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研究以中华蜜蜂(Apiscerana,简称中蜂)特色蜂蜜蓝莓蜜、野蔷薇蜜为研究对象,以荆条蜜、野桂花蜜为对照,采用GC-MS非靶向代谢组学,对特色蜂蜜代谢物聚类、功能富集分析,并筛选差异代谢物及Ceralasertib细胞培养功能注释。结果表明,4种蜂蜜共检测到90种代谢物,富集到210条通路上,其中富集前20的通路在碳水化合代谢(8条)、总览(9条)、膜运输(3条)三个模块;4种蜂蜜中都检测出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它富集到了唾液分泌、胃酸分泌等通路。HCV infection根据VIP>1、log2FC>1、p<0.05筛选出2-酮丁酸、硬脂酸、肌醇等12种显著差异代谢物;2-酮丁酸和3-己烯二酸分别是蓝莓蜜和野蔷薇蜜的特征性物确认细节质。在改善人体消化吸收、促进蛋白质合成效果顺序为:野桂花蜜>荆条蜜>蓝莓蜜>野蔷薇蜜。该研究从代谢组学角度分析了不同蜂蜜营养成分差异,初步确定蓝莓蜜、野蔷薇蜜的特征性物质,其结果为鉴别蜂蜜真假、蜂蜜溯源识别提供相应参考。
Numb基因及其可变剪接在胰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Glutamate biosensor胰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肿瘤,恶性程度高,预后极差。目前针对胰腺癌有多种治疗方案,但效果均不太理想。阐明胰腺癌发病机制仍是临床亟需解决的重要难题。可变剪接是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重要手段,同一基因的剪接异构体介导产生不同生物学表型,其异常可导致诸多疾病的产生。Numb,一种重要的细胞命运决定蛋白,其可变剪接近年来被发现与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在胰腺癌中Numb的选择性剪接可产生多种不同亚型的Numb蛋白,对癌NVP-TNKS656供应商症相关通路的活化以及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具有不同的调节作用Dolutegravir临床试验,探索Numb的剪接异构体在胰腺癌中不同功能有利于解释胰腺癌发病机理和新疗法的开发。本文就Numb蛋白在胰腺癌中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着重探讨其剪接异构体功能特点以及不同亚型对胰腺癌各方面的调节作用。
元宝枫籽油膳食补充对大鼠肠道菌群和代谢物的影响
为探索元宝枫籽油中脂Biosphere genes pool肪酸对微生物-肠-脑轴的潜MLN8237溶解度在影响,本实验分析了大鼠摄入元宝枫籽油后的肠道菌群及代谢物的变化。20只6~8周龄的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处理组。处理组大鼠连续喂食元宝枫籽油7天,对照组喂食相同剂量生理盐水。收集两组动物第1天和第7天的粪便样本,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和脂质组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摄入Nirmatrelvir生产商元宝枫籽油对菌群的多样性没有影响,而对菌群的结构产生了显著影响。处理组拟杆菌门丰度提高,厚壁菌门丰度下降。粪便脂质组学显著变化的代谢物第1天有111种,第7天有101种。在VIP>5.0的条件下,进一步筛选出9种代谢物作为生物标志物。其中第1天和第7天连续变化的代谢物PC(24:1/16:0)与乳杆菌属、拟杆菌和普雷沃氏菌_UCG-001显著正相关,与罗姆布茨菌、瘤胃球菌_UCG-013、瘤胃球菌_UCG-014和毛螺菌_NK4A136_group显著负相关。以上结果说明元宝枫籽油具有调节改善肠道菌群和代谢物功能,对今后开发干预肠道菌群紊乱相关疾病的药用基础提供理论参考。
肺癌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及其与骨转移的相关性
目的 观察肺癌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AL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并分析其与骨转移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骨穿刺活检为金标准评估患者骨Autoimmune Addison’s disease转移发生情况,将发生骨转移患者纳入骨转移组,未发生骨转移患者纳入非骨转移组;所有患者于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肺癌时行血清ALP、selleck产品NSE检查,比较两组患者血清ALP、NSE水平及基线资料情况,分析血清ALP、NSE与肺癌患者骨转移的关系以及二者对肺癌患者骨转移的评估价值。结果 纳入的105例肺癌患者中,有39例发生骨转移,发生率为37.14%;骨转移组血清ALP、NSE水平高于非骨转移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ALP(OR=1.105,95%CI:1.057~1.155)、NSE(OR=1.488,95%CI:1.205~1.837)过表达与肺癌患者发生骨转移有关(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ALP、NSE单独及联合评估肺癌患者骨转移发生风险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8、0.780、0.864(95%CIBMS-354825分别为0.743~0.912、0.688~0.872、0.789~0.939,P<0.05),评估价值较理想,且以联合评估价值最佳。结论 肺癌骨转移患者血清ALP、NSE呈高表达,未来可考虑早期监测肺癌患者血清ALP、NSE表达评估骨转移发生风险。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侵袭性的关系
