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拉德—威利综合征中的红细胞异常及其机制研究

研究背景:普拉德-威利综合征(PWS,Prader-Willi syndrome),俗称小胖威利综合征,是由15号染色体q11.2-q13父源性片段缺失或甲基化异常导致的罕见病,分为缺失亚型、母系单亲二倍体亚型和印记缺陷亚型,涉及的基因包括蛋白编码基因 CYFIP1、GABRA5、GABRB3、GABRG3、IMP3、MAGEL2、MKRN3、NDN、NIPA1、NIPA2、SNRPN、SNURF、TUBGCP5 和小核仁 RNA(snoRNA)、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主要临床表现为:三岁之前严重的肌张力低下及因此导致的吮吸反射差、神经发育迟缓、喂养障碍;三岁之后的行为障碍尤其是贪吃及与此相关的病态肥胖、发育迟缓、性腺发育障碍、甲状腺功能降低、特殊面容等。但是,PWS的确诊依赖于甲基化特异性多重连接Photorhabdus asymbiotica探针扩增(MS-MLPA)技术,为基层医院的诊断带来困难。目前PWS的治疗主要为应用生长激素和对症治疗,但是尚无根本的治疗措施,因此,还需对PWS进行深入研究。尽管目前关于PWS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肥胖等,血液系统是否受到影响尚未有研究。红细胞作为人体中最丰富的细胞,除运送氧气外,其代谢产物例如NO、膜脂成分等的异常也参与肥胖、神经系统疾病等的发生发展;红细胞还参与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因此,探究PWS中红细胞是否改变以及改变的机制将有利于深入了解PWS。目的:1.观察不同年龄阶段PWS的红细胞质量是否有改变;2.探究PWS中红细胞异常是由哪部分细胞结构改变导致的;3.探究PWS中的红细胞异常是由病态肥胖、激素异常导致的继发性改变还是由基因缺陷直接造成的;4.构建PWS的基因文库,利用细胞模型筛选造成红细胞异常的靶基因及机制;5.寻找辅助诊断PWS的简易指标。研究方法(技术路线见附图1):1.纳入研究对象:收集2019年——2021年就诊于山东省立医院的PWS患者和健康对照以及肥胖对照作为研究对象,记录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和诊疗信息,对PWS患者进行MS-MLPA检测,同时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甲功、生长激素、血糖、血脂、肝功等在PWS中异常指标的检测,纳入研究的所有样本均使用同一型号的机器进行检测。所有研究对象均经过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2.研究分组: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研究对象按照年龄分为大于等于三岁组和小于三岁组,对各个年龄组的研究对象分别进行研究。其中,纳入的PWS患者均经过基因检测并且分为初发患者和接受治疗的患者,其中接受治疗的患者治疗方案为对症治疗大于三个月并且治疗后甲功和生长激素都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初发患者为未接受过治疗的患者。各组研究对象年龄分布符合正态分布。(1)接受治疗的PWS患者分组:在大于等于三岁组中,由于PWS患者(n=16)存在病态肥胖,对照组分为健康对照组(n=16)和单纯肥胖对照组(n=16)两组;小于三岁组分为PWS患者组(n=10)和对照组(n=16);(2)初发患者组(n=5)。3.利用非配对t检验分析血常规、血涂片和红细胞渗透脆性观察红细胞的质量变化。4.利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绘制基因型、血常规指标、血清EPO、Fe、溶血指标、肥胖、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的相关性热图,筛选可用于区分患者和对照的简易指标并进一步利用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ROC曲线)验证。5.观察红细胞结构的改变:(1)血红蛋白:利用结晶紫染色和电镜观察PWS红细胞血红蛋白是否形成包涵体,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观察珠蛋白链比例;(2)膜骨架:检测膜骨架蛋白的变化;(3)膜脂:利用靶向脂质组学检测红细胞膜脂质组成的改变。6.利用非Tamoxifen临床试验配对t检验比较红细胞在PWS患者不同年龄组、治疗组与初发组、不同BMI组、基因亚型组间的改变,以进一步筛选造成红细胞改变的原因。7.利用CRISPR-Cas9技术或shRNA分别构建PWS缺失片段的基因文库,构建基因敲除或敲低的细胞模型。8.观察细胞模型的形态、膜骨架的改变,从增殖、分化、氧化应激的角度寻找原因,并利用单克隆筛选靶标基因。结果:1.