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的糖尿病患者抑郁状况动态变化研究

目的 探索糖尿病患者抑郁状况动态变化规律,为实现糖尿病患者心理问题的早期发现和预警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antibiotic-bacteriophage combinationement Longitudinal Study,简称CHARLS)数据,通过倾向性得分匹配方法消除混杂因素,拟合线性增长模型、非线性二次增长模型和不定义曲线类型的增长模型。通过比较模型拟合效果来确定增长函数的最优解,建立合理的增长模型来发现糖尿病患者的抑郁发展变化。结果 共纳入样本有5 711例(非糖尿病组5 380例,糖尿病组331E-616452研究购买例),倾向性得分匹配后的样本有1 621例(非糖尿病组1 291例,糖尿病组330例),各混杂因素在两组之间均衡可比。通过拟合3种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结果表明不定义曲线类型的增长模型较其他两种模型为较优模型。非糖尿病组和糖尿病组初始状况的平均抑郁评分分别为9.640和10.097,并且都存在显著的个体间差异。在追踪期内,两组的抑郁状况都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但是非糖尿病组的抑郁评分始终低于糖尿病组,同时两组的变化速度都不存在个体间差异,初始时抑郁评分的高低获悉更多与后来的变化速度之间的相关性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通过探究糖尿病患者抑郁状况随时间的变化轨迹规律,了解个体心理变化趋势并进一步解释个体间存在的差异,对患者不同阶段心理状况的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ATP6V1C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功能研究

目的探究ATP6V1C1在肝细胞癌(HCC)表达情况及功能。方法本研究为基础研究, 利用来自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基因表达总库(GEO)测序数据, 找出HCC差异表达基因(P0.01, |logFc|≥1), 进一步利用来自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在线数据UALCAN、Timer分析ATP6V1C1在HCAdezmapimod细胞培养C不同分期的表达情况及不同表达水平的预后情况, Tavian immune responsehe Human Protein Atlas分析正常肝组织与肿瘤组织免疫组化。TCGA数据库包含女性患者121例, 男性患者281例, 年龄16~81岁, 数据分析后台自行完成。KEGG信号了解ATP6V1C1对相关通路的影响。构建pcDNA3.1(+)-ATP6V1C1载体, 购买siRNA干扰片段体外研究ATP6V1C1对肝细胞癌的影响。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提示ATP6V1C1在多种癌症中上调(P0.05), ATP6V1C1的表达水平与HCC的肿瘤分级有关, 在肝癌患者中, ATP6V1C1表达上调患者相对下调患者预后更差(P0.PLX3397抑制剂05)。过表达ATP6V1C1后明显促进HCC细胞的侵袭、迁移、增殖及克隆形成能力, 同时, 干扰ATP6V1C1抑制HCC细胞的侵袭、迁移、增殖及克隆形成能力。结论 ATP6V1C1在HCC中表达与预后相关, 这个研究为HCC提供了新的可能诊断及治疗靶标。

骨巨细胞瘤组织S100A8和S100A9表达及与肿瘤影像学表现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检测骨巨细胞瘤患者肿瘤组织中S100A8、S100A9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及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收tibio-talar offset集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诊治的43例骨巨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集骨巨细胞瘤新鲜组织和6例正常成人股骨的骨髓组织,运用半定量逆转录PCR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S100A8、S100A9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与不同肿瘤更多影像学表现如CT检查显示的骨质破坏程度,MRI检查显示的实性成分比例及周边水肿程度等关系。结果:43份骨巨细胞瘤组织中有40份表达S100A8、S100A9 mRNA及其蛋白,与正常骨髓组织比较,骨巨细胞瘤组织S100A8、S100A9 mRNA及其蛋白表达增加,差selleck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影像学不同实质成分比例的骨巨细胞瘤患者S100A8蛋白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骨质破坏程度的骨巨细胞瘤患者s100A9蛋白表达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巨细胞瘤组织中S100A8和S100A9表达增加,并与骨巨细胞瘤骨质破坏程度及实性成分比例、水肿程度具有一定相关性,S100A8、S100A9可能参与骨巨细胞瘤的发生发展。

