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盐胁迫条件下宁夏枸杞苯丙烷代谢相关基因差异表达规律,以不同浓度NaCl(0,100,200,300 mmol/L)处理的水培宁夏枸杞幼苗为研究材料,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qRT-PCR对盐胁迫下宁夏枸杞苯丙烷代谢相关基因差异表达进行分析,同时对该途径中关键酶活性及产物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宁夏枸杞在不同浓度NaCl处理下共有58个苯丙烷代谢相关基因差异表达,且随着盐胁迫程度的增加selleck激酶抑制剂大部分基因表达水平上调或不变;(2)随着VX-765NaCl浓度的增加,宁夏枸杞叶片抗氧化酶SOD、POD、CAT的活性均下降,而酚类物质、类黄酮和木质素的含量在100 mmol/L NaCl处理下均显著积累。研究发现,宁夏枸杞可能通过调控苯丙烷代谢相关基因上调表达,增加酚类物质、类黄酮和木质素的合成,来清除过多toxicology findings活性氧和提升细胞壁强度以适应盐胁迫;宁夏枸杞可耐受的NaCl浓度在100~200 mmol/L之间。
Author: admin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近视复明丸治疗近视的作用机制
目的 探讨近视复明丸治疗近视的作用机制。方法 检索TCMSP、TCMID数据库获取近视复明丸中药有效成分,检索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获取有效成分的靶点信息,检索GeneCards、DrugBank、OMIM、Therapeutic Target Database获取近视的主要靶点;运用Cytoscape3.9.1软件和STRING平台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PPI)网络图;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选取48只3周龄雄性普通级豚鼠,分为空白组、近视模型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模型复制成功后给予药物干预。予近视模型组2 mL生理盐水灌胃;中药高剂量组予2 mL近视复明丸药粉(给药浓度为0.8 g/mL)灌胃;中药低剂量组予2 mL近视复明丸药粉(给药浓度为0.2 g/mL)灌胃。空白组予2 mL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共4周。HE染色观察巩膜组织病理变化,RT-qPCR检测巩膜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 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ssue inhibitor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 TIMP-2)表达水平。结果 近视复明丸包括有效成分587个,相关作用靶点1 760个,药物疾病的共同靶点122个。selleck LY2835219网络分析的结果获得丝氨酸-苏氨酸激酶(serine-threonine kinase 1, AK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 VEGFA)、白细胞介素-1β(interlukin-1β, IL-1β)、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MMP-9)、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Durable immune responses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MMP-2等关键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631个条目,KEGG通路富集筛选出151条信号通路。动物实验结果显示:近视复明丸能够明显降低豚鼠巩膜组织MMP-2mRNA表达水平(P<0.01),同时提高TIMP-2 mRNA表达水平(P<0.05),促进巩膜胶原纤维合成,减少巩膜胶原纤维降解。结论 近视复明丸能降低MMP-2 mRNA表达水平,升高TIMP-2 mRNA表达水平,进而调控CX-5461说明书巩膜重塑,延缓近视的进展。
Crispr-Cas12a法快速检测脑胶质瘤异柠檬酸脱氢酶1基因突变的效能研究
目的 运用Crispr-Cas12a法快速检测冰冻脑胶质瘤组织样本中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基因R132H单核苷酸多态性,初步评Enasidenib化学结构价该方法的检测效能及其与直接测序方法的一致性。方法 选择30例脑胶质瘤冰冻组织样本,分别使用Crispr-Cas12a法、免疫组织化学法(IHC)以及直接测序法对样本IDH1-R132H位点突变情况进行检测,计算Crispr-Cas12a法的灵敏度、特异性等效能指标,并利用配对χ~2检验(McNemar检验)及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Crispr-Cas12a法、IHC法与金标准(直接测序方法)的一致性。结果 利autoimmune gastritis用Crispr-Cas12a法初步实现了60 min内对冰冻脑胶质瘤组织样本IDH1-R132H位点突变的快速检测。以直接测序为金标准,Crispr-Cas12a法的灵敏度为87.7%,特异性为97.0%寻找更多,一致性为91.1%,Kappa一致性检验显示两种方法一致性较好(k=0.816)。结论 Crispr-Cas12a法能快速、准确地对冰冻脑胶质瘤组织样本IDH1-R132H突变进行检测,且稳定性较好,有望成为一种检测IDH1突变的术中检测方法。
子宫内膜异位症铁死亡相关诊断基因及治疗靶点的遗传分析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EMs)铁死亡相关诊断基因及治疗靶点。selleck VX-765方法:从GEO及FerrDb数据库下载EMs相关基因芯片数据和铁死亡相关基因信息;通过LASSO算法及SVM-RFE算法筛选EMs铁死亡相关诊断基因,并分析这些基因的诊断能力;应用R软件对筛选出的诊断基因进行功能、通路、GSEA富集分析及GSVA富集分析;通过DGIdb数据库检索与诊断性基因相关的药物,并基于诊断基因构建ceRNA网络。应用CIBERSORT分析诊断基VE-822浓度因与免疫细胞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获得31个EMs铁死亡相关差异基因,通过LASSO算法及SVM-RFE算法筛选出8个EMs铁死亡相关的诊断基因,包括DUOX2、SLC38A1、MAPK1、PANX1Carcinoma hepatocellular、HSPB1、JUN、P4HB及PDK4,并证明了这些基因具有可靠的诊断能力。功能富集分析表明,这些诊断基因可能通过参与自噬、免疫细胞、细胞因子和多种激酶的调节等,在EMs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DGIdb数据库检索到245种与8个诊断性基因相关的药物,而基于诊断基因构建的ceRNA网络揭示了这些基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调控关系。