大于等于三岁组的研究对象基线情况大于等于三岁组研究对象基线情况与以往文献报道相符,即与健康对照相比,PWS患者出现显著肥胖,但是与肥胖对照无显著差异;对症治疗后的PWS患者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与健康对照和肥胖对照相比无明显差异。2.PWS患者存在缺铁性小细胞贫血和形态异常在大于等于三岁组中,与健康对照和肥胖对照相比,虽然PWS患者的红细胞计数(RBC)无明显改变,但是血红蛋白浓度(HG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显著降低,与这一发现相符的是,在PWS组血清铁水平下降,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提示PWS患者存在与轻度缺铁相关的小细胞贫血。在大于等于三岁组中,与健康对照和肥胖对照相比,PWS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增加,同时血涂片的瑞氏吉姆萨染色提示畸形红细胞和红细胞碎片增加。与以上发现吻合的是,红细胞渗透脆性升高,血清heme升高、但总胆红素(T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无明显差异,提示PWS患者红细胞在渗透压力下更易发生溶血,体内的溶血状况并不严LXH254核磁重。以上结果提示PWS患者红细胞不稳定性增加。小于三岁组中同样存在小细胞贫血和红细胞形态异常。3.RDW/HCT在PWS组显著升高血常规指标RDW/HCT在PWS组高于对照组,相关性矩阵和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ROC曲线)提示RDW/HCT可以有效区分PWS组和对照组。4.PWS患者红细胞存在膜骨架组装障碍和膜脂质异常,胎儿型血红蛋白轻度增加PWS患者的血涂片结晶紫染色没有观察到包涵体,电镜提示红细胞内部结构均匀,HPLC检测提示红细胞的α和β珠蛋白肽链比例正常,但是胎儿型血红蛋白(HbF)比例轻微增加。蛋白考马斯亮蓝染色和Western Blot的结果提示来自PWS患者的部分红细胞骨架蛋白减少。由于肌动蛋白的动态平衡在膜骨架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检测发现在PWS患者的红细胞中,F-Actin与G-Actin的比值下降,提示PWS患者红细胞肌动蛋白组装障碍可能是造成膜骨架组装障碍的原因。由于膜脂质和膜骨架紧密连接,对红细胞膜的靶向脂质组学的OPLS-DA分析显示,PWS患者与健康对照和肥胖对照区分明显,其中变化最显著的是多不饱和脂肪酸等与膜流动性相关的脂质减少。5.PWS患者红细胞的改变与肥胖、年龄和亚型无关,但是治疗可以改善红细胞骨架缺失的表型以及膜脂质不同BMI分组之间、不同年龄分组之间以及不同亚型之间,红细胞稳定性、膜骨架蛋白和膜脂质无差异。但是,初诊患者治疗前后的红细胞膜骨架蛋白部分改善,此外,未治疗的患者膜脂质组成与治疗后的患者区分明显。但是,即使患者通过治疗激素恢复正常,依然与对照组有明显区别。6.基因缺失是引起红细胞异常的原因利用PWS基因文库构建的红系细胞模型显示基因敲除或者敲低导致细胞异常形态的比例增加,细胞内部氧化应激增强,但是不影响红细胞的增殖或分化过程。结论:我们的研究揭示了 PWS患者存在与缺铁相关联的轻微小细胞贫血以及红细胞畸形和溶血倾向,这种改变与由F-Actin组装障碍导致的红细胞膜骨架蛋白组装障碍以及膜脂质改变相关。基因缺陷导致的氧化应激增加可能是其机制。RDW/HCT在PWS患者中明显升高,可以作为辅助诊断指标。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价值,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东莞市中堂医院收治的60例Cobimetinib研究购买翼状胬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对照组患者行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手internal medicine术前后泪膜破裂时间、角膜散光度及视力;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治愈和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角膜上皮修复时间、不适症状持续时间、视力好转时间及住院时Entinostat价格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泪膜破裂时间长于术前,角膜散光度低于术前,视力高于术前,且观察组术后角膜散光度低于对照组,视力高于术前(P<0.05),两组患者术后泪膜破裂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亚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比较,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可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提高患者视力,减少并发症发生,预防复发,且安全性较高,临床应用价值良好。

