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肺癌患者ERK1/2和GSK-3β蛋白表达特点及意义

目的 探讨老年肺癌患者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和糖原合成酶激酶(GSK)-3β蛋白表达特点及意义。方法 选取老年肺癌患者84例,均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术中取肺癌组织和Bemcentinib生产商癌旁组织(距离癌变组织>5 cm)。免疫组化法检测ERK1/2、p-ERK1/2、GSK-3β蛋白表达情况。收集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组织学类型、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分化程度、肿瘤直径、被膜侵犯情况;术后进行3年随访,记录患者生存情况。结果 肺癌组织中ERK1/2、p-ERK1/2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GSK-3β蛋白阳性表达于癌旁正常肺组织细胞膜和细胞质中,肺癌组织中GSK-3β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1)。ERK1/2、p-ERK1/2、GSK-3β表达阳性率在不同组织学类型、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被膜侵犯的老年肺癌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RK1/2、p-ERK1/2阳性的老年肺癌患者3年Dinaciclib临床试验生存率明显低于ERK1/2、p-ERK1/2阴性者(P<0.01);GSK-3β阴性的老年肺癌患者3年生存率明显低于GSK-3β阳性者(P<0.0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淋巴结转移情况、分化程度及p-ERK1/2、GSK-3β表达可作为评估老年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p-ERK1/2、GSK-3β单独和联合检测对老年肺infections: pneumonia癌患者3年生存情况均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P<0.05);其中p-ERK1/2、GSK-3β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最高[曲线下面积(AUC)=0.904],特异度、阳性预测值明显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结论 老年肺癌患者ERK1/2、p-ERK1/2呈高表达,GSK-3β呈低表达,其中p-ERK1/2、GSK-3β联合检测可用于患者预后评估。

西沙海绵Aaptos suberitoides中具有CDK2抑制活性的新结构功能分子的发现及优化

本项目对采自南海西沙群岛的海绵Aaptos suberitoides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利用各种柱层析和HPLC制备获得14个单体化合物,通过各种波谱学方法确定了12个化合物的结构,其中aaptamine类化合物7个,包括3个新化合物。对aaptamine类化合物进行了抗肿瘤活性、CDK2激酶抑制活性、抗Negative effect on immune response乙酰胆碱酯酶和丁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的评价。4个aaptamine类化合物对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抑MCC950 molecular weight制活性;3个aaptamines对CDK2激酶具有强的抑制活性,并能阻滞细胞周期于G1期;化合物aaptamine对乙酰胆碱酯酶和丁酰胆碱酯酶均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酶动力学和分子对接结果显示aaptamine既可以与胆碱酯酶的外周阴离子位点(PAS)结合又可以与催化位点(CAS)结合,且具有较强的亲和力,通过AD斑马鱼模型进一步验证aaptamine的体NSC125066半抑制浓度内活性,发现aaptamine能够明显改善斑马鱼的感知运动功能,进一步证实了aaptamine抗阿尔茨海默症的活性。此外,深入研究了化合物aaptamine 的抗肺癌作用机制,揭示了aaptamine 通过抑制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发挥抗肺癌的作用的机制。以上研究成果已发表SCI 论文4 篇,核心论文3篇,申请专利2 项。综上,该研究丰富了海绵Aaptos suberitoides 的化学成分研究,为aaptamine 生物碱家族增加了新的成员,并且首次报道了该类生物碱对抗肿瘤靶点CDK2 的抑制活性,以及对抗老年痴呆靶点乙酰胆碱酯酶和丁酰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为抗肿瘤及抗老年痴呆药物的研发提供了先导化合物。

