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循环参数、凝血指标和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通过与无创机械通气(non-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NIV)对比,探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igh-flowChemicals and Reagents nasal cannula,HFNC)对急性呼吸衰竭(acute respiratory fNSC 119875价格ailure,ARF)患者呼吸循环参数、凝血指标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8月池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AR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氧疗方法不同将90例ARF患者分为HFNC组(n=45)与NIV组(n=45),HFNC组予以HFNC治疗,NIV组予以NIV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呼吸循环参数[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脉搏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_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_2)和氧合指数(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fraction of inspiratory oxygen,PaO_2/FiO_2)]、凝血功能指标[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舒适度评分、耐受性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预后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48 h后2组RR降低(均P<0.05),PaO_2、PaCO_2和PaO_2/FiO_2水平增高(均P<0.05),2组呼吸与循环参数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48 h后2组D-二聚体、Fib水平均降低(均P<0.05),组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比NIV组,HFNC组舒适度PF-07321332纯度评分、耐受性评分均显著降低(均P<0.05)。HFNC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显著低于NIV组的31.11%(P<0.05)。HFNC组48 h肺部感染率低于NIV组(P<0.05),2组气管插管率和28 d全因病死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ARF的治疗,HFNC在改善呼吸循环参数和血液高凝状态方面的效果相当,但HFNC有更好的耐受性及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更好。

大黄牡丹汤加减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大黄牡丹汤加减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漳州市中医院2020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在术后口服大黄牡丹汤加减,持续用药3 d。比较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术后下腹压痛持续、抗生素使用及住院时间,炎症因子水平、疼痛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术后排气及首次CFTR抑制剂排便时间分别为(12.65±1.34)、(15.89±2.13)、(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20.41±2.25)h,均短于对照组的(15.14±1.87)、(18.96±2.24)、(24.36±3.14)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下腹压痛持续、抗生素使用及住院时间分别为(2.86±0.43)、(3.12±0.42)、(3.89±0.45)d,均短于对照组的(3.97±0.53)、(4.18±0.59)、(4.57±0.6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观察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及白介素-6(IL-6)水平分别为(15.16±1.52)mg/L、(14.35±1.48)×109/L、(89.14±7.38)pg/mL,均低于对照组的(20.87±2.15)mg/L、(17.89±1.57)×109/L、(96.43±7.52)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 d确认细节,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分别为(1.53±0.25)、(1.05±0.19)分,均低于对照组的(2.08±0.39)、(1.47±0.2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牡丹汤加减可提高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治疗效果,加快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减轻机体炎症反应与疼痛,降低并发症风险,缩短住院时间。

睑板腺功能障碍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Caspase抑制剂:研究睑板腺功能障碍(MGD)与睡眠质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21-01/2022-10我院收治的MGD患者150例,根据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分分为睡眠障碍组(75例,PSQI>10分)和对照组(75例,PSQI≤10分),均进行眼表疾病指数量表(OSDI)评分和睑板腺相关检查(睑缘形态、睑板腺分泌能力、睑板腺分泌物性质评分)、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Ⅰt),检测泪膜破裂时间(BUT),评估睡眠指标(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结果:两组患者OSDI评分、FL评分、SⅠt、BUT、睑缘形态评分、睑板腺分泌能力评分、睑板Y-27632生产商腺分泌物性质评分均有差异(P<0.05)。睡眠障碍组患者PSQI评分、睡眠潜伏期评分、主观睡眠质量评分、睡眠时间评分与OSDI评分、FL评分、睑板腺分泌能力评分和睑板腺分泌物性质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PSQI评分、主观睡眠质量评分、睡眠时间评分与睑缘oncology prognosis形态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PSQI评分、睡眠潜伏期评分、主观睡眠质量评分与BUT、SⅠt均呈显著负相关性(P<0.05);睡眠时间评分与BUT呈显著负相关性(P<0.05);睡眠潜伏期评分与睑缘形态评分无明显相关性(P>0.05);睡眠时间评分与SⅠt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MGD患者眼表情况与多项睡眠质量指标均具有相关性,睡眠质量下降可能增加MGD的患病风险。