目的观察胃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探讨两者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30例胃癌癌前病变及42例胃癌组织中VEGF、MMP-2的表达。结果VEGF在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不典型增生、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中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0%(3/12)、36.3%(marker of protective immunity4/11)、42.8%(3/7)、57.1%(8/14)、78.5%(22/28);MMP-2在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不典型增生、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中MMP-2阳性表达率分别16.7%(2/12)、27.2%(3/11)、28.6%(selleck HPLC2/7)、42.8%(6/14)、76.2%(20/28)。VEGF、MMP-2阳性表达率随着胃癌的发展逐渐升高。42例胃癌组织中,VEGF、MMP-2阳性率在侵及浆膜层组为73.1%和80.8%,显著高于未侵及浆膜层组(56.3%和62.5%,LY294002小鼠P<0.05);在淋巴结转移组为79.2%和87.5%,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33.3%和44.4%,P<0.05);胃癌组织中VEGF、MMP-2表达呈正相关(r=0.416,P<0.05)。结论 VEGF、MMP-2高表达与胃癌侵袭密切相关。
育龄期女性不孕症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指标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相关指标与tropical medicine女性不孕症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20年2月本院就诊的代谢综合征患者74例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正常女性56例为对照组。均完成代谢综合征相关指标,观察组根据是否发生不孕症分为不孕组CL 318952与非不孕组,对不孕症发生的可能因素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分析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收缩压(AZD6738供应商SBP)、舒张压(DBP)、腰围(WC)、空腹血糖(FB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孕发生率为33.8%,不孕组SBP、DBP、FBG水平均高于非不孕组,HDL-C水平低于非不孕组(P<0.05)。多因素分析,不孕症发生与否其SBP、DBP、HDL-C、FBG水平存在差异(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孕症发生率与WC、三酰甘油(TC)无相关性(P>0.05),与SBP、DBP、FBG呈正相关性(P<0.05),与HDL-C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代谢综合征患者常伴有血糖、血脂及血压异常,不孕症发生与这些指标存在相关性,其中与SBP、DBP、FBG正相关,与HDL-C负相关。
贝伐珠单抗联合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治疗结直肠肿瘤的疗效和机制研究
结直肠癌是全球第三大恶性肿瘤,约25%的患者在最初确诊时已发生转移。指南推荐氟尿嘧啶(Fluorouracil,5-Fu)、奥沙利铂(Oxaliplatin,OX)或/和伊立替康(Irinotecan,IR)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贝伐珠单抗(Bevacizumab,Bev)用于转移性结直肠癌(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mCRC)的一线治疗,但是目前关于Bev-IR和Bev-OX方案之间疗效和安全性的比较尚不明确。Bev引起血压升高(Bev induced hypertension,Bev-HT)是临床常见的药物不良事件,但是关于Bev-HT的药物治疗管理可供参考的资料有限,尚无指南对Bev-确认细节HT的首选降压药物有推荐,降压药物和Bev联合应用的抗肿瘤效果和机制也有待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比较Bev-IR和Bev-OX方案治疗mCR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采用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CENTRAL数据库和公开发表的会议论文,根据预先设定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纳入11项临床试验,包括5,632例患者,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对两种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Bev-OX组比较,Bev-IR组患者有更长的无进展生存期(HR 0.92,95%CI 0.87-0.98,P=0.008),但发生出血(RR 0.80,95%CI 0.64-0.98,P=0.03)、静脉血栓(RR 0.60,95%CI 0.46-0.79,P<0.001)和腹泻(RR 0.71,95%CI 0.62-0.80,P<0.001)的风险更高;与 Bev-IR 组比较,Bev-OX组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症(RR 2.39,95%CI1.67-3.42,P<0.001)和神经系统疾病Hepatosplenic T-cell lymphoma(RR 3.80,95%CI 1.90-7.64,P<0.001)的风险更高。