红蓝光联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寻常痤疮的可行性与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使用红蓝光联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寻常痤疮对患者炎症因子、皮损积分与皮肤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南京市栖霞区医院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诊治的80例寻常痤疮患者分成对照组(40例,阿达帕林凝胶治疗)和观察组(40例,阿达帕林凝胶联合红蓝光照射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皮损程度、皮肤生理指标、临床症状积分、炎症因子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Tezacaftor分子式后两组患者皮损积分、面部红色区、紫质、棕色斑绝对值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压痛、瘙痒、囊肿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discharge medication reconciliation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计数(WBC)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均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蓝光联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能够有效缓解寻常痤疮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皮肤损伤,降低Laduviglusib临床试验炎症反应,安全性良好。

2014—2021年深圳市龙华区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监测分析

目的 分析深圳市龙华区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的不同分布特征,为制定相关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从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导出深圳市龙华区2014—2021年食源性疾病病原学哨点医院监测病例数据,使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α=0.05。结果 2014—2021年深圳市龙华NN2211区共报告5 046例疑似细菌multilevel mediation性食源性疾病病例,致病菌总检出率为14.29%;检出率前3位为沙门菌(67.41%)、副溶血性弧菌(24.41%)和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3.88%)。20岁以上患者的副溶血性弧菌阳性率高于20岁及以下患者,20岁及以下患者的沙门菌阳性率高于20岁以上患者,不同年龄副Dolutegravir NMR溶血性弧菌和沙门菌细菌谱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患者的阳性检出率呈明显季节性分布,双峰分布主要集中在2至4月和9至11月;秋季和夏季阳性率高于冬季(P均<0.05),夏季阳性率高于春季(χ~2=7.539,P=0.006)。暂住人群的发病-确诊时间间隔长于常住人群(Z=5.252,P=0.022),15岁以下人群时间间隔长于15~30岁和30岁以上人群(P均<0.001),无腹痛症状患者发病-确诊时间间隔长于有腹痛的患者(Z=45.880,P<0.001),儿童的发病-确诊时间间隔长于非儿童(Z=57.625,P<0.001)。结论 深圳市龙华区疑似细菌性食源性疾病高发于夏秋季节,青少年是感染沙门菌后导致食源性腹泻的高危人群,15岁以下和暂住户籍人群的就医意识较弱,应有针对性加强不同特征人群的宣教工作。

维医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方药用药规律研究

目的:本研究通过收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医医院(自治区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患者的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表现,诊断信息,维医治疗信息等进行详细地记录,并进行统计分析,探讨西医诊断、症状与维医证型的相关性以及维医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用药特点及规律,为临床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3年1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医医院(自治区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且已确诊为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患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251例患者。用Microsoft 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统计患者的一般情况以及处方中所涉及的药物、药性、主治功效的描述统计;采用SPSS26.0软件用卡方检验统计相关性,选择系统聚类法,对纳入的251名患者的用药特点进行分析;用SPSS Modeler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与可视化处理。结果:1)本研究纳入了符合标准的251份病例资料,男性患者84(33.5%)例,女性患者167(66.5%)例,男女比例约为:1:2。记录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中年龄最小为16岁,年龄最大为94岁,整体平均年龄为51.8±12.18岁;2)本研究出现的症状依次按降序排列为:心悸、胸闷、乏力、心前区不适、头晕、心慌、气短、出汗、心前区疼痛、失眠、呼吸困难、晕厥等;3)西医诊断分型依次按降序排列为:房性期前收缩132例,室性期前收缩132例,房性心动过速56例,心房颤动18例,窦性心动过速11例,室上性心动过速7例,室上性期前收缩4例,室性心动过速3例;4)维医证候特征:本研究中出现最多的体征是皮肤触感湿寒,巩膜颜色淡蓝,舌质淡红,舌体宽厚,舌苔薄蓝,脉象沉、粗脉;5)维医证型:251例住院患者的维医证型以异常黏液质143例(56.97%)最多,其次异常胆液质75例(29.88%),异常脾液质29例(11.55%),异常血液质4例(1.59%)。异常体液质分型中:涩味黏液质93例(37.05%)是本研究中出现最多的异常体液质分型,其次是韭菜色胆液质59例(23.51%),咸味黏液质49例(19.52%),脾液质异常增多26例(10.36%),蓝色胆液质13例(5.18%),其余出现频次<5的异常体液质分型有11例;6)维医药方:成药:251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中包括口服用药以及外用药共2015次,用药种类达到247种,其中排名前10的药方有:宝心蚕茧口服液、安神牛舌草蜜膏、复方郁金散、复方白檀香散、养心麝香蜜膏、益脑薰衣草糖浆、芫荽籽诃子膏、玫瑰花露、甘松糖浆、舒心茶(137),出现频次≥10次的方剂具体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共得到11条关联规则。单味药:251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给予的247种不同处方中,总草药使用频次为2965次,涉及189种单味药;按照药性归类于7类,247种处方药性归类中干热性药最多,共使用1733次;其次为干寒性药,共使用619次。按照功效归类于37类;在247种处方的药物功效归类中,使用频次最多的是脾液质成熟类药585次,其次是补心类药458次,再次是胆液质成熟类Laduviglusib体外药287次、黏液质成熟类药226次、血液质净化类药197次等。用于治疗251例快速Drug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性心律失常患者的189种单味药中排名前10的药方有:玫瑰花瓣、香青兰、薰衣草、牛舌草、小茴香、甘松、檀香、蜂蜜、刺糖、菟丝草,出现频次≥10次的单味药具体分析。聚类分析可聚4类,关联规则分析共得到38条关联规则。结论:1)本研究中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好发年龄是40-79岁。本研究异常脾液质患者平均年龄普遍比异常黏液质患者平均年龄大7岁,异常黏液质患者平均年龄50岁。本研究中异常黏液质型与异常胆液质型心悸病患者在40-59岁多见,异常血液质型与异常脾液质型心悸病患者在60-79岁多见;2)本研究中快速性心律失常维医证型主要以涩味黏液质出现的最多,其次为韭菜色胆液质,再次是咸味黏液质。本研究中气短症状在异常黏液质型患者最常见。房性心动过速以韭菜色胆液质型患者为主。窦性心动过速以咸味黏液质型患者为主;3)在本研究中快速性心律失常高频药方中宝心蚕茧口服液使用率高于93%;安神牛舌草蜜膏使用率高于60%。关联规则:核心方剂组合有宝心蚕茧口服液-安神牛舌草蜜膏;宝心蚕茧口服液-复方白檀香散-安神牛舌草蜜膏;宝心蚕茧口服液-复方郁金散-安神牛舌草蜜膏;4)在本研究中快速性心律失常高频单味药有:玫瑰花(瓣)、香青兰、薰衣草、牛舌草、小茴香、甘松、白檀香、蜂蜜、刺糖、菟丝草、牛舌草花、甘草、破布木果等,此外常用药方中主药有蚕茧、麝香、郁金。聚购买Erastin类分析:本研究用药规律主要为四类,分别以强心益心类、补心安神类、成熟异常体液质类、清血通阻类为主。关联规则:核心单味药组合有玫瑰花-香青兰;玫瑰花(瓣)-薰衣草-香青兰;薰衣草-牛舌草-香青兰;玫瑰花(瓣)-牛舌草-薰衣草-香青兰。

