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黄芪甲苷对慢性间歇性缺氧诱导的遗尿症大鼠Toll样受体4(Toll-likereceptor-4,TLR4)/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itogen-activatedproteinkinase,p38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黄芪甲苷低剂量组、黄芪甲苷中剂量组、黄芪甲苷高剂量组、去氨加压素组、脂多糖组、黄芪甲苷高剂量+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组,每组12只。除对照组外,其它组均需采用慢性间歇性缺氧诱导的方法构建遗尿症大鼠模型,各组大鼠每天于进入动物舱前1h进行给药处理,一天一次,持续4周。末次处理24h后,检测各组大鼠24h排尿量及膀胱漏尿点压(bladderleakpointpressures,BLPP)值的变化;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hormone,ADH)含量;HE染色检测大鼠膀胱组织病理变化;比色法检测大鼠膀胱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活性、丙二醛(malonicdialdehyde,MDA)含量;Westernblot检测大鼠膀胱组织中P2X3、TLR4、www.selleck.cn/products/LY294002p-p38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膀胱组织病理损伤严重,24h排尿量Erastin增多,BLPP值变小,ADH含量、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和P2X3、TLR4、p-p38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芪甲苷低剂量组、黄芪甲苷中剂量组、黄芪甲苷高剂量组、去氨加压素组大鼠膀胱组织病理损伤减轻,24h排尿量减少,BLPP值变大,ADH含量、SOD活性升高,MDA含量和P2X3、TLR4、p-p38蛋白表达降低,LPS组大鼠膀胱组织病理损伤加剧,24h排尿量增多,BLPP值变小,ADH含量、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和P2X3、TLR4、p-p38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黄芪甲苷高剂量组比较,黄芪甲苷高剂量+LPS组大鼠膀胱组织病理损伤严重,24h排尿量增多,BLPP值变小,ADH含量、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和P2X3、TLR4、p-p38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 :黄芪甲苷可能通过抑制 TLRhepatic transcriptome4/p38MAPK信号通路改善慢性间歇性缺氧诱导的大鼠遗尿症。
Author: admin
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气阴两虚证动物模型的构建与评价
目的:探索睡眠剥夺(SD)复合异丙肾上腺素(ISO)建立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气阴两虚证大鼠模型的构建和评价方法。方法:将40只SD大鼠分为正常组、SD组、ISO组、SD+ISO组。正常组不予处理,SD组使用改良多平台水环境法连续睡眠剥夺96 h,ISO组皮下注射ISO 100 mg·kg~(-1),隔日1次,共2次。SD+ISO组在连续睡眠剥夺72、96 h时注射ISO 100 mg·kg~(-1)。采用小动物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心功能;生化分析法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心肌肌钙蛋白T(cTnT)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通过一般状态及体质量、抓力、体温、旷场实CNS-active medications验、血清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及cAMP/cGMP、舌象红(R)、绿(G)、蓝(B)值及脉搏幅度观察气阴两虚证的证候指标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ILSA)检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MG132.html-α)、氧化应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及白细胞分化抗原4(CD4)、白细胞分化抗原8(CD8)水平。结果:疾病指标方面,与正常组比较,ISO组和SD+ISO组心功能降低(P<0.01),各模型组心肌酶升高(P<0.01),ISO组和SD+ISO组心肌组织病理损伤明显。证候指标方面,与正常组比较,SD组和SD+ISO组的各时间点体质量下降(P<0.01)、ISO组48、72 h体质量下降(P<0.05,P<0.01),各模型组抓力减弱,舌面R、G、B值降低(P<0.01),STarget Protein Ligan抑制剂D组爪温、肛温升高(P<0.01),各模型组不动时间延长(P<0.01),总路程和进入中心区次数下降(P<0.01),平均速度减缓(P<0.05,P<0.01);cAMP、cGMP升高(P<0.05,P<0.01),SD+ISO组cAMP/cGMP增加(P<0.01),SD组和SD+ISO组脉搏幅度降低(P<0.01)。血清学指标方面,与正常组比较,ISO组和SD+ISO组IL-18、TNF-α、SOD、MDA升高(P<0.01);各模型组的CRF、ACTH、CORT、T3、T4、CD4、CD8升高(P<0.05,P<0.01)。结论:连续睡眠剥夺96 h复合大剂量ISO能够成功建立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气阴两虚证大鼠模型,以西医疾病指标、组织病理形态学、中医宏观指标及血清学指标为模型评价体系。