Bev-HT是两种治疗方案中发生率最高的药物不良事件。2.验证Bev-HT可能作为mCRC患者疗效预测指标的假设,考察Bev联合不同降压药对mCRC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通过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20年1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使用Bev联合OX或IR的mCRC患者94例。根据诊疗记录中使用Bev治疗前后的血压波动情况,将患者分为Bev诱导血压升高组(Bev-HT组,n=41)和血压未升高组(non-HT组,n=53)。结果显示,与non-HT组患者相比较,Bev-HT组患者有更长的无进展生存期(Median PFS 10.5 vs.5.5 month,HR 0.305,95%CI 0.181-0.514,P<0.001)、总生存期(Median OS 16.0 vs.11.0 month,HR 0.38,95%CI 0.216-0.668,P<0.001)和更高的疾病控制率(97.7%vs.81.1%,P=0.02)。与使用钙通道拮抗剂的患者相比较,使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renin-angiotensin system inhibitors,RASIs)的患者显示出更长的无进展生存期(Median PFS 13.00 vs.7.0 month,HR 0.396,95%CI0.175-0.895,P=0.03)和总生存期(Median OS 18.00 vs.11.00 month,HR 0.251,95%CI 0.107-0.593,P=0.002)。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AS1s的使用是改善患者生存期的有利因素(PFS RR=0.31,P=0.02;OS RR=0.21,P<0.001)。3.研究RASIs的代表药物赖诺普利(Lisnopril,Lis)和Bev联合抗肿瘤的疗效和机制。建立人结肠癌细胞HCT116异种移植瘤动物模型,首先,考察Lis和Bev联合对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其次,建立LC-MS/MS测定肿瘤组织中5-Fu浓度的方法学,考察Bev和Lis联合应用对肿瘤组织中5-Fu浓度的影响;再次,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点肿瘤组织的VEGF-A水平,通过CD31和α-SMA免疫荧光双重染色测定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和肿瘤血管成熟指数(Vascular maturity index,VMI),考察Bev和Lis联合应用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促进肿瘤血管“正常化”的作用;最后,通过天狼猩红染色、ELISA、蛋白免疫印迹法考察Bev和Lis联合应用对肿瘤组织缺氧、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沉积,以及对ECM生成信号通路TBafilomycin A1临床试验GF-β/SMAD的协同作用。结果显示,Bev和Lis可协同抑制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增加肿瘤组织中化疗药物5-Fu的浓度,降低肿瘤组织的VEGF-A水平。Lis对MVD和VMI没有影响,不会干扰Bev促进肿瘤血管“正常化”的作用。但是,Lis可以逆转Bev诱导的HIF-1α、α-SMA、Collagen Ⅰ、透明质酸表达水平升高和肿瘤组织纤维沉积,通过下调TGF-β/SMAD信号通路逆转Bev诱导的ECM重塑。HT是Bev临床治疗中最常见的药物不良事件,本研究证明了 Bev-HT可作为mCRC患者疗效预测指标的假设,明确RASIs可作为Bev-HT的首选降压药物,初步探讨了 RASIs和Bev联合抗结直肠肿瘤的疗效和机制,为临床治疗Bev-HT的药物选择提供循证和理论依据。
正元胶囊联合阿替利珠单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
