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究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临床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宁德中医LBH589院进行下肢骨折手术的患者300例,将其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50)及观察组(n=150)。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方法,观察组则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法。对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临床恢复指标、凝血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认知功能评分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两组T_0时刻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_1、T_2时刻HR均低于对照组,且MAP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苏醒时间均较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 h,两组凝血指标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FIB明显低于对照组,PTCell Analysis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MC3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认知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认知功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与全麻相比,可有效改善老年患者血流动力指标、临床恢复指标、凝血指标及认知功能评分,防止术后并发症发生。
Author: admin
清肺化痰汤联合西药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痰瘀阻肺证)患者心功能及动脉血气的影响
目的:观察清肺化痰汤联合西药对慢性肺源性心脏STM2457小鼠病(CPHD,痰瘀阻肺证)患者心功能及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94例CPHD患者(痰瘀阻肺证)作为观察对象,随机数字表及随机余数法分为联合组(n=47,清肺化痰汤+西药)与对照组(n=47,西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治疗14d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心功能、动脉血气分析、血液流变学、血清相关因子水平。结果:治疗14d后,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74%,高于对照组的82.98%(P<0.05)。治疗14d后,两组中医证候(咳嗽、咳痰、气喘、呼吸困难、水肿、唇甲紫绀)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Fbg、WBHSV、WBLSV、PV)、血清相关因子(CPP、NT-genetic fate mappingproBNP)、部分动脉血气分析指标(PaCO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gefitinib-based-protac-3.html_2)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心功能指标(LVEF、CI、E/A)、PaO_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肺化痰汤+西药在CPHD患者(痰瘀阻肺证)中应用效果显著,可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心功能及动脉血气分析,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预后。
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对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研究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对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01~2022-02广东省阳江市公共卫生医院精神科的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74例,以抽签法分成单治组37例和联合组37例;单治组予西酞普兰治疗,联合组于此基础上加用米氮平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PF-6463922细胞培养数(PSQI)、蒙哥马利-阿斯伯格抑郁评定量表(MADRS)评分、认知功能、白介素-2(IL-2)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PSQI、MADR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其中联合组低于单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Ipatasertib溶解度05);两Enfermedad renal组治疗后有关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其中联合组高于单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IL-2、TNF-α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其中联合组低于单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在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治疗中效果更加确切,在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及抑郁状态的同时可有效提高患者认知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黄鳝HSP70理化性质和分子结构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为了研究黄鳝(Monopterus albus)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VX-661浓度otein 70,简称HSP70)的结构和功能,试验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黄鳝HSP70的基本理化性质、亲/疏水性、信号肽、磷酸化位点、糖基化、无序化特征、二级结构、三级结构、相互作用蛋白网Alternative and complementary medicine络及进化树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鳝HSP70由441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48146.31,等电点为5.98,整体呈碱性,是较稳定的亲水性蛋白质,有信号肽,但不存在跨膜结构,属于分泌型蛋白质。