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固定架结合补肾壮骨中药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外固定架结合补肾壮骨中药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AY-22989,治疗组采用外固定架结合补肾壮骨类中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2组治疗前后桡骨远端高度、中医证候评分。结果:治疗组优良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83.33%(P<0.05)。2组治疗1 d、4周、8周、3个月后桡骨远端高度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8周、3个月后桡骨远端高度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结CP-690550抑制剂论:外固定架结合补肾壮骨类CBT-p informed skills中药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疗效确切,能够改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三维一体疗法用于脾肾阳虚型骨质疏松症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三维一体疗法用于脾肾阳虚型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原理。方法 选择赣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9年3月—2020年11月收治的90例脾肾阳虚型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口服阿仑膦酸钠D3片(plant bioactivityⅡ),研究组患者给予三维一体疗法,包括内服中药、灸法及外用中药。治疗30 d后,比较2组患者中医体质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及腰椎活动度。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的中医体质评分、VAS评分、JOA评分、腰椎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中医体质评分为(25.25±4.08)分,低于对照组的(42.03±5.17)分;VAS评分为(3.15±0.54)分,低于对照组的(4.80±0.88)分;JOA评分为(20.58±4.03)分,高于对照组的(16.55±3.22)分;腰椎活动度为(28.02selleck产品±5.27)°,高于对照组的(21.55±NSC 119875试剂5.09)°。以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维一体疗法用于脾肾阳虚型骨质疏松症效果较好,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耳穴贴压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中风后失眠患者PSQI、HAMD、HAMA及血清5-HT、BDNF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中风后失眠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Fecal immunochemical test择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院收治的60例中风后失眠患者,按1∶1的比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每次20 min,每周6次。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耳穴贴压治疗,取穴神门、皮质下、心、交感、枕、内分泌、脾、胃,用王不留行籽贴在上述穴位,双耳交替按揉,每次按揉15 min, 1 d 1次,每周连续6次。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3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86.67%(26/30);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12例,无STM2457效11例,有效率为63.33%(19/30)。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SQI、HAMD、HAMA和中医症状评分及睡眠情况,以及血清5-HT、BDNF、NE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确认细节.01)。结论:耳穴贴压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中风后失眠疗效确切。

平衡针结合颊针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疗效及其对生活质量影响

目的:探究平衡针结合颊针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疗效及其是否影响生活质量。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LDH病人153例,采用随机抽样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KD02577例病人给予颊针疗法,治疗组76例病人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平衡针疗法,对比治疗后的临床疗效、JOA评分、WHOQOL-BREF评分及下肢放射痛评分ICI 46474半抑制浓度、腰痛评分、腰背肌后伸ROM、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率、ODI指数。结果:经过治疗后,总有效率方面治疗组显著较高(P<0.05)。治疗前两组JOA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日常活动能力评分、临床体征评分、主观症状评分及JOA总分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升高较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WHOQOL-BREF评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心理、生理的健康、周围环境和社会关系评分显著升高(P<0.05);并且治疗组升高较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临床情况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下肢放射痛评分、腰痛评分、腰背肌后伸ROM明显升高,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改善较明显(P<0.05)。两组病人治疗前的ODI指数对比,并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ODI指数均下降,研究组分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衡针联合颊针治疗LDH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提高生活质量。

股骨头坏死全髋置换术后谵妄综合征情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究老年患者股骨头坏死全髋置换术后谵妄综合征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制定针对性预防干预措施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5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行全髋置换术治疗的194例老年股骨头坏死患者为观察对象,通过自制调查量表采集患者临床资料,并经意识模糊评估量表(CAM)调查患者是否发生谵妄综合征,调查谵妄综合征发生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老年患者股骨头坏死selleckchem LY2835219全髋置换术后并发谵妄综合征的影响因素。结果 194例老年股骨头坏死患者Neuromedin N全髋置换术后发生谵妄综合征者有26例,发生率为13.40%;有谵妄综合征组、无谵妄综合征组患者在年龄、肺部疾病、夜间睡眠障碍、营养障碍、麻醉方式、手术操作时间、术中机体出血量、术后机体VAS评分、术后血清CRP水平、术后低氧血症发生率方面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高龄、肺部疾病、夜间睡CCRG 81045核磁眠障碍、营养障碍、麻醉方式(全麻)、手术操作时间长、术中机体出血量多、术后机体VAS评分≥7分、术后血清CRP水平增高、术后低氧血症是老年股骨头坏死患者全髋置换术后谵妄综合征发生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老年股骨头坏死患者受年龄、肺部疾病、睡眠障碍、机体营养水平等因素影响,全髋置换术后存在较高的谵妄风险,临床应提供针对性预防干预,以降低患者术后并发谵妄综合征的风险。

