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基于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TXNIP/NLRP3)信号通路研究根皮素(Phloretin)对糖尿病肾病(DN)小鼠肾脏自噬和纤维化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30 mg/kg建立DN小鼠模型。随机将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吡格列酮10 mg/kg组、根皮素200、400 mg/kg组,每组10只。小鼠连续灌胃根皮素10 w后,测定各组小鼠肾脏肥大指数,采用HE染色、PAS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小鼠肾脏病理形态学变化和肾纤维化改变程度,检测小鼠血糖、体质量、饮水量、尿量、尿β2微球蛋白(β2-MG)含量,取血清测定尿素氮(BUN)、肌酐(Scr)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IL-1)、IL-18、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Medial extrusion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肾组织盘状结构域受体1(DDR1)、TXNIP、NLRP3、IL-1β、自噬效应蛋白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蛋白表达,并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肾脏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BecliABT-263价格n-1、LC3-Ⅱ/LC3-Ⅰ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Pevonedistat纯度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血糖、血清BUN、Scr、IL-1、IL-18、TGF-β1、尿β2-MG含量显著升高,肾脏肥大指数增加 (P<0.01);肾脏DDR1、TXNIP、NLRP3、IL-1β、TGF-β1、α-SMA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Beclin-1显著上调、LC3-Ⅱ/LC3-Ⅰ比值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根皮素200、400 mg/kg组和吡格列酮10 mg/kg组小鼠血糖、血清BUN、Scr、IL-1、IL-18、TGF-β1、尿β2-MG含量显著降低,肾脏肥大指数显著降低(P<0.01);肾脏DDR1、TXNIP、NLRP3、IL-1β、TGF-β1、α-SMA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1),Beclin-1蛋白表达上调、LC3-Ⅱ/LC3-Ⅰ比值显著升高(P<0.01),肾脏病理形态和纤维化明显改善。结论:根皮素能提高肾脏自噬水平并抑制肾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调控TXNIP-NLRP3信号通路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Author: admin
产前超声检查联合凝血标志物检测预测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价值
目的:探MCC950配制讨产前超声检查联合凝血标志物检测对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3月在本院规律产前检查且分娩的1126例单胎妊娠孕妇临床资料,均于产前行下肢超声检查及凝血标志物检测,将其中产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43例分为观察组,余产妇中随机选取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前下肢超声检查及凝血标志物检测水平。结果:产前观察组超声阳性率(48.8%)高于对照组(12.0%),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凝血酶调节蛋白(TM)及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AP)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无差异(P>0.05)。受术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产前超声、D-D、TM及PAP对预测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3、0.712、0.811和0.selleck抑制剂869,D-D、TM和PAP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4.59 mg/L、34.12 ng/L和1.95μg/L,灵敏度分别为73.2%、71.9%、74.3%和84.7%,特异性分别为80.8%,82.3%、86.2%和79.3%,超声联合凝血标志物预测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AUC为0.909,灵敏度98.6%,特异性95.4%。结论:产前下肢超声检查联合genetic stability凝血标志物检测对预测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有一定警示价值。
BCR/ABL阴性MPN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的临床意义研究
目的:本研究主要通过检测初治BCR/ABL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MJNJ-42756493浓度PN)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T细胞活化亚群、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和细胞因子的水平,探讨MPN患者的免疫微环境中免疫功能与细胞因子异常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纳入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0月至2023年2月初治的123例MPN患者,采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包括CD3+T细胞、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CD56+CD16+NK细胞、CD19+CD3-B细胞绝对计数及比例,CD4+/CD8+比值)、Treg(CD4+CD25+CD127dim)细胞绝对计数及比例、细胞因子(包括IL-5、IL-2、IL-6、IL-1β、IFNTorin 1研究购买-γ、IL-8、IL-10、TFN-α、IL-4、IL-12P70)、T细胞活化亚群的比例(包括HLA-DR-CD3+静止T细胞、HLA-DR+CD3+T活化细胞、HLA-DR-CD8+静止Ts细胞、HLA-DRChronic immune activation+CD8+活化Ts细胞、CD28+CD8+CTL细胞)。NK细胞亚群的比例(包括CD16hiCD56low、CD16lowCD56low、CD16+/-CD56hi)。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MPN患者淋巴细胞亚群、Treg、细胞因子、T细胞活化亚群、NK细胞亚群与MPN亚型、临床特征、常规检测结果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MPN患者免疫学特点:不同类型的MPN患者均存在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紊乱,这体现在相应淋巴细胞计数下降及相关…