微小单操作孔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

目的 研究微小单操作孔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效果,以及对患者肺功能、血气指标、炎症因子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启东市人民医院2019年5月至2022年12月收Cell-based bioassay治的自发性气胸患者68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患MK-4827者行微小单操作孔胸腔镜治疗,各34例。术后两组均随访1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前与术后1个月的肺功能指标、血气指标,术前与术后3 d的炎症因子,以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术前比,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及动脉血氧分压(PaO_2)、血氧饱和度(SaO_2)水平均显著升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显著降低(均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术前比,术后3 d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水平均显著升高,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单孔胸腔镜手术与微小单操作GPCR & G Protein抑制剂孔手术均可有效改善自发性气胸患者肺功能与血气水平,但相对来说,微小单操作孔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对机体造成的炎症损伤轻微,且未增加并发症,安全性良好。

阿立哌唑联合喹硫平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阿立哌唑联合喹硫平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性激素、糖脂代谢指标及症状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8月~2022年8月接受治疗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7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喹硫平治疗,观察组采用阿立哌唑联合喹硫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阳性症状、阴性症状、精神症状),性激素以及糖脂代谢指标(E2、PRL、TC、FBG),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采用t检验进LBH589价格行差异的显著性检验。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精神症状评分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Fc-mediated protective effects组(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E2、PRL、TC、FBG指标水平均有波动,但观察组患者的E2、PRL、TC、FBG指标水平波动相对于对照组较小(P<0.05);治疗后观察组PSQI评分(7.86±1.55)低于对照组的评分(11.60±2.93),生活质量评分(72.50±4.45)分高于对照组的评分(62.63±4.23)(P<0.05)。结论 selleck抑制剂阿立哌唑联合喹硫平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对患者性激素以及糖脂代谢水平影响较小,促进症状的缓解,提高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养血柔肝针法联合耳穴压豆治疗脑卒中后睡眠障碍(肝血亏虚)患者对睡眠质量及脑血流的影响

