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羟哌吡酮(YL-0919)的快速抗抑郁作用机制

目的 盐酸羟哌吡酮(YL-0919)是本实验室研发的具有原创化学结构的1.1类抗抑郁新药,具有快速起效的抗抑郁、抗焦虑和促认知活性。然而已经确认的药理学靶标不能充分解释目前的研究结果。本研究旨在筛选YL-0919可能的药理学靶标并探索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1)基于YL-0919的化学结构,结合STar Fish技术以及分子对接技术筛选YL-0919的潜在靶标。(2)放射性配体与受体结合实验验证筛选的靶标。(3)构建σ-1受体稳转细胞系,通过Bip分离实验以及活细胞钙成像技术评价YL-0919的药理学特性。(4)行为学(旷场实验,强迫游泳,悬尾实验)评价YL-0919的抗抑郁活性。结果 (1)计算机辅助药物筛选预测σ-1受体可能是YL-0919潜在靶标,分子对接提示YL-0919的最佳构象具有很好的接近σ-1受体结合位点的能力,提示YL-0919能与σ-1受体稳定结合。(2)放射性配体与受体结合实验发现YL-091selleck Tamoxifen9与σ-1受体具有较高亲和力(纳摩尔水平),且对σ-1受体具有选择性。(3) Bip分离实验发现YL-0919激活σ-1受体后与Bip解离。YL-09eye drop medication19能促进胞内钙离子释放,然而YL-0919的这种作用可被σ-1受体拮抗剂BD-1047逆转。(4) YL-0919(2.5 mg·kg~(-1))在口服给药3~7 d内可显著发挥抗抑郁效应,而氟西汀则需3周,提示YL-0919具有快速起效的优势,然而YL-0919的快速抗抑郁活性被BD-1047(2和4 mg·kg~(-1),ip)阻断,提示σ-1受体是YL-0919快速起效抗抑郁的关键药理学靶点。结论 (1) YL-0919是一种全新的选择性σ-1受体激动剂。(2) YL-0919在多种抑郁动物模型上具有快速起效的抗抑郁、点击此处抗焦虑作用(7 d内),σ-1受体是介导这些作用的关键靶标。(3) YL-0919能迅速激活胞内钙离子释放,这可能是其发挥抗抑郁作用的机制之一。本研究为基于σ-1受体的快速起效的抗抑郁新药研发提供了新思路。

丘荨方治疗儿童丘疹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丘NSC 125973体内荨方治疗儿童丘疹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20年11月收治的200例丘疹性荨麻疹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马来酸氯苯那敏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丘荨方口服治疗。观Root biology察两组治疗前后皮疹、风团样皮损、糜烂渗出、瘙痒程度,临床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Puromycin-2HCl.html治疗效果和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两组皮疹、风团样皮损、糜烂渗出、瘙痒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降低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92/100),高于对照组的81.0%(81/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57,P=0.023<0.05﹚;观察组复发率为12.0%(12/100),低于对照组的21.0%(21/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1,P=0.031<0.05)。结论:丘荨方联合马来酸氯苯那敏片治疗儿童丘疹性荨麻疹疗效确切,复发率低。

基于UPLC-Q-Exactive MS技术的宣白承气汤加味治疗流感病毒与肺炎链球菌共感染小鼠肺炎的代谢组学研究

目的:基于超高效液相-四级杆-轨道阱高分辨质谱联用(Ultra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 exactive mass spectrometry, UPLC-Q-Exactive MS)技术探究宣白承气汤加味对流感病毒/肺炎链球菌(Influenza virus/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IV/Spn)共感染小鼠肺脏组织中内源性代谢产物的影响,旨在阐明宣白承气汤加味治疗共感染小鼠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 ,即正常组、模型组和宣白承气汤加味组,每组12只。除正常组外,其余三组小鼠在造模成功6 h后开始灌胃给药,每日一次,连续一周。给药结束后,取小鼠肺脏组织,利用UPLC-Q-Exactive MS技术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Emricasan研究购买onmitochondria biogenesisent Analysis, PCA)和正交偏最小二CCRG 81045体内乘判别分析法(orthogonal partial least-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 OPLS-DA)分析并筛选潜在的代谢产物,并基于R语言对已鉴定的差异性代谢产物进行通路分析。结果: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共筛选和鉴定出36个潜在的代谢产物,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有27个代谢产物含量显著上升,有9个代谢产物含量显著下降。宣白承气汤加味干预后,36个代谢产物的含量均呈现明显的回调趋势,主要影响亚油酸代谢、烟酸和烟酰胺代谢、核黄素代谢等通路。结论:宣白承气汤加味对IV/Spn共感染小鼠肺炎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其调节体内代谢产物失调,恢复体内正常生命活动有关。

