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活寄生汤治疗局限型(颈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索局限型颈椎病在针灸基础上口服独活寄生汤的临床效果及药物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局限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针刺疗法,观察组采用针刺疗法+独活寄生汤治疗。两组均规Pulmonary microbiome范治疗2周,从治疗方案有效性、中医证候积分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不同方案临床价值。结果:在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高(P<0.05)。在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治疗后观察组比对照组低(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限型颈椎病单一接受针刺治疗的效果不够满意,同时指导口服独活寄生汤,实现内外综合施治能GW4869够进一步提高临床有效性,LBH589体内促使中医症状得到改善,用药后不良反应未显著增加,药物安全性良好。

2022欧洲心脏病学会(ESC)肿瘤心脏病学指南——高血压相关内容解读

肿瘤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而随着医疗条件及肿瘤诊治水平的提高,肿瘤患者生存率也提高,但肿瘤治疗相关心脏毒性也逐步显现。对肿瘤幸存者来说,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生命健康的第二大杀手,仅次于复发性恶性肿瘤。而高血压是一种在肿瘤患者中发病Z-VAD-FMK IC50率高又容易被忽视的心血管疾病。肿瘤相关高血压作为一个新兴的亚领域,其防治标准尚未统一。2022年8月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发布了第1个肿瘤心脏病学指南。本文从肿瘤相关高血压角度出发,对肿瘤心脏病学指南进行解Hereditary anemias读。该指南明确了导致肿Rapamycin价格瘤相关高血压的肿瘤治疗方案、定义了肿瘤相关高血压的治疗标准、提出了肿瘤相关高血压药物选择的原则并提供了肿瘤相关高血压监测和管理的建议,旨在帮助医疗专业人员对肿瘤相关高血压进行监测,以期减少心脏毒性,保证肿瘤治疗顺利进行,降低死亡率。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到荆门市中医医院骨伤一科就诊需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Oncology research者共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31例)。观察组采用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后入路开放手术治疗,分别记录术前和术后的腰腿痛VAS评分、ODI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情况,术后末次随访评估计算有Talazoparib效率。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3 d、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腰腿痛VAS评分及ODI评分均明显小于术前,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均未更改手术方GDC-0068价格式,术后均未出现脑脊液漏、切口感染、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均未行再次手术。末次随访时运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两组患者有效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确切,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且视野清晰、减压彻底、学习曲线平缓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改良腹腔镜术与传统腹腔镜术治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对患者围术期的影响

目的 探讨改良腹腔镜术与传统腹腔镜术治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ASA)对患者围术期指标、疼痛程度、炎症STM2457体外反应、应激指标、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86例ASA患者,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改良腹腔镜组(n=43)、传统腹腔镜组(n=43)。传统腹腔镜组接受传统的腹腔镜术式治疗,改良腹腔镜组接受改良的腹腔镜单切口术式治疗。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手术前后阑尾炎炎症反应(AIR)、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皮质醇(Cor)、丙二醛(MDA)、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凝血功能指标[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1α(6-keto-PGF1α)、内皮素-1(ET-1)]水平。结果 改良腹腔镜组术中失血量少于传统腹腔镜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短于传统腹腔镜组,但手术耗时长于传统腹腔镜组(P<0.05);术后1d,改良腹腔镜组AIR、VAS评分低于传统腹腔镜组(P<0.05);术www.selleck.cn/products/PLX-4032后1d、3d,改良腹腔镜组血清SOD水平高于传统腹腔镜组,血清MDA、Cor、ACTH水平低于传统腹腔镜组(P<0.05Autoimmune pancreatitis);术后1d、3d,改良腹腔镜组血清TXB2、ET-1水平低于传统腹腔镜组,血清6-keto-PGF1α水平高于传统腹腔镜组(P<0.05);改良腹腔镜组美观总满意度(97.67%)高于传统腹腔镜组(81.40%)(P<0.05)。结论 相较于传统的腹腔镜术式,应用改良的腹腔镜单切口术式治疗ASA患者更有助于减少术中失血量,减轻术后疼痛感,减轻机体的应激反应及凝血功能,促进患者术后身体恢复,但手术耗时略长。

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疗效及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及患者院内死亡的影响因素,为提高治疗效果及改善患者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medical aid program分析滨海县中医院于2019年1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110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成对照组(55例,接受常规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和观察组(55例,接受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分析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根据治疗效果将所有患者分为存活组(90例)、死亡组(20例),对死亡组、存活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并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总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入住时间、住院时间均更短,死亡率更低;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死亡组比,存活组患者年龄更小,存在贫血、合并基础疾病种类数> 3种、有多重耐药感染、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 20分的患者占比均更低,血清降钙素原(PCT)评分及多器官功能障碍评分(MODS)评分更低,血清白蛋白(ALB)水平更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贫血、合并基础疾病种类数> 3种、多重耐药感染、APACHEⅡ评分> 20分、血清PE1 Activating抑制剂CT水平高、血清ALB水平低、MODS评分高均为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4.783、4.669、1.772、1.718、1.752、1.096、4.195、4.58CCRG 81045细胞培养6,均P <0.05)。结论 相较于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能够有效提高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缩短患者总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降低院内死亡率;且年龄大、贫血、合并基础疾病种类数> 3种、多重耐药感染、APACHEⅡ评分> 20分、血清PCT水平高、血清ALB水平低、MODS评分高均为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应加强对相关指标的监测,实施相应干预措施,改善患者预后。

