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分析PD-1/PD-L1抑制剂致心肌炎的风险,为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FAERS数据库2014年第1季度至2022年第4季度收录的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阿替利珠单抗和度伐利尤单抗致心肌炎不良事件(AE)报告,采用报MRTX1133说明书告比值比(ROR)法评价4种药物与心肌炎之间的相关性。比较不同品种PD-1/PD-L1抑制剂致心肌炎的风险信号强度,并RepSox生产商对心肌炎患者的主要特点(性别、年龄、结局和发生时间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共收集到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阿替利珠单抗、度伐利尤单抗相关心肌炎AE报告分别为458、723、143、189例,共1513例,ROR(95%CI)值分别为27.75(25.24~30.52)、27.34(25.31~29.5Immunomganetic reduction assay4)、25.76(21.83~30.40)、25.45(22.02~29.41),风险信号强度为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阿替利珠单抗≈度伐利尤单抗。有可用数据的报告中,男性多于女性(885∶471),65岁及以上者占70.34%(856/1217)。心肌炎中位发生时间为27 d,心肌炎可导致38.86%(588/1513)患者死亡。结论 不同品种PD-1/PD-L1抑制剂致心肌炎风险有所差异,多发生于治疗早期,65岁以上男性多见。心肌炎是PD-1/PD-L1抑制剂的严重AE,应引起临床关注。
Author: admin
脑炎合并肠梗阻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脑炎合并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其临床特征和可能的病因。方法 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2019年10月到2022年3月收治的12例脑炎合并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数据并检索学习相关文献,分析其可能的发病机制。结果 12例患者中神经系统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58.33%)、头痛(25.00%)、肢体无力(33.33%)、精神行为异常(16.67%)、意识障碍(66.67%)。胃肠道症状主要表现为腹胀(100.00%)、腹痛(41.67%)。其中8thermal disinfection例红细胞降低(66.67%),8例血红蛋白降低(66.67%),12例红细胞比容降低(100.00%)Fulvestrant。1例接受血浆置换、丙球及激素冲击治疗,11例接受抗病毒治疗。所有患者均接受禁食、灌肠、促CH-223191采购进肠蠕动治疗。11例预后较好,1例死亡。结论 脑炎合并肠梗阻患者有明显的肢体活动障碍以及低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临床医生应关注脑炎患者肢体活动状况,及时改善贫血,另外应关注患者排便情况,必要时行腹部立位片或腹部CT检查,及时处理。非胃肠道原因出现的肠梗阻症状,也应考虑脑炎可能。
不同地区出生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运气禀赋特点与发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地域(即闽南地区与非闽南地DNA Damage/DNA Repair抑制剂区)出生的双相情感Community media障碍患者的五运六气禀赋特点,为不同地域出生的双相情感障碍易患人群的筛查及体质特点寻找新的切入点。方法:对1547例闽南地区出生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与898例非闽南地区出生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出生时运气分布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司天-在泉、运气相合、主运以及客气(在泉)的分布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岁运、主气、客气(司天)的分布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闽南地区出生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发病可能与阳热内盛,风、热内生的运气禀赋有关(司天-在泉年份为少阳相火-厥阴风木),与气候变化剧烈的小逆、不和selleck NMR、天刑年份出生更具有关联性;非闽南地区可能与寒相关(太水主运、太阳寒水在泉)。