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程度及复发率的影响

目的 分析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中医综合护理后,对康复期复发率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抽取法,平均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infant infection基础上,加入中医综合护理干预,评价比较两PEG300研究购买组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学会腰椎功能评分(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并比较护理满意度、随访6个月的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的PF-02341066浓度VAS评分、ODI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和对照组,JOA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和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复发率3.33%明显低于对照组复发率26.67%,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综合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程度及复发率的影响较大,可有助提升康复治疗效果,提减轻疼痛,减少复发。

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睡眠及焦虑现状分析

目的 观察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患者睡眠质量及焦虑状况,并分析DOR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于该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PF-2341066.html中心就诊的初诊育龄女性160例,根据是否存在DOR分为DOR组(n=66)和对照组(n=94)。收集两组一般资料[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卵巢功能相关实验室和超声指标[(抗米勒管激素(AMH)、基础促卵泡激素(bFSH)、基础黄体生成素(bLH)、基础雌二醇(bE2)、窦卵泡计数(AFC)],并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其睡眠质量和焦虑状况。比较两组上述各指标差异,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Mongolian folk medicine模型分析DOR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DOR组年龄、bFSH水平、bFSH/bLH比值高于对照组,AMH、AF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身高、体重、BMwww.selleck.cn/products/lxh254I、bLH及bE2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DOR组PSQI量表和SAS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DOR组PSQI量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长、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分析PSQI量表中睡眠障碍维度各项目评分,DOR组夜间易醒或早醒、感到疼痛、其他影响睡眠的事情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05,95%CI(1.005~1.214),P=0.038]和PSQI量表评分[OR=1.238,95%CI(1.034~1.481),P=0.020]是影响DO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与卵巢功能正常的育龄期女性相比,DOR患者睡眠状况较差,焦虑水平更高。

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对早期帕金森病患者步态参数的影响研究

目的:帕金森病(PD)是第二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为主要特征。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RBD)的发生与PD有密切关系。既往研究显示伴有RBD的PD患者具有更为严重的运动障碍、震颤及步态异常,但具体的定量步态数据差异少有研究。本研究PR-171通过对比伴或不伴有RBD的PD患者组间步态参数差异,寻求潜在的运动标志物。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11月于我院首次确诊的帕金森综合征患者97例。入院后完善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帕金森睡眠质量量表(PDSS)、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HAMA、HAMD)、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筛选符合标准的受试者进行入住式多导睡眠检测(PSG),通过睡眠结果将PD患者分为RBD组和不伴RBD组。对PD患者进行步态分析获取步态参数数据。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价步态参数与UPDRS量表评分相关性,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卡方检验分析两组间步态参数差异。结果:1.PD伴RBD的发生率:本研究共纳入97例帕金森综合征患者,最终收录54例符合标准的PD患者,其中RBD的PD患者为26例,占比48.15%。两组间年龄、病程、体重、左旋多巴每日剂量、H-Y分期、简易智能量表评分、UPD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BD组男性比例小于不伴RBD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BD组帕金森睡眠障碍量表评分低于不伴RBD组,组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步态参数与UPDRS量表评分相关性分析:双足行走负重差与UPDRS量表总评分及第三部分评分呈正相关性(r=0.329 p<0.05,r=0.333 p<0Common Variable Immune Deficiency.05),左右足步长差与UPDRS量表总评分及第三部分评分呈正相关性(r=0.494 p<0.01,r=0.514 p<0.01)。支撑时相与UPDRS量表总评分及第三部分评分呈正相关(r=0.677 p<0.01,r=0.756 p<0.01)。步速与UPDRS量表总评分及第三部分评分呈负相关(r=-0.695 p<0.01,r=-0.691 p<0.01)。步长与UPDRS量表总评分及第三部分评分呈负相关(r=-0.635p<0.01,r=-0.632 p<0.01)。3.RBD组、不伴RBD组组间步态参数差异分析:RBD组左右足步长差大于不伴RBD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BD组患侧典型步态周期占比低于不伴RBD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步速、步长、步宽、支撑时相、左右足负重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RBD、体重、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步速、步长是典型步态周期的预测因素。RBD组典型步态周期出现概率是非RBD组的0.267倍,MMSE评分每增加1分,典型步态周期出现概率是原来的1.905倍。5.体重的ROC曲线下面积0.686(95%CI:0.561-0.865,p<0.05),体重预测典型步态周期的灵敏度为60%,特异度为71.4%,截断值>66.5。步速的ROC曲线下面积0.889(95%CI:0.750-1.000,p<0.01),体重预测典型步态周期的灵敏度为95%,特异度为85.7%,截断值>52。步长的ROC曲线下面积0.764(95%CVX-765分子式I:0.626-0.903,p<0.01),体重预测典型步态周期的灵敏度为85%,特异度为71.4%,截断值>29.5。结论:伴或不伴有RBD的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在步速、步长上无显著差异。双足步长差值、典型步态周期是伴有RBD的帕金森病患者的特征性步态参数。

