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导管腺癌类器官模型的建立及个体化药物敏感性研究

目的:探索胰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患者来源的类器官(Patient-derived tumor organoid,PDO)模型的构建方法,观察类器官的生长情况,评估类器官的组织形态学及遗传稳定性。进一步利用类器官模型对胰导管腺癌进行个体化药物敏感性实验,为药物筛选提供一种良好的临床前模型。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胰导管腺癌新鲜组织,去除脂肪、肌肉及坏死区域,用消化酶消化后获取肿瘤细胞,包埋于稀释好的biobased composite基质胶中形成3D培养,建立类器官模型。类器官生长10天左右进行传代扩增,随后收集样品进行全外显子测序分析其遗传稳定性;将扩增后的类器官收集制成石蜡切片,对其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分析,selleck抑制剂判断其与亲本肿瘤组织病理形态的一致性。同时在类器官传代培养2天后,使用4种临床常用化疗药物,选择吉西他滨、顺铂、伊立替康、5-氟尿嘧啶进行单药治疗,吉西他滨和顺铂以及吉西他滨和5-氟尿嘧啶两组进行联合治疗,并根据说明书进行药物溶解,分析不同类器官的药物敏感性,为临床上不同的胰导管腺癌患者制定个体化疗方案提供参考。结果:成功建立了类器官AG-221模型,HE染色和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亲本组织具有一致性,全外显子测序结果显示该模型保留了亲本组织中大部分基因,变异性小,遗传稳定性高;利用胰导管腺癌类器官模型开展药物筛选研究,不同患者来源的胰导管腺癌类器官模型对相同的药物具有不同的敏感性,两例不同的胰导管腺癌类器官模型分别对吉西他滨和顺铂更为敏感,且对吉西他滨与顺铂联合治疗更加敏感。结论:类器官模型保留了亲本组织中的组织形态、病理学特征、基因组稳定性和肿瘤异质性。不同的胰导管腺癌标本所建立的类器官模型药物敏感性存在差异,在单药治疗中一例类器官对吉西他滨更敏感,另一例对顺铂更为敏感,且对这两例进行吉西他滨与顺铂联合治疗比单药治疗更有效。

浆液性卵巢癌铁死亡关键基因的筛选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浆液性卵巢癌相关铁死亡关键基因,并预测其生物学功能。从GEO数据库中获得有关浆液性卵巢癌的数据集GSE54388,GSE12470,采用R语言中的“limma”包分析挑选浆液性卵巢癌上皮组织与正常卵巢上皮组织中差异表达基因,绘制火山图,热图,Venn软件在线工具绘制GSE54gynaecological oncology388,GSE12470,FerrDb三个数据集韦恩图,对相关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蛋白互作分析,生存分析,对关键基因绘制ROC曲线进行诊断分BIBW2992半抑制浓度析,采用GEPIA2 数据库对筛选基因进行验证,并进行免疫浸润分析。结果:从GSE54388中筛选出2 458个差异基因,其中上调1 309个,下调1 149个,从GSE12470中筛选出3534个差异基因,其中上调1 837个,下调1 697个,与铁死亡基因数据集取交集,共得到16个差异基因,蛋白互作网络筛选出7个基因构建的关键模块,绘制生存曲线发现浆液性卵巢癌患者中5个基因与患者总生存率不良相关,其中NRAS,PSAT1,CDKN2A,GDF15这4个基因高表达,CAV1的低表达,ROC曲线显示这5个基因中CAV1,NRAS,PSAT1的AUC诊断曲线面积大于0.95,有较高的诊断价值,GEPIA2 数据库验证发现5个基因的表达情况与预测相符,仅NRAS基因表达在浆液性卵巢癌患者Ⅱ期、Ⅲ期、Ⅳ期有显著差异(P<0.05),免疫浸润分析发现KD025小鼠CDKN2A表达与aDC细胞浸润水平呈正相关(P<0.05,spearman相关系数0.353),CAV1表达与Mast细胞浸润正向关(P<0.05,spearman相关系数0.327),NRAS与T helper细胞浸呈正向关(P<0.05,spearman相关系数0.362)。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出与浆液性卵巢癌铁死亡相关的5个基因:CAV1,NRAS,PSAT1,CDKN2A,GDF15,可能在浆液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具有成为该病诊断、治疗和预后的潜在分子生物标志物。

