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尖瓣狭窄患者外科术后早期预后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二尖瓣狭窄(MS)患者外科术后早期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诊断为MS并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173例的临床资料,将ICU滞留时间视为术后早期预后的观察指标,按照ICU滞留时间分为延迟组(≥72 h)38例和非延迟组(<For submission to toxicology in vitro72 h)135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MS患者早期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体重MK-4827体内、体重指数(BMI)、肺动脉高压程度、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心房手术、二次气管插管、心力衰竭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体外膜肺氧合(ECMO)、肺部感染、心肺复苏、血管活性药物指数评分(VIS)、手术时长、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等因素与ICU滞留时间延长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体重、BMI、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房收缩末期内径、心力衰竭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肺部感染及手术此网站时长等为ICU滞留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S患者体重、BMI、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房收缩末期内径、心力衰竭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肺部感染及手术时长等为影响外科术后早期预后的主要因素。

超声引导下两种不同入路肩胛下肌松解在肩周炎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两种入路松解肩胛下肌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2年4月于六安市人民医院治疗的38例肩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入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喙突平面入路,n=21)和B组(腋窝下侧方入路,n=17)。记录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BMS-907351半抑制浓度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population precision medicineVA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Constant-Murley score,CMS)、肩关节内外旋活动范围。结果 治疗后2周、4周、3个月,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内旋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CMS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外旋活动度均显著大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2周、4周、3个月,B组患者的CMS均显著高于同期A组,外旋活动度均显著大于同期A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更多>0.05);治疗后2周,B组患者的内旋评分显著低于A组(P<0.05)。A组患者注射后出现区域疼痛1例,无注射点出血;B组患者注射后出现区域疼痛1例,注射点出血2例。结论 与喙突平面入路相比,腋窝下侧方入路能更好地改善肩周炎患者的疼痛和功能,临床效果更好。

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术中超声引导闭合复位尺背侧骨块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www.selleck.cn/products/MLN8237联合术中超声引导闭合复位尺背侧骨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1年12月采用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术中超声引导闭合复位尺背侧骨块治疗的41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病例资料,市记Biomass digestibility录术前、术后1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高度,腕关节活动度,手术并发症,采用Gartland-Werley评分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41例患者均获完整随访,随访时间为10~12个月,平均为11个月。与术前相比术后各随访时间点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及腕关节活动度均得到明显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根据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标准:优38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为97.6%。末次随访时,X线检查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及肌腱损伤等并发症发生GW4869研究购买。结论:采用超声引导闭合复位尺背侧骨块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粉碎性远端骨折可避免肌腱损伤,取得了良好临床效果。