肺癌合并细菌性肺炎的病原菌构成及药敏试验研究

目的 探讨肺癌合并肺细菌性肺炎患者痰培养病原致病菌的敏感性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及控制院内感染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1日于江西省肿瘤医院(简称我院)诊断为原发性肺癌合并细菌性肺炎住院患者的病原菌,分析病原菌药物敏感度及耐药率的趋势。结果 其中,革兰阴性菌占88.90%。排名前6种致病菌为: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阴沟肠杆菌、以及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菌Imidazole ketone erastin抑制剂占总菌种的11.10%,最常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及阿莫西林,对三代头孢、喹诺酮类及碳青酶类的敏感度均在88%以上。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唑林100%耐药,对其他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吡肟敏感度均高,耐药率均低,且喹若酮类及碳青霉烯类敏感度也非常高。流感嗜血杆菌对复方新诺明敏感度低下,对β内酰胺类、喹诺酮,碳青霉烯类菌较敏感,而阴沟肠杆菌对头孢唑林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率高达96.40%。金葡菌对青霉素G及氨苄西林的耐药率高达93.80%,喹诺酮类、头孢曲松钠、庆大霉素、selleck Alisertib四环素、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等耐药率不高。结论 肺癌合并细菌性肺炎病原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对喹诺酮、氨基糖苷类、碳青霉烯类菌敏感度高,耐药率目前仍低。其中鲍曼不动、Molecular Biology铜绿假单胞菌、阴沟杆菌对头孢唑林的耐药率均高。革兰阳性菌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及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均高于90%。

盐酸美金刚对老年帕金森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安全性的影响

目的:分析盐酸美金刚对老年帕金森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DNA/RNA Synthesis抑制剂020年3月接诊的老年帕金森痴呆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表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在多巴丝肼口服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多奈哌齐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多巴丝肼治疗的基础上予以盐酸美金刚治疗。治疗16周后,采用Barthel指数评估两组疗效,分析两组的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以及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检测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皮生长因子(EGF)和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2(IL-2)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比较分析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第4、8、16周观察组的MoCA、MMSE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16周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4周、8周、16周,观察组患者的BDNF寻找更多及EG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bioinspired microfibrils组,IL-1β及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过程中对两组帕金森患者的不良发生率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盐酸美金刚对老年帕金森痴呆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效果良好,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良好。

独活寄生汤对白细胞介素-1β诱导的大鼠退变软骨细胞外基质代谢的影响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含药血清对白细胞介素-1βmedicinal resource(IL-1β)诱导大鼠退变软骨细胞外基质代谢的影响。方法:制备含药血清,提取GSI-IX浓度大鼠软骨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治疗组、对照组。构建LncRNA GAS5过表达退变软骨细胞,分为空载体组、空载体治疗组、LncRNA GAS5过表达组、LncRNA GAS5过表达治疗组。Q-PCR检测LncRNA GAS5、miR-2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MMP-9、MMP-13、ADselleck抑制剂AMTS-5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MMP-3、MMP-9、MMP-13、ADAMTS-5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LncRNA GAS5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miR-21基因表达升高(P<0.05),MMP-3、MMP-9、MMP-13、ADAMTS-5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空载体治疗组比较,LncRNA GAS5过表达治疗组LncRNA GAS5、MMP-3、MMP-9、MMP-13、ADAMTS-5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miR-21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可通过调控LncRNA GAS5/miR-21起到延缓软骨细胞外基质降解的作用。

增进积极体验为目标的干预模式对肺癌化疗患者希望水平及自护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究以增进积极体验为目标的干预模式对肺癌化疗患者希望水平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肺癌化疗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入院时间进medical curricula行分组,2020年1~11月入院患者为对照组(101例Tofacitinib体内实验剂量),2020年12月至2021年8月入院患者为观察组(9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模式管理,观察组采用以增进积极体验为目标的干预模式管理,比较2组干预前后疾病感知问卷简化版(BIPQ)、癌症患者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CP)、Herth希望量表(HHI)、自我护理能力测量量表(ESEA)、化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LQ-C30)评分变化。结果 干预后2AM-2282体内实验剂量组BIPQ评分、SPBS-CP评分明显降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对现实和未来的积极态度、采取积极的行动、与他人保持亲密的关系、自我概念、健康知识、自护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评分、躯体、角色、情绪、社会和认知功能评分明显增高,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化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增进积极体验为目标的干预模式在肺癌化疗应用中可有效减轻患者疾病负担和负性感知度,明显提高患者希望水平、自护能力、化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低剂量CT和常规剂量CT诊断早期肺癌的效果分析及检出率评价

