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眼针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肛周脓肿术后疼痛等症状的临床疗效。资料与方法:选取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2021年10月—2022年10月以肛周脓肿为诊断的住院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将其随机分为联合组(30例)和常规组(30例)。两组患者手术之前的检查、准备和手术方式都相同。术后常规组予中药局部熏洗(五倍子、枯矾、没药、蛇床子、苦参、地肤子、槐花、苍术、延胡索、紫花地丁、黄柏、白及)、术后红光治疗、一效膏换药、通便贴+穴位贴敷+TPD神灯照射等常规治疗。联合组:术后第一天予眼针治疗。取穴:双下焦区、双大SB203580分子量肠区,留针30min。后每日各施针1次,共施针5天。其余治疗同常规组。经治疗后,对患者进行疼痛评分、肛门坠胀感评分、排便情况评分、换药时评估肛缘水肿情况,术后一周复查血常规。并采用SPSS2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联合组与常规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脓肿的位置高低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比较。1术后当天,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第1、3、5、7天,在肛周脓肿患者术后疼痛方面,联合组的评分比常规组低,两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手术后肛缘水肿方面联合组与常规组比较,术后第1天和第7天,肛缘水肿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3天和第5天PF-6463922半抑制浓度,两组患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优于常规组。3两组患者术后排便情况评分比较,手术后患者首次排便以及术后第3天排便情况评分,两组患者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5和第7天,两组患者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优于常规组。4两组患者在术后第1天肛门坠胀感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术后第3天、第5天、第7天两组患者肛门坠胀感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优于常规组。5术后第7天愈显率联合组(100%)高于常规组(73.3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联合组在针刺过程中无晕针等不良反应记录。结论:1针对肛周脓肿术后患者的治疗,眼针联renal cell biology合中药熏洗和单独中药熏洗在患者术后疼痛、创缘水肿、排便、肛门坠胀感方面均有作用,且眼针联合中药熏洗的效果更佳。2眼针联合中药熏洗在术后镇痛方面效果显著,且眼针选穴少、起效快,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发展。
Author: admin
伴中央颞区棘波的自限性癫痫并发睡眠中癫痫性电持续状态患者的眼区情绪辨别障碍研究
目的探讨伴中央颞区棘波的自BI 10773供应商限性癫痫(Se LECTS)并发睡眠中癫痫性电持续状态(ESES)患者眼区情绪识别障碍的特点及相关临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安徽省儿童医院2020年9月-2022年1月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160例Se LECT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视频脑电图棘慢波指数(SWI)监测结果,将SWI<50%的患者分为典型Se LECTS组(n=79),SWI≥50%患者分为Se LECTS并发ESES组(简称ESES组,n=81),采用眼区基本情绪辨别任务和眼区复杂情绪辨别任务系统,分别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患病组与健康对照组在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上相匹配,并对ESES组患儿的眼区情绪辨别障碍特点与临床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典型Se LECTS组眼区情绪识别结果:在六种基本眼区情绪识别中,典型Se LECTS组在悲、恐情绪识别的表现[M(Q25,Q75):悲17.0(16.0,17.5)、恐15.0(14.5,16.0)]得分低于对照组[M(Q25,Q75):悲18.0(15.0,19.0)、恐16.0(14.0,1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悲Z=-2.361,恐Z=-2.273,P均<0.05)],但在喜、厌、惊、怒情绪识别表现[M(Q25,Q75):喜20.0(18.5,20.0)、厌16.0(16.0,17.0)、惊19.0(18.0,20.0),怒18.0(16.0,18.0)]得分与对照组[M(Q25,Q75):喜19.0(18.0,20.0)、厌17.0(16.0,19.0)、惊19.0(18.0,20.0),怒18.0(16.0,19.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喜Z=-1.397,厌Z=-1.799,惊Z=-0.851,怒Z=-0.879,P均>0.05)]。2、ESES组眼区情绪识别结果:ESES组患者对悲、恐、厌、惊情绪识别的表现[M(Q25,Q75):悲16.0(14.0,18.0)、恐15.0(14.0,16.0)、厌16.0(14.0,18.0)、惊18.0(16.0,19.0)]得分低于对照组[M(Q25,Q75):悲18.0(15.0,19.0)、恐16.0(14.0,17.0)、厌17.0(16.0,19.0)、惊19.0(18.0,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悲Z=-2.742,恐Z=-2.419,厌Z=-2.029,惊Z=-2.072,P均<0.050)];但对喜、怒情绪识别得分[M(Q25,Q75):喜20.0(17.0,20.0)、怒18.0(16.0,19.0)]与对照组[M(Q25,Q75):喜19.0(18.0,20.0)、怒18.0(16.0,19.0)MS-275试剂]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喜Z=–0.433,怒Z=-1.097,P均>0.05)。3、相关性分析:单变量logistic分析表明,ESES组患者对悲伤的眼区识别分数受发病年龄、SWI、ESES持续时间、癫痫发作次数的影响,对恐惧的识别分数主要受SWI影响,对厌恶的眼区识别分数受SWI、癫痫发作次数影响,对惊讶的眼区情绪识别分数主要受发作次数影响;将P<0.1的变量用作多变量有序logistic回归的自变量,多元logistic回infective endaortitis归分析结果表明,悲伤情绪识别主要受SWI、ESES持续时间影响,而厌恶情绪识别主要受SWI影响。结论典型Se LECTS组存在眼区情绪识别功能损害,以悲、恐情绪识别损害为主;并发ESES的Se LECTS患者眼区情绪识别功能损害更广泛,以悲、恐、厌、惊情绪识别损害为主;SWI越高、首次发病年龄越小、ESES持续时间越长、癫痫发作次数越多,眼区情绪识别功能损害越严重。