经皮耳穴-迷走神经刺激对脂多糖诱导抑郁样行为大鼠脾脏α7nAchR/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观察经皮耳穴-迷走神经刺激(taVNS)对脂多糖(LPS)诱导抑郁样行为大鼠脾脏α7烟碱乙酰胆碱受体(α7nAchR)/Janus激酶2(JAK2Standardized infection rate)/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taVNS抗抑郁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和α7nAchR基因敲除大鼠(简称α7)分别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taVNS组,每组6只。SD taVNS组和α7 taVNS组每天进行1次30 min的taVNS干预(第1—9天)。通过腹腔注射1 mg/kg LPS(第8天)建立抑郁样行为大鼠模型。旷场实验记录干预后(第9天)大鼠旷场实验平均速度、活动时间和边上不动时间,采用电化学发光多因子方法检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IL)-10、CXC趋化因子配体1 (CXCL1)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脾脏磷酸化(p)-JAK2、p-STAT3蛋白表达。结果:与SD空白组比较,SD模型组大鼠旷场实验平均速度、活动时间,脾脏p-JAK2、p-STAT3蛋白表达量显著减少(P<0.01,P<0.05),边上不动时间,血清IL-10、CXCL1含量显著增加(P<0.001,P<0.01,P<0.05);与SD模型组比较,SD taVNS组旷场实验平均速度、活动时间,脾脏p-JAK2、p-STAT3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P<0.001),边上不动时间,血清IL-10、CXCL1含量显著减少(P<0.001,P<0.05)。与α7空白组比较,α7模型组旷场实验平均速度、活动时间,脾脏p-JAK2蛋白表达量显著减少(P<0.05,P<0.001,P<0.01),边上不动时间,血清IL-10、CXCL1含量显著增加(P<0.001,PLX-4720 MWP<0.01); α7模型组与α7taVNS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SD taVNS组比较,α7 taVNS组旷场实验边上不动时间、血清IL-10购买CH-223191含量增加(P<0.001,P<0.05),脾脏p-JAK2、p-STAT3蛋白表达减少(P<0.01,P<0.05)。结论:taVNS可能通过调节脾脏α7nAchR/JAK2/STAT3信号通路发挥抗炎作用,从而改善LPS诱发的大鼠抑郁样行为。
生、熟大黄对湿热泄泻大鼠炎性细胞因子、胃肠激素与肠道菌群的影响
目的 探究大黄“通因通用”治疗泄泻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高温+高湿+高糖高脂饮食+致病因子方式造模,分为生理组(不造模)、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生大黄组(生药0.05 g·kg~(-1)),熟大黄组(生药0.05 g·kg~(-1))4组,每组早晚两次给药,共给药5 d。每日最后一次给药3 h后检测各组泻下指数,最后一次给药3 h后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AZD1152-HQPA分子式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 (interleukin-1β, 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大鼠血清和结肠胃动素(motilin, MTL)、大鼠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 VIP)、大鼠生长抑素(somatostatin, SS)、大鼠胃泌素(gastrin, Gas)和大鼠血清P物质(substance P,SP)含量,用16sDNA技术检测大鼠粪便中菌群结构。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生、熟大黄均可显著降低大鼠泻下指数(P<0.01)。与模型组相比生、熟大黄均可显著降低大鼠体内TNF-α、IL-2、IL-6和IL-1β水平(P<0.01),可显著升高IL-10水平,其中生大黄组效果最佳。生大黄和熟大黄可以显著降低腹泻大鼠血清MTL、VIP、GAS和concomitant pathologySP,提高血清SS水平,其中熟大黄组在降低血清GAS、升高SS优于生大黄。生大黄显著降低了结肠VIP,熟大黄组结肠胃肠激素和生理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生大黄可显著降低致病菌(如Escherichia-Shigella)和部分条件致病菌(Enterorhabdus和Bacteroides),但益生菌较生理组仍显著偏低。熟大黄有益于部分益生菌(如Ruminococcus、Adlercreutzia和Lachnospiraceae)的增殖,但对于致病菌的无显著抑制作用。整体上比较,生大黄组和生理组的菌群结构Z-VAD-FMK试剂更加接近,熟大黄组和模型组的菌群结构更为接近。结论 生、熟大黄均有治疗湿热泄泻作用,生大黄偏向于通过抗炎和调节肠道菌群紊乱两个环节促进湿热泄泻大鼠的转归,熟大黄偏向于调控胃肠激素水平发挥止泻作用。
MRI分析针刺缺血性血管性痴呆患者太溪-飞扬穴的脑响应
