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分析和互信息熵联合探究《中国药典》胃病相关中药成方制剂用药规律

目的 基于关联分析和互信息熵对《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与胃病相关的中药成方制剂进行药物配伍应用规律研究。方法 锁定“胃”“脘”“宽中”“纳呆”“呕恶”“食积”等为检索词,收集《中国药典》中胃病相关成方制剂,结合药智数据网、蒲标网及中国知网(CNKI)辅助检索其药材相关信息,使用Microsoft Excel 2019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Modeler 18.0的Apriori算法对高频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并使用Cytoscape 3.9.1完成网络可视化。用互信息熵(mutual information entropy,MIE)量化药对关联程度,选择高MIE药对在Cytoscape 3.9.1中构建药材配伍网络,并采用Glay算法对网络节点进行聚类分析。并将以上2种方CHIR-99021抑制剂法进行组合分析,先用Apriori算法收集所有核心中药组合,再计算并筛选出高MIE值药对。结果 《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共收录2MLN4924供应商63个胃病相关成方制剂,剂型以丸剂、胶囊剂、片剂为主;涉及352味药材,主要包括清热药、补虚药、祛风湿药等,药味以苦、辛、甘为主,药性以温、寒居多。其中有13味名intraspecific biodiversity贵中药,34味毒性中药。在所有药材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中药有甘草、陈皮、木香、茯苓、白术。以使用频率≥4%的中药进行关联分析并筛选得到40条强关联规则。MIE分析得出联系较强的药对有六神曲-麦芽、山楂-麦芽、山楂-六神曲等,聚类分析得到12个网络集群,各网络集群包含不同中药成方制剂。Apriori-MIE组合分析得到新的重要关联规则厚朴+茯苓→广藿香。结论 山楂-六神曲-麦芽是临床治疗胃病的重要潜在药对,通过Apriori关联分析、MIE分析及其组合关联分析,全面深入挖掘了胃病相关中药成方制剂的配伍规律,为胃病临床治疗及相关中药成方制剂的开发提供参考。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现状及与医学应对方式和残疾接受度相关性分析

目的 了解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水平,探讨其与医学应对方式和残疾接受度的相关性,为临床开展干预措施提供借鉴。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5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6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医学应对方式量表(MCMQ)点击此处、残疾接受度量表(ADS-R)、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评估所有患者医学应对方式、残疾接受度和自我感受负担水平,采用双变量Pearson直线相关检验医学应对方式和残疾接受度与自我感受负担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16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平均SPBS得分为(34.09±8.12)分,其中轻度感受负担51例,中度感受负担79例,重度感受负担32例;平均ADS-R得分为(70.67±10.67)分,其中轻度感受负担组ADS-R中的包容、转变、扩大、从属各维度得分及ADS-R总得分最高,其次为中度感受负担组、重度感受负担组,3组间ADS-R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对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CMQ中面对、回避、屈服维度平均分分别为(17.31±3.24)、(15.45±3.17)、(13.58±3.36)分,其中轻度感受负担组面对维度均分最高,重度感受负担组回避、屈服维度平均分最高。经双变量Pearson直线相关性检验分析证实,自我感受负担与残疾接受度各维度和Vastus medialis obliquus医学应对方式中的面对维度呈负相关(P<0.05),与医学应对方式中TGF-beta/Smad抑制剂回避、屈服维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医学应对方式和残疾接受度与自我感受负担关系密切,临床应重视对其积极面对疾病的促进干预,提升残疾接受度,降低自我感受负担。