费登奎斯动中觉察干预对护士睡眠改善及疲劳恢复的影响研究

目的:了解护士的睡眠及疲劳现况,探讨研究费登奎斯动中觉察干预对护士睡眠改善及疲劳恢复的影响,为临床护士提供改善睡眠、缓解疲劳的新途径,为临床进一步推广费登奎斯动中觉察干预提供客观依据。方法:1.于2021年4月-8月,以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外科作为研究基地,根据纳排标准,选取符合要求的护士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对象按参与研究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39例)和干预组(39例)。研究过程中,对照组脱落2例,干预组脱落3例,最终,对照组37人,干预组36人,共73人完成本研究。2.对照组护士不开展任何干预,研究完成后接受与干预组护士相同的费登奎斯动中觉察干预,干预组护士开展为期8周、每周3次、每次30分钟的费登奎斯动中觉察干预。3.组织两组护士分别于干预前、干预6周后及干预8周后,填写一般资料调查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和中文版多维疲劳量表。4.采用χ~2检验、非参数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探讨研究费登奎斯动中觉察干预对护士睡眠改善及疲劳恢CL 318952核磁复的影响。结果:1.两组护士的一般资料比较:对两组护士的年龄、婚姻状况、子女人数、学历、工作年限、职称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费登奎斯动中觉察干预对护士睡眠质量的影响:干预前,对两组护士的睡眠总分及各维度得分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经为期8周selleckchem Dibutyryl-cAMP、每周3次、每次30分钟的费登奎斯动中觉察干预后,两组护士在主观睡眠质量得分、睡眠潜伏期得分、睡眠持续时间得分、习惯性睡眠效率得分及睡眠总分上表现出统计学差异(P>0.05)。3.费登奎斯动中觉察干预对护士疲劳程度的影响:干预前,对两组护士的疲劳总分及各维度得分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经为期8周、每周3次、每次30分钟的费登奎斯动中觉察干预后,两组护士在体力疲劳得分、脑力疲劳得分、动力下降得分及疲劳总分上表现出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费登奎斯动中觉察干预可以帮助护士找到并体验不断加深的放松感,从而缩短睡眠潜伏期,增加睡眠持续时间,提高睡眠效率,改善睡眠质量。2.费登奎斯动中觉察干预可以激发护士的自我调节能力,促进放松状态,使肌肉骨骼和神经大脑biometric identification得以休息调整,护士的体力疲劳、脑力疲劳、动力下降得到充分缓解。

基于主成分因子和聚类分析的慢性腰痛患者的疼痛表征识别与分组研究

目的:慢性腰痛(Chronic Low Back Pain,CLBP)严重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由于其异质性及各种原因,治疗效果不尽理想,因此对CLBP进行分层管理对于早期病synthetic genetic circuit因诊断和后续治疗选择具有重要意义。神经病理性腰痛(Neuropathic Low Back Pain,NLBP)作为其中一个特殊子集,其准确识别更是临床常见难题。虽然目前关于NLBP评估的研究已取得丰富成果,但仍缺乏有效且简便的方法进行快速准确识别。本研究整合主观报告的简版 McGill 疼痛问卷-2(Short-Form of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2,SF-MPQ-2)和客观测量的红外热成像数据,通过K-Means聚类探索CLBP亚组,为快速识别CLBP的神经病理性疼痛以及分层管理提供新思路。方法:纳入2021年至2022年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就诊的CLBP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社会人口统计学数据,分别selleck激酶抑制剂进行临床评估、简明疼痛评估量表、DN4量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9条目病人健康问卷、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SF-MPQ-2和红外热成像等评估。将SF-MPQ-2中18种疼痛性质描述和借助红外热成像技术测量的8个部位的双侧肢体平均温差绝对值作为特征变量,应用主成分因子分析对数据进行降维,利用K-Means聚类将CLselleck抑制剂BP患者进行分组,并通过各类评估量表进行亚组验证。结果:研究共纳入108名CLBP患者,选取26项特征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获得9个特征值>1的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5.86%。其后通过因子旋转转化为7个公因子,再根据公因子得分进行K-Means聚类,最终获得2组亚型。第1组的主要特征是体表平均温差低和持续性疼痛维度评分高,即适应良好组(n=70,64.8%);第2组的主要特征是体表平均温差高和多维度疼痛评分高,即适应不良组(n=38,35.2%)。在亚组验证过程中,发现26项特征变量中的18项在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相比适应良好组,适应不良组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率更高(65.8%~71.1%,P<0.05),大腿后侧、小腿前侧及后侧的温差高(P<0.05),SF-MPQ-2多维度疼痛评分高,以麻木、麻刺、冷痛和热灼痛等神经病理性疼痛差异最为显著(P<0.001)。此外,适应不良组的功能障碍、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评分均更高(P<0.05),感知的疼痛和情感干扰程度更高(P<0.05)。结论:通过主成分因子分析和无监督聚类,CLBP患者根据SF-MPQ-2与红外热成像技术可实现有效分组。疼痛性质描述结合体表温度的疼痛表征有助于识别不同慢性腰痛患者,有助于分层管理及个性化治疗。

