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系统评价肺癌术后出院患者参与运动康复体验的质性研究, 为制订干预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INAHL、WebE-616452 MW ofhepatic lipid metabolism Science、APA PsycInfo、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等中英文数据库收录的关于肺癌术后出院患者参与运动康复锻炼体验的质性研究, 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9月20日。采用澳大利亚Joanna Briggs InstLY-188011浓度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2016)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评价文献质量, 采用汇集性整合方法对结果进行整合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 提炼出49个研究结果, 归纳成8个新的类别, 进一步综合形成4个整合结果, 分别为:肺癌术后出院患者参与运动康复锻炼的障碍因素、肺癌术后出院患者参与运动康复锻炼的促进因素、患者感受到的获益、患者对运动康复项目设计的观点与建议。结论肺癌术后出院患者参与运动康复锻炼受多种因素影响, 医务人员在制订运动康复项目时应根据患者参与运动康复锻炼的障碍因素及促进因素, 结合患者对运动康复实施的态度及观点, 制订符合患者个性化的运动康复项目。
Author: admin
GLP-1诱导的自噬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GLP-1通过调控mTOR信号通路诱导的自噬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是否存在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符合要求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模型,分为模型组、胰岛素组和GLP-1组,每组6只,于造模后即刻、4周、8周、12周测定大Z-VAD-FMK鼠空腹血糖水平,12周后处死,取视网膜组织行HE染色,免疫组化法测LC3、P53的表达,超氧化物歧化酶法测定血清氧化应激产物ROS、MDA的含量,westernblot法测定mTOR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胰岛素组和GLP-1组可以明显降低空腹血糖Patrinia scabiosaefoli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E染色显示模型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排列紊乱,细胞减少或缺失,而胰岛素组和GLP-1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排列较规整,数量无明显减少,接近正常。免疫组化显示GLP-1组LC3、P53蛋白表达较其他组升高分别为(2.34±0.13,0.46±0.03),PLX4032与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LP-1组氧化应激产物ROS、MDA含量分别为(74.68±4.08,55.60±1.50)较其他组减少,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blot法测定GLP-1组mTOR蛋白含量下降(0.43±0.04),与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5.447,P<0.05)。结论 GLP-1可能通过调控mTOR信号通路,激活自噬,减少视网膜氧化应激损伤,从而达到保护视网膜的作用。
青蒿琥酯上调肺癌患者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CD39、 CD279和颗粒酶B表达
目的 探讨青蒿琥酯(ART)对肺癌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健康体检者15例(NC组),肺癌患者21例(LC组),收集临床信息,采集并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用ART处理PBMC 24h后,流式细胞术(FCM)检测ART的半数杀伤浓度(LC_(50))及诱导T细胞高表达CD39和CD279的最佳浓度;最佳浓度的ART诱导后,FCM检测NC组CD8~+和CD4~+T细胞CD39、 CD279的表达水平,以及LC组CD8~+和CD4~+T细胞CD39、 CD279、 CD38、 CD28、颗粒酶B(GrzB)、穿孔素(PerF)、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2(IL-2)的水平。结果 ART的LC_(50)为522μmol/L,最佳浓度为200μmol/L。LC组CD8~+和CD4~+T细胞CD279的基线表达显著高于NC组;200μmol/L ART诱导后,在NC组CD8~+和CD4~+T细胞中,CD39的表达显著升高;在LC组CD8~+和CD4~+T细胞中,CD39、 CD279和GrzB的表达显著升高,IL-2表达显著降低,而CD38、 CD28、 IFN-γ和PerFBMS-354825价格等表达未见显著差异。促进ART诱导CD8~+T细胞表达CD39的临床因素有未放疗;促进ART诱导CD8~+T细胞表达RSL3 molecular weightCD279的因素有年龄>60岁、淋巴细胞数>1.26×10~9/L、中性粒细胞multiple sclerosis and neuroimmunology/淋巴细胞比率(NLR)<5、放疗、 0.29×10~9/L≤单核细胞数≤0.95×10~9/L。结论 肺癌患者T淋巴细胞高表达CD279; ART诱导肺癌患者CD8~+和CD4~+T细胞CD39、 CD279和GrzB的表达上调,从而调节T细胞亚群的免疫功能。
全身动态~(18)F-FDG PET/CT Patlak显像评价大鼠胶质瘤放疗增敏早期疗效