肿瘤标记物CY211、NSE联合CRP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肿瘤标记物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联合C反应蛋白(CRP)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5月于本院就诊的疑似NSCLC患者1 500例,作为研究组,另纳入100例同期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入组后均采集其空腹静脉血,检测、对比两组CY211、NSE、CRP水平,另对研究组患者均进行病理活检,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Y211、NSE、CRP联合检测在NSCLC中的阳性检出率,并采用ROC曲线确定以上三种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对NSCLC的诊断效能。结果:相较对照组,研究组血清CY211、NSE、CRP水平均明显偏高(P<0.05);研究组selleck MDV3100患者经病理学诊断,结果显示,有1 395例确诊为NSCLC;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各指标单一检测(P<0.05);经ROC曲线显示,CY211、NSE、CRP联合检测诊greenhouse bio-test断NSCLC的准确度95.13%,灵敏度95.84%,特异度85.71%,约登指数为0.816,AUC为0.824(95%CI 0.725Smoothened Agonist细胞培养~0.864)。结论:CY211、NSE、CRP联合检测诊断NSCLC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更有助于提高阳性检出率,可作为早期筛查手段,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使用。
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兴化市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60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雷珠单抗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使用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依据治疗后1个月复诊情况决定是否重复注射,并持续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周及1、3、6个月视力恢复情况,治疗前与治疗后1、3、6个月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最佳矫正视力(BCVA)、视网膜外核层厚度(ONLT)、光感受器层厚度(PLT),以及注射次数、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1周及1、3、6个月,两组患者视力改善有效率呈逐渐升高趋势,但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两组间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3、6个月两组患者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值、CMT、ONLT呈逐渐降低趋势,PLT呈逐渐升高趋势(均P<0.05),但各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注射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DS-3201);两组间并发症总发生率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应用于视网RP56976分子量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均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视力,但康柏西普注药次数少于雷珠单抗。
叙事护理联合程序化健康教育对肺癌化疗患者心理弹性、癌因性疲乏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究叙事护理联合程序化健康教育对肺癌化疗患者心理弹性、癌因性疲乏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320例肺癌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160例。观察组接受叙事护理联合程序化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心理弹性、癌因性疲乏、生存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心理弹性、生存质量此网站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VX-445作用察组坚韧、biometric identification自强、乐观、总分及生理、情感、功能、社会及肺癌特异模块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癌因性疲乏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行为、情感、躯体、认知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叙事护理联合程序化健康教育能提高肺癌化疗患者心理弹性,减轻癌因性疲乏,提升生存质量。
巨噬细胞极化在肺部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及中药的干预
巨噬细胞作为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是参与维持肺内微环境稳态的关键因素,由于其高immune organ度的可塑性,可在不同的条件下极化为不同的亚型:经典活化巨噬细胞M1和选择性活化巨噬细胞M2,两者分别具有促炎和抗炎作用。M1/M2表型与肺部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巨噬细胞极化过程中涉及的多种信息分子和细胞因子在各种肺部疾病中均有重要的调控表型的作用,且在不同疾病中表型的转换也存在明显差异。该文主要通过综述巨噬细胞极化生物学特性,探讨巨噬细胞极化在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肺损伤、肺纤维化等肺部疾病中的作用特点和以调控巨噬细胞极化为靶点的中药单体及中药复方对相关疾病ZD1839溶解度的研究进展,旨在挖掘巨噬细胞极化在调控Puromycin体内肺部炎症方面的潜力,为相关临床研究提供新思路。
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检测及蠓、蚊携带病毒调查
