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肺癌是危害人类健康且致命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几十年来,肺腺癌(LUAD)发病率急剧上升,约占肺癌总发病率的40%。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竞争性内源性RNA(ceRNA)机制在各种人类癌症中的重要性。然而,肺腺癌中ceRNA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SLC2A1(Solute Carrier Family 2 Member 1)在哺乳动物血脑屏障中是主要的葡萄糖转运蛋白,多位于细胞膜和细胞表面,也可作为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I型和II型的受体。同时也被发现其在肿瘤中存在着异常的调节功能,且与细胞免疫调节和糖代谢之间存在密切关系。除此之外,SLC2A1在肺腺癌中已被证实能够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诱导细胞的恶性表型。因此,我们通过从TCE7080分子式GA数据库中收集了大量的芯片测序以及临床数据,基于SLC2A1的表达筛选了一些与其表型相似的基因进行深度分析与研究。我们推测与SLC2A1具有相似表型的基因可能也有这相同的功能与机制诱导肺腺癌的发生发展。方法:根据芯片的表达谱,将基因主要分为了lnc RCB-839使用方法NA、miRNA和m RNA三大类差异表达基因。并结合临床non-inflamed tumor资料通过生存预后分析、相关性分析等一系列统计学方法获得几个特定的关键基因来构成相关作用网络。近年来的研究中lnc RNA-miRNA-m RNA的作用机制网络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多项研究表明其在各种肿瘤中的关键作用。我们根据COX回归,GO、KEGG、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免疫浸润等生物信息技术分析确定了潜在可能相互作用的ITGB1-DT、miR-30b-3p和ARNTL2三种基因,以及通过相应的实验如荧光素酶报告实验、Western Blot、q RT-PCR、CCK-8和动物模型等实验方法进一步深入研究了更深的作用机制,确立其三者之间通过何种作用方式来诱导肺腺癌的继续恶化。结果:芯片表达谱通过生物信息分析后发现在SLC2A1异常升高的肿瘤样本中,ITGB1-DT和ARNTL2的表达也异常升高,然而miR-30b-3p的表达却明显降低。这意味着ITGB1-DT与ARNTL2可能与SLC2A1一样具有类似的功能,而miR-30b-3p可能存在相反的作用。并且也指明这三者之间可能存在着相互调控的关系。除此之外,ITGB1-DT和ARNTL2的异常上调与SLC2A1一样能够诱导肺腺癌的不良预后,倒是miR-30b-3p高表达患者的总体生存率却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