血栓弹力图及传统凝血试验对肝移植术中用血的影响

目的 通过肝移植术前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TEG)和常规凝血试验(conventional coagulation tests,CCTs)相关指标,分析检测指标对于肝移植术中用血的预测。方法 对2016年7至2021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肝胆外科22例行肝移植手术的患者,术前监测TEEpigenetics抑制剂G及CCTs等指标,并对数Nirmatrelvir体内实验剂量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肝移植以术中及术后输血为主,输注悬浮红细胞:冰冻血浆:血小板的比例为1:2.31:0.13。肝移植术中Medicopsis romeroi输注红细胞数量和输注血浆的数量与R、K、ANGLE、MA、PT、INR和APTT、HB和HCT具有线性关系。输注血小板数量与K、ANGLE、PT、INR、APTT及HCT具有线性关系。术前R、MA、HB、HCT可预测术中是否大量用血。TEG与CCTs具有一定的相关性。MELD评分> 10分组与MELD评分≤10分组比较,术中红细胞用量明显增加(P <0.05),K值明显延长(P <0.05),ANGLE角明显减小(P <0.05),MA值明显减小(P <0.01),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TEG和CCTs结合起来监测肝移植患者术前的凝血功能,对于肝移植术中用血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尤其对于肝移植患者术中大量用血的预测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蛋白酶体抑制剂Epox促进p53线粒体易位增加卵巢癌顺铂敏感性机制的研究