目的 探讨对早期肺癌予低剂量CT与常规剂量CT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9月—2021年12月张家港市中医医院收治确诊的30例早期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予常规剂量CT检查与低剂量CT检查,比较两种方法早期肺癌检出率、肺部征象检出率及放射检查指标。结果 低剂量CT早期肺癌检出率93.33%,与常规剂量CT的9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低剂量CT分叶、钙化、毛刺与空洞检出率分别为36.67%、33.33%、23.33%、26.67%,与常规剂量CT检查的33.33%、30.00%、30.00%、3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3、0.077、0.341、0.317,P>0.05)。低剂量CT最小红斑量(0.68±0.13)mGTY·cm、剂posttransplant infection量长度乘积(42.23±4.KD025临床试验12)mGTY·cm、扫描总电流时间积(5RP5697641.34±61.73)mAs、权重CT剂量指数(1.68±0.31)mGTY·cm均小于常规剂量CT;有效扫描时间(90.50±9.12)mAs大于常规剂量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17、7.875、13.023、22.294、15.456,P<0.05)。结论 早期肺癌予低剂量CT检查对疾病检出率及肺部征象检出率与常规剂量相当,且辐射剂量小。

臂间血压差异与动态血压监测时的检测臂选择

<正>我国年龄≥18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23.2%,患病总人数约2.445亿~([1])。准确的血压测量是诊断高血压和合理治疗高血压的第一步。如今,动态血压监测(ambulCryptosporidium infection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ABPI3K/Akt/mTOR抑制剂PM时检测臂的选择对于监测结果的准确性来说十分重要。1 ABPM对于新发现的1~2级诊室高血压患者,应进行ABPM,以排除Baricitinib IC50白大衣性高血压,明确高血压诊断~([2-3])。ABPM可获得24h、白昼和夜间血压的数据,可评价昼夜血压变异性。当前多部临床指南推荐使用ABPM来确诊高血压、评估降压疗效和优化降压治疗~([4-5])。此外,ABPM还有助于筛查某些特殊的血压情况,如发作性高血压、体位性低血压、餐后低血压、卧位高血压等~([2,5])。ABPM结果可辅助识别一些与高血压相关的疾病,如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6])。

蓝灰链霉菌中Aco类信号分子合酶ScyA1全局性功能的研究

【目的】研究蓝灰链霉菌中Aco类群感效应信号分子合酶基因scy A1缺失对细胞生理代谢和调控网络造成的广泛性扰动,揭示Scy A1对细胞生命活动的全局性调控作用。【方法】通过测定细胞干重确定scy A1缺失对液体发酵条件下细胞生长的影MLN8237响。采用RNA-Seq比较分析探究蓝灰链霉菌scy A1突变株和野生型NMWT1发酵培养3d和6d全基因组范围内的显著差异表达基因。【结果】scy A1缺失不影响液体发酵条件下细胞生物量的积累。比较转录组分析显示scy A1缺失后,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途径基因表达表现出双向显著差异变化趋势;L-半乳糖形成UDP-葡萄糖途径、戊糖磷酸途径、氨基酸(L-缬氨酸、L-异亮氨酸和L-色氨酸)合成途径和嘌呤核苷酸降解途径相关基因均表现出显著上调趋势。众多次级代谢生物合成基因簇、保守转录调控因子和菌丝体结构Rational use of medicine性蛋白组分VE-822体内实验剂量编码基因表达显著下调,而少数则表达水平显著上调。【结论】Scy A1广泛影响了菌株的初级代谢、次级代谢、保守调控因子和菌丝体结构相关基因的表达。总之,本研究丰富了我们对Aco类群感效应信号分子合酶功能的认知。

RNA干扰沉默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因对卵巢癌OVCAR-3细胞诱导体外血管形成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沉默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因对卵巢癌OVCAR-3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以及对细胞诱导的体外血管形成能力的影响AG-221。方法合成特异性靶向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并转染卵巢癌OVCAR-3细胞(MMP-2沉默组),以非特异性序列转染细胞作为阴性对照组,以培养液代替转染siRNA的试剂作为空白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转染后48 h MMP-2及VEGF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通过体外血管Adezmapimod研究购买形成实验检测卵巢癌OVCAR-3细胞诱导的体外血管形成能力。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MMP-2沉默组转染48 h,OVCAR-3细胞MMP-2和VEGF mRNA表达量分别下降了78.8%和75.5%(P<0.05),蛋白表达量分别下降了81.2%和78.3medical endoscope%(P<0.05);体外血管形成实验显示,沉默MMP-2基因后卵巢癌OVCAR-3细胞诱导的体外血管形成能力明显降低(P<0.05)。结论沉默MMP-2基因可抑制卵巢癌细胞VEGF表达,并能够抑制卵巢癌细胞诱导的体外血管形成能力,抑制MMP-2基因有助于抗血管形成,可能成为卵巢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