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背景及目的口腔鳞癌是头颈部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常规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切除和放化疗相结合。近年来针对免疫检查点的治疗策略给口腔鳞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但由于患者对免疫检查点药物反应存在异质性,导致生存率没有显著改善。因此探寻可靶向的口腔鳞癌分子标志物,对口腔鳞癌的诊疗具有重大意义。CD24在多种实体肿瘤细胞上过表达,不仅与肿瘤发展、转移密切相关,而且高表达的CD24与不良预后有关。在2019年CD24被发现是新的“别吃我”信号,能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上的配体GDC-0068抑制剂Siglec-10相互结合发挥抗吞噬的作用。但目前CD24在口腔鳞癌上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实验通过在口腔鳞癌组织芯片上初步验证CD24的表达水平和患者预后的关系,并在体内实验确定阻断CD24是否通过抑制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来增强免疫应答,为口腔鳞癌临床治疗提供一个有潜力的候选靶点。材料与方法通过外科手术获得人类口腔鳞癌组织标本56例和癌旁正常黏膜组织标本20例制作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Immune defense染色的方法分析CD24和CD68的表达情况。接着构建了口腔鳞癌小鼠移植瘤模型,通过CD24单克隆抗体阻断肿瘤中CD24的表达,以研究CD24对肿瘤生长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如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变化。通过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CD4、CD8的变化。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细胞增殖标志物Ki67的变化。同时通过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验证了 CD24单克隆抗体在体内对肿瘤细胞CD24表达以及肿瘤的抑制效果。结果1.本实验通过组织芯片免疫组化染色证实了 CD24在人口腔鳞癌中高表达(p<0.05)。通过生存分析发现CD24高表达的患者整体生存期缩短(p<0.05),提示患者预后不良。CD24的表达与肿瘤的肿瘤大小以及淋巴结转移分期无明显关系,提示CD24在肿瘤发展周期中都起作用。2.证实了 CD24在人口腔鳞癌中与TAMs标志物CD68呈正相关(p<0.05),提示CD24与TAMs存在相关性。3.体内阻断CD24实验证实了阻断CD24后,肿瘤的生长得到延缓,说明CD24在口腔鳞癌中促进肿瘤发展。通过对肿瘤组织的流式细胞术检测免疫细胞发现TAMs的数量下降(p<0.05)而CD4、CD8 T淋CDK抑制剂巴细胞上调(p<0.01;p<0.05),提示CD24是通过TAMs影响T淋巴细胞功能。通过CD4、CD8免疫组化染色再次验证阻断CD24后增强的T淋巴细胞功能。Ki67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阻断CD24可以削弱口腔鳞癌的增殖能力(p<0.01),提示CD24在口腔鳞癌中促进增殖。结论综上所述,口腔鳞癌中CD24中高表达,而且影响患者生存期,初步证实了CD24是一个口腔鳞癌有潜力的预后标志物。用CD24单克隆抗体靶向阻断口腔鳞癌的CD24可以通过下调TAMs来增强T淋巴细胞抗肿瘤效应,同时削弱了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为CD24能作为口腔鳞癌临床诊疗的一个有潜力的靶点提供了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