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浙大团队揭示乳酸化调控RNA m6A修饰促进肿瘤浸润髓系细胞的免疫抑制功能北京时间2022年3月22日,浙江大学医学院免疫学研究所王青青教授、来利华副教授与浙大医学院附属二院丁克峰教授团队合作在《分子细胞》(Molecular Cell)在线发表论文——“Lactylation-driven METTL3-mediated RNA m6A modification promotes immunosuppression of tumor-infiltrating myeloid cells”。该研究揭示,肿瘤微环境中积累的乳酸,以蛋白乳酸化修饰(lactylation)的形式调控RNA甲基转移酶METTL3介导的肿瘤浸润髓系细胞(tumor-infiltrating myeloid cells,TIMs)的N6-甲基腺嘌呤(N6-methyladenbiomedical wasteosine,m6A)修饰,促进TIMs的免疫抑制功能,介导肿瘤的免疫逃逸。作者首先利用结肠癌患者的组织样本分析发现,METTL3在TIMs中FUT-175 IC50的表达上调,与不良预后相关。与Mettl3fl/fl (WT)小鼠比较,髓系缺失METTL3 (LysM-cre;M ettl3fl/fl,KO)的小鼠肿瘤生长明显受抑,用METTL3特异性小分子抑制剂SErastin分子式TM2457处理髓系细胞,会削弱其促进肿瘤的能力。RNA-seq分析提示JAK-STAT可能是METLL3调控的下游通路,TIMs的JAK-STAT通路活化在其促肿瘤活性中具有枢纽性作用。随后利用m6A甲基化免疫共沉淀测序分析,证实TIMs中Jak1的mRNA上m6A修饰增加,以m6A-YTHDF1依赖形式提高其在多聚核糖体的翻译效率。JAK1促进转录因子STAT3的磷酸化,启动STAT3下游免疫抑制效应分子IL-6,IL-10,iNOS等表达。
Author: admin
纳武单抗联合伊匹单抗对比纳武单抗单用方案治疗恶性肿瘤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纳武单抗联合伊匹单抗对比单用纳武单抗方案治疗恶性肿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进一步循证医学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NKI、维普、万方等数据库,收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纳武单抗联合伊匹单抗对比单用纳武单抗方案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试验,检索时间均为2000年1月至2022年infection (neurology)1月。由两名研究者独立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提取资料并交叉核对,采用RevMan 5. 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项研究,含10篇文献。与单用纳武单抗相比,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总生存期显著提高 (HR=0.86,95% CI :0. 75~0.99,P=0. 03),无BI 10773进展生存期显著延长(HR=0.69,95% CI:0. 55~0.85,P=0. 000 6)。而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事件(OR=3.18,95%CI:1.55~6.55,P = 0.002)和导致停药GDC-0068的不良反应事件(OR=7.11,95%CI :4.85,10.42,P<0. 000 01=的发生均较单药组显著升高。结论:纳武单抗联合伊匹单抗方案治疗后,肿瘤患者的总生存期及无进展生存期高于单用纳武单抗,但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事件、甚至导致停药的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都高于单药治疗组。受纳入研究质量和数量的限制,本研究结果仍需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
中药升血饮结合硒酵母预防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中药升血饮结合硒酵母预防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效果。方法 本次纳入77例肿瘤化疗患者(2021年1月~2021年11月),将77例肿瘤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9例)与参照组(38例),参照组患者化疗结束后不采取预防治疗,允许采用挽救治疗(血小板计数≤10×10~(9)/L或临床医师认为应当开展挽救治疗),观察组患者化疗结束后24h每日服用硒酵母+中药升血饮治疗。数据观察:临床治疗效果、肿瘤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chemotherapy-inducselleck抑制剂edthrombocytopenia,CIT)减少率、治疗前及治疗7d后、治疗10d后患者血小板(platelet,PLT)水平变化、中医证候积分(面色无华、心悸气短、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多梦易惊)变化、血清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及白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水平变化、不良反应。结果 参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8.95%(30/38),低于观察组患者94.87%(37/39),P<0.05;观察组患者CIT减少率(92.11%)显著selleckchem低于参照组(71.05%),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LT水平比较,P>0.05,治疗7d后、治疗10d后观察组患者PLT水平均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面色无华、心悸气短、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多梦易惊)及IL-17、IL-18水平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面色无华、心悸气短、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多梦易惊)及IL-17、IL-18水平均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面色无华、心悸气短、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多梦易惊)及IL-17、IL-18水平优于参照组,P<0.05;参照组1例发热,1例头晕,观察组1例胃肠道反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可耐受,P>0.05。结论 中药升血饮结合硒酵母预防肿瘤化疗所致血Serum laboratory value biomarker小板减少症效果较好,可较好提升患者PLT水平,患者治疗效果提升,症状缓解,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应用。