妊娠合并贫血及产褥期贫血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贫血及产褥期贫血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9年2~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建档进行常规产前检查、分娩及产后随访的孕产妇240例为研究对象。记录受试者孕期及产褥期贫血发生情况,并根据是否发生贫血分为妊娠合并贫血组与妊娠未合并贫血组,产褥期贫血组与产褥期未贫血polyester-based biocomposites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妊娠合并贫血及产褥期贫血的影响因素。结果 孕期贫血总发生率为24.58%(59/240);产褥期贫血发生率为18.33%(44/24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妊娠合并贫血组与妊娠未合并贫血组受试者的年龄、受孕方式、孕期体质量增加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受试者的孕次、产次、孕前体质量指数(BMI)、胎儿个数、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Protein Tyrosine Kinase抑制剂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多孕次、多产次、孕前低BMI、多胎、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妊娠期合并贫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产褥期贫血组与产褥期未贫血组受试者的年龄、孕前BMI、孕次及新生儿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受试者的产次、胎儿个数、是否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分娩方式、是否母乳喂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多产次、多胎、合并乙肝病毒感染是产褥期贫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母乳喂养、顺产是产褥期贫血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C59分子量 多孕次、多产次、孕前低BMI、多胎、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妊娠合并贫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多产次、多胎、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产褥期贫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母乳喂养、顺产是产褥期贫血的保护因素。

瑞巴派特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早期胃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溃疡的效果

目的 观察瑞巴派特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早期胃癌内镜下黏膜剥离(ESD)术后溃疡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烟台海港医院收治的70例早期胃癌ESD术后溃疡患者,按双色球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兰索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瑞巴派特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1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黏膜厚度评分、腺体密度评分、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7.14%vs. 77.14%,χ~2=4.590,P=0.032)。治疗1个月后,2组黏膜厚度评分与腺体密度评分均较治疗selleckchem PF-07321332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血清IL-6、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Medium chain fatty acids (MCFA)义(P>0.05)。结论 早期胃癌ESD术后溃疡患者采用瑞巴派特联合兰索拉唑可更好地减缓胃黏膜及腺体病变程度,减轻炎性反应,增强疗效,且不会增加不良Rapamycin浓度反应,安全性较高。

BNP、PCT水平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及近期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CAP)合并心力衰竭(HF)患者入院时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水平对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就诊的216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心衰患者资料,以30 d内死亡或出院为终点事件,分为治愈组和死亡组,收集所有患者入院时血清BNP、PCT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获悉更多, CRP)等生化指标;评估并记录所有患者入院时肺炎严重指数(Pneumonia Severity Index, PSI)评分以及心脏超声结果。结果 与治愈组比较,死亡组LVEF显著降低(P<0.05);PSI评分、LVEDD、LVselleckESD则明显增高(P<0.05)。尽管治愈组血清BNP、PCT及CRP水平明显低于死亡组(P<0.05),但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发现PSI评分以及CRP水平可以作为评判老年CAP合并HF患者病情及近期预后的重要因素,而不是BNP、PCT水平。单因素方差分析治愈组PSI评分、CRP与死亡组存在差异(P<0.05),BNPForensic genetics、PCT水平无差异(P>0.05)。结论 通过检测入院时血清BNP、PCT水平,未能发现这两种生物标记物对于评估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心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预测具有明显的价值。

2017—2021年某综合医院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统计分析及院感防控

目的:Naporafenib细胞培养分析2017—2021年法定传染病报告情况,掌握其流行特征及规律,为传染病管理和院感防控工作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调查统计2017—2021年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7—2021年该医院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0种1 606例,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其中报告乙类传染病1 081例,丙类传染病64例,其他传染病461例;Androgen Receptor抑制剂其中男性1 040例(64.76%),女性566例(35.24%);14~45岁组报告病例比例(41.53%)居首位;报告发病率居前5位的为水痘、肺结核、乙型肝炎、梅毒、丙型肝炎。传播途径以呼吸道传播、血液及性传播为主,分别占56.79%、37.30%。结论:水痘、肺结核、乙型肝炎为主要传染病,是目前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医院应加强对传染病工作和临床科室的监管,指导临床规non-antibiotic treatment范做好传染病的上报及传染病患者管理,预防职业暴露和医院感染事件。

