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CAP)合并心力衰竭(HF)患者入院时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水平对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就诊的216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心衰患者资料,以30 d内死亡或出院为终点事件,分为治愈组和死亡组,收集所有患者入院时血清BNP、PCT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获悉更多, CRP)等生化指标;评估并记录所有患者入院时肺炎严重指数(Pneumonia Severity Index, PSI)评分以及心脏超声结果。结果 与治愈组比较,死亡组LVEF显著降低(P<0.05);PSI评分、LVEDD、LVselleckESD则明显增高(P<0.05)。尽管治愈组血清BNP、PCT及CRP水平明显低于死亡组(P<0.05),但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发现PSI评分以及CRP水平可以作为评判老年CAP合并HF患者病情及近期预后的重要因素,而不是BNP、PCT水平。单因素方差分析治愈组PSI评分、CRP与死亡组存在差异(P<0.05),BNPForensic genetics、PCT水平无差异(P>0.05)。结论 通过检测入院时血清BNP、PCT水平,未能发现这两种生物标记物对于评估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心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预测具有明显的价值。
Author: admin
2017—2021年某综合医院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统计分析及院感防控
目的:Naporafenib细胞培养分析2017—2021年法定传染病报告情况,掌握其流行特征及规律,为传染病管理和院感防控工作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调查统计2017—2021年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7—2021年该医院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0种1 606例,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其中报告乙类传染病1 081例,丙类传染病64例,其他传染病461例;Androgen Receptor抑制剂其中男性1 040例(64.76%),女性566例(35.24%);14~45岁组报告病例比例(41.53%)居首位;报告发病率居前5位的为水痘、肺结核、乙型肝炎、梅毒、丙型肝炎。传播途径以呼吸道传播、血液及性传播为主,分别占56.79%、37.30%。结论:水痘、肺结核、乙型肝炎为主要传染病,是目前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医院应加强对传染病工作和临床科室的监管,指导临床规non-antibiotic treatment范做好传染病的上报及传染病患者管理,预防职业暴露和医院感染事件。
葡萄糖-黄连素纳米颗粒抑制脑胶质瘤的价值
黄连素/盐酸小檗碱(berberine hydrochloride, BBR)是一种异喹啉类生物碱,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研究Regorafenib小鼠发现,BBR在5%葡萄糖(Glu)溶液中可自组装形成200~300nm粒径的球状,提高了水溶性adhesion biomechanics、分散性和药物摄入量。近年来研究表明,BBR在体外具有广泛的抗肿瘤活性,而对脑胶质瘤的研究报道甚少。BBR-Glu纳米颗粒通过诱导线粒体凋亡影响脑胶质瘤细胞的能量代谢;导致细胞G_2/M期阻滞,可能通过有丝分裂危象提高脑胶质瘤的放射治疗敏感度;作用于细胞骨架,可以降低肿瘤细胞的浸润能力和恶性表型。BBR采用葡萄糖包被后可以通过GLUT1/3的转运穿过血-KD025纯度脑脊液屏障。BBR-Glu纳米颗粒对脑胶质瘤通过多种作用机制影响脑胶质瘤的增殖,由于BBR与传统的细胞毒类化疗药作用机制显著不同,通过研究其在体内体外的抑瘤作用的机制,可以联合传统治疗方式,进一步提高脑胶质瘤的疗效。本研究通过纳米化组装构建葡萄糖包被的BBR纳米颗粒,拟观察其有效的突破血-肿瘤屏障和血-脑脊液屏障,并通过多种不同途径抑制脑胶质瘤的生长,且对传统的放化疗具有潜在增敏的作用。
炎症指标和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对术前胃癌分期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术前炎症指标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炎症指数(SII)及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72-4单独及联合检测与胃癌(GC)临床分期的关系,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2年5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92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检测早期胃癌组和进展期胃癌组术前NLR、SII、白蛋白及血清CEA、CA19-9、CA72-4水平,分high-dimensional mediation析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再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Erastin分子式线确定各检测指标的截断值并绘制Logistic回归模型的列线图来评价炎症指标和肿瘤标记物单独及联合检测对术前胃癌分期的诊断价值。结果:进展期胃癌组术前NLR、SII、CEA、CA19-9、CA72-4水平均高于早期胃癌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LR、SII、CEA、CA19-9、CA72ICI 46474-4单独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7、0.792、0.722、0.624、0.761,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09、366.73、2.18、7.44、3.63。各指标联合检测的AUC为0.944,敏感度为89.3%,特异度为89.2%,构建包含NLR、SII、CEA、CA19-9、CA72-4和临床分期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模型内部验证一致性指数(C指数)为0.915,校正曲线提示该模型准确性良好。结论:术前NLR、SII、CEA、CA19-9、CA72-4与胃癌的临床分期相关,基于术前NLR、SII、CEA、CA19-9、CA72-4水平及临床分期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临床实用性。
