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构建

目的 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构建并验证其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方法 选取2023年10月—2024年10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AIS患者3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照7∶3比例将患者分为建模集237例和验证集103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情况将建模集患者分为血栓形成组(n=54)与非血栓形成组(n=183)。采用LASSO回归筛选AIS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能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AIS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采用rms程序包建立AIS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采用Bootstrap自举法进行1 000次重复抽样,计算一致性指数(CI);采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价该列线图模型在建模集和验证集中的拟合程度;绘制ROC曲线分析该列线图模型对建模集和验证集AIS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绘制临床决策曲线分析该列线图模型在建模集和验证集中的临床获益。结果 非血栓形成组与血栓形成组年龄、有吸烟史者占确认细节比、electrochemical (bio)sensors有心血管疾病史者占比、有高脂血症史者占比、意识障碍发生率、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脂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SSO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高脂血症史、D-二聚体、脂蛋白可能是AIS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LZ945体内吸烟史、高脂血症史、D-二聚体、脂蛋白为AIS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基于以上因素构建AIS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在建模集中其CI为0.99。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在建模集和验证集中,该列线图模型拟合程度均较好(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该列线图模型预测建模集和验证集AIS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AUC分别为0.946[95%CI(0.914~0.977)]、0.843[95%CI(0.720~0.967)]。临床决策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在建模集中,当阈值概率为1%~95%时,该列线图模型的净获益率>0;在验证集中,当阈值概率为4%~83%时,该列线图模型的净获益率>0。结论…

苏黄止咳胶囊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期患者的效果

目的:观察苏黄止咳胶囊Erastin研究购买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期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9月该院收治的62例支气管哮喘急性期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CT-guided lung biopsy入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苏黄止咳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气道阻力指标[总气道阻力(R5)、呼吸道总阻抗(Z5)、中心气道阻力(R20)]、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33(IL-3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5%(29/31),高于对照组的74.19%(23/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R5、Z5、R20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L-33、TNF-α、EOS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苏黄止咳胶囊联合布地奈德福Alpelisib说明书莫特罗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期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以及降低气道阻力指标和炎性因子水平的效果优于单纯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治疗。

不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方案对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急性期行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比较术中静脉应用替罗非班与术前负荷量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在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急性期行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7年1月至2023年6月菏泽市立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急性期应用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患者。根据《颅内动脉瘤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指导下患者实际接受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方案将所有患者分为负荷量双抗组和替罗非班组。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及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既往脑出血、术前Hunt-Hess分级、动脉瘤最大径、瘤颈宽度及动脉瘤部位。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缺血性与出血性并发症发生情况。围手术期缺血性并发症包括术中支架内血栓形成(定义为术中载瘤动脉内充盈缺损,载瘤动脉或支架覆盖分支血管闭塞)及术后24 h内症状性脑梗死。围手术期出血性并发症包括术中责任动脉瘤破裂出血和术后24 h内颅内出血(CT发现新的或恶化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实质内出血)。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Fusion biopsyS)电话或门诊随访评估患者术后90 d预后情况,mRS评分0~2分为预后良好,3~6分为预后不良。术后6个月行影像学随访,将与术后即刻栓塞结果相比的随访结果分为4类:(1)完全闭塞,即动脉瘤腔内对比剂填充完全消失;(2)改善,即动脉瘤腔内对比剂填充减少;(3)稳定,即动脉瘤腔内对比剂填充保持不变;(4)复发,即动脉瘤腔内对比剂填充增加。结果 共纳入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急性期行LVISVX-445使用方法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患者108例,男30例,女78例,年龄32~75岁,中位年龄63(50,66)岁;其中负荷量双抗组55例,替罗非班组53例。(1)替罗非班组与负荷量双抗组各基线及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技术成功率为100MK-1775配制%。总体围手术期缺血性并发症发生率为12.0%(13/108),其中术中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率为4.6%(5/108),术后24 h内症状性脑梗死发生率为7.4%(8/108);总体围手术期出血性并发症发生率为1.9%(2/108),包括1例术中责任动脉瘤破裂出血和1例术后24 h内颅内出血。92.6%(100/108)的患者术后90 d随访预后良好,7.4%(8/108)的患者预后不良。78.7%(85/108)的患者完成术后6个月影像学随访,其中完全闭塞率为9…

