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瓜蒌-当归-乳香-没药配伍使用治疗乳腺癌的活性成分和潜在分子机制。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获取瓜蒌、当归、乳香、没药的化学成分及其相关靶点。在GeneCards、OMIM、TTD、DrugBank数据库中收集乳腺癌疾病相Lactone bioproduction关靶点,提炼出两者的交集靶点。运用Cytoscape 3.9.1软件和String数据库绘制药物-成分-靶点-疾病可视化网络及蛋白互作网络,并筛选出核心成分和关键靶点。借助DAVID 数据库对靶点进行GO和KEGG分析,运用Autodock软件以及Pymol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Galunisertib分子式和展示。结果发现,瓜蒌-当归-乳香-没药配伍治疗乳腺癌关键活性成分为β-谷甾醇、豆甾醇、鞣花酸、天竺葵素、牵牛花色素等,筛选出ESR1、VEGFBlebbistatin体内实验剂量A、PTGS2、HSP90AA1、CASP3等共38个关键靶点,GO富集分析提示主要包括药物应答、凋亡过程的正调控、基因表达双向调控等生物过程。KEGG通路主要涉及与癌症、炎症有关通路以及感染相关疾病类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提示两者间有较好的结合活性,其中豆甾醇与CASP3结合最紧密。瓜蒌-当归-乳香-没药治疗乳腺癌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机制,为后续进一步探讨机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胰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的相关因素及中医证型规律分析
目的:分析并总结胰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的相关GNE-140因素与中医证型分布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地分析2017年9月-2020年9月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入院治疗的胰腺癌患者的资料,运用Excel软件对胰腺癌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病史、肿瘤位置、远处转移、首发症状、手术及放化疗史、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99、糖类抗原125),及合并糖尿checkpoint blockade immunotherapy病患者的糖尿病病程、降糖方式、中医四诊资料(症状、舌象、脉象)等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26.0软件进行K-均值聚类分析、卡方检验。结果:86例胰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的发生与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病史、手术史、放化疗史、转移史、糖类抗原199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无相关性。与首发症状、肿瘤位置、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降糖方式及糖尿病病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有相关性。K-均值聚类分析得出,胰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的分布情况为脾虚湿热证>脾虚气滞证>气滞湿阻证>正虚邪实证;不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各中医证型的分布情况为脾虚气滞证>气滞湿阻证>脾虚湿热证=正虚邪实证。结论:合并2型糖尿病的胰腺癌患者更易无首发症状,肿瘤发病部位多为胰体尾部,较不合并糖尿病患者更易出现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升高,对2型糖尿病的患者应及早排查,警惕胰腺癌的发生。胰www.selleck.cn/products/PD-0325901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多为脾虚湿热证,不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多为脾虚气滞证,糖尿病病程及降糖方式与中医证型分布相关。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全国名老中医治疗肺癌经验及用药规律
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法,探索和总结全国名老中医治疗肺癌的经验及用药规律。方法拟定处Exogenous microbiota方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运用聚类分析法,关联规则及因子分析法等筛选出20味高频药物,归纳用药方法和用药规律。结果按处方纳入标准,筛选肺癌处方130例,涉及中药220味,频数大于16共有20味中药,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3味中药是:白花蛇舌草(43.07%)、茯苓(41.53%)、黄芪(37.69%);按中药功效分使用频次前四位为补虚类药(30.04%),化痰止咳平喘药(16.03%),清热解毒类药(11.32%),活血化瘀类药等(9.54%);性味以甘、寒为最;归经以肺、脾肝、胃经居多;因子分析共找到9个公因子;聚类分析出3类方。FUT-175浓度通过常用中药归纳出名老中EPZ-6438浓度医治疗肺癌以益气化痰,活血解毒为主。结论通过总结全国名老中医治疗肺癌的辨治经验,发现肺癌其主要病机为肺脾气虚,痰瘀互结,癌毒内蕴,辨证以“扶正驱邪”为治则,根据不同临床表现,以“益气化痰,活血解毒”为主要治法,为中医中药治疗肺癌提供重要的临证经验和参考依据。
4D-CBCT在肺癌容积旋转调强计划精准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研究四维锥形束CT(4D-CBCT)在肺癌容积旋转调强(VMAT)计划精准放疗中的临床应用及对肿瘤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接受VMAT放射治疗的102例肺癌患者临床资料为样本进行回顾性研究,并根据CBCT扫描模式不同分为4D组65例和3D组37例,比较medidas de mitigación两组放疗摆位误差、内靶区(ITV)体积、靶区剂量、心脏受照剂量及肿瘤控制效果。结果 两组校正后和治疗后X轴、Y轴以及Z轴方向平移误差绝对值均明显降低(P<0.05),且两组校正后和治疗后X轴、Y轴以及Z轴方向平移误差绝对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组和4D组肺上叶肿瘤ITV体积差异无INCB28060小鼠统计学意义(P>0.05),4D组肺中下叶肿瘤ITV体积明显低于3D组(P<0.05);4D组PTV的D_(min)、D_(mean)及D_(95%)均高于3D组,心脏V10、V20、V30及D(mean)均低于3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组和4D组ORR分别为78.38%和81.54%(P>0selleck抑制剂.05),两组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D-CBCT用于肺癌VMAT治疗可明显减小内靶区勾画体积,提升靶区剂量并降低心脏等邻近器官受照剂量,对提升肿瘤控制效果和减少并发症具有积极作用。