乳腺癌微环境中T细胞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间质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包括CD8~+TILs、CD4~+TILs、三维淋巴结构(TLS)与临床病理因素和分子亚型DS-3201细胞培养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至2017年乳腺癌标本200例,经常规石蜡包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s埋制片,判读HE染色切片间质TLS个数,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00例病例中CD8~+TILs和CD4~+TILs浸润密度。结果:乳腺癌间质CD8~+TILs、CD4~+TILs、TLS与SBR分级、病理TNM分期、Ki67、p53呈正相关;CD8~+TILs和CD4~+TILs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与患者年龄呈负相关(均P<0.05)。CD8~+TILs和CD4~+TILs呈正相关(P<0.05)。TLS以CD4~+TILs为主,分别与CD8~+TILs和CD4~+TILs呈正相关(均P<0.05)。在乳腺癌不同分子亚型中CD8~+TILs、CD4~+TILs和TLS存在显著差异。结论:乳腺癌中浸润的CD8~+TILs、CD4~+TILs、TLS反映局部肿瘤微环境的免疫状态,三者密切相关。乳腺癌组织中增多的CD4~+TILs诱导CD8~+TILs产生CD8~+Treg细胞参与乳腺癌的免疫抑制,导致乳腺癌局部免疫功能下selleck ICI 46474降,促进乳腺癌进展及转移。结合乳腺癌分子亚型和局部免疫状态的分析将更有利于预测乳腺癌进展的生物学潜能和对分子靶向性疗效和预后的评估。
中核集团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病率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调查中核集团LY-188011作用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收集2018年5月至2021年1月中核集团参加体检和健康管理的476名60岁以上老年人的临床资料,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测试MCI。根据被调查者有无MCI,将患者分为MCI组和非MCI组。比较两组被调查者临床特点的差异,并采classification of genetic variants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MC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476名退休职工selleck HPLC中发现MCI患者69例(14.5%),非MCI者407例。与非MCI组比较,MCI组患者痴呆家族史、高血压、辐射接触、脑血管病、高血脂发生率高(P<0.05),海马体积萎缩程度严重(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痴呆家族史、辐射接触史、脑血管病史和海马萎缩是影响MC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痴呆家族史、辐射接触史、有脑血管病史和海马萎缩是中核集团老年退休职工发生MCI的独立影响因素。加强对核辐射接触特殊人群的职业防护、重视心理因素对认知的影响可能会降低MCI的发生。
肿瘤化疗患者并发输液港导管相关血栓的危险因素及治疗策略
目的 探讨肿瘤化疗患者并发输液港(implantablMDV3100试剂e venous access port,IVAP/PORT)导管相关血栓的危险因素,并分析治疗策略。方法 2021年3月—2021年7月前瞻性连续纳入我院274例使用输液港化疗的肿瘤患者。超声筛查患者输液港导管相关血栓发生情况,并以此分为血栓发生组和未发生输液港导管相关血栓组。搜集患者基线和病历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肿瘤化疗患者并发输液港导管相关血栓的危险因素,并对发生血栓的患者进行3个月的初步抗凝治疗,随访发生血栓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 274例肿瘤患者中有3Structuralization of medical report5例(12.8%)患者发生输液港导管相关血栓。多因素分析表明发生相关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合并有远处转移(OR=3.013)、化疗前纤维蛋白原≥400 mg/dL(OR=3.226)、新辅助+辅助化疗方式(OR=26.286)。随访发现所有输液港导管相关血栓阳性患者抗凝用药后无局部症状发生或加重,患者均未出现肺栓塞,1例因肠道出血停药,1例轻度牙龈出血,1例轻度鼻黏膜出血。有超声复查的5位患者在新型口服抗凝药作用下附壁血栓消失或变小。结论 输液港相关血栓的危险因素为化疗前纤维蛋白原≥400 mg/dL、有远处转移、新辅助+辅助化疗方式,临床应注意筛查。此网站D-二聚体<0.8 mg/L的患者可使用10 mg/d的利伐沙班;D-二聚体≥0.8 mg/L的患者可使用20 mg/d的利伐沙班抗凝。
Axesse和TrueBeam对鼻咽癌放疗剂量学比较与测量验证
