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手术方案在3、4期压力性损伤修复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负压创面治疗技术联合手术修复和单纯手术修复在3、4期压力性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烧伤与皮肤创面修复外科2014年1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3、4期压力性损伤患者125例,共131处创面,根据是否使用负压创面治疗分为负压组(57处)和非负压组(74处)。负压组手术方案如下:一期扩创后,行负压创面治疗,待创面形成新鲜肉芽组织,二期行创面修复手术;非负压组手术方案如下:清创后直接行一期创面修复手术。分析纳入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因、基础疾病、营养状态等一般资料,比较两组基线、术前、术中、术后及结局资料,采用压疮愈合量表(PUSH量表)评估压力性损伤的愈合情况,分析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在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二次手术修复率及一次手术修复愈合率的区别。结果:纳入的125例患者,共131处创面,年龄范围14岁-96岁,平均年龄57.6±17.62岁;其中男性多于女性,共85例,占比64.9%。脊髓损伤和脑血管意外是本研究中两大主要病因,其余还包括骨折或术后卧床、颅脑疾病、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意识障碍、植物状态、高龄等。糖尿病是主要合并的基础疾病,共36例,占比27.5%,其次是高血压。平均住院时长为38.55±10.17天,最长78天,住院费用51331.63±27740.41元,最多花费135619.47元。血红蛋白低于120 g/L者共78例(59.5%),总蛋白低于65 g/L者共79例(60.3%)Nirmatrelvir价格,白蛋白低于40 g/L者共1Biogenic Fe-Mn oxides25例(95.4%),胆碱酯酶低于4000U/L者共50例(38.2%)。在本研究中,56处(42.7%)PI发生于骶尾部,其次是坐骨结节58处(44.3%),大转子16处(12.2%),肩胛骨1处(0.8%)。4期PI共103处(78.6%),3期PI共28处(21.4%)。本研究131处创面的平均面积为74.03±96.44cm~2,最大为600cm~2。首次PUSH评分平均值为15.44±1.76,最小为9,最大为17。出院PUSH评分平均值为0.53±1.98,最小为0,最大为12。PUSH评分差平均值为14.91±2.66,最小为5,最大为17。微生物检出率为84.7%,检出2种及以上共29处(22.1%),其中最常见的病原微生物为大肠埃希菌,共检出50处(45%),其次是粪肠球菌,共15处(13.5%),再者是鲍曼不动杆菌14处(12.6%),肺炎克雷伯氏菌14处(12.6%),铜绿假单胞菌13处(11.7%)等。两组一般基线资料,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病因、创面形成时间、创面部位、PI分期、创面面积、PUSH首次评分等指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在修复手术时长(P=0.005)、术中出血量(P<0.001)、并发症发生率(P=0.005)、二次/多次修复率(P=0.008)、修复手术-愈合时间(P=0.009)等方面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是否使用引流管、引流管使用时间、住院时长、住院费用、手术费用及总治愈率等方面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负压组完全愈合共53处(92.9%),非负压组完全愈合共68处(91.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6);负压组一次修复愈合共44处(83.0%),非负压组一次修复愈合共42处(61.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负压治疗(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组与简易负压技术(simple vacuum sealing drainage,SVSD)组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手术费用、手术时间更短、出血量等方面,两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负压装置更换次数(P<0.001)、二次修复率(P<0.001)、并发症发生率(P=0.022)等方面,两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性别及是否应用负压创面治疗是影响一次修复愈合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1)压力性损伤的部位、分期、创面病原微生物种类有助于制定局部治疗方案,而PUSH评分表在评价压力性损伤的愈合效果方面有着一定的作用;(2)手术修复是3、4期压力性损伤的主要治疗方案,手术修复联合负压创面治疗VX-765可减少修复术后并发症,提高一次手术修复率;(3)在减少并发症、增加愈合率方面,VSD比SVSD更有效;另外,我们认为,对于一些经济条件差的患者,SVSD技术由于成本更低、实用性强,可以作为一种替代性的治疗手段。(4)脊髓损伤是压力性损伤的主要病因之一,40-80岁是压力性损伤高发的年龄段,往往伴随着基础疾病,有效管理基础疾病对压力性损伤的治疗有一定的意义;(5)多数压力性损伤患者由于长期卧床且消化功能减弱,导致营养状态差,检测实验室指标血红蛋白、白蛋白、总蛋白、胆碱酯酶等,可以一定程度上量化患者营养状态,并根据指标制定个性化营养支持方案;(6)我们对所搜集的临床病例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制定出一份相对理想的压力性损伤治疗流程图及临床信息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