背景:手术切除与以顺铂为基础的化疗仍然是治疗卵巢癌的主要方法。但顺铂等铂类药物还面临着毒副作用与治疗效果不佳等诸多问题。研究者们期待通过将不同致癌途径的抑制剂联合应用,通过提高顺铂等化疗药物的抗肿瘤活性来增加临床治疗卵巢癌的效果。但是相对于单一抗肿瘤药物作用机制,联合治疗肿瘤的机制仍然知之甚少,进一步研究与探讨药物联合治疗的作用机制,能够为卵巢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线索。细胞蛋白质稳态由2个高度保守的降解途径即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PS,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和巨自噬/自噬调节维持。蛋白酶体通过调节蛋白的降解,在维持蛋白质稳态、促进细胞存活等方面中发挥关键作用。研究者们已经发现MG132等蛋白酶体抑制剂能够减少抑癌蛋白p53降解从而诱导细胞凋亡。而顺铂通过损伤细胞DNA同样可以诱导p53蛋白的表达,提示将蛋白酶体抑制剂与顺铂联合应用可能会产生更有效的抗肿瘤效果。最近还有研究发现,抑制蛋白酶体不仅会引发蛋白质毒性,还会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因此Integrative Aspects of Cell Biology,以线粒体功能障碍为切入点,可能深入阐明p53在抑制蛋白酶体诱导细胞凋亡中的作用。UPS或自噬通过泛素链降解未折叠或错误折叠蛋白质的聚集,这两者之间存在相互代偿作用。当蛋白酶体受到抑制时,如果自噬流通畅,则可以发挥代偿作用促进细胞存活;反之,自噬流受阻时会加重细胞异常蛋白聚集,导致细胞死亡。具有泛素结合结构域(Ubiquitin-associated domain,UBA)的自噬相关蛋白p62通过其UBA结构域可与多泛素化蛋白结合形成蛋白聚集体,所以p62被认为是UPS和自噬之间非常重要的信号通信节点。课题组前期研究工作发现,抑制自噬堆积的p62能形成死亡平台通过募集Caspase-8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研究者们发现p53线粒体易位可以导致细胞凋亡,定位于线粒体的p53被认为可能是抑制肿瘤细胞更有效的作用模式之一。因此,我们推测蛋白酶体抑制剂Epox与顺铂联合可能通过p62影响p53线粒体易位,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从而诱导卵巢癌细胞凋亡。细胞核-线粒体之间对话是决定细胞命运的关键。最近研究发现,ATF5作为一种转录因子,通过参与调控线粒体基质HSP10、HSP60、HSP70及CLPP、YMEL1、LONP1蛋白酶及抗凋亡蛋白等的表达,介导线粒体未折叠蛋白质反应(Mitochondrial-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mt),来协调细胞核-线粒体之Z-IETD-FMK体外间对话,促进细胞生存。因此ATF5在肿瘤发生发展与药物治疗中的作用受到了关注。虽然有文献报道抑制蛋白酶体能够诱导UPRmt,但是ATF5介导的UPRmt与肿瘤细胞顺铂敏感性的关系尚不清楚。以上研究结果提示,通过探讨靶向ATF5介导的UPRmt抑制卵巢癌细胞生存的机制,可能为阐明蛋白酶体抑制剂与化疗药物联合诱导卵巢癌细胞凋亡的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本学位论文以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作为基础,以上皮性卵巢癌细胞系为研究对象,首先探讨选择性蛋白酶体抑制剂Epox对卵巢癌细胞顺铂敏感性的影响及线粒体p53表达的作用;再利用p62功能性结构域突变技术,确定p62的UBA与LIR结构域突变对线粒体p53表达的影响;最后结合细胞核编码蛋白表达的变化及临床卵巢癌患者病理组织染色结果,从ATF5介导的UPRmt角度阐明Epox联合顺铂通过细胞核—线粒体交叉对话干扰线粒体功能,从而诱导卵巢癌细胞凋亡的机制,旨在为临床卵巢癌的药物联合治疗提供理论与实验依据。研究方法:1.卵巢癌组织芯片差异基因表达的分析利用GEO数据库中GSE9891芯片,对不同卵巢癌组织进行差异表达基因的分析:(1)对不同卵巢癌组织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2)对不同卵巢癌组织差异表达基因进行KEGG分析。2.