目的 探讨全身动态~(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18)F-FDG PET/CT) Patlak显像评价大鼠C6胶质瘤放疗增敏早期疗效的价值。方法 建立24只大鼠C6胶质瘤mediating role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齐墩果酸(OA)组、放疗组、OA+放疗组,每组6只。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48 h行75 min全身动态~(18) F-FDG PET/CT Patlak显像,将荷瘤鼠的左心室时间-活度曲线(TAC)作为输入函数用于Patlak分析获得Ki图像,选取动态PET图像最后一帧用于静态分析,观察治疗前后各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_(max))、Ki值、肿瘤体积变化并记录大鼠存活时间。显像完成后,取出肿瘤组织行肿瘤增殖指数Ki-67及葡萄糖转运蛋白-1 (GLUT-1)免疫组化检查。结果 治疗前,四组SUV_(max)及K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09ABT-263研究购买、0.858,P>0.05)。治疗后48 h,对照组、OA组的SUV_(max)、Ki值较治疗前升高(t=-10.697、-17.516,P<0.01;t=-19.321、-9.887,P <0.01),放疗组、OA+放疗组的SUV_(max)、Ki值较治疗前下降(t=5.629、6.916,P <0.01;t=7.241、10.490,P <0.01),治疗后48 h放疗组、OA+放疗组SUV_(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33,P=0.246),而OA+放疗组的Ki值较放疗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51,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Ki-67及GLUT-1在OA+放疗组表达低于其他三组(F=63.887、40.720,P <0.05),此外,Ki-67及GLUT-1与Ki值均呈正相关(r=0.931、0.936,P <0.01)。Kaplan-Meier分析寻找更多结果显示OA+放疗组荷瘤鼠生存时间较其他三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817,P<0.01)。结论 OA对大鼠C6胶质瘤有放射增敏作用,全身动态~(18)F-FDG PET/CT Patlak显像可以评估大鼠C6胶质瘤放疗增敏早期疗效,比PET/CT静态显像更灵敏。
敲低miR-21-3p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
目的 探索敲低miR-21-3p后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的增殖、迁购买Staurosporine移及侵袭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制,为控制NSCLCLiraglutide供应商进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未进行过放化疗并接受肿瘤切除术的16例T2期NSCLC患者的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用含10%胎牛血清的培养基常规培养正常人肺上皮细胞株(BEAS-2B)、NSCLC细胞株(A549和H1975)。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NSCLC组织及癌旁组织、Bacute genital gonococcal infectionEAS-2B和NSCLC细胞株(A549、H1975)中miR-21-3p的表达情况。将miR-21-3p inhibitor或miR-21-3p inhibitor与sh-CTDSPL转入A549细胞后,用噻唑蓝(MTT)和5-乙炔基-2’-脱氧尿苷(EDU)法检测细胞活性和增殖情况;用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生物信息学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确定miR-21-3p与CTDSPL的靶向关系;Western blot检测CTD小磷酸酶样蛋白(CTDSPL)的表达。结果 与癌旁组织比较,miR-21-3p在NSCLC组织中表达显著升高;与BEAS-2B细胞比较,miR-21-3p在A549和H1975细胞中表达均显著升高;抑制miR-21-3p表达可降低A54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并上调CTDSPL表达;CTDSPL是miR-21-3p的靶基因;转染sh-CTDSPL能部分逆转抑制miR-21-3p表达对A549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P <0.05)。结论 抑制miR-21-3p通过靶向CTDSPL来抑制NSCL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母亲妊娠期疾病对青少年抑郁情绪的影响
目的 了解广州市青少年抑郁情绪发生情况及母亲妊娠期疾病对青少年抑郁情绪的影响,为青少年抑郁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7年在广州市11个区抽取808所中小学,调查96 756名10~20岁青少年的父母他评抑郁症状以及母亲妊娠期疾病情况。结果 父母他评青少年存在轻微、中度、重度抑郁情绪的发生率分别为5.5%,3.5%和0.5%。单因素分析显示,青少年抑郁情绪的严重程度与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胆汁淤积症、甲状腺功能减CH-223191抑制剂退、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病毒性肝炎关联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42~158.91,P值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Anti-hepatocarcinoma effect显示,母亲患有妊娠期糖尿病(OR=1.41,95%CI=1.18~1.68)、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低(OR=1.61,95%CI=1.15~2.26)、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OR=1.40,95%CI=1.03~1.91)、妊娠期贫血(OR=1.46,95%CI=1.35~1.59)、妊娠期合并病毒性肝炎(OR=1.67,95%(CI=1.38~2.02)与青少年父母他评抑郁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值均<0.05)。结论 母亲妊娠期患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点击此处、贫血以及病毒性肝炎可能对青少年抑郁情绪及严重性有影响。
