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水平与2型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免疫功能及其预后的关系

目的 分析维生素D水平与2型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免疫功能失调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2例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为感染组,58例未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为未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糖代谢指标、免疫功能指标及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分析肺部感染者病原菌分布及25(OH)D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感染组患者空腹selleck Nirmatrelvir血糖(FBG)为(10.27±3.51)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为(9.72±3.15)%均高于未感染组(P<0.05);25(OH)D水平(44.28±15.25)mmo/L低于未感染组(P<0.05);感染组患者CD_3~+、CD_4~+、CD_4~+,/CD_8~+水平均低于未感染组(P<0.05);42例2型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组预后不良患者25(OH)D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感染患者共检出51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32株占62.75%。social media结论 25(OH)D水平与2型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免疫功能有一定的相关selleckchem性,其可能会影响患者的预后。

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睡眠质量和心理状况对化疗后病情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及心理状况对中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后病情恢复的影响。方法 120例经组织学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且正在接受化疗而非放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均在化疗期间接受常规干预,但观察组在接受常规干预的基础上External fungal otitis media给予系统的心理干预和睡眠改善干预,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阿森斯失眠量表(AIS)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EORTC QLQ-C30对患者的状况进行评估。结果 两组干预前AIS和PSQ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前,两组SDS评分和S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均有下降趋势,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得分、总体健康状况评分、化疗后病情的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AM-2282生产商<0.05,P<0.001),观察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睡眠质量及心理状况可以对化疗后病情恢复有确认细节一定促进作用,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一定的潜在应用价值。

乳腺癌患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接种及疫苗犹豫现状分析

目的 了解乳腺癌患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苗接种情况及疫苗犹豫的影响因素,为更好地解决乳腺癌患者特殊人群的相关问题提供依据。方法 2021年7月9-30日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重庆市各大三甲医院乳腺癌中心康复组织及微信群的50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一般资料问卷、COVID-19疫苗接种及疫苗犹豫现状量表的自评调查,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500例患者中完成有效问卷454份,已接种COVID-19疫苗90例,未接种COVID-19疫苗364例。将疫苗犹豫者、不愿意接种疫苗者、已接种疫苗但曾经接种意愿不坚定者归入疫苗犹豫组,共242例,疫苗犹豫率为53.30%。不同年龄、有无服用乳腺癌相关治疗药物、医师是否不建议bacterial microbiome注射COVID-19疫苗、不同患病时间乳腺癌患者疫苗犹豫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PKA抑制剂5)。服用乳腺癌治疗药物患者疫苗犹豫是未服用乳腺癌selleck产品治疗药物患者的1.28倍,医师不建议注射COVID-19疫苗患者疫苗犹豫是医师没有不建议注射COVID-19疫苗患者的1.57倍,患病3年内患者疫苗犹豫是患病3年后患者的2.49倍。结论 目前,乳腺癌患者疫苗接种率较低,应根据疫苗犹豫现状制定精细化接种方案。

雄性激素受体在I型和II型子宫内膜癌中的差异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目的 研究雄性激素受体(AR)在不同分型的子宫内膜癌(EC)中的表达,以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21年5月诊断和治疗的EC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在入组的156例EC患者中检测了AR的免疫组化表达水平。根据常规诊断标准对EC组织学分型进行了验证(I型120例,II型36例)。对AR阳性率与不同的临床和组织学参数进行分析,包括年龄、绝经期、肿瘤类型、组织类型、等级、雌激素受体(ER)、非典型复合增生(ACH)、淋巴结状态、阶段、复发、死亡和患者结局。对分类变量采用χ~(2)检验来评估组间的关联。结果120例患者无病生存,24例有病生存,9例因病死亡,3例因其他原因死亡。33例(21.2%)患者复发。62.5%的EC-I和25.0%的EC-II为AR阳性。经χ~(2)检验评估,患者肿瘤组织中AR表达阳性率BI 10773研究购买与EC类型、FIGO分级、肿瘤组织类型、淋巴结转移情况、患者结局存在显著相关性(P<0.0hospital-associated infection5)。结论AR在EC中普遍表达,其表达水平可能与GSI-IX半抑制浓度较低等级、较好分化的EC有关。

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肿瘤标志物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肿瘤标志物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180例晚期NSCLC患者,依据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90例)与对照组(90例)。观察组在常规GP(吉西他滨+顺铂)方案化疗的基础上静脉注射信迪利单抗,对照组行常规GP化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T细胞亚群指标(CD3~+、CD4~+、CD8~+T细胞比例及CD4~+/CD8~+比selleck合成值)变化及临床疗效。greenhouse bio-test结果 2组治疗后CCYFRA211、CEA、CA125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T细胞比例及CD4~+/CD8~+比值均高于治疗前,对照组则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完全缓解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病变进展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信迪利单抗联合GP化疗方案治疗晚期NSCLC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和治疗总有效率Imidazole ketone erastin,值得临床推广。