目的 通过任务态功能磁共振成像观察即时针刺缺血性血管性痴呆(IVD)患者原络配穴(太溪-飞扬)脑功能活动状态的变化,探讨针刺治疗IVD患者的脑效应机制。方法 采用Achieva 3.0T磁共振扫描仪对12例IVD患者行任务态功能成像扫描,先采集4 min的3D结构像,随后采集6 min的针刺原络穴配伍(太溪-飞扬穴)的针刺态数据,间隔2周对该组患者再采集一次6 min的针刺络穴飞扬穴的针刺态数据,获得的图像数据经过后处理后予以一般线性模型分析,统计值体素水平P=0.001(未校sandwich immunoassay正),簇水平P<0.05(FWE校正)。获得针刺任务态IVD患者脑内神经元活动变化的脑激活区域。结果 配伍针刺IVD患者太溪-飞扬穴正激活脑区有:右侧海马旁回,右侧角回,左侧丘脑,右侧丘脑,右侧脑岛,左侧前扣带和中央旁小叶;负激活脑区有:左侧小脑脚1区,左侧下半月小叶,小脑蚓部8区,左侧小脑后叶,左侧梭状回,左侧颞下回,右侧颞下回,左侧眶部额下回,左侧枕下回,左侧颞上回,左侧枕下回,左侧舌回,左侧顶下小叶,左侧顶上小叶。针刺IVD患者飞扬穴正激活脑区:右侧小脑前叶,右侧小脑后叶,小脑蚓部3区,右侧岛叶,右侧额下回,右侧缘上回,右侧颞上回,右侧丘脑,右侧豆状核;负激活脑区:左侧距状裂周围皮层,左侧后扣带回,左侧楔前叶。针刺IVD患者太溪-飞扬组穴与飞扬穴比较,激活增高的脑区:左内侧额上回,左侧距状裂周围皮层,左侧岛盖部额下回;激活减低的脑区:右侧缘上回,左侧缘上回,右侧额中回,右侧脑岛,左内VX-445侧和旁扣带脑回,左、右侧小脑6区,右侧豆状壳核,右侧丘脑,左侧额中回,左侧眶部额下回,左侧梭状回,左侧颞中回,右侧颞中回,右侧中央后回。结论 针刺IVD患者主客原络配穴(太溪-飞扬穴)的即刻效应可直接影响并调节与认知功能相关脑区的神经元活动,RP56976推测这是针刺太溪-飞扬穴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潜在中枢机制;针刺IVD患者主客原络配穴相比单穴脑激活区更广泛,更具独特优势。
一起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分析
【目的】查明一起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原因,为防范类似事件的发生提供参考和借鉴。【方ATPase抑制剂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应用分析性流行病学方法查找可疑餐次和食品,对涉事单位开展食品卫生学调查并采集可疑食品、加工环节、病例等的样品开展实验室检测。【结果】共搜索到符合病例定义者91人,罹患率为14.97%(91/608),主要临床特征为腹痛(97.80%)、腹泻(84.62%)、呕吐(72.53%)、恶心(62.64%)、发热(12.09%)以及白细胞升高(90.11%)。发病高峰出现在6月15日16时—6月15日18时,流行曲线呈点源暴露模式,潜伏期最短1 h,最长10 h,平均5 h。分析性流行病学herpes virus infection研究显示6月15日午餐是可疑餐次(χ~(2)=38.78,P<0.001),食用凉拌皮蛋豆腐者发病风险明显高于未食用者(χ~(2)=105.21,P<0.001)。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1件从业人员肛拭样品和18件病例肛拭样品检出副溶血性弧菌,1件食品原料和1件病例肛拭样品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余样品检测结果均为未检出。【结论】本次食物中毒事件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致病原因系食堂超范围供应凉拌皮蛋豆腐,加工过程可能发生交叉污染。建议监管部门应加强日常执法检查和监测,餐饮单位应强Alpelisib试剂化食品安全意识,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的要求规范操作,从源头减少食源性疾病事件的发生。
纾肠方治疗肝郁脾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
目的 观察纾肠方治疗肝郁脾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优效性检验临床试验设计,收集12家上海市脾胃病专科联盟加盟单位Adavosertib作用就诊的IBS-D患者179例,最终入组受试者120例,采用中心分层区组化随机方法分为试验组(42例,给予纾肠方)、对照组(43例,给予疏肝饮)和安慰剂组(35例,给予十分之一剂量药物)。3组同时给予低可发酵的低聚糖、二糖、单糖和多元醇(FODMAP)饮食指导。治疗周期为8周。采用符合方案集(PPS)为主要数据集进行疗效评价,依据意向性分析原则进行安全性分析。主要疗效评价指标为肠道严重程度评分(IBS-SSS)及中医证候评分;次要疗效指标为腹痛/腹部不适视觉模拟(VAS)评Resting-state EEG biomarkers分、腹泻评分、临床症状痊愈率和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量表(IBS-QOL)。结果 PPS集纳入110例,其中试验组39例,对照组39例,安慰剂组32例。与本组治疗前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14~56天时IBS-SSS评分均降低(P<0.05),56天时多梦易醒、急躁易怒、善思多虑症状评分及脾虚次症均降低(P<0.05),治疗后IBS-QOL评分亦降低(P<0.05)。与安慰剂组比较,试Wnt-C59溶解度验组与对照组IBS-SSS、腹痛、腹泻总有效率及临床痊愈率升高,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及显效率亦升高(P<0.05),试验组中医证候痊愈率及临床痊愈率升高(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IBS-SSS评分、多梦易醒、急躁易怒、善思多虑、食欲不振、精神疲乏、四肢无力次症评分及IBS-QOL评分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IBS-SSS总有效率、痊愈率,中医证候评分显效率,腹痛痊愈率,腹泻痊愈率和总有效率,临床症状痊愈率均升高(P<0.05);试验组治疗42~56天时IBS-SSS评分、56天时善思多虑、精神疲乏、四肢无力评分均降低(P<0.05)。治疗前后未发现试验组安全性指标异常。结论 纾肠方可改善肝郁脾虚证IBS-D患者腹痛腹泻症状和中医证候,疗效优于疏肝饮,短期应用安全性好。