中药复方益糖康通过介导伴侣自噬和免疫平衡防治早期糖尿病肾病机制探讨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也是终末期肾病中最常见的蛋白尿和非蛋白尿形成的原因。自噬作为机体的一种防御机制,参与DKD中多种靶细胞损害的调控过程,并能有效减轻DKD的病理表现。因MC3试剂此,通过调控自噬途径,可能成为治疗DKD的潜在疗法、新靶点和方向。中药复方益糖康具有健脾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之功,其重要化合物黄芩素之一,可通过增加结合蛋白HSP90AA1的表达,诱导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减少由自噬缺陷导致的足细胞损伤;重要化合物槲皮素可能通过促进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3-Methyladeninerostaglandin-endoperoxide synthase 2,PTGskimmed milk powderS2)的组蛋白3赖氨酸4(histone3lysine4,H3K4)甲基化,抑制PTGS2表达,减少炎症产生,抑制Th17向Treg分化,最终实现改善DKD的作用。但仍需要进一步动物实验验证及阐释,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案。进一步明确中药复方益糖康通过介导伴侣自噬和免疫平衡对糖尿病肾病防治以及机制探讨具有重要意义,并为临床上治疗糖尿病肾病提供新的思路与策略。该文就益糖康通过伴侣自噬和免疫平衡防治糖尿病肾病作一简述。
莱菔硫烷降低尿酸钠诱导成骨细胞的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
目的 观察尿酸钠盐(monosodium urate, MSU)对成骨细胞的损伤,并探讨莱菔硫烷(sulfoNSC 127716分子式raphane, SFN)对MSU诱导的成骨细胞损伤的机制及治疗作用。方法 用CCK-8试剂盒检测成骨细胞活力,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成骨细胞凋亡,用ROS敏感荧光探针测定成骨细胞ROS水平。在成骨细GNE-140化学结构胞培养基中分别加入MSU(10、50、100、300、500μg/mL)和SFN(1、5、10、20、50μmol/L)后0、12、24、48、72 h分别检测,确定药物的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成骨细胞Nrf2、HO-1、HIF-1、IL-6和caspase-3。结果 MSU对成骨细胞的毒性作用随着加入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当MSU作用浓度为300μg/mL,作用时间超过48 h,细胞活力低于50%。当SFN在作用浓度为1μmol/L和10μmol/L时对成骨细胞的活力没有影响,但作用浓度为20μmol/L和50μmol/L时细胞活力明显降低。确定MSU作用浓度为300μg/mL,SFN作用浓度为10μmol/Lpreimplnatation genetic screening,作用时间为48 h。MSU增加了成骨细胞内的ROS水平,SFN降低了MSU增加的成骨细胞内ROS水平和凋亡率。SFN降低了MSU诱导的成骨细胞的HIF-1、IL-6和caspase-3的表达水平,但增加了Nrf2、HO-1的表达水平。结论 SFN可减少MSU对成骨细胞的损伤。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蒙药新黑苏嘎乌日勒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
目的:探究蒙药新黑苏嘎乌日勒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BATMAN和GeneCards等数据库分别对药物及疾病靶点进行预测。利用Venny得到其共同靶点,并使用PD0325901抑制剂STRING软件构建PPI网络。运用David数据库开展GO生物及KEGG通路富集研究,并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活性成分-关键靶点-重要通路网络。最后,利用Autodock等软件展开分子对接。结果:获得蒙药新黑苏嘎乌日勒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键靶点30个,重要生物过程15条,核心KEGG通路20条和主要活性成分10个。分子对接结果显示,主要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结合能力值≤-1.2 kcal/mol。结论:网络药理学分析表明,蒙药新黑苏嘎乌日勒主要通过β-胡萝卜素、黄芩素、胡椒碱、金合欢素等有效成分作用于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Universal Immunization Programceptor 1,ESR1)、核因子-κBp65(uclear factor-κBp65,RELA)、肿瘤蛋白p53(tumor protein p53,TP53)和蛋白激酶B1(protein kinase B1,SCH772984分子式AKT1)等靶点,调节细胞凋亡、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低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 factor-1,HIF-1)、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 kinase, PI3K)-AKT、雌激素等信号通路,参与细胞凋亡的正负调控、炎症反应、血管生成、缺氧反应等生物过程,从而达到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痛风相关国家发明专利中药组方的用药规律及机制探讨