PFNA治疗高龄严重骨质疏松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价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PFNA)治疗高龄严重骨质疏selleck FUT-175松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河北省人民医院行PFNA治疗的高龄重度骨质疏松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84例,其中男33例,女51例;年龄61~96岁,平均(77.42±6.86)岁。结果 随访时间8~13个月,平均(11.20±3.45)个月。平均手术时间(72.36±8.91)min,术中出血量(72.80±9.18)mL,术中透视次数(25.32±8.45)次。患者术后至助行器辅助下下床活动时间(8.71±4.01)d,负重锻炼时间(12.42±3.31)周,骨折愈合时间(14.33±4.36)周。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89.15±5.50)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14%,其中内固定失效1例,骨折延迟愈合2例,围手术期外侧壁骨折3例,无骨不连发生。结论Smoothened Agonist MW PFNA是治疗eggshell microbiota高龄严重骨质疏松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髓核组织TIMP-1、IL-27水平对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髓核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白细胞介素27(IL-27)表达水平对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 9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观察组,根据术后1年内是否复发分为未复发组84例和复发组12例,纳入同期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骨折患者94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患者的髓核组织TIMP-1、IL-27及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及降钙素原(PCT)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髓核组织TIMP-1、IL-27水平与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髓核组织TIMP-1、IL-27水平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logistic回归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髓核组织IL-27、CRP、TNF-α、IL-6、PCT水平高于对照组,TIMP-1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髓核组织TIMP-1水平与CRP、TNF-α、IL-6、PCT水平均呈负相关,IL-27水平与CVorinostat研究购买RP、TNF-α、IL-6、PCT水平均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髓核组织IL-27、CRP、TNF-α、IL-6、PCT水平显著高于未复发组,TIMP-1水平显著低于未复发组(P<0.05);髓核组织TIMP-1、IL-27联合检测预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复发的AUC分别为0.732、0.805、0.856;IL-27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TITelaglenastat半抑制浓度MP-1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髓核组织TIMP-1表达降低、IL-27Ascorbic acid biosynthesis表达升高,两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有效预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复发。

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后残留症状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后残留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腰椎Phage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后感觉异常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经皮穴位电刺激。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治疗前后及治疗结束后3个月,分别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CL13900体内能障碍指数(OsweAZD1152-HQPA MW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定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腰椎功能障碍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VAS、ODI评分均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两组VAS评分均显著下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OD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可明显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后患者疼痛症状、改善其腰部功能,疗效优于对照组。

针刺背俞穴对失眠模型大鼠脑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和蛋白激酶B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针刺背俞穴对失眠模型大鼠脑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蛋白激酶B(Akt)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改善失眠症状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20只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和西药组,每组5只。除空白组外,其余3组采用腹腔注射对氯苯丙氨酸(PCPA)混悬液诱导失眠模型。造模2 d后,针刺组予以针刺双侧“肺俞”“脾俞”“心俞”“肝俞”“肾俞”,留针10 min,每日1次,治疗7 d;西药组予以艾司唑仑水溶液(0.08 mg/mL)灌胃治疗(剂量为0.558 mg/kg),每日1次,治疗7 d;其余各组大鼠只被捉抓和固定,不予治疗。观察各组大鼠治疗前后一般状态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PCR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PI3K、Akt蛋白水平和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一hepatic tumor般状态较差,昼夜节律消失,白天活动增加,睡眠潜伏期延长,睡眠时间缩短,脑组织中3-MethyladeninePI3K、Akt蛋白和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selleckchem GW4869,针刺组和西药组大鼠一般状态有所改善,睡眠潜伏期缩短,睡眠时间延长,脑组织中PI3K、Akt蛋白和mRNA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与西药组比较,针刺组大鼠一般状况及脑组织中PI3K、Akt的mRNA升高较明显(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刺背俞穴可升高失眠模型大鼠脑组织中PI3K、Akt蛋白及mRNA的表达,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的活性,保护神经细胞,从而改善大鼠失眠情况。