血液循环驱动泵联合治疗对脊柱结核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及预后影响
目的:探讨血液循环驱动泵联合治疗对脊柱结核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90例脊柱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各45例。所有患者均由同一术者行脊柱结核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利伐沙班抗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血液循环驱动泵治疗。比较MLN4924分子量两组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记录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高切、低切黏度及纤维蛋白原(FIB)]及凝血酶原时间selleck HPLC(PT)和D-二聚体水平变化,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2.22%、4.44%,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黏度、全血高切、低切黏度及FIB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D-二聚体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67%vs 24.44%, P<0.05)。结论:血液循环驱动泵联合治疗脊柱结核术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降低血液黏稠度,降低术后肺polyphenols biosynthesis栓塞、深静脉血栓及不良反应发生。
基于自噬-NLRP3炎症小体-IL-1β信号轴探究热补针法对类风湿关节炎寒证模型家兔滑膜炎症的影响
目的 观察热补针法对类风湿关节炎(RA)寒证模型家兔滑膜组织自噬-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白细胞介素(IL)-1β信号轴的影响,探讨热补针法治疗RA滑膜炎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48只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3-甲基腺嘌呤(3-MA)组、雷帕霉素组、热补针法组及平补平泻组,每组8只。以弗氏完全佐剂+卵蛋白诱导Alisertib研究购买联合低温冷冻法复制RA寒证家兔模型。热补针法组、平补平泻组取“足三里”,分别施热补针法及平补平泻针法操作,留针30 min,1次/d,连续14 d,3-MA组及雷帕霉素组分别耳缘静脉注射3-MA和雷帕霉素溶液,1次/2 d,共7次。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膝关节滑膜组织IL-1β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滑膜组织NLRP3表达,透射电镜观察滑膜细胞自噬小体形态,Western blot检测滑膜组织自噬蛋白5(Atg5)、UNC-51样激酶1(ULK1)、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Beclin-1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家兔膝关节周径显著增加、皮温显著降低(P<0.05),滑膜组织IL-1β、NLRP3表达显著升高(P<0.05),Atg5、ULK1、LC3Ⅱ/LC3Ⅰ、Beclin-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3-MA组家兔膝关节周径显著增加、皮温显著降低(P<0.05),滑膜组织IL-1β、NLRP3bio polyamide表达显著升高(P<0.05),Atg5、ULK1、LC3Ⅱ/LC3Ⅰ、Beclin-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热补针法组、平补平泻组和雷帕霉素组家兔膝关节周径显著缩小、皮温显著升高(P<0.05),滑膜组织IL-1β、NLRP3表达显著降低(P<0.05),Atg5、ULK1、LC3Ⅱ/LC3Ⅰ、Beclin-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且热补针法组作用优于平补平泻组。透射电镜观察显示,正常组家兔滑膜细胞细胞器形态规则,胞浆内自噬小体、溶酶体散在分布;模型组和3-MA组家兔滑膜细胞偶见自噬小体分布;雷帕霉素组和热补针法组家兔滑膜细胞可见吞噬泡及获悉更多双层膜结构的自噬小体,溶酶体数量增加;平补平泻组家兔滑膜细胞偶见吞噬泡、自噬小体及溶酶体等结构。结论 热补针法能抑制RA寒证模型家兔膝关节滑膜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自噬-NLRP3炎症小体-IL-1β信号轴有关。
支气管哮喘患儿家庭管理方式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支气管哮喘儿童家庭管理方式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支气管哮喘儿童制定个体化的家庭管理模式和提高支气管哮喘控制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2年www.selleck.cn/products/blz9452月广西百色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的153例支气管哮喘儿童及其家长作为调查对象。应用家庭管理方式测评量表对支气管哮喘儿童及其家长进行调查。结果 单因素结果显示,患儿性别、过敏性鼻炎史、医疗付费方式、母亲受教育程度、家庭结构、父母夫妻关系、家庭居住地均为影响支气管哮喘儿童家庭寻找更多管理方式的因素(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支气管哮喘儿童家庭管理方式的主要因素为患儿的家庭结构、父母夫妻关系、家庭居住地及过敏性鼻炎史(P<0.05)。结论 影响支气管哮喘儿童家庭管理方式相关因素较多,应重点关注OIT oral immunotherapy支气管哮喘患儿的过敏性鼻炎史、家庭结构、父母的夫妻关系、居住地等因素,采取个体化的家庭管理方式来提高支气管哮喘控制水平。
血必净注射液对急诊重度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影响
目的 探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急诊重度脓毒症患者的疗效,及其对机体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8例脓毒症患者分为对照组(n=39)和血必净组(n=39),两组患者均按照《2016年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处理国际指南》给予常规抗脓毒症集束化治疗,血必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等量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7 d后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凝血功能、血栓弹力图数值结果,以及两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急诊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和28 d病死率。结果 治疗7 d后,血必净组患者PLT计数显著较前上升,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iProtein Characterizationbrin/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s,FDP)较前明显下降(P均<0.05);对照组患者PLT计数依旧下降(P <0.01)。治疗7 d后,血必净组患者FDP、D-二聚确认细节体低于对照组(P <0.01),凝固时间明显缩短,α角、最大血块强度(maximum clotselleck strength,MA)值、CI-综合凝血指数明显增大,且均优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以上指标在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7 d后,两组患者APACHⅡ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 <0.05),但血必净组表现更优(P <0.05)。血必净组28 d死亡率为17.95%,低于对照组的23.08%。结论 常规对症治疗联合血必净注射液能有效改善脓毒症患者的凝血功能,血必净注射液在脓毒症患者治疗中有积极作用。