顺铂对p53蛋白表达的影响及Epox联合顺铂对细胞活力、线粒体功能的影响(1)顺铂对卵巢癌细胞p53蛋白表达的影响及Epox对卵巢癌细胞顺铂敏感性的影响:(1)利用不同剂量顺铂处理A2780细胞和SKOV3细胞24h,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用2μg/m L顺铂分别处理2种细胞3h、6h、12h和24h,Western blot法检测2种细胞中p53的表达,以明确p53在顺铂敏感性不同的卵巢癌细胞中的表达差异。(2)利用不同剂量的顺铂单独或和Epox联合处理A2780细胞和SKOV3细胞24h,MTT法检测细胞活力。(2)Epox联合顺铂对线粒体功能及p53对OXPHOS复合体亚基表达的影响:(1)100n M Epox和2μg/m L顺铂单独或联合处理A2780细胞,JC-1染色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线粒体膜电势;ATP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ATP水平;RT-q PCR检测mt DNA拷贝数。(2)分离线粒体蛋白,Western blot检测POLRMT和OXPHOS复合体蛋白的表达;RT-q PCR检测mt DNA编码的OXPHOS复合体亚基的m RNA水平。(3)将wt-p53质粒转染至A2780细胞,RT-q PCR检测OXPHOS复合体亚基的m RNA表达水平。3.p62通过UBA结构域影响p53线粒体易位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1)Epox和顺铂单独或联合对p62和p53亚细胞定位的影响:(1)利用100n M Epox和2μg/m L顺铂单独或联合处理A2780细胞12h,分离细胞核及细胞浆蛋白,Western blot法检测p62和p53的表达。(2)Epox和顺铂单独或联合处理A2780细胞12h,分离线粒体和细胞浆蛋白,Western blot法检测p62和p53的表达。(3)免疫荧光法检测p53和p62与细胞线粒体的共定位情况。(2)Epox和顺铂单独或联合对自噬流及p53和p62蛋白聚集状态的影响:(1)利用100n M Epox和2μg/m L顺铂单独或联合处理A2780细胞12h,加入自噬特异性抑制剂氯喹,Western blot法检测自噬蛋白LC3、p62以及泛素蛋白表达,评价自噬流是否通畅。(2)利用Epox与顺铂单独或联合处理A2780细胞12h,利用1%Triton-SDS对蛋白进行分离,Western blot法检测蛋白的可溶成分与不可溶成分中的p62和p53表达,以确认p53和p62的蛋白聚集状态。(3)p62蛋白的UBA与LIR结构域对线粒体p53和OXPHOS复合体表达及对顺铂敏感性的影响:(1)构建野生型p62(wt-p62)、UBA结构域截短突变的p62(ΔUBA)以及LIR结构域截短突变的p62(ΔLIR),转染A2780细胞,2μg/m L顺铂处理12h,分离线粒体蛋白,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p53的表达。(2)将wt-p62、p62(ΔUBA)以及p62(ΔLIR)转染A2780细胞,2μg/m L顺铂处理A2780细胞12h,用RT-q PCR检测13个OXPHOS复合体亚基的m RNA表达。(3)将wt-p62、p62(ΔUBA)转染A2780细胞,2μg/m L顺铂处理细胞24h,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利用100n M Epox和2Laduviglusib供应商μg/m L顺铂单独或联合处理转染了p62(ΔUBA)的A2780细胞12h,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p53的表达。4.Epox联合顺铂抑制ATF5介导的UPRmt诱导A2780细胞凋亡的机制(1)Epox联合顺铂对A2780细胞线粒体ATF5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利用100n M Epox和2μg/m L顺铂单独或联合处理A2780细胞12h,分离线粒体以及胞浆蛋白,Western blot法检测UPRmt关键蛋白ATF5以及其下游凋亡相关蛋白BCL-2、MCL-1、BAX的表达,以明确ATF5介导的UPRmt的变化与Epox联合顺铂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2)Epox联合顺铂对A2780细胞ATF5转录活性的影响:(1)分离细胞核以及胞浆蛋白,Western blot法检测ATF5在细胞核的表达。