2018年至2021年郑州市宫颈癌筛查情况及发病趋势分析

目的 探讨郑州市女性生殖道微生态感染情况、宫颈癌初筛及宫颈病变发病率情况,分析趋势变化,为制定宫颈癌筛查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至2021年郑州市30~64岁女性行常规妇科检查、宫颈脱落细胞学涂片巴氏染色及阴道镜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卡方检验对比分析组间差异。结果 四年来郑州市女性下生殖道感染总阳性E-616452率为79.21%,市区每年总发病率呈下降BAY 73-4506分子式趋势,而郊区明显升高;宫颈炎发病率最高(52.69%),再依次是细菌性阴道病(17.33%)、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6.67%)和滴虫性阴道炎(2.50%),郊区发病率升高并逐渐高于市区(P<0.001)。宫颈细胞学初筛总阳性率为4.55%,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阳性率最高为3.52%,再依次为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 0rhizosphere microbiome.62%、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ASC-H) 0.19%、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及以上0.18%,鳞状细胞癌及不典型腺上皮细胞(AGC)及以上0.03%,且郊区明显高于市区(P<0.001)。宫颈活检上皮内病变和癌总发病率为41.64%,低级别病变28.20%,高级别病变12.43%,原位腺癌0.61%,微小浸润癌0.39%,浸润癌0.65%,早诊率高达95.42%,每年市区呈下降趋势,郊区呈升高趋势,每年各级病变郊区均显著高于市区(P<0.001)。结论 宫颈癌筛查显著提高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检出率和早诊率,而郊区发病率逐渐升高,需加强郊区宫颈癌防治各项措施。

关节镜技术辅助下内固定治疗Schatzker Ⅲ型胫骨平台骨折

目的:探讨关节镜技术辅助下治疗Schatzker Ⅲ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1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收治的采用关节marine biotoxin镜技术辅助下治疗的15例Schatzker Ⅲ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中同期处理软骨损伤、半月板损伤以及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等合并损伤;骨缺损处给予人工骨植骨,并采用螺钉或接骨板内固定。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伤口情况及骨折愈合时间,术后采用X线片及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评价关节面复位情况;根据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评定疗效,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5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23±3.84)个月。手术时间70~118 min,平均(91.70±15.79)min。术中出血量40~120 mL,平均(82.20±23.99)mL。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拆线。骨折愈合时间11~17周,平均(14.00±1.69)Bemcentinib纯度周。关节面解剖复位率为93.33%(14/15)。其中3例患者同期行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关节镜下复位固定;5例患者行半月板成形术;4例患者行外侧半月板缝合术。行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复位固定的患者末次随访查体前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均为阴性;行半月板成形及半月板缝合的患者术后12个月随访McMurray试验均为阴性,无关节间隙压痛。术后12个月采用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其中优9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为93.33%。术后并发症无小腿筋膜间室综合征及血管神经损伤的发生,无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结论:关节镜下治疗Schatzker Ⅲ型胫骨平台骨折术中透视少,定位准确、复位可靠、创伤小,功能恢复满意,可同期selleck HPLC处理关节内合并损伤,并发症发生少。

核心稳定训练联合早期腰背肌功能锻炼在老年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核心稳定训练联合早期腰背肌功能锻炼在老年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于青岛市中医医院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200例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术后进行早期腰背肌功能锻炼,观察组术后进行PLX3397浓度核心稳定训练联合早期腰背肌功能锻炼,两组均连续干预3个月。观察两组术前、干预3个月时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腰椎功能[采用改良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平衡功能[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估]及日常生活能力[采用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IADL)评估]。结果 与术前比较,干预3个月后两组VAS、ODI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两组prostate biopsyBBS、IADL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R428分子量.001)。结论 核心稳定训练联合早期腰背肌功能锻炼可减轻老年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疼痛,改善腰椎功能与平衡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