目的 比较Axesse和TrueBeam两套放疗平台对于鼻咽癌放射治疗剂量学差异。方法 随机选取40例鼻咽癌患者,分别使用Monaco和Eclipse计划系统进行调强放疗计划设计,评价两套系统制定的计划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参数,然后使用Delta4进行计划验证,比较分析Gamma通过率。结果 在靶区剂量方面,对于PGTVnx、PGTVnd_L和PGTVnd_R,使用Eclipse制定的计划能得到更低的靶区D_(max),比Monaco分别低2.20%(P<0.05)、0.77%(P<0.05)和0.36%(P>0.05)。EcdiABZI STING agonistlipse制定的计划PGTVnx、PGTVnd_L、PGTVnd_R、PTV1和PTV2剂量适形指数更好,比Monaco计划分别高12.43%、19.15%、24.37%、18.19%和19.75%(P<0.05)。对于靶区PTV2,Monaco计划对于冷点的控制更理想,其D_(min)值比Eclipse计划高18.70%(ImmunochemicalsP<0.05)。在危及器官剂量方面,对比Monaco,Eclipse制定的计划中危及器官在评估指标方面表现更为优异,其中脑干D_(max)降低2.59%以及D_(mean)降低9.93%,脊髓D_(mselleck激酶抑制剂ax)降低2.56%以及D_(mean)降低11.51%,左晶体D_(max)降低13.27%,右晶体D_(max)降低12.20%,左视神经D_(max)降低24.63%,右视神经D_(max)降低20.84%,视交叉D_(max)降低20.68%,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2mm误差范围内,两套系统的计划验证Gamma通过率均>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套放疗平台均能满足临床需求,TrueBeam系统对于高剂量点的控制和处方剂量的适形度优于Axesse系统, Axesse系统对于靶区剂量冷点控制优于TrueBeam系统。TrueBeam系统在剂量梯度快速跌落和危及器官保护方面有优势。
接种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对老年人群血压的影响及不良反应
目的 观察老年人群接种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前后血压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 回顾性选取60岁及以上老年人651名,首剂接种前进行全面评估(如心血管病史、血压等),排除有接种禁忌证者,筛选合格者接种两剂(每剂0.5 ml,间隔21 d)新冠病毒灭活疫苗。通过于每剂接种前、每剂接种后30 miABT-199临床试验n分别测量血压,观察血压变化情况。同时,对接种后不良反应进行被动随Exit-site infection访,利用统计学分析接种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对老年人群血压的影响,并评价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Dinaciclib浓度果 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接种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第一剂和第二剂前后均未见血压明显改变,接种前轻度高血压患者在接种后亦未见血压明显升高。接种后未报告严重不良反应,仅收集到轻微不良反应4例。结论 接种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对老年人群血压无显著影响。老年人群中接种疫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在充分评估健康状况的前提下,可全面有序地推进身体状况稳定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的新冠疫苗接种工作。
表柔比星、吉西他滨膀胱灌注化疗在浅表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表柔比星、吉西他滨膀胱灌注化疗在浅表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8月至2019年9月本院收诊的106例浅表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两组均接受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表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观察组术后给予吉西他滨膀胱灌注化疗。比较两组的复发情况、肿瘤标志物水平、免疫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YKL-40、VEGF、DKK1、CK19、CA199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的YKL-40、VEGF、DKK1、CK19、CA19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BI 10773使用方法组的CD4~+、CD4~+/CD8~+、NK细胞均较治疗前降低,CD8+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的CD4~+、CD8~+、CD4~+/CD8~+、N点击此处K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社会功能、认知功能、NLRP3-mediated pyroptosis身体状态、情绪状态、家庭作用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表柔比星、吉西他滨膀胱灌注化疗在浅表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其均可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且对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相当,但吉西他滨的安全性更高,复发率更低。
CT多平面重建技术在肺癌经皮穿刺氩氦冷冻消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CT多平面重建技术在肺癌经皮穿刺氩氦冷冻消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肺癌经皮穿刺氩氦冷冻消融治疗患者8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常规手术步骤进行,术中使用CT常规轴位扫描;而研究组则在CT多平面Captisol分子式重建技术引导下完成经皮穿刺氩氦冷冻消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四针的穿刺次购买INCB018424数、穿刺角度及穿刺深度差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操作用时相比renal Leptospira infection差异无意义(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出现比对照组更少(P<0.05);随访发现,研究组术后1月病灶残存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1年疗效评价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应用到肺癌经皮肺穿刺氩氦冷冻消融术中,能够减少穿刺误差,降低术中出血和并发症出现,提升其手术疗效,值得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