黄鳝HSP70存在35个潜在磷酸化位点,其中包括19个Ser、14个Thr和2个Tyr磷酸化位点,有5个典型的N糖基化位点。二级结构以α-螺旋(39.68%)、延伸链(20.41%)、β-折叠(6.58%)和无规则卷曲(AM-2282临床试验33.33%)为主要结构。热休克蛋白70(HSP70)作为分子伴侣,在蛋白质折叠和运输、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凋亡和精子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黄鳝HSP70在抵抗外界应激源、环境应激保护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儿童急性阑尾炎坏疽穿孔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目的:探讨导致儿童急性阑尾炎发生坏疽穿孔的危险因素,建立并验证急性阑尾炎患儿阑尾坏疽穿孔风险的预测模型,以期为急性阑尾炎坏疽穿孔的诊断提供参考,从而选择最佳治疗方式,改善预后。方法:采用回顾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2月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小儿外科住院治疗并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452例急性阑尾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判断阑尾是否坏疽穿孔以及术后病理结果将患儿分为坏疽穿孔组和非坏疽穿孔组,比较两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起病至入院时间、入院前最高体温、呕吐、腹泻、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C反应蛋白(CRP)、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白细胞(WBC)计数、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纤维蛋白原(FIB)、术前彩超有无粪石。通过单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观察指标,继而将这些观察指标纳入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儿童急性阑尾炎发生坏疽穿孔的独立预测因素,进一步运用易侕软件构建相应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校准曲线对模型的可靠性进行评价。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符合标准的儿童急性阑尾炎452例,其中坏疽穿孔232例,非坏疽穿孔220例,坏疽穿孔率为51.33%。单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入院前最高体温、呕吐、WBC、NLR、CRP、ALB、TBil、FIB、术前彩超粪石是儿童急性阑尾炎发生坏疽穿孔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多因selleck Decitabine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前最高体温≥38℃(OR=2.243,95%CI:1.264-3.981,P=0.006)、术前彩超粪石(OR=6.183,95%CI:3.532-10.825,P<0.001)、NLR(OR=1.150,95%CI:1.081-1.224,P<0.001)、CRP(OR=1.011,95%CI:1.004-1.018,P=0.001)、FIB(OR=1.780,95%CI:1.229-2.577,P=0.002)是儿童急性阑尾炎发生坏疽穿孔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5项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儿童急性阑尾炎发生坏疽穿孔的列线图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98,95%CI为0.870-0.927,500次Bootstrap法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结果显示预测校准曲www.selleck.cn/products/mcc950-sodium-salt线和标准曲线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对模型进行HosmerCompetency-based medical education-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P>0.05,提示本模型预测儿童急性阑尾炎发生坏疽穿孔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校准度。结论:基于入院前最高体温≥38℃、术前彩超粪石、NLR、CRP和FIB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可以直观、快速、有效地初步预测急性阑尾炎患儿发生阑尾坏疽穿孔的风险,帮助临床医生早期识别阑尾坏疽穿孔的高风险患儿,从而指导阑尾炎的治疗。
棘突间固定辅助内镜下椎间融合治疗重度腰椎管狭窄症的有限元分析
背景:在临床应用中,不periodontal infection附加椎间融合的单纯棘突间固定与椎弓根钉棒融合内固定具有相似固定效果,且可有效降低责任节JQ1临床试验段活动度及关节突应力,但单纯放置新型棘突间融合固定装置BacFuse后,棘突根部应力较为集中,易发生棘突骨折,若在置入椎间融合器的同时联合棘突间固定,理论上可以分散Von Mises应力,降低棘突骨折风险,但其在有限元仿真模拟下具体的生物力学情况鲜有报道。目的:观察棘突间固定辅助内镜下椎间融合治疗重度腰椎管狭窄症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取一位26岁成年男性志愿者的腰椎CT资料,排除脊柱病变,并使用Mimics、Geomagic、Solidworks、ANSYS等软件构建腰椎L4-L5节段的正常有限元模型M0,在M0的基础上分别建立内镜减压联合椎间融合术后即时模型M1、内镜减压置入棘突间固定装置(BacFuse)模型M2和棘突间固定(BacFuse)辅助内镜下椎间融合模型M3,在4组模型的L4椎体上表面施以相同应力,在L5椎体下表面采用固定支撑,并分析在前屈、后伸、左/右弯、左/右旋转等6种工况下的活动度和终板下骨、椎体后方韧带复合体Von Mises应力RP56976极值。结果与结论:(1)与模型M0相比,在6种工况下模型M1活动度值大幅增加,模型M2、M3的活动度大幅减小;(2)与模型M0相比,在6种工况下模型M1椎体最大应力无明显变化,模型M2椎体后方韧带复合体最大应力大幅增加;(3)与模型M1相比,模型M3在6种工况下椎体后方韧带复合体最大应力无明显变化;与M2模型相比,模型M3在椎体后方韧带复合体最大应力大幅减小;(4)与模型M0相比,模型M1的L4和L5终板下骨Von Mises应力极值均有明显增高;模型M2、M3的L4和L5终板下骨Von Mises应力极值略微降低;与模型M1相比,模型M2、M3的L4和L5终板下骨Von Mises应力极值明显降低;(5)提示BacFuse的置入能有效降低单纯椎间融合术中的终板下骨应力,降低融合器沉降及减压侧小关节骨折的风险,为椎间融合提供良好的稳定环境;椎间融合器的放置能减低棘突根部的应力,有利于降低棘突根部骨折的风险。
多指标决策分析法优选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方案研究