(2)RT-q PCR检测ATF5介导的UPRmt下游LONP1,HSP10,HSP60以及mt HSP70的m RNA水平,评价Epox联合顺铂对ATF5转录活性的影响。(3)人卵巢癌组织中COXIV、p53、HSP60、YME1L1、ATF5表达的检测: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卵巢癌组织中线粒体含量、ATF5、p53、HSP60、YME1L1蛋白表达,验证线粒体及相关调控蛋白与肿瘤恶性潜能的关系。研究结果:1.卵巢癌组织芯片差异基因表达的分析(1)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泛素样蛋白连接酶结合活性、DNA复制的调控、泛素-蛋白转移酶活性等生物学过程。(2)KEGG信号通路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蛋白消化和降解通路、p53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细胞周期等信号通路。2.顺铂对p53蛋白表达的影响及Epox联合顺铂对细胞活力、线粒体功能的影响(1)顺铂对卵巢癌细胞p53蛋白表达的影响及Epox对卵巢癌细胞顺铂敏感性的影响:(1)MTT结果显示,与SKOV3细胞相比,相同剂量的顺铂能明显降低A2780细胞的细胞活力;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相同剂量的顺铂作用下,A2780细胞p53的表达随顺铂作用时间延长逐渐增加,而SKOV3细胞的p53蛋白表达水平未见明显变化。提示卵巢癌细胞的顺铂敏感性与p53的表达有关。(2)MTT结果显示,与SKOV3细胞相比,Epox联合顺铂能够对明显降低A2780细胞的细胞活力,提示Epox能够明显增加A2780细胞的顺铂敏感性。(2)Epox联合顺铂对线粒体功能及p53对OXPHOS复合体亚基表达的影响:(1)线粒体功能检测结果显示,Epox联合顺铂联合导致A2780细胞线粒体膜电势明显下降、ATP水平降低及mt DNA拷贝数下降。提示,线粒体功能障碍与抑制蛋白酶体增加顺铂敏感性有关。Epox处理时,ATP水平降低,由mt DNA编码的OXPHOS复合体亚基的m RNA表达有升高趋势。提示OXPHOS生物合成可能是卵巢癌细胞存活的代偿机制之一。(2)Epox联合顺铂导致线粒体RNA聚合酶POLRMT、OXPHOS复合体亚基以及mt DNA编码的OXPHOS复合体亚基的m RNA表达均降低,提示Epox联合顺铂导致mt DNA转录功能受损。(3)在A2780细胞中过表达野生型p53后,RT-q PCR结果显示,大部分由mt DNA编码的OXPHOS复合体亚基m RNA表达明显下降。提示,Epox联合顺铂通过抑制A2780细胞OXPHOS生物合成引起线粒体功能障碍,这可能与p53有关。3.p62通过UBA结构域影响p53线粒体易位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1)Epox和顺铂单独或联合对p62和p53亚细胞定位的影响:(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Epox组或顺铂组相比,Epox和顺铂联合组中p53的细胞核表达没有明显改变,提示细胞核表达的p53可能并不是Epox与顺铂联合诱导卵巢癌细胞凋亡的主要原因。(2)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Epox组或顺铂组相比,Epox和顺铂联合组中p53的线粒体表达明显增加;与顺铂组相比,Epox和顺铂合加组中的p62的线粒体表达也明显增加,提示线粒体表达的p53可能是Epox与顺铂联合诱导卵巢癌细胞凋亡的主要原因。(3)细胞免疫荧光结果显示,Epox联合顺铂能够分别增加p53和p62与线粒体的共定位。提示,Epox联合顺铂增加线粒体中p53和p62的定位。(2)Epox和顺铂单独或联合对自噬流及p53和p62蛋白聚集状态的影响:(1)Epox单独处理组加入氯喹抑制自噬,结果显示,LC3、p62以及泛素化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提示,Epox能够增加A2780细胞的自噬水平,且自噬流量通畅;Epox联合顺铂处理组加入氯喹时,LC3与p62的表达均下调,提示,Epox联合顺铂可能导致A2780细胞自噬流量受阻。