骨科机器人辅助经皮空心钉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对比

目的 比较骨科机器人辅助经皮空心钉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LGX818效。方法 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间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连续收治的新鲜跟骨骨折患者32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骨科机器人辅助经皮空心钉内固定组(RA)(18例)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组(ORIF)(14例);其中RA组采用闭合复位或结合跗骨窦入路辅助闭合复位,门诊复查、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selleckchem Dolutegravir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住院时间、术后影像学指标(跟骨长度、宽度、高度,B?hler角)、术后并发症、术后3个月美国足踝学会踝与后足功能评分(AOFAS)。结果 与ORIF组相比,Medicaid expansionRA组患者的中位手术时间更短[63.0(48.8, 90.0)min比86.0(64.8, 95.0)min, Z=1.722, P=0.085];RA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低于ORIF组[5.0(3.0, 6.0)ml比16.0(11.5, 19.3)ml, Z=4.698, P <0.001]。RA组术中透视次数少于ORIF组[3.5(3.0, 6.0)次比9.0(7.0, 9.3)次,Z=4.444, P <0.001]。RA组的住院时间短于ORIF组[5.0(3.0, 6.0)d比6.0(4.0, 8.0)d, Z=2.152, P=0.031]。术后3个月随访时两组患者之间的跟骨宽度、跟骨高度和跟骨B?hler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但两组患者跟骨宽度均较术前减小,跟骨高度均较术前增加,跟骨B?hler角均较术前增加(均P <0.001)。ORIF组有5例(35.7%)出现皮肤坏死、3例(21.4%)发生术后切口感染,RA组患者均未发生;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0.022)。RA组患者的AOFAS对线评分高于ORIF组[(7.2±1.4)分比(6.1±1.4)分,t=2.322, P=0.027]。RA组患者的AOFAS总分高于ORIF组[(84.2±5.5)分比(79.2±6.2)分,t=2.423, P=0.022]。结论 骨科机器人辅助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SanderⅡ/Ⅲ型跟骨骨折安全有效,有利于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术中透视次数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温针灸结合通瘀煎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疗效研究

目的:分析温针灸后溪、悬钟、阿是穴结合通瘀煎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疗效。方法:回顾性Medical coding分析CSR气滞血瘀证患者68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入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措施;治疗组于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温针灸后溪、selleck CL 318952悬钟、阿是穴联合通瘀煎干预。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评分、颈功能活动度、治疗效果以及正中神经、尺神经F波传导速度。结果:连续治疗2周后,两组CSR患者的CASCS相关指标评分显著升高GSK126体外,但治疗组患者升高更显著(P<0.01);连续治疗2周后,两组CSR患者的颈功能活动度相关指标明显升高,但治疗组患者升高更显著(P<0.01);治疗2周后,治疗组CSR患者的总有效率97.06%较对照组的76.47%显著升高(P<0.05);治疗2周后,两组CSR患者的正中神经、尺神经F波传导速度显著升高,治疗组升高更显著(P<0.01)。结论:温针灸后溪、悬钟、阿是穴结合通瘀煎治疗型CSR的疗效更优,有助于患者症状体征与颈功能活动度的好转,改善上肢神经传导速度。