柳州两县新报告男性HIV感染者经异性性传播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江县和鹿寨县新报告的通过异性性传播途径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男性病例的影响因素,为当地重点人群HIV感染防控干预提供科学指导。方法 选取2017—2018年柳州市柳江县和鹿寨县新报告的HIV感染病例开展对照研究,应用selleck产品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相关人群开展调查,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男性人群通过异性性途径感染HIV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434人,病例组198人,对照组236人,病例组平均年龄(53.0±13.0)岁,艾滋病相关知识总体知晓率为62.7%(272/434)。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文化水平低、有城镇生活、有外出打工史、不知晓艾滋病知识、近1年与暗娼/商业性性伴发生无保护性行为、偶尔或从未从家人/亲戚/朋友获得支持和帮助等因素是男性人LXH254抑制剂群HI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柳州市HIV男性感染者以中media literacy intervention老年为主,此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低。外出务工男性人群HIV感染处于较高风险水平,相关卫生机构应加强该类人群随访,采取恰当的宣传方式进行干预。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生率及其临床特点的初步探讨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对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cell non-Hodgkin’s lymphoma,BNHL)发生和临床特点的影响。方法:对照分析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患者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apatihepatic insufficiencytis bsurface antigen,HBsAg)的携带率及HBV感染状态,比较不同类selleck LGX818型B-NHL患者HBsAg阳性率差异及HBsAg阳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与HBsAg阴性DLBCL的临床特征、化疗反应和2年生存率。结果:共纳入597例NHL患者为NHL组,其中B-NHL 461例,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103例。B-NHL患者HBV感染率(17.1%)明显高于对照组(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HBsAg阳性率(10.7%)与对照组(5.7%)无统计学差异(P=0.796)。对影响351例DLBCL患者总生存率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年龄≥60岁、HBsAg阳性、肝功能异常、血清乳酸脱氢酶(lacCanagliflozin研究购买tate dehydrogenase,LDH)升高、Ann Arbor期Ⅲ~Ⅳ期以及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评分3~5分是不利因素(均P<0.05),而获得缓解是有利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HBsAg状态、Ann Arbor分期、治疗反应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与HBsAg阴性DLBCL比较,HBsAg阳性DLBCL患者发病年龄更轻(P=0.017),IPI评分较高(P=0.036)、Ann Arbor分期较晚(P=0.001)。HBsAg阳性DLBCL患者化疗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和2年生存率显著低于HBsAg阴性DLBCL患者(P=0.026,P=0.031)。但2组乳酸脱氢酶升高率和脾脏受累率无显著差异。结论:HBsAg阳性患者可能有更高的风险患B-NHL,且HBV可能对B-NHL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有负面影响。HBV不仅增加B-NHL的风险,还可加重病情,降低化疗效果,影响患者的远期预后。
2型糖尿病病人NOS3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发病风险的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病人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3(NOS3)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发病风险的分析。方法:纳入2019年12月—2021年12月于我selleck院就诊的302例T2DM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冠心病分Hepatocyte-specific genes为单纯T2DM组(224例)和合并冠心病组(78例)。