沙参麦冬汤加减辅助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沙参麦冬汤加减辅助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医证候积分infection time、生活质量、T细胞亚群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石家庄长城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0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的中医证候积分、T细胞亚群、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肿瘤患者生存质量量表(EORTC QLQ-LC43)评分。结果 治疗2个月后,研究组患者客观有效率为4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8.00%;研究组患者疾病控制率为8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与治疗前比,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者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癌胚抗原(CEA)、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糖类抗原125(STM2457细胞培养CA125)水平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www.selleck.cn/products/MLN8237组患者全血CD3~+、CD4~+百分比、CD4~+/CD8~+比值及对照组全血CD8~+百分比均显著升高,对照组全血CD4~+/CD8~+比值显著降低,且研究组全血CD3~+、CD4~+百分比、CD4~+/CD8~+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全血CD8~+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EORTC QLQ-LC43评分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沙参麦冬汤加减辅助治疗可有效降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机体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机体细胞免疫,缓解临床症状,进而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高。

组蛋白去甲基酶NO66在常见肿瘤中的表达分析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组蛋白去甲基酶(NO66)在结肠癌、前列腺癌、肝癌、肺癌、胶质瘤中的表达水平、患者预后情况及临床意义,讨论其是否可以作为药物的潜在靶点。方法 收集20例结肠癌组织样本,14例前列腺癌组织样本,17例肺癌组织样本,20例肝癌组织样本,5例胶质瘤组织样本。利用H&E染色方法确定五种肿瘤组织的基本形态结构,利用免疫组化法处理前列腺癌、肺癌、肝癌、结肠癌、胶质瘤组织样本,确定NO66在这五种肿瘤组织中的分布情况。检测NO66在HCT116(结肠癌)、PC-3(前列腺癌)、HepG-2(肝癌)、A549(肺癌)、LN229(胶质瘤)细胞中的蛋白表达水平。通过TCGA数据库分析NO66在肿瘤患者中的表达高低与患者生NSC125066 MW存率、肿瘤分级分期的关系和免疫细胞浸润。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表明NO66在结肠癌中表达最高,在前列腺癌中中表达,在肺癌、肝癌、胶质瘤中低表达。WesteLorlatinib细胞培养rnblot结果与以上结果一致empiric antibiotic treatment,显示NO66在结肠癌中表达水平最高。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NO66的与胶质瘤不良预后相关,并且与免疫细胞浸润显著正相关。结论 NO66可以作为胶质瘤患者不良预后的标志物,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参与免疫细胞浸润过程发挥功能。

结肠癌患者血清CRP、CEA和CA19-9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结肠癌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9-9(CA19-selleck化学9)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为临床诊断结肠癌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本院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结肠癌患者60例作为结肠癌组,选择同期收治的结肠良性疾病患者60例作为良性病变组,另选择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血清CRP、CEA和CA19-9水平,分析血清CRP、CEA和CA19-9水平的相关性,分析血清CRP、CEA和CA19-9单独及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并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 结肠癌组血清CRP、CEA和CA19-9水平高于良性病变组和对照组,良性病变组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CRP与CEA和CA19-9呈正相关(P<0.0biomarkers of aging5),CEA与CA19-9呈正相关(P<0.05),CRP检测的敏感度69.82%、特异度64.71%、曲线下面积(AUC)为0.675,CEA检测的敏感度65.24%、特异度64.59%、AUC为0.694,CA19-9检测的敏感度63.94%、特异度68.Z-IETD-FMK研究购买83%、AUC为0.662,三者联合检测的敏感度93.94%、特异度88.83%、AUC为0.862,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 结肠癌患者血清CRP、CEA和CA19-9水平异常升高,三者联合检测可提高结肠癌的检出率,对辅助诊断结肠癌有一定意义。