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及后处理技术在结肠癌分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MSCT)动态增强及后处理技术在结肠癌分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85例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MSCT动态增强扫描及多模式图像后处理,selleck合成对影像学特征予以观察,评估结肠癌分期情况,并与术后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MSCT术前诊断结肠癌分期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结果:85例患者中,病SB203580纯度变位于升结肠31例,降结肠28例,盲肠16例,横结肠10例;病变形态主要包括溃疡型53例、肿块型22例、浸润型10例;MSCT术前诊断≤T_2期、T_3期、T_4期、N_0期、N_1期、N_2期准确率分别为97.65%、86.73%、91.13%、89.41%、75.00%、79.45%,与术后病理诊断一致性高Sorptive remediation(Kappa=0.619、0.714)。结论:MSCT动态增强及后处理技术可帮助结肠癌术前病理分期,准确率高,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NK细胞免疫治疗在肺癌中的作用
肺癌是一种原发于支气管、气管和肺的恶性肿瘤,目前肺癌治疗虽已有较大改善,但由于化疗耐药、肿瘤异质性等问题,治疗效果仍不佳。自然杀伤(JQ1核磁natural killer,NK)细胞是一种重要的免疫细胞,其数量减少、功能selleckchem失调都可能使肿瘤细胞免疫逃逸而恶性发展。在肺癌发生发展中,biological warfareNK细胞失衡介导了肺癌免疫逃逸,因而调控NK细胞活性治疗肺癌将是一种有效的策略。本文在综述NK细胞失衡介导肺癌免疫逃逸机理的基础上,重点总结了调控NK细胞免疫治疗肺癌的方法,如在细胞水平上的过继NK细胞疗法;在分子水平上调控NK细胞活性治疗肺癌的药物,如细胞因子诱导、免疫检查点抑制剂、ADCC效应的单抗、基于信号通路的靶向药物和从食药用菌/植物中提取的活性成分等。本综述阐述了NK细胞在肺癌免疫治疗中的潜力,旨在为肺癌治疗及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ILF2及NF90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增强结合因子2(Interleukin enhancer-binding factor 2,ILF2)及核因子90(Nuclear factor 90,NF90)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S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使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 IHC)及实时荧光定量检测(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方法检测ILF2及NF90在OSCC和正常口腔黏膜(Normal oral mocusa, NOM)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进一步分析二者表达情况与OS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预后之间的关系;使用Oncomine及GEPIA数据库分析二者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NOM组织对比,ILF2及NF90在OSCDolutegravir分子量C组织中高表达(P<0.05),二者在OSCC组织中的表达具有相关性(φ=0.540,P<0.001);Oncomine数据库结果显示ILF2及NF90同样在OSCC组织中高表达(P<0.05);GEPIA数据库结果显示ILF2及NF90在OSGDC-0973抑制剂CC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600,P<0.001)。ILF2及NF90的表达情况与OSCC的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是否转移相关(P<0.05);生存分析显示ILF2和NF90高表达的患者总生存期较短,且ILF2及NF90因子的高表达和肿瘤分化程度是影响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ILF2和NF90在OSCC中高表达,且两者具有相关性,对OSCC患者的Biomass accumulation预后有不良影响,提示二者可以作为OSCC发生发展新的诊断标志物及预后评估指标。
阿帕替尼联合SOX方案对胃癌伴腹膜转移患者进行转化治疗的临床疗效
目的验证阿帕替尼联合奥沙利铂+替吉奥(SOX)方案在晚期胃癌伴腹膜转移患者中的转化治疗疗效。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 收集2016年3月至2021年8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以及树兰(杭州)医院就诊的胃癌伴腹膜转移患者资料, 予以阿帕替尼寻找更多联合SOX方案治疗。奥沙利铂130 mg/m2, 静脉滴注, 第1天;甲磺酸阿帕替尼片500 mg/d, 口服, 1次/d, 第1~21天Mindfulness-oriented meditation;替吉奥:根据体表面积计算给药量(1.25 m2者40 mg;1.25~1.50 m2者50 mg;1.50 m2者60 mg), 口服, 2次/d, 第1~14天。自化疗第1天起, 以3周为1个周期。每2个周期后进行近期疗效评价。之后由多学科治疗团队决定是否可接受转化手术, 符合手术切除要求时停药1周期后即进行手术。结果 23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MST)为14.1个月(95%CI:12.3~16.4);转化治疗后的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19.1个月(95%CI:15.5~22.8)。经转化治疗后, 23例患者中14例部分缓解(PR)、3例疾病稳定(SD)和selleck HPLC6例疾病进展(PD), 客观缓解率(ORR)为73.9%(17/23)。12例(52.2%)患者经转化治疗后行手术治疗, 12例接受手术的患者生存时间为(17.0±1.5)个月;其中5例行R0切除, R0切除率5/12。结论晚期胃癌伴腹膜转移患者采用阿帕替尼联合SOX方案的转化治疗, 可获得较高的R0切除率, 转化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