五环三萜齐墩果烷型天然产物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

癌症是全球主要死因之一,也是阻碍EZH1/2抑制剂人类期望寿命延长的重要因素,严重威胁了人类健康。五环三萜类化合物是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分为齐墩果烷型、羽扇豆烷型、乌苏烷型。齐墩果烷型五环三萜已被证实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其中,抗癌和抗炎活性研究最多,该领域的广泛研究表明其抗癌作用由多种机制介导,因为它们调节多种分子靶点和信号通路,参与癌细胞增殖和存活。考虑到这类化合物的抗癌潜力,已经合成了许多半合成衍生物,旨在提高它们的治疗活性和药代动力学特性,并降低它们的毒性。本文总结了齐墩果烷型中齐墩果酸、甘草次酸、山楂酸等三种化合物对癌症的抑制作用、其衍生物的抗University Pathologies肿瘤活性以及与其他3-Methyladenine小鼠药物联用的作用机制,并对目前研究的不足做出展望,以期该类化合物在未来抗肿瘤疗法中发挥最大作用。

五环三萜齐墩果烷型天然产物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

癌症是全球主要死因之一,也是阻碍EZH1/2抑制剂人类期望寿命延长的重要因素,严重威胁了人类健康。五环三萜类化合物是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分为齐墩果烷型、羽扇豆烷型、乌苏烷型。齐墩果烷型五环三萜已被证实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其中,抗癌和抗炎活性研究最多,该领域的广泛研究表明其抗癌作用由多种机制介导,因为它们调节多种分子靶点和信号通路,参与癌细胞增殖和存活。考虑到这类化合物的抗癌潜力,已经合成了许多半合成衍生物,旨在提高它们的治疗活性和药代动力学特性,并降低它们的毒性。本文总结了齐墩果烷型中齐墩果酸、甘草次酸、山楂酸等三种化合物对癌症的抑制作用、其衍生物的抗University Pathologies肿瘤活性以及与其他3-Methyladenine小鼠药物联用的作用机制,并对目前研究的不足做出展望,以期该类化合物在未来抗肿瘤疗法中发挥最大作用。

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肺腺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探讨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肺腺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98例肺腺癌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PC组(46例,培美曲塞二钠与顺铂联合化疗)和联合组(52例,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培美曲塞二钠+顺铂化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同时对比两组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Etoposide体外)、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Flow Cytometers患者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均高于P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EA、CA125、CA19-9水平均降低,且联合组患者CEA、CA125、CA19-9水平均低于P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蛋白尿、高血压发生率均高于PC组,头晕发生率低于P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均升高,且联合组患者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均高于P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培美曲塞二钠+顺铂化疗治疗晚期肺腺癌患者有较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emricasan-idn-6556-pf-03491390.html好的近期疗效,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血清中CEA、CA125、CA19-9水平,且不良反应可耐受。

皖南蝮蛇毒抑瘤组分-Ⅰ通过MMP2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细胞体外血管生成拟态

目的 探讨皖南蝮蛇毒抑瘤组分-Ⅰ(AHVAC-Ⅰ)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血管拟态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CCK8实验根据半数抑制浓度(IC50)确定AHVAC-Ⅰ实验浓度,将MDA-寻找更多MB-231细胞分为3组:对照组(不含药物的培养基处理)、AHVAC-Ⅰ实验组、药物对照组(highly infectious disease5-Fu处理)。Matrigel实验检测分析不同浓度AHVAC-Ⅰ作用对MDA-MB-231血管拟态能力的影响。运用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与MMP9的表达水平。结果 相较对照组,5、10、20μg/mL AHVAC-Ⅰ可显著抑制MDA-MBBAY 73-4506-231细胞的血管拟态能力(P<0.01),且呈剂量依懒性。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HVAC-Ⅰ能够抑制MMP2的表达水平,降低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分泌生成的MMP2(P<0.01),而MMP2的补入可恢复因AHVAC-Ⅰ作用而抑制的MDA-MB-231细胞血管拟态的能力。结论 AHVAC-Ⅰ可通过下调MMP2的表达,抑制乳腺癌细胞MDA-MB-231血管生成拟态的形成能力。

微波消融对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目的比较老年组与中青年组原发性肝癌(HCC)患者微波消融治疗后肝功能、胆碱酯酶、白蛋白等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地研究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于解放军总医院介入超声科行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的单发HCC患者343例,其中老年组(年龄>60岁)131例,中青年组(年龄≤60岁)212例。结果老年组患者微波消融治疗后白细胞(WB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血清白蛋白(A1b)及胆碱酯酶(ChE)较治疗前Talazoparib价格明显下降(P<0.01),中青年组HCC患者微波消融治疗后WBC、ALT、AST、TB显著升高(P<0.01),而消融治疗后ChE轻度升高及Alb轻度下降selleck合成,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两组患者消融治疗前后WBC、ChE、ALT、AST、A1b、TB的差值进行组间比较,发现中青年组患者ALT升高较老年组患者明显(P=0.048),余指标消融治疗前后改变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消融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出bronchial biopsies现反映肝功能的指标明显升高,反映肝脏储备功能的ChE和Alb在老年患者较中青年患者下降更加明显,说明老年患者肝脏储备功能更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