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内乳前哨淋巴结活检评估预后及指导个体化内乳照射:一项长期随访研究

背景与目的:内乳照射(internal mammary lymph node irradiation,IMNI)可以改善内乳淋巴结(internal mammary lymphnode,IMLN)高危转移患者的生存。本研究旨在探MRTX849核磁讨内乳前哨淋巴结活检(internalmammarysentinellymphnode biopsy,IM-SLNB)对评估预后及指导个体化IMNI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2021年12月在3项前瞻性临床试验(NCT01642511、NCT03541278、NCT03024463)中成功行IM-SLNB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筛选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内乳前哨淋巴结(inMS-275 IC50ternal mammary sentinel lymph node,IMSLN)转移对预后的影响;在接受区域淋巴结照射者中分析IMNI实施状况、生存获益及对放射性肺损伤(radiation induced lung injury,RILI)的影响。主要研究终点为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次要研究终点为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和RILI。结果:研究入组Biometal chelation537例患者,中位随访60个月。IMSLN转移状况是DFS及OS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与IMSLN阴性组患者相比,IMSLN阳性组患者DFS及OS显著降低(P均<0.05)。IMSLN阴性患者增加IMNI并没有显著改善DFS(P=0.099)和OS(P=0.486),但RILI的风险显著增高(OR=3.678,P<0.05)。对于IMSLN阳性患者,增加IMNI可显著改善5年DFS(87.3%vs 52.5%,P=0.040),但并未转化为OS的获益(P=0.603)。结论:IMSLN的转移状况是独立的预后因素,IMSLN转移的患者接受IMNI可显著改善预后,IMSLN未转移的患者通过豁免IMNI可在不影响预后的情况下显著降低RILI的风险。

老年高血压合并缺血性卒中患者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及与心脑血管事件的关系

目的 评估老年高血压合并缺血性卒中患者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CDrinking water microbiomeMD)发生情况及其与不LY294002作用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风险的关系。方法 纵向队列研究。纳入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张家口市第二医院住院的老年高血压合并缺血性卒中患者108例为卒中组,按照倾向性评分匹配法,依据1∶3选择基线资料匹配的未合并缺血性卒中的32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基线临床资料。超声心动图计算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储备(CFVR),将CFVR<2.5 cm/s定义为CMD。随访截至2023年2月,主要观察MACCE情况,包括全因死亡、非致死性急性CP-456773配制冠状动脉综合征、心力衰竭入院和非致死性卒中。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估CFVR与心功能的关系,Kaplanmeier生存分析评估两组的MACCE发生风险,Cox风险比例回归分析评估CFVR与发生MACCE的相关性。结果 43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女性207例(47.9%),年龄平均为(70.3±10.9)岁。两组的基线资料相似,具有可比性(均为P>0.05)。但卒中组患者的CMD更常见,表现为CFVR更低,CFVR<2.5 cm/s比例更高(均为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FVR与舒张功能指标E/A显著负相关(r=-0.306),与左室整体纵向应变(r=-0.572)、圆周应变(r=-0.365)显著负相关,与整体径向应变显著正相关(r=0.313),与Log NT-proBNP显著负相关(r=-0.322)。随访2年,共有78例MACCE,卒中组和对照组分别有24例(22.2%)和54例(16.7%)。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卒中组的MACCE发生风险显著高于对照组(HR=1.331,95%CI:1.017~1.742,P=0.037)。多因素Cox风险比例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MD与随访发生MACCE显著正相关(HR=1.214)。结论 本研究提示合并缺血性卒中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同时发生CMD的风险明显增加,且增加了随访发生MACCE的风险。