[目的]探讨痛风相关国家专利中药组方的用药规律,并分析核心药物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国专利公布公告网站检索治疗痛风的中药组方,提取数据并构建数据库。通过频数统计、Apriori算法、因子分析及系统聚类方法进行用药特点分析。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中获取核心药物组合的中药靶点,在人类基因数据库(Human Gene database,GeneCards)、人类在线孟德尔遗传(Online Mendeliasystems medicinen Inheritance in Man,OMIM)数据库中获得痛风疾病靶点,取两者靶点交集,将其导入Cytoscape 3.9.1软件,应用ClueGo插件对药物组合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将交集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选取部分关键靶点,使之与对应的中药活性化合物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纳入治疗痛风的专利中药组方共508项,涉及中药401味,用药频数共6 082次,药物类别以利水渗湿药为主,其次为补虚药、清热药及活血化瘀药等。关联规则分析得到二项关联规则3条,三项关联规则5条。因子分析共提取出8个公因子。系统聚类分析得到3组药物组合,药物组合富集的共同生物学通路56条。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槲皮素与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的结合效果最好,黄芩素与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结合效果次之,槲皮素与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蛋白2(adenosine triphosphate binding cassette super family G member 2,ABCG2)的结合效果较好。[结论]治疗痛风的国家专利组方多以“湿浊瘀阻”为核心病机,从湿、瘀、虚三方面治疗痛风,药物组合常以四妙散确认细节、茯苓泽泻汤和四物汤为基础加减,其主要通过TNF、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更多cible factor-1,HIF-1)、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IL-17等信号通路减轻炎症反应,促进尿酸排泄来发挥治疗作用。
KIRREL的表达对胃癌的预后作用及与肿瘤免疫浸润的相关性
目的:类IRRE蛋白1系属(Kin of IRRE-like protein 1,KIRREL),又称NEPH1,是细胞粘附分子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成员之一。有研究发现KIRREL在神经元发育、肌细胞损伤后修复以及促进恶性肿瘤发生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KIRREL与胃癌发生相关的机制尚不明确。本课题通过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来探究KIRREL在胃癌中的表达与预后价值、临床特征、生物学功能以及免疫细胞浸润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在胃癌发生、侵袭以及转移中可能存在的机制,从而证明KIRREL是胃癌新的预后生物标志物和免疫治疗的新靶点。方法:(1)TIMER和UALCAN数据库来分析KIRREL在泛癌(包括胃癌)中的表达水平以及与肿瘤分期、肿瘤分级、淋巴结转移阶段、性别等临床特征的关系。(2)NSC125066配制通过SangerNirmatrelvirbox网站分析KIRREL的表达在泛癌中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分别使用GEPIA数据库对TCGA数据和Kaplan-Meier数据库对GEO数据进行分析,揭示K IRREL的表达水平对胃癌患者的预后价值。(3)通过GEPIA和STRING数据库筛选出与KIRREL共表达的基因,再使用Sanger Box网站对共表达基因进行生物学过程及通路的富集分析。(4)TIMER、GEPIA、Sanger Box数据库用来分析KIRREL的表达与肿瘤微环immune profile境中免疫细胞及特异标志物浸润水平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免疫细胞浸润水平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5)Sangerbox数据库分析KIRREL的表达与免疫检查点基因以及ESTIMATE、Stro mal、Immune分数之间的关系。结果:(1)通过TIMER和UALCAN数据库分析发现KIRREL在胆管癌、食管癌以及胃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中过表达(P<0.05)。(2)KIRREL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分期、肿瘤分级以及年龄等临床及病理特征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3)KIRREL的表达与多种恶性肿瘤的不良预后相关。尤其是在胃癌中,高表达的KIRREL胃癌患者具有较差的总生存期(P<0.05)。(4)通过GEPIA、STRING数据库寻找出149个与KIRREL相关的共表达基因,发现KIRREL共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细胞迁移、生物黏附以及循环系统发育等生物学过程中。通过筛选KIRREL的共表达基因数据,发现ANTXR1的表达与KIRREL呈显著正相关,且在胃癌中高表达,与胃癌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是KIRREL的潜在结合蛋白,可能共同参与胃癌的发生、侵袭和转移。(5)KIRREL的表达与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特异性标志物和免疫检查点基因的浸润水平呈正相关(r>0,P<0.05),与B细胞无显著相关性(P>0.05)。巨噬细胞浸润水平与胃癌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KIRREL拷贝数变异会影响免疫细胞的浸润水平。