两种内镜椎间盘切除术早期临床结果比较

[目的]比较经皮内镜椎板间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 PEID)和单侧双通道内镜(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 UBE)腰椎间盘切除术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22年12月因腰椎间盘突出症行内镜下椎板间入路腰椎间盘切除术的60例患者资料,根据不同时期开展的技术,30例采用PEID术,30例采用UBE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实施手术,PI3K/Akt/mTOR抑制剂术中无严重神经损伤并发症发生。PEID组手术时间[(42.4±14.2) min vs (118.5±23.8) min, P<0.001]、切口长度[(1.1PLX5622±0.2) cm vs (2.4±0.3) cm, P<0.001]、术中失血量[(16.2±11.0) ml vs(39.8±6.5) ml, P<0.001]、术中透视次数[(3.8±0.9)次vs (7.2±2.0)次, P<0.001]、术后下地时间[(1.2±0.3) d vs (2.3±0.6) d, P<0.001]、住院时间[(4.8±2.3) d vs (6.2±2.1) d, P=0.016]均显著chronic virus infection优于UBE组。术后第3 d,PEID组腰痛VAS评分显著优于UBE组[(1.8±0.75) vs (2.4±1.1), P=0.021];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腰痛VAS、腿痛VAS和ODI评分较均显著下降(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改良Macnab标准,PEID组优良率为90.0%,UBE组为86.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ID的手术创伤小于UBE,但UBE有更宽阔的视野,有利于镜下精细操作。

针灸联合电脑中频电疗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及对IL-1β、TNF-α、关节功能的影响

目的 Dispensing Systems研究针灸联合电脑中频电疗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及对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2年4月吉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6例肩周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63例)。对照组应用电脑中频电疗,观察组应用针灸联合电脑中频电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IL-1β、TNF-α、肩关节功能(肩关节后伸角、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Others抑制剂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84.13%(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VA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IL-1β、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肩关节后伸角大于治疗前、Constant-Murley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肩关节后伸角大于对照组、Constant-Murley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灸联合电脑中频电疗治疗肩周炎的疗效确切,可缓解患者症状,减轻肩部疼痛,selleck CP-456773下调IL-1β、TNF-α水平,改善肩关节功能。

微创钢板接骨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微创钢板接骨术(MIPO)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切开复位术CL 318952半抑制浓度组和观察antibiotic-bacteriophage combination组,各35例。切开复位术组实施传统切开复位术,观察组实施MIPO。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膝关节功能及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Hydrotropic Agents抑制剂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跛行、交锁、不稳定、疼痛、肿胀、上楼、支持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手术时间、留置管引流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膝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Rasmussen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使用MIPO改善膝关节功能效果显著,疗效更佳,安全性较高。

颈椎旁神经阻滞联合精准消融颈椎间盘突出靶点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采用颈椎旁神经阻滞联合精准消融颈椎间盘突出靶点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9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selleck照组39例,采用单纯颈椎旁神经阻滞术治疗;治疗组40例,采用颈椎旁神经阻滞术联合射频热凝精准消融颈椎间盘突出的靶点治疗。随访180 d,对两组疗效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后10 d,两组患者疼痛VAS评分较术前均显著下降(P<0.05),且对照组显著低于治疗组(P<0.05);治疗后30 d、90 d,治疗组VAS评分均随时间推移而进一步下降(P<0.05)、且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1),而对照组VAS评分逐渐升高;治疗后180 d,治疗组VAS评分较治疗后90 d基本持平,而对照组VAS评分与治疗前比已无统计学差异(P>0.05)。疗效评价:治疗后10 d,对照组总有效率优于治疗组(P<0.05);但此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逐渐上升并保持稳定,而对照组持续下降,在治疗后180 d,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Dengue infection1)。结论 颈椎旁神经阻滞联合精准消融颈椎间盘突出靶点治疗颈源性头痛,远期疗效优于单一神经阻滞Navitoclax半抑制浓度治疗,安全性好。

阿托品联合纳洛酮治疗有机磷中毒呼吸衰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阿托品联合纳洛酮治疗有机磷中毒呼吸衰竭的效果,以及对患者肾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新沂市人民医院2017年3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82例有机磷中毒呼吸衰竭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患者实施阿托品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纳Adavosertib体内实验剂量洛酮联合阿托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8 h后的临床效果,临床指标恢复情况,治疗前、治疗48 h后肾功能指标(血肌酐、尿素氮、尿蛋白定量),以及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48 h后,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更高;观察组患者阿托品化时间、恢复胆碱酯酶活力时间、恢复自确认细节主呼吸与意识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阿托品用量少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48 h后两组患者血immediate-load dental implants肌酐、尿素氮、尿蛋白定量均降低,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血肌酐、尿素氮、尿蛋白定量降低幅度均更大;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更低(均P<0.05)。结论 纳洛酮联合阿托品治疗有机磷中毒呼吸衰竭患者效果更加显著,能够缩短药物作用时间,减少阿托品用量,并能够改善患者肾功能指标,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安全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