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红细胞分布宽度对持续性房颤患者消融术后晚期复发的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持续性房颤患者术前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红细胞分布宽度对术后房颤晚期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数据库中选取2017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的持续性房颤患者162例,根据3个月后房颤是否复发,将病例分为复发组62例和未复发组100例。收集入院患者的术前临床资料,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确定房颤复发的危险因素。同时,绘制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以评估危险因素的预测能力。最后,联合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此外,收集同期江西resolved HBV infection省人民医院心内科行射频消融治疗持续性房颤患者共计143例的数据,将其作为验证组(复发68例,未复发75例)。对预测模型进行评价,最后绘制Nomogram图对模型进行解读。结果:建模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3(56.75,70.00)岁,其中男性101例(62.35%),平均随访时间为33.72(13.89,44.83)月,期间共有62例(38.27%)患者晚期复发。两组间比较,MHR、RDW、白蛋白、e GFR、左心房内径、房颤病程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HR(OR 1.284,95%CI1.048-1.574,P=0.016)、RDW(OR 2.043,95%CI 1.315-3.173,P<0.01)、左心房内径(OR 1.091,95%CI 1.021-1.167,P=0.01)、房颤病程(OR 1.019,95%CI 1.004-1.033,P=0.013)是房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MHR、RDW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54(selleck化学95%CI 0.563-0.745,P<0.01)、0.677(95%CI 0.592-0.762,P<0.01)。综合4个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我们发现建模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95%CI 0.705-0.856,P<0.01),敏感度为71%,特异度为76%。同时,对验证组绘制ROC曲线并计算AUC,验证组AUC为0.747(95%CI 0.668-0.827,P<0.01),敏感度为64.7%,特异度为70.7%。建模组Hosmer-Lemeshow检验值为0.111;验证组Hosmer-Lemeshow检验值为0.925,,两组检验值均>0.05。结论:1、MHR、RDW、LAD、房颤病程是持续性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晚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2、根据4个JNJ-42756493体内独立危险因素建立了持续性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晚期复发的风险预测模型,经过验证与评价,该预测模型证明了其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最后,绘制的Nomogram图将预测模型可视化,方便临床医师对持续性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晚期复发的风险进行评估。

彩超引导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探讨彩超引导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通过手substrate-mediated gene delivery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32例、对照组28例,观察组采用彩超引导显微手术,对照组采用常规显微手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情况,手术前后舒张期末血流速度(Vd)、收缩期峰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的变化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20.05±17.29) miE7080分子式n、(38.96±4.30) mL,均短/少于对照组的(148.42±21.83) min、(47.28selleck激酶抑制剂±3.65) mL,术后24 h血肿清除率为(86.37±5.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92±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时,观察组Vd、Vs、Vm分别为(39.11±3.64) cm/s、(94.04±11.69) cm/s、(58.06±5.28) cm/s,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4.05±2.71) cm/s、(85.02±12.84) cm/s、(52.25±4.46) cm/s,PI为(1.15±0.1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2±0.13),GCS评分为(12.80±1.3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57±1.24)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25%、10.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超引导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效果明显,有助于改善脑血流动力学,促进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超声影像学检查对非哺乳期乳腺炎和乳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超声影像学检查对非哺乳期乳腺炎和乳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LGK-974生产商取2019年3月—2023年3月于洪湖市人民医院经病理检查证实的68例乳腺癌患者为A组,68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为B组,均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对两组的超声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超声影像学检查发现NMP患者64例,准确率为95.59%,包含15例浆细胞乳腺炎,39例慢性乳腺炎,10例肉芽肿性乳腺炎;发现乳腺癌患者53例,准确率为77.94%,超声影像学检查诊断NMP的准确率高于乳腺癌MK-4827研究购买(P <0.05);A组血流信号分级在三级的患者占比显著高Hepatoprotective activities于B组(P <0.01)。结论:超声影像学检查在对乳腺癌以及非哺乳期乳腺炎进行鉴别的时候,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影像学特征明显,可以为临床中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外周血Treg/Th17细胞免疫失衡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危险度的关系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研究

目的 分析外周血Treg/Th17细胞免疫失衡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危险度的关系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内一科收治的11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作为观察组Aurora Kinase抑制剂,另选2016年1月-2018年12月110例健康体检儿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根据疾病危险程度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根据治疗反应分为无事件组和预后不良组。检测以上分组患儿初诊时外周血Treg细胞和Th17细胞比例及Treg/Th17比值在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无事件生存组和预后不良组中的差异性。采用ROC曲线分析外周血Treg/Th17比值对预后discharge medication reconciliation不良的预测效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升高,Th17细胞比例降低,Treg/Th17比值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危险度不同,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Th17细胞比例、Treg/Th17比值三者在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PF-07321332采购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Th17细胞比例及Treg/Th17比值均是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经ROC曲线分析,外周血Treg/Th17比值预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不良的AUC为0.912。结论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初诊时外周血Treg/Th17细胞免疫失衡增大,其中外周血Treg/Th17比值与病情危险度呈正性关联,其预测预后不良的效能较好。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复位治疗后复发相关因素调查及站立平衡功能分析