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对乳腺纤维瘤患者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的影响
目的 探讨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对乳腺纤维瘤患者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我院治疗的84例乳腺纤维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经乳晕切口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聚焦超声消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ER、PR表达、性激素水平、心理状态、生活质量、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自主活动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ER、PR表达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E2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均降低,SF-36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均MRTX1133半抑制浓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自主活动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MP-9、VEGF水平medication-related hospitalisation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应用于乳腺纤维瘤患者中安全可靠,有利于降低ER、PR表达,改善患者性PLX5622化学结构激素水平,降低MMP-9、VEGF水平,减轻患者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术后恢复,可作为乳腺纤维瘤的有效治疗方法。
循环肿瘤细胞在食管癌根治性放疗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CTCs)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2019年8月11日—2021年3月4日收治的114例食管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磁珠阴性富集联合免疫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CTCs。收集患者临床资料,结合其TNM分期、性别、年龄、肿瘤位置等临床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50例根治性放疗患者在放疗前后的CTCs水平,分析CTCs水平与近期缓解率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关系。结果 114例食管鳞癌患者CTCs阳性率与年龄、性别、肿瘤位置无相关性(Gefitinib-based PROTAC 3P>0.05),与肿瘤T分期、N分期、M分期以及临床分期有相关性(P<0.05或P<0.01)。50例患者放疗前的CTCs阳性率为62.00%(31/50),放疗后的CTCs阳性率为52.00%(26/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20,P=0.313)。Kaplan-Meier方法绘制生存曲线的结果显示,放疗前CTCs阴性患者PFS为18.62个月(95%CI:15.24~21.99),高于CTCs阳性患者的13.84个月(95%CI:10.01~17.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放疗后CTCs阴性患者PFSMLN4924说明书为19.58个月(95%CI:16.51~22.67),高于CTCs阳性患者的12.13个月(95%CI:7.medial gastrocnemius94~1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临床分期、放疗后CTCs是食管鳞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子(P<0.05)。结论 CTCs是食管鳞癌患者病情进展评估及放疗后预后评价的重要指标。
~(177)Lu放射性治疗药物研究新进展
分别具有β~-、α、俄歇电子以及内转换电子衰变的放射性核素,在放射性药物研发以及临床BI 10773化学结构评估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中~(177)Lu放射性治疗药物的研究在近年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文献报道数量持续增长,~(177)Lu放射性治疗药物引发了放药研究领域的强烈关注。本文对近两年~(177)Lu标记的抗体、多肽、纳米颗粒PF-02341066体内实验剂量,以及小分子放射性治疗药物临床前及临床研究最新进展进行综述。其中处于临床前研究的药物通过药物设计增强了靶向性,改进了药代动力学及生物性质;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药物具有良好的安全tetrapyrrole biosynthesis性,对肿瘤发挥明显抑制作用,对延长患者生存期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起到积极作用;对已有临床用药方式进行补充,如核素联合治疗、放化免疫联合治疗、诊疗一体化以及分批次用药方式;对临床用药的人体计量学数据进行补充,如~(177)Lu-RM2在GRPR前列腺癌治疗中的人体剂量学。
基于患者报告结局的胸腔镜肺癌切除术后患者症状调查