收集病人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影像学资料,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NOS3 G894T、NOS 3T78NSC 127716使用方法6C多态性,对年龄、性别、吸烟史、体质指数、冠心病家族史、基础疾病、降糖方案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后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T2DM病人NOS3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两组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有56例配对成功,匹配后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载脂蛋白AⅠ(ApoAⅠ)、同型半胱氨酸(Hcy)、左室射血分数(LVEF)、NOS3 G894T、NOS3 T786C多态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oAⅠ(OR=620.821)、Hcy(OR=1.823)、NOS3 G894T中TT型(OR=5.157)、NOS3 T786C中CC型(OR=5.342)是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T2DM病人NOS 3G894T、NOS3 T786C多态性与冠心病发病风险相关,临床可针对性相关指标进一步干预。
转铁蛋白受体单克隆抗体纳米载药系统治疗白血病的基础研究
目的:探讨转铁蛋白受体单克隆抗体(TfR mAb)纳米载药系统靶向治疗急性白血病的效果及其潜在的抗肿瘤机制。方法:合成纳米载药粒TfR mAb-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聚L-赖氨酸(PLL)-聚乙二醇(PEG)-柔红霉素(DNR)。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经药物干预后,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内DNR的累积;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HL60细胞内DNR浓度及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测定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caspase 3的表达量。结果:单药DNR组和TfR mAb-PLGA-PLL-PEG-DNR组HL60细胞内可见DNR自发荧光累积,且TfR mAb-PLGA-PLL-PEG-DNR组细胞内DNR浓度高于单药DNR组(P<0.05);FCM检测结果显示,TfR mAb-PVeterinary medical diagnosticsLGA-PLL-PEG-DNR组细胞凋亡率高于单药DNR组(P<此网站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证实,TfR mAb-PLGA-PLL-PEG-DNR组凋亡相关selleck产品蛋白Cleaved-caspase 3表达量明显高于单药DNR组(P<0.05)。结论:TfR mAb-PLGA-PLL-PEG纳米载药系统将化疗药物靶向作用于肿瘤细胞HL60,可通过凋亡途径增加药物的抗肿瘤能力。
药用植物菘蓝的遗传及远缘杂交研究进展
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叶为大青叶,根为板蓝根,均为我国大宗常用中药材。本文总结了菘蓝的基因组结构、生物活性成分及其生物合成途径、远缘杂交及新材料创建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菘蓝(2n=2x=14)的基因组大小为300Mb。高质量的基因组测序解析了菘蓝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的合成途径及BLZ945临床试验其候选基因。由于染色体消除,菘蓝(父本)与白菜及甘蓝型油菜的族间有性杂交只产生了具有少数菘蓝遗传成分的非预期杂种。菘蓝与萝卜的体细胞杂种具点击此处有双亲染色体,但自交及回交均未产生后代。菘蓝与白菜的体细胞杂种具有加倍的菘蓝染色体组,花粉部分可育而雌性不育。菘蓝与甘蓝型油菜的体细胞杂种与甘蓝型油菜连续回交后创建了全套的七个甘蓝型油菜-菘蓝附加系,一些附加系具有比菘蓝更强的广谱抗病毒效果;体细胞杂交中发生的双亲线粒体基因组重组导致甘蓝型油菜新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产生,菘biogas upgrading蓝特定染色体上的育性基因导入培育了恢复系。最后讨论了这些附加系对菘蓝遗传研究的价值及开发利用前景。
快速康复理念对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的影响
目的:研究快速康复理念对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的影响,为患者快速康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MK-1775年4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试验组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快速康复理念对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炎性因子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8 (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康复指标、疼痛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并发症发生寻找更多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hs-CRP、IL-6、IL-8、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24、9.577、6.161、18.140,P<0.05)。试验组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162、10.386、16.761、12.575,P<0.05)。试验组术后1 h、6 h、12 himmune rejection、24 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64、9.250、9.798、11.683,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64,P<0.05)。结论:采用快速康复理念对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康复效率,减轻炎症反应,缓解患者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