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血清FABP4,VWF和LCN-2水平表达与继发黄斑水肿程度及预后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究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bstruction,RVO)患者血清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 4,FABP4)、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脂质运载蛋白2(lipocalin-2,LCN-2)水平表达与继发黄斑水肿(macular edema,ME)程度及预后的关系hepatic macrophages研究。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8月来西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疗的98例确诊的RVO继发ME患者为观察组,根据黄斑水肿程度分为重度组(n=46)、中度组(n=32)和轻度组(n=20),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n=36)和预后良好组(n=62);另选取98例单纯RVO患者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FABP4,VWF,LCN-2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VO继发ME患者发生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血清FABP4,VWF和LCN-2水平对RVO继发ME患者发生预后不良Dinaciclib浓度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清FABP4(35.24±4.43 ng/ml Nirmatrelvir核磁vs 23.19±3.69 ng/ml),VWF(2.67±0.67 ng/ml vs1.48±0.38 ng/ml),LCN-2(112.53±12.74 mg/L vs 85.49±9.86 mg/L)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690,15.294,16.616,均P<0.05);随病情逐渐发展,轻、中、重度组血清FABP4(33.38±4.29 ng/ml,35.79±4.49 ng/ml,38.64±4.65 ng/ml),VWF(2.36±0.59 ng/ml,2.72±0.66 ng/ml,3.29±0.87 ng/ml),LCN-2(105.84±12.24 mg/L,114.61±12.88 mg/L,124.59±13.69 mg/L)水平逐渐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0.194,13.294,15.703,均P<0.05);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血清FABP4(39.64±4.59 ng/ml vs 32.69±4.34 ng/ml),VWF(3.26±0.87ng/ml vs 2.33±0.55 ng/ml),LCN-2(124.56±13.42 mg/L vs 105.54±12.34 mg/L)水平明...

下气汤联合替雷利珠单抗+A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

目的 观察下气汤联合替雷利珠单抗+A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4年3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98例,以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替雷利珠单抗+AP方案(培美曲塞+顺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下气汤治疗,2组均以21 d为1个周期,持续治疗3个周期。比较2组近期疗效,治疗前后肿瘤Genetics behavioural标志物[癌胚抗原(CE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及无进展生存时间(PFS)。结果 观察组疾病控制率为83.67%,高于对照组的59.18%(χ2=7.200,P=0.007)。治疗3个周期后,2组血清CEA、VEGF、TSGF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CD3+、CD4+/CD8+高于治疗前和同期对照组(P<0.01);对照组CBI 10773半抑制浓度D3+高于治疗前(P<0.05),CD4+/CD8+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咳嗽痰多、胸闷气短、心烦失眠、口干便秘积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KPS评分高于治疗前和同期对照组(P<0.01),对照组KP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FS为(7.12±1.67)个月,较对照组(5.51±1.39)个月更长(t=5.187,P<0.001)。结论 下气汤联合替雷利珠单抗+AP方案治疗晚期Nselleck GSK1349572SCLC可获得更满意的治疗效果,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调节免疫功能,改善中医证候,有效延长患者PFS。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鉴别诊断和预防控制

从2019年12月我国首次发生牛结节性皮肤病以来,截PLX5622供应商至目前,该疾病在全国各地都有发生。牛结节性皮肤病是由痘病毒科山羊痘病毒属牛结节性皮更多肤病病毒引起的牛全身性感染疫病,临床以皮肤出现结节为特征,该病不Fasciola hepatica传染人,不是人兽共患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的动物疫病,农业农村部暂时将其作为二类动物疫病管理。牛在发病后体温会有明显、持续升高,身体的多个部位都会出现明显、大量的皮肤结节。该病会严重危害牛群的健康,给养殖场带来较大经济损失。牛群在感染该病后还容易出现继发感染,出现失明、流产、发情异常、不育等症状。为了降低该病发生率,就需要充分了解该病发病原因,掌握科学、先进的防控办法,加强排查并不断提高防护意识。本文就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鉴别诊断方法以及预防控制措施展开了分析。