某钢铁企业职工睡眠障碍影响因素及其交互作用研究

目的我国职业人群中睡眠障碍检出率较高,且睡眠障碍对人群具有较大的危害性,因此对睡眠障碍的防控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某钢铁企业职工睡眠质量情况,分析睡眠障碍的相关影响因素,探讨睡眠障碍影响因素间的交互作用。以期找到影响职工睡眠障碍的职业、非职业影响因素和睡眠障碍高危人群,从而为降低钢铁职工睡眠障碍患病风险,提高职工睡眠质量提出对策建议。方法于2022年1-3月,使用自制问卷、职业倦怠量表(MBI-G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调查某钢铁企业职工并收集了12463名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职业倦怠情况和睡眠质量情况。本研究使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职工的基本特征进行描述,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和卡方检验进行组间比较,比较多组间的差异时,采用Bonfferoni校正法进行两两比较。采用逐步Logistic回归和CART决策树模型分析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并通过交互模型进一步分析影响因素间的交互作用,以寻找睡眠障碍高危人群。所有分析均采用双侧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12463名钢铁企业职工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0644人,占总人数的85.40%。平均年龄为39.84±9.437岁,平均BMI为24.27±3.13kg·m~(-2)。参与此次调查的已婚职工有medical informatics10384人,占总人数的83.32%。大专学历的职工最多,有5066人,占比40.65%。8091名钢铁职工家庭人均月收入小于5000元,占比64.92%。吸烟的职工有6220人,占比49.91%。饮酒的职工有7068人,占比43.29%。41.35%的职工偶尔锻炼,只有12.53%的职工经常锻炼。1792名职工患有高血压,占比14.38%。391名职工患有糖尿病,占比3.14%。一线工人有5418人,占比43.47%。工龄10年至20年之间的职工占比最多,有5341人,占比42.85%。有26.42%的职工处于较长时间工作状态。7437名职工轮班,占比59.67%。45.70%的职工暴露于粉尘,43.95%的职工暴露于噪音,19.32%的职工处于高温暴露。工伤职工有557人,占比4.47%。6205名职工有职业倦怠,占比49.79%,其中轻中度职业倦怠4947人,占比39.69%,重度职业倦怠1258人,占比10.09%。(2)本研究的钢铁企业职工PSQI平均得分为6.65±3.09,除民族特征外,PSQI在不同性别、年龄、BMI、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体育锻炼、工种、工龄、每周工作时长、轮班、粉尘暴露、噪音暴露、高温暴露、工伤和职业倦怠组间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维度中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障碍的得分分别为:1.21±0.82、1.21±0.73、1.24±0.93、0.48±0.85、1.07±0.68、0.06±0.36、1.37±1.03。除了催眠药物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钢铁职工PSQI总分和其他维度得分均高于国内一般成年人水平。(3)12643Imidazole ketone erastin抑制剂名钢铁职工中,检出睡眠障碍的有6013人,检出率为47.56%。单因素分析发现,睡眠障碍在不同性别、年龄、BMI、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高血压、糖尿病、饮酒、体育锻炼、工种、工龄、每周工作时长、轮班、粉尘暴露、噪音暴露、高温暴露、工伤和职业倦怠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多因素分析方面,逐步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高血压、体育锻炼、工龄、每周工作时长、轮班、噪音暴露、高温暴露、工伤和职业倦怠是钢铁职工睡眠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高中/中专、大专、本科及以上学历的职工睡眠障碍患病风险分别是初中及以下职工的1.297倍(95%CI:1.117~1.506)、1.501倍(95%CI:1.296~1.740)、1.502倍(95%CI:1.280~1.762);家庭人均月收入大于等于5000元的职工睡眠障碍患病风险是小于5000元职工的87.3%(95%CI:0.806~0.946);患有高血压的职工睡眠障碍患病风险是不患高血压职工的1.371倍(95%CI:1.226~1.532);偶尔锻炼和经常锻炼的职工睡眠障碍患病风险分别是不锻炼职工的69.40%(95%CI:0.641~0.751)和64.60%(95%CI:0.572~0.729);相比于工龄小于10年的职工,10至20年、20至30年、大于等于30年工龄职工的睡眠障碍患病风险分别是其1.341倍(95%CI:1.215~1.481)、1.526倍(95%CI:1.350~1.724)、1.602倍(95%CI:1.410~1.820);与每周工作时长35至49h相比,工作时长49至56h、大于等于56h的职工睡眠障碍患病风险分别是其1.172倍(95%CI:1.031~1.333)、1.153倍(95%CI:1.055~1.261);轮班职工睡眠障碍患病风险是不轮班职工的1.105倍(95%CI:1.019~1.199);噪音、高温暴露职工的睡眠障碍患病风险分别是没有该环境暴露职工的1.146倍(95%CI:1.052~1.250)、1.119倍(95%CI:1.006~1.244);工伤职工睡眠障碍患病风险是无工伤职工的1.292倍(95%CI:1.080~1.546);轻中度职业倦怠和重度职业倦怠的睡眠障碍患病风险分别是无职业倦怠职工的2.195倍(更多95%CI:1.080~1.546)、4.915倍(95%CI:4.255~5.677)。决策树模型分析显示职业倦怠、工龄、高血压、文化程度、体育锻炼、高温暴露、家庭人均月收入、每周工作时长、年龄、轮班是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类树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78和0.674,两种模型预测效果几乎无差别。(5)相乘交互作用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合并工龄、家庭人均月收入合并高血压、工龄合并高温暴露、轮班合并噪音暴露、工伤合并职业倦怠有相乘交互作用(OR的95%CI不包含1且P<0.05)。相加交互作用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合并工龄、家庭人均月收入合并高血压、家庭人均月收入合并职业倦怠、体育锻炼合并每周工作时长、体育锻炼合并职业倦怠、每周工作时长合并职业倦怠、轮班合并职业倦怠存在相加交互作用(RERI、AP的95%CI不包括0,SI的95%CI不包括1)。其中低家庭人均月收入合并高血压、低家庭人均月收入合并职业倦怠、体育锻炼合并长工作时长、体育锻炼合并职业倦怠、长工作时长合并职业倦怠、轮班合并职业倦怠存在协同相加作用,二者联合效应分别是二者独立存在时的效应和的2.528倍、1.436倍、1.263倍、1.493倍、1.342倍和1.233倍。结论(1)钢铁企业职工睡眠质量低于国内一般成年人。(2)钢铁企业职工的睡眠障碍检出率高达47.56%。(3)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高血压、体育锻炼、工龄、每周工作时长、轮班、噪音暴露、高温暴露、工伤和职业倦怠是钢铁职工睡眠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其中工龄、每周工作时长、轮班、噪音暴露、高温暴露、工伤是职业因素,其余皆是非职业因素。(4)低家庭人均月收入合并高血压、低家庭人均月收入合并职业倦怠、体育锻炼合并长工作时长、体育锻炼合并职业倦怠、长工作时长合并职业倦怠、轮班合并职业倦怠存在协同相加作用,应将这些人群列为防治睡眠障碍的重点人群。