(2)Western blot结果显示,Epox能够增加不可溶蛋白中p53和p62蛋白的表达,同时泛素化蛋白总体水平增加。提示Epox可能通过导致异常蛋白堆积从而影响p53的亚细胞定位。(3)p62蛋白的UBA与LIR结构域对线粒体p53和OXPHOS复合体表达及对顺铂敏感性的影响:(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野生型p62相比,顺铂处理下A2780细胞p62蛋白UBA以及LIR结构域突变,明显下调p53的线粒体表达。提示p62的UBA结构域和LIR结构域可能参与调控p53在线粒体的表达。(2)RT-q PCR检测结果显示,p62蛋白UBA结构域突变上调OXPHOS复合体亚基m RNA表达,而p62蛋白LIR结构域突变则不能上调OXPHOS复合体亚基m RNA水平。提示p62的UBA结构域可能参与调控了卵巢癌A2780细胞mt DNA编码OXPHOS复合体亚基m RNA的表达,而LIR结构域则作用较弱。(3)MTT结果显示,p62蛋白UBA结构域突变导致A2780细胞的顺铂的敏感性降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Epox组与Epox和顺铂合加组之间p53的表达含量无显著性差异,在转染了UBA结构域截短突变体后,Epox和顺铂联合作用并不能使p53在线粒体上的表达明显高于Epox组,进一步证明p62的UBA结构域可能参与了p53线粒体易位的调控。4.Epox联合顺铂抑制ATF5介导的UPRmt诱导A2780细胞凋亡的机制(1)Epox联合顺铂对A2780细胞线粒体ATF5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结果显示,Epox与顺铂联合处理A2780细胞抑制ATF5及抗凋亡蛋白BCL-2和MCL-1的线粒体表达,增加BAX/BCL-2比值。提示,Epox联合顺铂诱导卵巢癌细胞凋亡可能与线粒体ATF5表达下降有关。(2)Epox联合顺铂对A2780细胞ATF5转录活性的影响:(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Epox组相比,Epox与顺铂联合处理组的ATF5在A2780细胞核的表达有一定程度的下调。提示Epox联合顺铂能够抑制ATF5进入细胞核。(2)RT-q PCR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Epox组和Epox和顺铂合加组的ATF5下游调控的UPRmt相关基因LONP1,HSP10,HSP60以及mt HPS70的m RNA表达上调;但与Epox组相比,Epox与顺铂联合处理组的LONP1、HSP10、HSP60以及mt HSP70的m RNA表达下调。以上结果提示,Epox联合顺铂通过干扰ATF5介导的UPRmt来干扰线粒体-细胞核交叉对话,从而干扰了线粒体质量控制,抑制OXPHOS生物合成,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抑制了UPRmt介导的细胞促存活作用,诱导细胞凋亡。(3)人卵巢癌组织中COXIV、p53、HSP60、YME1L1、ATF5表达的检测:卵巢癌组织中线粒体含量分析显示,癌组织的线粒体含量高于癌旁组织,表明卵巢癌细胞需要提高线粒体含量以维持自身代谢和增殖等的需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在卵巢癌组织中ATF5、p53、HSP60及YME1L1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且主要位于线粒体。提示ATF5介导的UPRmt与卵巢癌的恶性潜能有关。结论:1.卵巢癌的顺铂敏感性与p53蛋白的表达有关,Epox能够明显增加卵巢癌A2780细胞顺铂的敏感性。2.p62介导的p53线粒体易位通过影响线粒体RNA聚合酶POLRMT和线粒体mt DNA编码OXPHOS复合体亚基的表达,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可能是Epox增加顺铂敏感性的主要原因。3.Eopx联合顺铂诱导细胞核与线粒体p62蛋白等蛋白聚集,堆积的p62蛋白通过UBA结构域促进蛋白聚集,在诱导卵巢癌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了关键“桥梁”作用。4.Epox联合顺铂通过干扰ATF5介导的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UPRmt)导致异常蛋白聚集,加重线粒体功能紊乱。