CIBERSORT分析表明,EMs免疫微环境的变化可能与SLC38A1及P4HB密切相关。结论:本研究挖掘了EMs的铁死亡相关诊断基因及其治疗靶点,为研究EMs的分子机制、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及理论基础。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引起极度血小板增多症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引起极度血小板增多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胜利油田中心医院收治的1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引起的极度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结果 本例患者为青年女性,否认血小板增多病史及血液系PEG300核磁统其他疾病病史,急性起病,血小板极度增多(多次报危急值social media),后完善骨髓穿刺活检及购买BIBW2992相关基因检测排除血液系统疾病,考虑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导致继发性血小板增多。在充分补液,纠正酮症酸中毒的过程中血小板水平也随之降低,4天内血小板降至正常范围,且在日后随访过程中血小板维持正常水平。结论 查阅相关文献,目前国内外尚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血小板极度增多的病例报道,现就此例病例进行报道,以期在临床上发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血小板极度增多时避免误诊及过度治疗。
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移植前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肠道定植筛查和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identical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haplo-HSCT)前筛查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 CRE)肠道定植的结果和临床immune imbalance意义。方法 纳入2021年6月1MLN4924配制日至2022年6月1日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血液病患者241名,在患者入院48 h内行肛拭子筛查,患者出现发热时抽取血培养。同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方法对患者CRE肠道定植率、影响因素、病原菌分布情况及CRE定植和血流感染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 241名haplo-HSCT患者中CRE阳性患者90例,定植率为37.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男性(OR 2.42,95%CI 1.38-4.22,P<0.05)和移植前30 d内感染史(OR 3.37,95%CI 1.59-7.17,P<0.05)可能是CRE肠道定植LY-188011的独立危险因素。90例患者共检出95株CRE菌株,排列前5位的分别是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38/95, 40.0%),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29/95, 30.5%),耐碳青霉烯类阴沟肠杆菌(13/95, 13.6%),耐碳青霉烯类产酸克雷伯菌(6/95, 6.3%),耐碳青霉烯类奇异变形杆菌(3/95, 3.1%)。在CRE定植组移植过程中血流感染发生率12.0%(29/241),非定植组3.3%(8/241),其中定植组血流感染的病原菌与CRE定植菌一致率达到100%。结论 在患者haplo-HSCT期间肛拭子细菌培养有利于检出CRE肠道定植,为对重点菌群的主动监测,预防并控制感染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
测序时代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亚型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是最常见的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以R-CHOP(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和泼尼松)为基础的一线治疗前提下,仍有部分患者无法达到令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以细胞起源(COO)分型为基础的一系列R-CHOP+X的临床试验虽未取得整体人群的显著获益,但在一定程度上为更多创新策略的探索奠定了基础,随着近几年来以遗传学特征为基础的新基因分类研究逐渐完善和成熟,基于分子分型的DLBCL R-CHOP+X方案进获悉更多入大众视野,本文通过测序对DLBCL患者进行精准分型,对基于测序的亚型联合靶向药能否改善疗效进行预后比较。方法:1.回顾性收集2013年9月至2021年9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血液内科收biologic enhancement治的111例DLBCL患者的石蜡包埋样本,从中提取基因组DNA经二代测序技术进行分型,分别为MCD亚型、TP53突变型、BN2亚型、EZB亚型、N1亚型和其他型,能够进行测序分型且病历资料及随访资料完整患者有71例。2.应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用Log-rank检验进行预后单因素分析。经单因素分析后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完成随访的71例患者中,随访日期截止为2023年1月,中位随访时间为58.90个月,29例患者死亡,MCD亚型、TP53突变型、EZB亚型、BN2亚型中位生存期未达到,N1亚型中位生存期26.9个月,其他型中位生存期56.0个月。2.单因素分析结果示:MCCL 318952纯度D亚型中,Hans分型为non-GCB亚型、合并骨髓浸润、B症状是OS的不良预后因素,淋巴细胞计数降低是PFS的不良预后因素。TP53突变型中,合并骨髓浸润、ECOG≥2分、LDH升高同时是OS、PFS的不良预后因素。BN2亚型中,男性、IPI≥2分、ECOG≥2分、淋巴细胞计数降低、LMR降低是OS的不良预后因素,BCL-2(+)、non-GCB亚型、Ann Arbor分期Ⅲ-Ⅳ期、IPI≥2分、淋巴细胞计数降低、LMR降低是PFS的不良预后因素。EZB亚型中,合并骨髓浸润、B症状、单核细胞计数升高是PFS的不良预后因素。其他型中,BCL-6(-)、LDH升高是OS的不良预后因素,LDH升高是PFS的不良预后因素。3.将各亚型患者中经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分析示无独立预后因素。4.根据是否基于分子分型添加特定靶向药,将联合和未联合靶向药的MCD亚型患者和整体患者分别进行比较,结果示MCD亚型和整体患者中联合特定靶向药的患者存活率均为100%,基于分型联合特定靶向药与MCD亚型患者和整体患者的OS都显著相关(P<0.05)。结论:1.单因素分析结果示:Hans分型、骨髓浸润、B症状、淋巴细胞计数与MCD亚型DLBCL预后相关。骨髓浸润、ECOG评分、LDH与TP53突变型DLBCL预后相关。性别、IPI评分、ECOG评分、淋巴细胞计数、LMR、BCL-2、Hans分型、Ann Arbor分期与BN2亚型DLBCL预后相关。骨髓浸润、B症状、单核细胞计数与EZB亚型DLBCL预后相关。BCL-6、LDH与其他型DLBCL预后相关。2.基于分子分型添加特定靶向药不论在MCD亚型患者中还是在整体患者中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存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预后。