住院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量异常患病率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住院男性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骨密度(BMD)情况,明确住院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患病率。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20年1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住院的16 790例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均除外继发性骨质疏松。应用双能X线(GE LUNAR)测定患者腰椎L1~L4、全髋、股骨颈部位的骨密度。分析其BMD以及骨量异常的趋势。结ZD1839说明书果:住院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峰值骨量出现在20~29岁;50岁以上骨量异常患病率显著增加(χ~2=133.926,P<0.05),其中股骨颈骨量异常患病率高于全髋(χ~2=201.411,P<0.05)与腰椎L1~L4(χ~2=743.993,P<0.确认细节05),而全髋骨量异常患病率高于腰椎L1~L4(χtraditional animal medicine~2=213.904,P<0.05)。结论:50岁以上住院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骨量减少的发病率显著增高,尤其要重视髋部、股骨颈部位骨密度的检查。

调神针刺结合恢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调神针刺联合恢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PD-0332991体内实验剂量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72例患有LDH的患者分成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其中治疗组使用调神针刺与恢刺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对照组仅使用恢刺治疗,两组每日治疗1次,留针50分钟,6日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分别记录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和奥斯威斯特里残疾指数(The Oswestry Dis ability Index,ODI)的评分及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临床获得的数据均用SPSS26.0进行分析,比较两种处理方法的疗效。结果:1.共入组72例LDH患者,治疗组和对照组各脱落1例,最终70例患者完成治疗。2.两组治疗前基线资料、VAS评分、JOA评分及ODI评分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3.VAS评分: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比治疗前有所降低,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4.JOA评分:治疗后两获悉更多组JOA评分均比治疗前有所提高,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治疗组Medicolegal autopsy较对照组提高明显(P<0.05)。5.ODI评分:治疗后两组ODI评分均比治疗前有所降低,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6.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总有效率80.0 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调神针刺结合恢刺治疗和单纯恢刺治疗均能改善LDH患者的临床症状,但调神针刺结合恢刺治疗疗效优于单纯恢刺治疗。(2)调神针刺结合恢刺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使其神定志安,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高压氧治疗脑出血睡眠障碍患者的效果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脑出血睡眠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80例脑出血睡眠障碍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toxicogenomics (TGx)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认知功能[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及生命质AY-22989使用方法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QOLI-74)]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情感功能、心理状态、身体功能、社会功能等各项QOLI-74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常规selleck Imidazole ketone erastin药物治疗脑出血睡眠障碍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睡眠质量和认知功能,提升生命质量,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药物治疗。

血栓调节蛋白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在热射病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热射病时血栓调节蛋白(TM)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t-PAIC)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联勤保障部SB203580体内队第九〇八医院重症医学科2016年6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45例中暑患者,根据中暑严重程度分为热衰竭组(n=23)和热射病组(n=22)。收集患者入科2 h内的常规凝血项目和血栓弹力图(TEG)指标以及血栓标志物TMSBE-β-CD纯度、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α_2纤溶酶抑制剂复合物(PIC)、t-PAIC,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热衰竭组患者TM[7.3(5.4,9.3)TU/mL]、TAT[2.6(1.5,7.2)ng/mL]、PIC[0.7(0.4,1.0)μg/mL]、t-PAIC[3.8(2.1,7.0)ng/mL]相比,热射病组患者TM[17.1(9.2,24.7)TU/mL]、TAT[23.4(10.4,44.3)ng/mL]、PIC[2.0(0.9,5.2)μg/mL]和t-PAIC[17.0(8.3,44.1)ng/mL]均升高(P<0.05)。单因素联合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M及t-PAIC为发生热射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TM联合t-PAIC诊断热射病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6(95%CI:0.839~0.993,P<0.001),当TM>8.2 TU/mL、t-PAIC>8.7 ng/mL时,敏感性为95.5%,特异性为69.6%,阳性预测值为75.0%,阴性预测值为94.1nuclear medicine%。结论 热射病患者的TM、TAT、PIC和t-PAIC可升高,TM联合t-PAIC对热射病诊断有临床价值。

“动留针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动留针术”与普通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动留针术”治疗,对照组予普通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Computational biology(Vselleckchem IDN-6556AS)、颈源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评分、颈椎动脉彩超,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眩晕症状均缓解,动留针术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80.00%。两组治疗前VAS评分与ESCV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的VAS评分与ESCV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 <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Bafilomycin A1 NMR组(P <0.05)。两组患者的双侧颈椎动脉彩超情况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改善(P <0.05),且治疗组颈椎动脉彩超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动留针术与普通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均有效,且动留针术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优于普通针刺治疗。