尼拉帕利治疗儿童复发性PFA型室管膜瘤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靶向药物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尼拉帕利联合低剂量化疗药物(顺铂+依托泊苷)治疗儿童复发性PFA型室管膜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收治的12例儿童复发性PFA型室管膜瘤患者,均接受尼拉帕利联合低剂量化疗药物顺铂和依托泊苷的治疗方案,统计肿瘤客观缓解率以评AMG510体内实验剂量估疗效;记录患儿耐受性和安全性指标如肝肾功能、心功能、恶心呕吐、疲劳、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感染等不良反应。结果 共12例患儿中10例肿瘤体积缩小均≥30%,其中2例肿Vorinostat采购瘤体积缩小100%;1例肿瘤体积无变化;1例肿瘤WPB biogenesis体积增大20%,总客观缓解率为10/12。不良反应包括5例出现恶心呕吐,主要发生在药物化疗期间;8例出现不同程度骨髓抑制,均经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 尼拉帕利联合低剂量化疗药物在儿童复发性PFA型室管膜瘤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疗效,安全性可控。

超声波鼻炎治疗仪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波鼻炎治疗仪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3年1—12月宜兴市张渚人民医院收治的过敏性鼻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0,采用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治疗仪组(n=30,接受超声波鼻炎治疗仪联合枸地氯雷他定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炎性介质水平、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0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0水平下降,且治疗仪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流涕、鼻痒、鼻塞、打喷嚏评分比较,selleckchem Baricitinib无统计学PLX3397研究购买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流涕、鼻痒、鼻塞、打喷嚏评分下降,且治疗仪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波鼻炎治疗仪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过敏性鼻HIV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炎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炎性反应,改善疾病症状。

基于生物信息学识别与肺癌患者预后和免疫微环境相关的铜死亡基因

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挖掘与肺癌患者预后和免疫微环境相关的铜死亡基因。方法 本研究使用的肺癌数据集来源于TCGA数据库。铜死亡相关基因(cuproptosis-related gene,CRGs)获取于此前报道的文献。R软件Deseq2包鉴定肺癌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取DEGs和CRGs的交集,以获取差异表达的铜死亡相关基因(differentially ePrecision medicinexpressed CRGs,DER428作用-CRGs)。COX分析和R软件rKD025纯度ms包鉴定与肺癌患者预后相关的DE-CRGs。ESTIMATE和CIBERSORT算法识别DE-CRGs与免疫微环境的相关性。结果 相较于正常组织,TCGA数据库的肺癌组织中共存在5 269个DEGs,并与CRGs存在11个交集。11个DE-CRGs主要调控能量代谢、碳代谢和氨基酸代谢。DE-CRGs中,LIPT1是肺癌的独立风险因素,并且与临床特征(年龄、TNM分期和残留肿瘤)构建的列线图对肺癌患者生存的预测结果与患者的实际结局相近。LIPT1表达与M1和M2型巨噬细胞、活化的自然杀伤细胞、CD8+T细胞的浸润呈现正相关(P <0.05),与M0型巨噬细胞、激活的肥大细胞、中性粒细胞和Treg细胞显现显著的负相关(P <0.05)。结论 LIPT1可作为肺癌的预后和免疫微环境相关的铜死亡基因,是肺癌治疗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补肾益气活血汤治疗肾虚血瘀兼夹气虚证复发性流产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补肾益气活血汤治疗肾虚血瘀兼夹气虚证复发性流产(RSA)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肾虚血瘀兼夹气虚证RSA再次妊娠患者10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地屈孕酮片、维生素E软胶囊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肾益气活血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栓前状态指标[抗凝血酶Ⅲ(AT-Ⅲ)、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及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γ-干扰素(IFN-γ)、白https://dickson.daltile.com/fulldisplay?article=33383&FileName=Goodman细胞介素-10 (IL-10)]水平,并记录妊娠结局。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全血还原黏度高切、全血还原黏度低切、血浆黏度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selleck观察组上述3项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D-D、Fib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AT-Ⅲ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D-D、Fi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AT-Ⅲ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TNF-α、IFN-γ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IL-10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TNF-α、IFN-γ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妊娠成功率为90.74%,对照组为70.3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顺利出生的新生儿均存活。结论:Empagliflozin作用补肾益气活血汤治疗肾虚血瘀兼夹气虚证RSA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血栓前状态、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提高妊娠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