫描显示双肺弥漫性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结节伴磨玻璃影,伴小叶间隔增厚,双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双侧胸腔积液,在外院行肺泡灌洗液(BALF)GeneXpert MTB/RIF(简称“selleckchem CrizotinibGeneXpert”)检出MTB(极低)及TB-PCR检出MTB,诊断为肺结核,转诊至武汉市肺科医院。入院后完善结核相关检查,PPD皮肤试验阴性,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阴性,胸部CT影像学特征不符合肺结核改变,临床怀疑BALF结核病病原分子生物学检测假阳性,建议患者复查BALF、GeneXpert及经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患者拒绝。给予诊断性胸腔穿刺,抽出胸腔积液20 ml,送检显示,癌胚抗原(118.4μg/selleckchem EPZ-6438L)明显升高,提示恶性胸腔积液;最后行内科胸腔镜胸膜活检,提示转移性低分化腺癌,结合胸部CT表现,诊断为肺癌性淋巴管炎。患者后因病情恶化死亡。笔者认为,影像学表现为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结节伴小叶间隔增厚及纵隔淋巴结肿大时需鉴别肺癌性淋巴管炎。影像学表现与肺结核不相符时,分子生物学阳性诊断肺结核需谨慎,以避免误诊误治。

不同中医证型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差异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中医证型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差异。方法 选择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按中医证型分为阴虚热盛证40例、湿热困脾证33例、气阴两虚证103例、阴阳两虚证24例,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26名作为健康对照更多,收集临床资料,采集血清标本测定糖脂代谢等指标,采集粪便标本采用16S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测序。采用R3.4.1软件分析肠道菌群组成和Alpha、Beta多样性指标,并进行差异性分析,使用LEfSe方法挖掘不同证型标志肠菌并分析与临床指标相关性,PICRUSt预测肠道菌群功能变化特征。结果T2DM各证候组厚壁菌门与拟杆菌门的比例均低于健康Protein Tyrosine Kinase抑制剂对照组。与健康人群相比,T2DM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P<0.05),湿热困脾证肠道菌群多样性最低。Venn图分析发现T2DM气阴两虚证有70个独有OTUs,阴虚热盛证、湿热困脾证和阴阳两虚证独有的OTUs分别是13、4和8个。MRPP分析显示T2DM不同证候肠道菌群结构组间差异大于组内差异(P<0.05)。属水平物种显著性差异分析显示,4种证候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的菌属共有16种。LEfSe分析显示在T2DM的4种rapid immunochromatographic tests证候中,阴阳两虚证多样性最突出,拥有8种代表菌,其次是气阴两虚证及阴虚热盛证,各有2种代表菌;代表菌与临床指标相关性分析显示与病程、BMI、脂代谢指标等存在相关性;湿热困脾证贯穿糖尿病全程,与各证型存在重叠,无代表菌群。菌群基因功能预测也证实4种不同证候肠道菌群功能在糖类物质代谢和氨基酸代谢等途径存在差异(P<0.05)。结论 不同中医证型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菌群结构差异,可能影响着糖尿病病程进展及不同中医证候的发生、发展及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