藏药二十五味鬼臼丸对大鼠宫颈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以藏药二十五味鬼臼丸为研究对象,通过体外抑菌活性实验研究,探究二十五味鬼臼丸对常见的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的抑制作用,并通过建立两种大鼠宫颈炎模型,从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的角度探究二十五味鬼臼丸抗宫颈炎的潜在作用机制,为二十五味鬼臼丸的临床推广和二次开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二十五味鬼臼丸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采用琼脂平板打孔Biogeophysical parameters法测定抑菌圈大小;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紫外分光光度计绘制细菌的生长曲线、测定胞外核酸相对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多功能酶标仪测定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活性;SDS-PAGE凝胶电泳检测菌体总蛋白含量。2.二十五味鬼臼丸对苯酚胶浆致大鼠宫颈炎模型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将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二十五味鬼臼丸低、中、高(0.2、0.4、0.8 g·kg~(-1))剂量组和抗宫炎片组(0.4725 g·kg~(-1))。除空白组外,采用阴道深处注射25%苯酚胶浆的方法建立苯酚胶浆致宫颈炎大鼠模型。灌胃给药12 d后,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及子宫指数的变化;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子宫组织的病理学损伤情况;末端标记(TUNEL)染色法观察子宫组织的细胞凋亡情况;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子宫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法检测子宫组织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NADPH氧化酶4(Nox4)的m 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子宫组织selleck化学中Nrf2、HO-1、Nox4的蛋白表达。3.二十五味鬼臼丸对苯酚胶浆混合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致大鼠宫颈炎模型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将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二十五味鬼臼丸中剂量(0.4g·kg~(-1))组和抗宫炎片组。除空白组外,采用阴道深处先后注射25%苯酚胶浆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方法建立苯酚胶浆混合金黄色葡萄球菌致大鼠宫颈炎模型。灌胃给药12 d后,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及子宫指数的变化;HE染色法观察子宫组织的病理学损伤情况;TUNEL染色法观察子宫组织的细胞凋亡情况;ELISA法检测子宫组织中SOD、MDA的含量;q RT-PCR法检测子宫组织中Nrf2、HO-1、Nox4、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关联X蛋白(Bax)、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半胱氨酸蛋白酶9(caspase-9)的m 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子宫组织中氧化应激相关蛋白Nrf2、HO-1、Nox4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的表达。结果:1.二十五味鬼臼丸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二十五味鬼臼丸50、100、200 mg·m L~(-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2.33±0.75)、(16.33±0.41)、(19.17±0.68)mm;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100 mg·m L~(-1);与对照组比较,二十五味鬼臼丸组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明显减缓(P<0.05),胞外的AKP活性明显升高(P<0.05),胞外核酸相对量显著升高(P<0.01),胞外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1),菌体总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少。2.二十五味鬼臼丸对苯酚胶浆致大鼠宫颈炎模型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增长显著减慢(P<0.01),外阴炎症评分显著升高(P<0.01),子宫指数显著升高(P<0.01),SOD活性显著降低(P<0.01),Nrf2、HO-1 m 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Nox4 m 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二十五味鬼臼丸各给药组大鼠体重显著增长(P<0.01),外阴炎症评分显著降低(P<0.01),子宫指数明显降低(P<0.05),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Nrf2、HO-1 m 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Nox4 m 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HE染色结果表明二十五味鬼臼丸可以明显减轻更多大鼠炎症程度;TUNEL染色结果表明,二十五味鬼臼丸可以明显减少细胞凋亡。3.二十五味鬼臼丸对苯酚胶浆混合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致大鼠宫颈炎模型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增长显著缓慢(P<0.01),外阴炎症评分显著升高(P<0.01),子宫指数显著升高(P<0.01),SOD活性显著降低(P<0.01),Nrf2、HO-1、Bax、caspase-3、caspase-9 m 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Nox4、Bcl-2 m 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二十五味鬼臼丸中剂量组大鼠体重显著增长(P<0.01),外阴炎症评分显著降低(P<0.01),子宫指数显著下降(P<0.05),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Nrf2、HO-1、Bax、caspase-3、caspase-9 m 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Nox4、Bcl-2 m 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HE染色结果表明二十五味鬼臼丸可以明显减轻大鼠炎症程度;TUNEL染色结果表明,二十五味鬼臼丸可以明显减少细胞凋亡。结论:本研究通过建立两种大鼠宫颈炎模型,从氧化应激的角度,研究二十五味鬼臼丸治疗宫颈炎的潜在作用机制,发现二十五味鬼臼丸可以降低氧化应激蛋白的表达,增加抗氧化应激蛋白的表达。通过抑制Nox4的表达,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发挥抗氧化作用,减轻炎症反应及细胞凋亡,从而抑制宫颈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