健康教育干预应用于老年急性阑尾炎护理的效果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 分析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予以健康教育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4~9月收治的28例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主体展开对照分GDC-0068分子量析,依据护理方式的差异展开规范分组,分别为对照组(14例)、观察组(14例),前组予以常规护理,后组采取健康教育,统计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高于SBE-β-CD说明书对照组,P <0.05。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Coroners and medical examiners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前,两组自我效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在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护理期间予以健康教育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睡眠质量,提高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自我效能,且患者对护理工作表示满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护理水平。

勃起功能障碍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许多研究报告指出,睡眠质量差、睡眠中断、睡眠障碍和勃起功能障碍(ED)之间可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本研究主要调查ED与寻找更多睡眠质量之间的关系。我们使用主观睡眠评估量表以及客观睡眠监测工具Fitbit Charge 2~(TM)来评估睡眠质量和ED之间的关系。方法:从2021年6月到2022年3月,我们从我院的泌尿外科门诊连续招募了主诉ED的患者,按照提前设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患者。通过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调查问卷诊断为ED的患者和72名健康的成年男性被纳入其中。受试者的基本信息以及病史是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的。这些数据包括人口统计学信息(年龄、身高、体重、吸烟和饮酒状况);焦虑和抑郁(通过一般焦虑症-7(GAD-7)量表和病人健康问卷-9(PHQ-9)评估);以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的得分。此外,这些受试者还提供了血样。所有入选的受试者随后都戴上了Fitbit Charge 2~(TM)设备,该设备可监测整晚的睡眠。Fitbit Charge 2~(TM)记录了以下数据:总睡眠时间(total sleep time,TST,分钟)、睡眠起始潜伏期(sleep onset latency,SOL,分钟)、入睡后的唤醒(waBelnacasan作用ke after sleep onset,WASO,分钟),以及快速动眼(rapid eye movement,REM)睡眠、“浅睡眠”(N1+N2)和“深睡眠”(N3)的持续时间。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107名ED患者和72名健康成年男性。ED组和非ED组的平均年龄分别为(32.73±6.61)岁和(30.29±7.87)岁,两组的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其他特征,包括身体质量指数(BMI)、个人史(吸烟状况、饮酒和定期运动)和各种实验室参数(葡萄糖、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总睾酮(TT)和雌二醇(E2))水平在两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单因素分析显示,ED组受试者的GAD-7评分结果为6.03±4.51,而非ED组受试者的GAD-7评分结果为3.18±2.13,统计学分析显示两组间GAD-7评分有显著差异(P<0.001);ED组受试者的PHimmune monitoringQ-9评分结果为6.64±5.28,而非ED组受试者的PHQ-9评分结果为9.03±6.18,统计学分析显示两组间PHQ-9评分有显著差异(P<0.001);同样地,ED组受试者的PSQI评分结果为9.36±4.54,而非ED组受试者的PSQI评分结果为4.93±3.74,统计学分析显示两组间PSQI评分有显著差异(P<0.001)。将单因素分析两组有显著差异的变量(年龄、GAD-7评分、PHQ-9评分、PSQI评分和TT水平)纳入多元逻辑回归模型中,结果显示PHQ-9(比值比,odd ratio[OR]:1.227,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70-1.407;P=0.003)和PSQI分数(OR:1.220,95%CI:1.116-1.334;P<0.001)是ED的独立危险因素。皮尔逊相关分析显示,TST与IIEF-5评分之间存在正相关(r=0.218;P=0.024),REM睡眠时间与IIEF-5评分之间也存在正相关(r=0.311;P=0.001)。此外,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表明,REM睡眠时间在所有睡眠参数中具有最高的曲线下面积(AUC,0.728),P值<0.001,敏感性为72.2%,特异性为73.8%。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ED组和非ED组的睡眠质量有显著差异,并证明PSQI评分和PHQ-9评分所评估的睡眠质量差和抑郁是ED的独立危险因素,确定睡眠质量差和抑郁症会增加ED发生的可能性。客观的睡眠监测参数进一步验证了睡眠质量和ED之间的关系,表明睡眠的REM阶段的减少可能在ED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