睡菜提取物的镇静催眠作用研究
【目的】从有效性和安全性两方面评价睡菜(Menyanthes trifoliata L)提取物的镇静催眠作用,重点考察其对睡眠结构的影响,并且从γ-氨基丁酸(gamma aminobutyric acid,GABA)受体和五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神经递质初步探究其机制。【方法】1.睡菜E7080化学结构的提取及成分分析使用65%乙醇回流提取睡菜干燥茎叶并真空干燥,得到睡菜提取物浸膏粉,作为后续实验使用药物。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初步鉴定提取物主要成分。2.睡菜提取物的急性毒性实验采用急性毒性实验方法,从行为状态、体重变化、摄食情况、饮水情况、脏器形态、脏器系数及肝肾功能等方面评价睡菜提取物的安全性。3.睡菜提取物的镇静催眠作用及机制研究一方面,通过旷场实验(Open field test,OFT)评价睡菜提取物的镇静效应,通过戊巴比妥钠协同诱导翻正反射实验及咖啡因、对氯苯丙氨酸(para-chlorophenylalanine,PCPA)诱导失眠动物模型评价其催眠效应,通过脑电图检测技术评价其对睡眠结构的影响。另一方面,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genetic sequencing assay,ELISA)检测前额叶皮质中的GABA的含量和海马中的5-羟吲哚乙酸(5-hydroxyindole acetic acid,5-HIAA)、5-HT的含量,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下丘脑中GABAA受体的表达,初步探究其发挥镇静催眠作用的机制。【结果】1.Imidazole ketone erastin半抑制浓度睡菜的提取及成分分析1 kg干燥睡菜茎叶经提取后得94.8 g提取物,得率为9.48%,以黄酮和酚酸类成分为主。2.睡菜提取物的急性毒性实验给予30 g/kg睡菜提取物(相当于316.46 g/kg生药)后,小鼠未出现死亡、昏睡、惊厥震颤等,14天内的一般情况、体重、饮水量及摄食量未见明显异常,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谷草转氨酶、尿素氮、肌酐指标正常(P>0.05)。3.睡菜提取物的镇静催眠作用及机制研究睡菜提取物能够减少小鼠在OFT中的活动路程和穿越格子数(P<0.05),提高戊巴比妥钠协同诱导翻正反射实验中小鼠的睡眠比率(P<0.001)、缩短小鼠睡眠潜伏期(P<0.001)和延长小鼠的睡眠时间(P<0.05),改善咖啡因(P<0.001)、PCPA(P<0.001)所致失眠小鼠的睡眠。脑电图结果显示睡菜提取物能够提高小鼠的慢波睡眠(slow-wave sleep,SWS)(P<0.05)和减少睡眠破碎程度即睡眠期间的W→N(WAKE→NREM)、N→W(NREM→WAKE)、N→R(NREM→REM)、R→W(REM→WAKE)转换次数减少(P<0.05)。此外,睡菜提取物提高小鼠前额叶皮质内GABA的含量(P<0.05)、海马中5-HT和5-HIAA(P<0.05)的含量以及增加小鼠下丘脑中GABAA受体的表达(P<0.05)。【结论】1.睡菜乙醇提取物的提取率为9.48%,成分以酚酸和黄酮类物质为主。2.睡菜提取物在30g/kg的剂量下,未出现急性毒性。3.睡菜提取物能够改善睡眠,调节睡眠结构,其作用与调节GABAA受体和5-HT神经递质有关。
芪苈强心胶囊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芪苈强心胶囊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医院收治的9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比索洛尔治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repsox.html疗,观察组采用芪苈强心胶囊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QT离散度(QTd)、心率变异性、心功能指标、血清炎症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心电图总有效率、NN间期标准差(SDNN)、NN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psychobiological measuresN)、相邻NN间期差值的均方差(RMS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排血量(CO)水平较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QT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水平较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1β(ICI 46474研究购买IL-1β)、细胞间黏附分子-1(s ICAM-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对冠心病心绞痛具有较好的疗效,能改善患者QTd以及心率变异性,且安全性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