葡萄糖-黄连素纳米颗粒抑制脑胶质瘤的价值

黄连素/盐酸小檗碱(berberine hydrochloride, BBR)是一种异喹啉类生物碱,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研究Regorafenib小鼠发现,BBR在5%葡萄糖(Glu)溶液中可自组装形成200~300nm粒径的球状,提高了水溶性adhesion biomechanics、分散性和药物摄入量。近年来研究表明,BBR在体外具有广泛的抗肿瘤活性,而对脑胶质瘤的研究报道甚少。BBR-Glu纳米颗粒通过诱导线粒体凋亡影响脑胶质瘤细胞的能量代谢;导致细胞G_2/M期阻滞,可能通过有丝分裂危象提高脑胶质瘤的放射治疗敏感度;作用于细胞骨架,可以降低肿瘤细胞的浸润能力和恶性表型。BBR采用葡萄糖包被后可以通过GLUT1/3的转运穿过血-KD025纯度脑脊液屏障。BBR-Glu纳米颗粒对脑胶质瘤通过多种作用机制影响脑胶质瘤的增殖,由于BBR与传统的细胞毒类化疗药作用机制显著不同,通过研究其在体内体外的抑瘤作用的机制,可以联合传统治疗方式,进一步提高脑胶质瘤的疗效。本研究通过纳米化组装构建葡萄糖包被的BBR纳米颗粒,拟观察其有效的突破血-肿瘤屏障和血-脑脊液屏障,并通过多种不同途径抑制脑胶质瘤的生长,且对传统的放化疗具有潜在增敏的作用。

炎症指标和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对术前胃癌分期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术前炎症指标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炎症指数(SII)及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72-4单独及联合检测与胃癌(GC)临床分期的关系,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2年5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92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检测早期胃癌组和进展期胃癌组术前NLR、SII、白蛋白及血清CEA、CA19-9、CA72-4水平,分high-dimensional mediation析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再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Erastin分子式线确定各检测指标的截断值并绘制Logistic回归模型的列线图来评价炎症指标和肿瘤标记物单独及联合检测对术前胃癌分期的诊断价值。结果:进展期胃癌组术前NLR、SII、CEA、CA19-9、CA72-4水平均高于早期胃癌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LR、SII、CEA、CA19-9、CA72ICI 46474-4单独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7、0.792、0.722、0.624、0.761,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09、366.73、2.18、7.44、3.63。各指标联合检测的AUC为0.944,敏感度为89.3%,特异度为89.2%,构建包含NLR、SII、CEA、CA19-9、CA72-4和临床分期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模型内部验证一致性指数(C指数)为0.915,校正曲线提示该模型准确性良好。结论:术前NLR、SII、CEA、CA19-9、CA72-4与胃癌的临床分期相关,基于术前NLR、SII、CEA、CA19-9、CA72-4水平及临床分期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临床实用性。

柳州两县新报告男性HIV感染者经异性性传播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江县和鹿寨县新报告的通过异性性传播途径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男性病例的影响因素,为当地重点人群HIV感染防控干预提供科学指导。方法 选取2017—2018年柳州市柳江县和鹿寨县新报告的HIV感染病例开展对照研究,应用selleck产品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相关人群开展调查,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男性人群通过异性性途径感染HIV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434人,病例组198人,对照组236人,病例组平均年龄(53.0±13.0)岁,艾滋病相关知识总体知晓率为62.7%(272/434)。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文化水平低、有城镇生活、有外出打工史、不知晓艾滋病知识、近1年与暗娼/商业性性伴发生无保护性行为、偶尔或从未从家人/亲戚/朋友获得支持和帮助等因素是男性人LXH254抑制剂群HI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柳州市HIV男性感染者以中media literacy intervention老年为主,此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低。外出务工男性人群HIV感染处于较高风险水平,相关卫生机构应加强该类人群随访,采取恰当的宣传方式进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