孕中期孕妇血清3种维生素水平的年龄、季节变化及其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
目的 探讨孕中期孕妇血清25羟维生素D [25selleckchem Z-IETD-FMK-(OH)D]、叶酸和维生素B_(12)水平的年龄、季节变化,以及其对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12月于上海市嘉定区妇幼保健院产检的4 83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年龄段分为≤25岁827例,>25~30岁2 069例,>30~35岁1 550例,>35岁387例;按照孕中期检测维生素水平时所处的季节划分,春季1 137例Docetaxel作用,夏季1 422例,秋季1 149例,冬季1 125例;根据孕中期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将孕妇分为对照组(健康妊娠,n=4 015)和GDM组(n=815)。于孕中期检测血清25-(OH)D、叶酸和维生素B_(12)水平,比较不同年龄段、不同季节这3种维生素水平,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及这3种维生素水平对GDM发病的影响。结果 与其他年龄段相比,≤25岁孕妇血清中25-(OH)D、叶酸和维生素B_(12)水平均flamed corn straw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季中25-(OH)D、叶酸、维生素B_(12)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5-(OH)D水平在夏季最高,在冬季最低;叶酸水平在秋季最高,在冬春季节最低;维生素B_(12)水平在秋季最高,在春季最低。GDM组孕妇年龄大于对照组(P<0.05),25-(OH)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叶酸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妇年龄及血清中25-(OH)D、叶酸水平均是发生GDM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不同年龄段、不同季节孕妇体内25-(OH)D、叶酸和维生素B_(12)水平不同,孕妇年龄及血清中25-(OH)D、叶酸水平均是发生GDM的影响因素,应根据孕妇年龄及季节及时调整维生素的补充,有利于降低GDM的发生。
冲击波联合徒手淋巴引流技术对脑卒中后患者肩手综合征Ⅰ期水肿程度及血清PGE2、HA、5-HT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冲击波联合徒手淋巴引流技术对脑卒中后患者肩手综合征(SHS)Ⅰ期水肿程度及血清前列腺素E2 (PGE2)、组胺(HA)、5-羟色胺(5-HT)水平的影响,并综合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10月山东省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脑卒中后患者SHSⅠ期9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6)、对照组(n=46)。两组均采取常规康复治疗,于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徒手淋巴引流技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冲击波联合徒手淋巴引流技术治疗,均治疗4w。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与治疗前、治疗2w、4w后水肿程度、疼痛程度评分(VAS)、上肢功能评分(FMA)、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I)、患肢皮肤交感神经反应(SSR)潜伏期、波幅、上肢腋静脉、肘正中静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血清PGE2、HA、5-HT水平。Fish immunity结果观察组治疗4w后总有效率为93.48%,高于对照组的76.09%(P <0.05);观察组治疗2w、4w后水肿程度、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FMA、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2w、4w后SSR潜伏期均长于对照组,波幅均低于对照组,上肢腋静脉、肘正中静脉PSV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2w、4w后血清PGE2、HA、5-H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应用冲击波联合徒手淋巴引流技术治疗脑卒中后患者selleckchem ABT-263SHSⅠ期可减轻水肿与疼痛程度,Immunology & Inflammation抑制剂提升上肢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分析可能与减轻患肢交感神经兴奋性,改善上肢静脉血流速度,抑制PGE2、HA、5-HT表达有关。
血栓前状态基因多态性与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
目的 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 RSA)被认为与血栓形成有关,血栓形成相关的基因主要包括F2、F5、F13A1、MTHFR等。探讨RSA妇女F2、F5、F13A1、MTHFR、CENPH和CCDC68基因多态性与RSA的关系。方法 通过数据库查阅文献筛选出和RSA可能相关的F2、F5、F13A1、MTHFR、CENPH和CCDC68总计6个基因位点,采用SNP飞行质谱仪(MassARRAY检测系统)方法,检测60例RSA患者(研究组)和6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6个位点的多态性及其频率。结果 在F2、F5、F13A1、MTHFR、CEbiologicals in asthma therapyNPH和C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Decitabine.htmlCDC6PUN30119核磁8共6个基因位点中,1个基因位点:MTHFR基因C677T(rs1801133)位点被发现在研究组和对照组之间有明显差异,其余5个基因位点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THFR基因C677T(rs1801133)位点多态性在研究组和对照组之间有明显差异,其基因位点多态性可能与RSA有关联。其余5个基因位点在研究组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其基因多态性可能与RSA无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