【目的】了解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umpy skin disease virus,LSDV)在自然感染状况下病牛的带毒状况及其潜在的传播媒介种类,为牛结节性皮肤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21年7月在云南省文山市采集疑似发病牛不同组织类型标本,2020年8月和2021年7月~2021年8月分别在云南省昆明市、文山市和双江县采集疑似LSDV感染的牛圈舍蠓、蚊标本,并进行形态学鉴定。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发病牛不同组织及库蠓、库蚊标本中LSDV核酸;采用LSDV127基因特异引物对皮肤结节标本进行PCR扩增及测序;利用DNAStar和Mega 6.0等软件进行核苷酸序列相似性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3头发病牛全血、血清、鼻拭子和皮肤结节标本中均检测到LSDV核酸,且皮肤结节标本中LSDV核酸扩增曲线信号最强;LSDV127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3份皮肤结节标本(17、18和19)的病毒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100%CL 318952说明书,与俄罗斯、泰国Common Variable Immune Deficiency、越南和南非等LSDV分离株聚为一支,亲缘关系较近,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在99.7%~100%之间。共采集鉴定条带库蠓、连斑库蠓和尖喙库蠓3种,库蠓标本4 822只,库蚊标本150只。所有采集自发病牛圈舍的库蠓和库蚊标本LSDV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Imidazole ketone erastin MW】在自然感染LSDV的牛中,血液、鼻分泌物和皮肤结节等不同部位都可能为节肢动物媒介获得并传播LSDV提供很好的感染源;蠓、蚊等节肢动物媒介是否参与了当地LSDV的传播有必要进一步调查。
肺恶性肿瘤静脉血栓栓塞症列线图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目的 构建肺恶性肿瘤患者的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 embolism, VTE)列线图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以准确预测肺癌人VP-16研究购买群VTE风险概率。方法 基于2020年1月1日至2023年1月31日发生VTE的122例肺癌患者,按1∶4比例随机匹配同期住院的488例未发生VTE的肺癌患者。最终纳入的610例肺癌患者按7∶3随机分为surface-mediated gene delivery428例建模集(VTE:85例,无VTE:343例),以及182例验证集(VTE:37例,无VTE:145例)。回顾性分析其一般信息、基础病史、实验室指标、肿瘤及肺部因素、治疗方案等数据。用建selleck Z-IETD-FMK模集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变量构建列线图模型,并在建模集与验证集中检测模型区分度、校准度及临床适用性。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MI≥24、患有糖尿病基础病史是肺癌患者发生VTE的不良危险因素;D-D、LDH、CA125、PT、ALP是VTE发生的危险指标;腺癌、Ⅲ-Ⅳ期/广泛期是肺癌患者VTE发生的不良肿瘤因素;化疗及中心静脉导管留置与较高的VTE发生率显著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糖尿病、D-二聚体、乳酸脱氢酶、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化疗、中心静脉置管是肺癌VTE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建模集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建模集与验证集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别为0.887和0.853,证明有良好区分度。建模集与验证集的校准曲线显示预测概率和实际概率非常吻合,Hosmer-lemeshow检验P值分别为0.814和0.186。临床决策曲线显示该模型可使临床肺癌患者明显获益。结论 肺恶性肿瘤静脉血栓栓塞症列线图模型对预测肺癌患者VTE风险有一定价值,可根据其制定预防性抗凝策略。
2023年CSCO指南更新解读:驱动基因阳性非小细胞肺癌诊疗
靶向治疗为驱动基因阳性的Disaster medical assistance team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带来显著生存获益。伴随新药研发、临床试验的开展及阳性结果的获得,驱动基因阳性的NSCLC也迎来了更多的治疗选择、更优的疗效及安全性。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CSCO)基于过Pidnarulex浓度去1年的研究进展更新指南为《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2023》。本版针对驱动基因阳性的NSCLC的更新包括:伏美替尼和Apoptosis抑制剂莫博赛替尼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晚期NSCLC治疗中的相关更新,布格替尼、洛拉替尼和恩沙替尼在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融合晚期NSCLC治疗中的相关更新以及其他靶向药物的更新。本文将对2023年CSCO NSCLC诊疗指南中驱动基因阳性的NSCLC的诊疗更新进行详细解读。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围手术期中的价值
目的 分析将中西医结合护理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围手术期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3月—2020年4月医院接受诊治的68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以简单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Mucosal microbiome3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34例观察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护理,在两组手术后6个月时进行生活能力的评估,分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和Ⅴ级,探讨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能力恢复情获悉更多况,并采取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肺部感染、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情况。结果 在术后6个月,两组生活能力评估情况为,观察组生活能力评估为Ⅰ级的患者占32.35(11/34),与对照组比较(P<0.05)。将两组护理满意度纳入统计学分析,观察组较高(P<0.05),对比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肺部感染、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P<0.05),对比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围手术期采取中西医结合护理,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生活能力的恢复,同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selleckchem相应的并发症,护理效果较好,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