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机制中铁死亡关键基因

目的 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急性心肌梗死中铁死亡相关基因,初步探索潜在生物标志物及治疗靶点。方法 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下载GSE66360数据集,并与Ferroptosis基因取交集,筛选与急性心肌梗死相关的铁死亡基因,采用GO、KEGG的功能富集分析,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应用Cytoscape可视更多化模块内基因共表达关系,筛选出关键基因TLR4和ATF3。通过miRWalk 2.0进行筛选靶向关键基因的microRNA,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分AZD9291溶解度析关键基因诊断价值,采用ELISA进一步验证其表达。结果 共筛选出27个铁死亡bile duct biopsy相关差异表达基因,GO与KEGG的功能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它的作用可能和炎症、氧化应激、坏死和凋亡、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基于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筛选出2个关键基因TLR4和ATF3,同时发现hsa-mir-155-5p作为靶向这2个基因的miRNA,TLR4和ATF3在AMI患者中表达水平上调,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绘制ROC曲线提示TLR4的AUC值0.9700,ATF3的AUC值0.9850,具有很高的诊断能力。结论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TLR4和ATF3在AMI中的潜在作用,为AMI的铁死亡机制提供新的见解,有望成为潜在诊断生物标志物及治疗靶点。

关节液HBP、CRP、血沉及miR-146a水平对老年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究关节液肝素结合蛋白(HBP)、C-反应蛋白(CRP)、血沉及微小RNA(miR)-146a水平对老年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PJI)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庆阳市人民医院在2019年10月-2021年3月收治的196例老年关节置换手术患者相关资料,依据术后是否出现PJI将患者分为感染组36例与未感染组160例,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关节液HBP、CRP、血沉及miR-146a水平,分析其在PJI更多诊断及治疗疗效评估中的预测价值。结果 感染组患者关BLZ945使用方法节液HBP、CRP、血沉及miR-146a水平高于未感染组(P<0.05);关节液HBP、CRP、血沉、miR-146a用于PJI诊断曲线下面积(AUC)为0.693、0.697、0.692、0.786,四指标联合用于PJI诊断AUC值为0.931;治疗Medical face shields无效组患者关节液HBP、CRP、血沉、miR-146a水平高于治疗有效组(P<0.05);关节液HBP、CRP、血沉、miR-146a用于PJI患者治疗疗效预测AUC为0.738、0.741、0.647、0.794,各指标联合对PJI患者治疗疗效预测AUC值为0.900。结论 老年关节置换术后PJI患者关节液HBP、CRP、血沉、miR-146a水平异常上升,四指标联合用于PJI诊断以及PJI患者治疗疗效评估有一定价值。

大麦若叶对溃疡性肠炎相关癌变的预防作用及机制初探

大麦若叶(barley leaf,BL)对肠道健康具有潜在益处,但对结直肠癌的预防作用及机制尚未明确。为探究BL对结直肠癌的影响并阐述作用机制,研究分别建立了氧化偶氮甲烷/葡聚糖硫酸钠(azoxymethane/dextran sodium sulfate,AOM/DSS)诱导的结直肠癌小鼠模型和CT26移植瘤小鼠模型,研究发现BL明显减少了AOM/DSS诱导模型小鼠肿瘤结节数量但并不影响CT26移植瘤的生长。同时,通过蛋白印迹法,发现BL降低了结肠组织中重要结直肠癌致癌基因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PLX5622供应商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蛋白表达水平;通过16S测序分析以及GC-MS分析,发现5% BL干预能够改善肠道群菌失调,使乙酸含量提升了2.53倍、丙酸3.63倍、丁酸3.81倍;通过细胞实验,发现乙酸钠、丙Immune changes酸钠及丁酸钠可以抑制由EGF介导细胞恶性转化过程相关信号通路中p-AKT和p-ERK蛋白表达水平,从而明显抑制正常上皮细胞JB 6P+的恶性转化。综上所述RAD001 IC50,大麦若叶通过改善小鼠肠道菌群失调,提高部分短链脂肪酸的含量,下调肿瘤相关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的表达,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进而缓解结直肠癌的发生和发展。

巨核细胞/血小板E1A激活基因阻遏子基因敲除小鼠构建及胎肝巨核细胞诱导分化

目的 构建巨核细胞/血小板特异性E1A激活基因阻遏子基因(Creg1)敲除小鼠,并诱导小鼠胚胎胎肝巨核细胞的分化,为研究Creg1在巨核细胞分化和血小板生理功能中的作用提供实验工具及方法。方法 将雌性Creg1~(flox/flox)小鼠与雄性血小板因子4(Pf4)-Cre~+小鼠繁育,获得Creg1~(flox/wt) Pf4-Cre~+小鼠,进一步交配获得巨核细胞/血小板特异性Creg1敲除小鼠(Creg1~(flox/flox) Pf4-Cre~+,简写为Creg1~(-/-))。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及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基因型鉴定。取Creg1~(flox/flox)和Creg1~(-/-)孕龄约15 d小鼠的胎肝,体外培养胎肝细胞4 d,加入血小板生成素,光镜下观察两组巨核细胞形态和大小的区别。结果 本研究成功构建了Creg1~(-/-)小鼠。与Creselleckchemg1~(flox/flox)小鼠比较,Creg1~(-/-)小鼠巨核细胞中Creg1 mRNA的表达量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reg1~(flox/flox)小鼠比较,Creg1~(-/-)小鼠胎肝巨核细胞诱导分化4 d时,光镜下观察发现,巨核细胞的直径明显变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ionic robotic fish。结论 Creg1~(-/-)小鼠作为研究巨核细胞和血小板相关疾病发生机制的实验工具鼠,可能揭示尚未发现和阐明的GDC-0973分子量重要病理生理学机制,为临床治疗血小板疾病提供理论基础支持。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浆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素Kexin9型与血小板活化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无复流的关系