目的 探究养血柔肝针法联合耳穴压豆对肝血亏虚型脑卒中后睡眠障碍(PSSD)患者睡眠质量及脑血流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PSSD患者100例,按照简单随机化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各50例,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睡眠质量、脑血流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PSQI)分值、阿森斯失眠量表(AIS)分值、椎动脉收缩峰血流速度(Vp)、基底动脉Vp差异无统计学意Postmortem toxicology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中Crizotinib纯度医证候Tofacitinib积分、PSQI分值、AIS分值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常规组(P<0.05),椎动脉Vp、基底动脉Vp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头晕头痛、口干、恶心呕吐、嗜睡、腹泻等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养血柔肝针法联合耳穴压豆可以有效改善PSSD患者睡眠质量和脑血流,安全性良好。

心房颤动患者中医证型及症状严重程度与焦虑状态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调研心房颤动患者中合并焦虑状态的发生率,并分析心房颤动患者中医证型、症状严重程度及其他相关因素与焦虑状态的相关性,了解心房颤动患者中合并焦虑状态的中医证型分布、不同中医证型心房颤动患者中合并焦虑状态的差异,以期对综合防治提供临床参考。方法:收集心房颤动病例,由接受过培训的调查人员与心房颤动患者进行调查问卷,收集患者的相关资料,填写一般情况表、房颤情况表及Hamilton焦虑量表(HAMA),依据欧洲心律协会建议使用EHRA症状评分评估房颤患者症状的严重性进行分组,参照心悸《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以中医证型分组分析证型分布情况,并且讨论心房颤动患者中医证型、房颤症状严重程度及其他因素与焦虑状态的相关性。结果:1.调查132例心房颤动患者,其中男性73例,女性59例,最小年龄为22岁,最大年龄为79岁。2.入选病例的中医证型分布为心血瘀阻证45例(34.09%)、心虚胆怯证32例(24.24%)、心脾两虚证31例(23.48%)、阴虚火旺证12例(9.09%)、心阳虚弱证7例(5.30%)、水气凌心证5例(3.79%)。3.入选病例的房颤症状严重程度的分布为无症状26例(19.70%),轻度32例(24.24%),中度Ferrostatin-1使用方法46例(34.85%),重度28例(21.21%),残疾0例。4.性别分组、房颤症状严重程度分组、是否合并高血压对预测有无焦虑状态有统计学意义。5.心房颤动合并焦虑状态患者的中医证型,证型分布为心血瘀阻证>心虚胆怯证>心脾两虚证>阴虚火旺证>水气凌心证>心阳虚弱证。以心血瘀阻证为最多,占29.58%。6.不同中医证型心房颤动患者中焦虑状态的发生率,以水气凌心证患者合并焦虑状态发生率最高,为100%,而心脾两虚证患者合并焦虑状态发生率最低,为35.48%。7.调查的心房颤动患者不同中医证型HAMA评分两两对比,心脾两虚证与水气凌心证、阴虚火旺证的HAMA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其余中医证型两两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8.无焦虑状态心房颤动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以心血瘀阻证和心脾两虚证为主,有焦虑状态的心房颤动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以心血瘀阻证和心虚胆怯证为主。结论:1.女性、中度及重度症状房颤、高血压是心房颤动合并焦虑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2.心房颤动患者以心血瘀阻证最为常见,心房颤动合并焦虑状态的中医证型构成比由stimuli-responsive biomaterials大到小排列是心血瘀阻证>心虚胆怯证>心脾两虚证>阴虚火旺证>水气凌心证>心阳虚弱证。3.水气凌心证患者合并焦虑状态发生率最高,而心脾两虚证患者合并焦虑状态发生率最低。4.无焦虑状态心房颤动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以心血瘀阻证和心脾两虚证为主,有焦虑状态的心selleck NMR房颤动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以心血瘀阻证和心虚胆怯证为主。

宣肠方联合电针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脾虚湿蕴证)的疗效

目的 探讨宣肠方联合电针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脾虚湿蕴证)的疗效。方法 将84例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给予宣肠方口服联合电针针刺治疗,对照组予以宣肠方口服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体临床疗效、便秘症状评估、中医症状积分selleck抑制剂比较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活性肠肽(VIP)相比于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P物质(SP)、胃动素(MTL)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治疗组明BLZ945作用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肠道双歧杆菌数量较治疗前显著增加,肠球菌数量显著减少,且治疗组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均P<0.05)。结论 宣肠方联合电针疗法能更好地促进排便,改善老年功能性便秘(脾虚湿蕴证)的症Cells & Microorganisms状,并且对于心理及情绪障碍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