KIRREL的表达与ESTIMATE(r=0.52),stromal(r=0.70)和immune(r=0.25)分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KIRREL可能是通过调控肿瘤微环境中免疫浸润来促进胃癌的进展,是一个潜在的胃癌预后及免疫标志物,可以成为新的免疫治疗靶点。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研究当代名中医治疗消渴肾病(糖尿病肾脏病)的处方用药特点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当代名中医治疗消渴肾病(糖尿病肾脏病)的处方用药特点,以期用AZD6738使用方法于临床指导。方法:选取相关著作及论文中当代名中医的消渴肾病(糖尿病肾脏病)医案,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建立糖尿病肾脏病处方数据库,统计中药频次、药物归经、四气五味、关联药组及潜在的新方。结果:共纳入患者199例,处方415首,涉及中药283味,其中用药频次在100次以上的中药共11味,分别是为黄芪、茯苓、山药、山茱萸、生地黄、泽泻、丹参、Clinical forensic medicine白术、大黄、车前子、当归;中药功效分类以补虚药为主,占比33.58%,其次为利水渗湿药、清热药和活血化瘀药,以上四类药共占比71.01%;四气以寒性、温性为主,二者比例接近,其次为平性,三者共占比93.06%;五味以甘味、苦味和辛味为主;归经以肝、脾、肾经频次最多,其次为肺经和心经,六腑经络只有胃经常用;关联规则分析排名前三的核心药物组合为山茱萸-牡丹皮-山药,牡丹皮-泽泻-山药,山茱萸-泽泻Mirdametinib-山药;聚类分析得到12个潜在核心药物组合和6个新方组合。结论:当代名中医治疗糖尿病肾脏病时注重攻补兼施,以益气养阴、补益肝脾肾、利水渗湿、清热、活血化瘀为常用治法。
有氧运动通过激活副交感神经改善慢性心力衰竭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与心血管疾病的多种病理状况密切相关。心衰时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主要表现是副交感神经系统活性降低。心血管疾病会造成线粒体动态网络失衡,这与线粒体相关的心磷脂(CL)和脂质过氧化副产物4-羟基壬烯醛(4-HNE)密切相关。然而,有氧运动激活副交感神经改善心力衰竭的具体分子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目的:探讨有氧运动激活Median speed副交感神经系统改善主动脉弓缩窄诱导的心力衰竭小鼠心功能的内源性调控机制。方法:实验动物为C57BL/6J小鼠,采用主动脉弓缩窄诱导的心力衰竭模型(6-0手术线,27G针)。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心力衰竭组(HF)和心力衰竭+运动组(HE),每组12只。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运动组小鼠进行为期10周的中等强度有氧跑步运动。通过HE、Masson、WGA染色、超声心动图及心率变异性检测心脏形态结构改变、心功能及副交感神经活动相关指标。检测脂质组学、线粒体动态网络、氧化应激及相关凋亡标志物。结果:心力衰竭小鼠心功能下降,线粒体动态网络失衡,心肌氧化应激和炎症相关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心肌细胞大量凋亡。研究结果表明,有氧运动可以改善心肌细胞肥大,减轻心肌纤维化。与S组比较,HE组可显著提高LVEF,显著降低LF/HF,改善心肌收缩障碍,降低副交感神经活动。与S组相比,有氧运动可以改善心肌膜磷脂紊乱,总CL含量显著升高,CL(18:2)这一成分显著升高,总4-HNE含量显著降低,4-HNE(341.182)这一成分显著降低。与S组相比,HE组小鼠心脏Drp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Belnacasan体内实验剂量Mfn2、BNIselleck HPLCP3、TXNIP、ASC和BAX蛋白表达显著降低。结论:有氧运动可通过激活副交感神经,调节线粒体动态网络紊乱,改变心肌膜磷脂组成,改善心力衰竭小鼠的心功能。
益气活血类中药通过改善内皮细胞损伤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机制研究概述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与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 IHD)的发生及进展密切相关。益气活血法是针对IHD气虚血瘀所建立的治疗方法,通过对IHD疾病的分析发现,气虚、血瘀是IHD最主要的两个病理改变和证候要素,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VEC)出现通透性、内分泌、抗氧化等方面的功能障碍,并表现出对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影响,Galunisertib体内实验剂量继而降低血液的GW4869抑制剂流动性,升高血液黏稠度,不断加剧VEMED-EL SYNCHRONYC损伤。益气活血法可从氧化应激、自噬、炎症、内皮功能障碍等多方面干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本文将从益气活血法相关的复方、中成药和药物提取有效成分探讨益气活血法在血管内皮损伤的应用与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对该类药物治疗血管损伤病变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总结与述评,总结出益气活血单味中药常选用黄芪、骨碎补、人参、三七、丹参等,益气活血中药单体常选用人参皂苷、白藜芦醇、丹酚酸B等,益气活血中药复方常选用补阳还五汤、麝香保心丸、丹红注射液、当归补血汤等。本文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为临床使用益气活血中药治疗血管损伤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