目的 利用不同时间点患者报告结局分析肺癌患者围术期症状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我院胸外科2021年3—4月实施胸腔镜肺癌切除手术患者109例为调查对象,其中男55例(50.46%)、女54例(49.54%),平均年龄(55.19±12.12)岁。使用肺癌患者术后症状量表调查患者术前、术后1 d、出院当天、术后30 d的症状变化。结果:平均住院时间(6.89±2.25)d。患者术前均未报告familial genetic screening肺癌相关临床症状,术后1 d最突出的症状是疼痛(3.33±0.96)、恶心(2.81±1.18)、头晕(2.00±0.85)、疲劳(1.89±0.79)和气促(1.7此网站9±1.37),术后随时间推移,自觉头晕、恶心、疲劳等症状的患者逐渐减少,症状缓解明显(P<0.05);然而,患者自觉疼痛和咳嗽、气促症状持续时间较长ABT-199价格,在术后30 d,分别有70.64%、64.22%、33.03%的患者自觉有疼痛感和咳嗽和气促症状,且咳嗽程度有加重趋势(P<0.001)。结论:疼痛、咳嗽、头晕、气促、疲劳等是肺癌患者术后的核心症状,大部分术后不良症状短期内可得到有效控制,但疼痛、咳嗽、气促等仍呈现持续性特点。肺癌患者围术期的疼痛迁延、咳嗽气促持续等特点及其干预策略值得进一步研究。
白芷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降糖保肝作用
目的:研究白芷多糖(Angelica dahurica polysaccharide, ADP)的降糖保肝作用。方法:提取白芷多糖,采用苯酚-硫酸法、硫酸-咔唑法、考马斯亮蓝法、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GPC)、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测定中性糖含量、总糖醛酸含量、总蛋白质含量、分子量以及单糖组成。用高脂高糖联合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 STZ)诱导2型糖尿病Telaglenastat供应商(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大鼠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 蒸馏水)、模型组(Model, 蒸馏水)、白芷多糖低剂量组(ADP-L, 200 mg/kg·BW)、白芷多糖高剂量组(ADP-H, 400 mg/kg·BW)、阳性组(Positive, 200 mg/kg·BWLY294002体外二甲双胍),连续灌胃4周,对T2DM大鼠体质量、空腹血糖值(Fasting Blood Sugar, FBG)、葡萄糖耐量(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OGTT)、空腹胰岛素含量(Fasting insulin, 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tic Model Assessment for Insulin Resistance, HOMA-IR)、糖原进行测定,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 HE)染色法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并用试剂盒测定脂代谢、氧化应激、肝功能相关指标。结果:ADP的中性糖含量为83.26%±0.67%,糖醛酸含量为8.32%±1.25%,蛋白质含量为0.64%±0.07%,分子量为10.28×10~(3) Da ,单糖组成为鼠李糖,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葡萄糖醛酸和半乳糖醛酸,摩尔比为0.09:0.45:0.43:1:0bio distribution.05:0.53:0.08,ADP组能够极显著提高T2DM大鼠的体质量、OGTT、FINS以及糖原浓度(P<0.01),极显著降低FBG、HOMA-IR(P<0.01),改善肝脏组织病变,极显著改善脂代谢、氧化应激以及肝功能相关指标(P<0.01)。结论:ADP具有降糖保肝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异常脂代谢及氧化应激从而起到降糖保肝作用。
白芷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降糖保肝作用
目的:研究白芷多糖(Angelica dahurica polysaccharide, ADP)的降糖保肝作用。方法:提取白芷多糖,采用苯酚-硫酸法、硫酸-咔唑法、考马斯亮蓝法、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GPC)、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测定中性糖含量、总糖醛酸含量、总蛋白质含量、分子量以及单糖组成。用高脂高糖联合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 STZ)诱导2型糖尿病Telaglenastat供应商(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大鼠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 蒸馏水)、模型组(Model, 蒸馏水)、白芷多糖低剂量组(ADP-L, 200 mg/kg·BW)、白芷多糖高剂量组(ADP-H, 400 mg/kg·BW)、阳性组(Positive, 200 mg/kg·BWLY294002体外二甲双胍),连续灌胃4周,对T2DM大鼠体质量、空腹血糖值(Fasting Blood Sugar, FBG)、葡萄糖耐量(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OGTT)、空腹胰岛素含量(Fasting insulin, 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tic Model Assessment for Insulin Resistance, HOMA-IR)、糖原进行测定,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 HE)染色法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并用试剂盒测定脂代谢、氧化应激、肝功能相关指标。结果:ADP的中性糖含量为83.26%±0.67%,糖醛酸含量为8.32%±1.25%,蛋白质含量为0.64%±0.07%,分子量为10.28×10~(3) Da ,单糖组成为鼠李糖,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葡萄糖醛酸和半乳糖醛酸,摩尔比为0.09:0.45:0.43:1:0bio distribution.05:0.53:0.08,ADP组能够极显著提高T2DM大鼠的体质量、OGTT、FINS以及糖原浓度(P<0.01),极显著降低FBG、HOMA-IR(P<0.01),改善肝脏组织病变,极显著改善脂代谢、氧化应激以及肝功能相关指标(P<0.01)。结论:ADP具有降糖保肝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异常脂代谢及氧化应激从而起到降糖保肝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