选择性淋巴引流区照射与累及野照射联合化疗治疗食管癌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选择性淋巴引流区照射(ENI)与累及野照射(IFIGefitinib-based PROTAC 3分子式)联合化疗治疗食管癌的效果。方法选取江南大学附属医院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104例食管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 所有患者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52例, 观察组采用IFI靶区勾画方式, 对照组采用ENI靶区勾画方式。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50(CA50)、鳞状细胞癌抗原(SCC)及癌胚抗原(CEA)]水平、1年总生存(OS)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后健康调查简表(SF-36)各维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38%(47/52), 对照组总有效率84.62%(44/52),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9, P=0.374)。两组间治疗前后CA50、CEA、SCC水平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内治疗后CA50、CEA、SC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1年OS率为94.23%, 对照组为90.38%, 两组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4, P=0.462)。观察组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两组SF-36量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quality use of medicine疼痛、精神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一般健康状况评分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ENI与IFI均为食管癌患者有效治疗手段, 两种靶区勾画方式患者生命质量无显著差异, 但Cobimetinib浓度IFI方案患者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更低。

乳腺癌化疗患者赋权水平与自我效能感、感知护理服务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乳腺癌化疗患者的赋权水平现状,分析其与自我效能感、感知护理服务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6-12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省肿瘤医院及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一医院肿瘤科住院的乳腺癌化疗患Management of immune-related hepatitis者303例为研究对象R428体外,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乳腺癌赋权量表、中文版乳腺癌幸存者自我效能感量表、住院患者感知护理服务质量评价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乳腺癌化疗患者的乳腺癌赋权量Berzosertib核磁表得分为(90.38±20.09)分,中文版乳腺癌幸存者自我效能感量表得分为(40.46±9.40)分,住院患者感知护理服务质量评价量表得分为(127.25±15.89)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文化程度、有无照护者、家庭成员人均月收入、手术方式的乳腺癌化疗患者赋权水平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乳腺癌化疗患者赋权水平与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r=0.733,P<0.05),与感知护理服务质量呈正相关(r=0.526,P<0.05)。结论 乳腺癌化疗患者赋权水平处于中等水平,且与自我效能感、感知护理服务质量存在相关性,医护人员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提高患者的赋权水平,从而达到控制疾病、管理生活和促进自身健康的目的。

七氟烷复合丙泊酚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胸腔镜切除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究七氟烷复合丙泊酚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胸腔镜切除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LY294002抑制剂性分析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2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麻醉方式分为研究组(n=34)和对照组(n=28),对照组给予静脉泵selleckchem diABZI STING agonist注丙泊酚麻醉,研究组给予静泵丙泊酚复合吸入七氟烷麻醉。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每搏输出量(SV)、心排出量(COLab Equipment)、平均动脉压(MAP)、心排血指数(CI)]、认知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麻醉诱导开始(T1)时,两组SV、CO、MAP及C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毕(T2)时,两组SV、CO、MAP及CI水平高于T1时(P<0.05),但研究组SV、CO、MA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MMSE评分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NSCLC胸腔镜切除患者接受七氟烷复合丙泊酚麻醉维持,可有效降低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术后认知功能,且不增加术后不良反应。

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再评价

目前已有较多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系统评价(SRs)/Meta分析发表,结果显示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NSCLC的有效性,但尚未有研究对其方法学质量及证据质量进行评价,其指导临床实践作用有待进一步验证。该文对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NSCLC的SRs/Meta分析进行再评价,为该药物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和决策提供证据概览和依据。在线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Immune ataxias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数据库,筛选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NSCLC的SRs/Meta分析。采用AMSTAR-2工具和GRADE系统分别对纳入的15项SRs/Meta分析进行方法学质量和证据质量评价。结果显示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在提高近期疗效、改善生活质量、降低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及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对比化疗有一定优势。AMSTAR-2方法学质量评价显示,11项SRs更多/Meta分析的质量等级为低,4项为极低,存在问题最多的条目是未提供前期设计方案、未报告资助来源、未评估纳入研究偏倚风险对结果的影响等。GRADE证据质量评价显示,148个结局指标中32个证据质量为中级,40个为低级,76个为极低级,导致降级的最主要因素为偏倚风险,其次为不精确性和发表偏倚。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NSCLC能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但因GSKJ4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及证据质量普遍较低,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NSCLC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仍需更多高质量研究进一步证实,未来在开展原始研究和实施SRs/Meta分析时应严格遵循相应的质量评价标准,以进一步提高证据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