目的:根据多指标决策分析法筛选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优选方案。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Mechanistic toxicologyd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电针治疗CSR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选取改良Jadad评分≥2分的文献,使用多指标决策分析法优选电针治疗CSR的优选Tezacaftor临床试验方案。纳入13项研究,以被纳入的每个试验组的电针疗法作为1个方案,根据各方案数据信息建立初始决策矩阵D,包括f1(改良Jadad评分)、f2(研究组样本量)、f3(治愈率)、f4(总有效率)、f5(治疗次数)5个指标;对5个指标通过极差变化法进行标准化处理构建标准化矩阵R,对标准化矩阵进行归一化处理,计算指标的熵值、差异度和指标权重,并构建加权标准化矩阵。采用理想解法求得13个治疗方案的贴近度,按相对贴近度进行排序,筛选出电针治疗CSR的最优选方案。结果:最优选方案为主穴选用天柱、颈百劳和大杼,配穴为曲池,穴位均取双侧。在天柱穴实施150~200次/min的快速捻转手法,不加电,每隔5 min行针1次;针刺颈百劳、大杼、曲池得气后与电针仪连接,密波+疏密波组合使用,先调节为10 min密波,后调节为20 min疏密波,以患者可耐受的电针强度为宜,1次/2 d,1个疗程治疗15次,共计1个疗程。结论:依据多指标决策分析法获得的电针治疗CSR的优选方案仍需临床进一步验证,未来需要Gefitinib MW更多关于颈三针治疗CSR的优质文献,为临床研究提供更多有力的证据支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合并失眠证素分布特点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合并失眠患者中医证素的分布特点,为临床辨证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5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中医四诊等临床资料,参照《证素诊断学》中“证候辨证证素量表”,依照症状计量值及轻重的权值计算AZD2281细胞培养方法判断患者证素是否存在,比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失眠患者与未合并失眠患者的中医证素分布异同。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失眠组患者前6位病位证素为肺(100%)、心神(脑)(55.42%)、肾(53.01%)、脾(49.40%)、心(27.71%)、肝(20.48%),前6位病性证素为气虚(85.54%)、痰(83.13%)、阳虚(75.90%)、饮(75.90%)、血瘀(37.35%)、血虚(36.1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未合并失眠组前6位病位证素有肺(98.59%)、肾(56.34%)、心(26.76%)、肝(18.31%)、脾(18.31%)、心神(脑)(7.04%),前6位病性证素为痰(91.55%)、气虚(83.10%)、阳虚(7carotenoid biosynthesis3.24%)、饮(46.48%)、血瘀(39.44%)、血虚(26.76%)。失眠组较未失眠组脾及心神(脑)病位证素的频率更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病位病性的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将二者占比5%以上的证素进行聚类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失眠组证素分为两类:火热、气滞、心、肝、血虚、饮、血瘀、肾;气虚、阳虚、肺、痰、心神(脑)、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未合并失眠组证素同样分为两类:气滞、火热、心、肝、血虚、脾、饮、血瘀、肾;气虚、阳虚、肺、痰。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位以肺为主,可累及脾、肾、心、肝,病性虚实交杂,虚以气虚、阳虚为主,实以痰、血瘀为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失眠的原因为气虚及阳虚更多累及脾脏,出现脾气虚弱、脾阳虚及痰浊内生加重,使得心神失养或被痰浊所PEG300细胞培养扰。因此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失眠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同时,还应重视脾、心神(脑)的功能调节。
经皮穿刺椎间孔镜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及CPK、Myo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椎间孔镜技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 PTED)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磷酸肌酸激酶(creatinKD025说明书e phosphohykinase, CPK)、肌红蛋白(myoglobin, Myo)的影响。方法 gnotobiotic mice收集2018年7月~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144例LDH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分为PTED组(n=72)和化学消融组(n=72),分别施行经皮穿刺椎间孔镜技术、CT引导下化学消融术。观察两组手术效果、VAS评分改善率、JOA评分改善率、并发症,对比手术前后肌肉损伤相关因子[CPK、乳酸脱氢MRTX1133说明书酶(lactic dehydrogenase, LD)、Myo]、神经损伤相关因子[Tau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 NSE)、S100B蛋白]。结果 术后1个月,PTED组手术优良率高于化学消融组(94.44%vs 80.56%,P<0.05),PTED组VAS及JOA评分改善率均高于化学消融组(P<0.05);术前、术后3 d,两组血清Tau蛋白、NSE、S100B蛋白水平和CPK、LD、Myo水平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相比于CT引导下化学消融术,PTED有助于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VAS评分,改善腰椎功能,提高手术效果,且对CPK水平影响较小,安全性高。
布氏菌病影像学研究进展
布氏菌病是世界上off-label medications最常见的人畜共患疾病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最初在地中海马耳他岛被发现,命名为“马耳他热”,后来为了纪念首次分离到布氏菌病原体的英国医生布鲁,统一更名为布氏菌病。布氏菌可侵犯人体全身各个系统,临床表现常无特异性,最常表现为发热、出汗、肌肉疼痛、淋Q-VD-Oph巴结肿大或肝脾大等,因此,对于该病的及时诊治,影像学检查至关重要。B超、胸部X线片、CT、MRI及PET放射性核素显像都有相应的作用。B超是基本检查手段,对心脏、心包感染、肝脾大、体表淋巴结及布氏菌睾丸炎等具有一定诊断价值。胸部X线片简便易行,适于初筛,可观察布氏菌病胸部病变及后期骨关节的变化,但图像重叠,敏感性差。CT发Mirdametinib分子量现病变的敏感性高,对全身各系统布氏菌病感染都有重要诊断意义,对神经系统、关节及脊柱的早期病变显示欠佳。PET放射性核素显像可以准确显示病变部位。MRI凭借着多序列、多模态及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被认为是布氏菌病影像诊断的“金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