黄芪甲苷治疗PM2.5致肺损伤的转录网络整合研究及实验验证
目的 挖掘黄芪甲苷介导铁死亡治疗PM2.5致肺损伤的调控网络,并进行实验验证。方法 通过数据库、R语言和Perl软件筛选出黄芪甲苷介导铁死亡调控PM2.5致肺损伤的关键基因,构建lncRNA-miRNA-mRNA转录网络进行富集分析。体内实验分为药效和机制两部分验证,药效部分中,35只雄性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采用喉镜下气管滴注PM2.5诱导肺损伤模型。通过肺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HE)、湿/干重比、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介素1β(Interleukin,IL-1β)浓度评估肺损伤程度;通过透射电镜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铁死亡水平。机制部分中,28只雄性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RSL3在PMintestinal dysbiosis2.5造模前1 h腹腔注射,其余组的干预及检测指标同药效部分。结果 挖掘出黄芪甲苷介导铁死Tamoxifen化学结构亡治疗PM2.5致肺损伤的16个关键lncRNA、9个关键miRNA和6个关键mRNA组成的lncRNA-miRNA-mRNA转录网络。体内实验证实,与空白组相比,PM2.5组大鼠肺损伤评分明显增高(P<0.0001),伴肺水肿(P<0.01);BALF中TNF-α、IL-1β浓度升高(P<0.0001);透射电镜下可见到线粒体典型的铁死亡改变;肺组织Nrf2、GPX4和HO-1下调(P<0.0001),p-p38 MAPK和p-ERK上调(P<0.01)。与PM2.5组相比,黄芪甲苷高剂量组中上述趋势显著逆转,肺损伤评分降低(P<0.01),肺水肿减轻(P<0.05),TNF-α、IL-1β浓度降低(P<0.01),线粒体铁死亡改善,肺组织Nrf2、GPX4、HO-1升高(P<0.0001),p-p38 MAPK和p-ERK降低(P<0.05)。而铁死亡激动剂RSL3的干预明显消除了黄芪甲苷的治疗作用。结论 PF-07321332体内黄芪甲苷对PM2.5致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抑制MAPK信号通路活化,从而减轻铁死亡,这与构建的转录网络整合预测结果类似。
胰岛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效果
目的:探讨胰岛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TG-AP)的效果。方法Multi-readout immunoassay:选取2017年5月—2022年10月北京市顺义区医院收治的197例HTG-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应用胰岛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比较两组胰腺炎Atlanta分级,淀粉酶、甘油三酯(T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以及Captisol治疗效果。结果:两组轻症胰腺炎、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重症胰腺炎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淀粉酶、TG、hs-CRP、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淀粉酶、TG、hs-CRP、IL-Alisertib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TG、hsCRP、IL-6水平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淀粉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结论:在HTG-AP治疗中应用胰岛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的效果显著,对患者身体功能的改善具有促进作用,能够抑制炎性反应,具有推广价值。
激光汽化术与等离子电切术在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目的 对比分析1 470 nm半导体激光汽化术与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TUPK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医院2018年11月—2021年11月收治的BPH患者82例,通Docetaxel价格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UPKP组和激光汽化术组各41例。TUPKP组行TUPKP,激光汽化术组行1 470 nm半导体激光汽化术,比较Medically Underserved Area2组临床疗效,围术期指标,术前、术后1个月的排尿功能、生活质量评分(Berzosertib纯度QOL)、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总有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汽化术组膀胱冲洗时间、住院时间短于TUPKP组,血钠、血红蛋白下降值少于TUPKP组(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1个月,2组残余尿量减少,最大尿流率加快,前列腺体积缩小,QOL评分、IPSS评分降低,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 470 nm半导体激光汽化术、TUPKP治疗BPH均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均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排尿功能及生活质量,但1 470 nm半导体激光汽化术有膀胱冲洗时间、住院时间更短,血钠、血红蛋白下降值低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