2011—2021年常熟市学校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了解常熟市学校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特征,为制定学校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措施和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1—2021年常熟市学校呼吸道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2021年常熟市学校报告呼吸道传染病8种,共23 058例,占全市呼LY-188011 NMR吸道传染病的64.75%(23 058/3Compound 3分子式5 611),占学校传染病的58.58%(23 058/39 363)。2011—2021年学校呼吸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1 038.24/10万(23 058/2 220 870)pre-existing immunity,与全市呼吸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168.50/10万(35 611/21 133 76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 668.27,P<0.01),历年发病率呈现先波动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 627.76,P<0.01)。各年累计发病高峰为11月—次年1月(12 505例)和次高峰5—6月(3 744例)。发病率前5位依次为水痘(19 004例)、流行性感冒(2 087例)、流行性腮腺炎(1 624例)、肺结核(183例)和风疹(77例)。结论:常熟市近年来学校呼吸道传染病报告率总体呈上升趋势,水痘和流行性感冒应为防控重点。

腓骨髓内钉治疗伴有不同程度软组织损伤的不稳定型踝关节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腓骨髓内Cophylogenetic Signal钉治疗伴有不同程度软组织损伤的不稳定型D-Lin-MC3-DMA半抑制浓度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8例不稳定型踝关节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为(45.4±9.2)岁(32~76岁),均伴有不同程度软组织损伤,行腓骨髓内钉固定治疗。观察病人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美国足踝外科医师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等指标。结果 18例病人随访1selleckchem MK-22062~1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无内固定失效或断裂,无异位骨化。1例术区持续疼痛;1例术后1年出现术区感染,行扩创、内固定取出后伤口愈合良好。末次随访AOFAS评分,优14例,良2例,可2例,优良率为88.8%。结论 腓骨髓内钉治疗伴有不同程度软组织损伤的不稳定型踝关节骨折安全有效。

神经根脉冲射频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余神经痛的影响

目的 探讨神经根脉冲射频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术后残余神经痛及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LDH术后残余神经痛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传统组给予传统治疗方式,研究组给natural medicine予神经根脉冲射频治疗。比较2组患者血清IL-1、IL-8、TNF-α水平,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腰椎功能[日本矫形外科腰痛评分(JOA)]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2组血清IL-1、IL-8、TNF-α水平逐渐降低,且研究组治疗后6个月血清IL-1、TNF-α水平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elleck NMR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1、3、6个月VAS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治疗后6个月VAS评分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研究组和传统组JOA评分分别为(13.15±1.58)、(13.73±1.75)分;治疗后3、6个月,研究组JOA评分分别为(17.13±2.14)、(20.12±2.67)分,传统组分别为(15.28±1.89)、(18.78±2.15)分,研究组JOA评分均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selleck MLN8237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50%,传统组为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根脉冲射频用于LDH术后残余神经痛患者可有效减轻疼痛,提高腰椎功能,降低血清IL-1、IL-8、TNF-α水平,减轻炎症反应。

自拟壮骨益气汤联合伊班膦酸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自拟壮骨益气汤联合伊班膦酸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PH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PHF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5例。两组术后均行常规治疗,其中对照组术后1 d给予伊班膦酸钠注射液;观察组术后1 d行自拟壮骨益气汤内服,联合伊班膦酸钠注射液治疗。连续观察12周。比较两组患者肩关节肿痛与功能改善、骨折愈合时间、骨Fer-1 molecular weight折愈合治疗效果、氧化应激指标血清血红素加氧酶-1(HO-1)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肩关节运动疼痛(VAS)评分、肿胀、肩关节功能康斯坦特(Constant)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09、6.548、2.801,均P <0.05);治疗12周后,两组腰椎正位(L2-4)、右跟骨的骨密度与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Disaster medical assistance team义(t=2.030、2.187、7.029,均P <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总有效率(88.89%)高于对照组(6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0,P <0.05);治疗1周后,两组血清HO-1、SO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073、7.138,P <0.05)。结论:自拟壮骨益气汤联合伊班膦酸钠治疗有助于老年骨质疏松性PBIBW2992溶解度HF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的康复,提高骨密度,促进骨折愈合,以及改善氧化应激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