目的 分析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浆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素selleck HPLCKexin9型(PCSK9)与血小板活化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无复流的关系。方法 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三二〇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共招募218例STEMI患者,顺利完成急诊PCI。将PCI后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分级<3级定义为无复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所有患者入院时血浆PCSK9水平,采用全血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PMA)形成。结果 所有STEMI患者血浆PCSK9水平为61.10~750.75 ng/mL,中位值为279.50 ng/mL。血浆PCSK9高水平组STEMI患者PCI后无复流发生率更高,且此网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无复流组STEMI患者PMA及血浆PCSK9水平均高于复流组STEMI患者[(36.40±8.23)%比(33.35±7.79)%,(386.12±130.46)ng/mL比(263.36±103.40)ng/mL],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93,P=0.029;t=6.394,P <0.001)。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浆PCSK9水平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峰值心肌肌钙蛋白I水平、PMA呈正相关(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Epimedium koreanum果显示,D-二聚体水平≥382 mg/L、血浆PCSK9水平≥279.50 ng/mL是STEMI患者PCI后无复流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显示,血浆PCSK9水平预测STEMI患者PCI后无复流的曲线下面积为0.766[95%置信区间(CI):0.689~0.844],显著优于D-二聚体的0.663(95%CI:0.565~0.761)(P <0.05)。结论 STEMI患者血浆PCSK9水平与血小板活化有关,PCSK9可作为预测STEMI患者无复流的生物标志物。

β-胡萝卜素通过调控肝脏铁死亡途径减轻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英文)

Background:Obesity has become a major public health problem and ferroptosis is associated with obesity and metabolic diseases.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Biomass exploitationto investigate whether β-carotene can reduce high-fat diet induced obesity by regulating lipid peroxidation associated with ferroptosis in liver. Method:Four-week-old male C57BL/6J mi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and fed as follows:1)control group(10% of calories from fat,n=8),2)control group with β-carotene(n = 8),3)high-fat diet group(60% of calories from fat,n =8) and 4)high-fat diet with β-carotene(n =8).After 12 weeks’ feeding,the obese mouse model was established and then β-carotene(3mg/kg) was given intragastric administration. Result:1.After 8 weeks’ intervention,the weight,body fat and the expression of ferroptosis related proteins between contro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β-carotene were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Compared with high-fat diet group,the weight,body fat,the area under curve of 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and Insulin Tolerance Test,serum contents of Fe,triglyceride,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and total cholesterol in high-fat diet with β-carotene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P<0.05). 2.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high-fat diet group,the lipid droplet in t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cobimetinib-gdc-0973-rg7420.htmlhe liver of high-fat diet with β-carotene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3.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 Ferritin light chain,Heme oxygenase-1,Cyclooxygenase-2,Acyl-CoA synthetase long chain family member 4,Ferritin heavy chain and Transferrin in high-fat die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Glutathione peroxidase 4 and Ferroportin1 was downregulated(P<0.05).Compared with high-fat diet group,those protein expression in highfat diet with β-carotene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down-regulated,Glutathione peroxidase 4 and Ferroportin1 was increased(P<0.05),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results of Immunohistochemistry. Conclusion:After 8 weeks of β-carotene intragastric administration,the weight,body fat,glycolipid metabolism and lipid peroxidation associated with ferroptosis of the liver in high-fat diet induced obese mice had been improved.We demonstrated that β-carotene alleviates high-fat diet induced obesity by improving hepatic lipid peroxidation induced by ferroptosis,which provided a perspective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mechanism of reducing obesity and related metabolic diseases by inhibiting feselleck LY2157299rroptosis related pathwa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