目的 观察正元胶囊联合阿替利珠单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及安VX-765全性。方法 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纳入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在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接受治疗的86endocrine 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例晚期NSCLC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接受阿替利珠单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正元胶囊治疗,两组患者共计治疗12周。治疗后评估两组患者疾病缓解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变化情况;比较两组的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疾病总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糖类抗原1MRTX849分子量25(CA125)、癌胚抗原(CEA)及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水平均降低,且治疗组更低(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CD3~+、CD4~+ T细胞水平均升高,且治疗组更高(P<0.05);两组CD8~+ T细胞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元胶囊联合阿替利珠单抗治疗晚期NSCLC的效果较好,可降低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免疫力,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基于血浆非靶代谢组学探究急性笼养应激对蛋鸭代谢的影响
随着环保政策改革和养殖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发展,蛋鸭叠层式笼养模式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笼养应激对蛋鸭的影响逐渐受到重视。本研究旨在利用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蛋鸭平养与笼养模式下血浆代谢物的差异。随机挑选平养组(floor-water rearing system, FWR组)和叠层式笼养组(cage-rearing system, CR组)蛋鸭各10只,跖骨静脉采血,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HRMS)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获得20个在不同饲养模式下的血浆代谢物图谱,经T检验等分析,取差异倍数(Fold-change)ratio≥2或ratio≤1/2、变量重要性(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ion, VIP)>1、q值<0.05为筛选条件得到显著差异T-cell mediated immunity代谢物并作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筛选到差异代谢物30种,其中上调表达的差异代谢物14种(P<0.05),下调表达的差异代谢物16种(Taurine供应商P<0.05)。差异代谢物种类主要有甘油磷脂(glycerophospholipids, 16种)、脂肪酰基(fatty acyls, 4种)、羧酸及其衍生物(carboxylic acids and derivatives, 2种),还包括苯丙酸、酚类、有机硫酸及其衍生物、甾醇脂质、嘌呤核苷、有机氧化合物、类固醇和Liproxstatin-1分子量类固醇衍生物、有机磺酸及其衍生物等代谢物;共富集到4条差异代谢通路: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甘油磷脂代谢通路发生极显著富集(P<0.01);次级胆汁酸生物合成、牛磺酸和亚牛磺酸代谢通路发生显著富集(P<0.05)。综上,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得到平养组和叠层式笼养组蛋鸭血浆中胆汁酸、牛磺酸以及甘油磷脂等显著差异,为后续深入探讨笼养模式影响蛋鸭的健康机制,解决蛋鸭笼养应激提供理论基础,促进水禽笼养技术的发展和推广。
手工腹膜透析与自动化腹膜透析机在终末期肾病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手工腹膜透析与自peripheral pathology动化腹膜透析机在终末期肾病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2NSC125066 molecular weight021年12月Wnt-C59于佳木斯市中心医院行腹膜透析治疗的60例终末期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手工腹膜透析组(30例),自动化腹膜透析组(30例)。分别应用传统手工腹膜透析与自动化腹膜透析,比较两组矿物质代谢指标[钙(Ca)、磷(P)、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矿物质代谢达标率、肾功能指标[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并发症情况及随访结局。结果 自动化腹膜透析组Ca、P、iPTH指标低于手工腹膜透析组,Ca、P、iPTH代谢达标率高于手工腹膜透析组,Scr、BUN水平低于手工腹膜透析组(P<0.05);自动化腹膜透析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继续腹膜透析率、肾移植率、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自动化腹膜透析组转血液透析率低于手工腹膜透析组(P<0.05)。结论 相较于手工腹膜透析,自动化腹膜透析机在终末期肾病透析中的矿物质代谢效果更佳,可缓解肾功能损伤,且并发症少,血液透析中转率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