目的 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复位治疗后复发的因素,分析BPPV患者站立平衡功能。方法 选择2019年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209例BPPV患者,所有患者手法复位治疗后均接受定期电话随访,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发生复发将患者分为复发组(48例)和无复发组(161例)。通过收集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Baf-A1回归分析BPPV复发的危险因素。选择60例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感觉整合试验(SOT)评估动态站立平衡功能,采用感觉相互作用与平衡的改良临床试验(mCTSIB)评估静态站立平衡功能,并比较BPPV组累及不同半规管患者以及对照组间动态和静态站立平衡功能差异性。结果 复发组年龄≥50岁、女性、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眩晕持续时间≥1周、复位次数≥3次比例高于无复发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年龄≥50岁、女性、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是GSK J4研究购买BPPV手法复位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BPPV组累及后半规管患者睁眼-测力板稳定-视景随动(CON_3)、睁眼-测力板随动-视景稳定(CON_4)、闭眼-测力板随动-视景稳定(CON_5)、睁Infection prevention眼-测力板随动-视景随动(CON_6)SOT平衡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站立于海绵垫睁眼和闭眼时重心晃动的平均速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年龄≥50岁、女性、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是BPPV手法复位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累及后半规管的BPPV患者可能容易发生站立平衡功能异常。

炭疽毒素受体2表达受miR-145-5p调控在胰腺癌的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炭疽毒素受体2(anthrax toxin receptor 2,ANTXR2)在胰腺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临床意义和细胞功能,验证miR-145-5p在胰腺癌细胞中调控ANTSB431542使用方法XR2的作用机制。方法:分析GEO和TCGA数据库中获悉更多胰腺癌的转录数据和临床数据。通过CCK-8实验、流式细胞术、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进行细胞功能验证。采用miRNA靶点预测数据库反向预测可能通过ceRNA机制抑制ANTXR2表达的miRNA,并使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进行验证。结果:ANTXR2在胰腺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均上调(均P<0.05),ANTXR2上调预示着原发肿瘤等级(P<0.05)、肿瘤细胞分化等级(P<0.05)和总体生存期(P<0.05,HR=1.72)均较差。ANTXR2可以促进胰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均P<0.05)。ANTXR2是miR-145-5p下游的靶标(P<0.01),miR-145-5p可以通过抑制ANTXR2的表达抑Wound infection制胰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结论:ANTXR2在胰腺癌组织和细胞中过表达,促进胰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且与患者预后有关。miR-145-5p通过调控ANTXR2的表达抑制其促癌作用。

磁共振成像动态增强扫描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动态增强扫描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BMS-907351研究购买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95例疑似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开展MRI动态增强扫描,将病理诊断结果视为金标准,对比MRI动态增强扫描乳腺癌检出情况,并对乳腺癌MRI检查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MRI与病理诊断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MRI检查相关数据统计结果显示,乳腺癌MRI强化特点以环形强化占比最高(35.82%),动态增强扫描时间-信号曲线(DCE-TIC)类型以流出型占比最高(43.28%),弥散加权成像-表现扩散系数平均值为(1.23±0.13)×10~(-3)mm~2/s。结论:将hip infectionMRI动态Nirmatrelvir价格增强扫描应用在乳腺癌影像诊断工作中,能够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可以结合乳腺癌MRI强化特点、DCE-TIC类型等展开综合评价,整体应用效果较好。

耳穴压豆疗法联合丁香粉贴敷神阙穴预防白血病化疗所致胃肠道不适的疗效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疗法联合丁香粉贴敷神阙穴预防白血病化疗所致胃肠道不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8例河南省中医院血液科收治的白血病患者分为两组,每组74例。两组均采用相同的化疗方案,给予注射用盐酸柔红霉素,每日45 mg/m~2,第1~3天静脉滴注;阿糖胞苷注射液,每日100 mg/m~2,第1~7天静脉滴注。同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加强营养支持。对照组加用Fulvestrant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每次10 mg,于化疗前30 min肌肉注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耳穴(内分泌、胃、脾、交感)压豆联合丁香粉Antidiabetic medications贴敷神阙穴治疗,连续治疗7 d。两组均于治疗7 d后判定疗效E-616452分子式。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恶心、呕吐、便秘、腹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胃泌素(GAS)、PGⅠ/PG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胃动素(MTL)水平较对照组高,T淋巴细胞CD3~+、CD4~+、CD4~+/CD8~+和自然杀伤细胞(NK)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双歧杆菌数量、乳酸杆菌数量、分泌型免疫球蛋白(sIgA)水平较对照组高,大肠杆菌数量、肠球菌数量较对照组低,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低,生活质量卡氏量表(KP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耳穴压豆疗法联合丁香粉贴敷神阙穴能降低白血病化疗所致胃肠道不适症状的发生率,减轻胃肠道不适症状的严重程度,改善胃蛋白酶水平和胃动力,提高免疫功能,促进肠道菌群恢复,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