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同一患者同时间段腰椎端与脑室端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血液中有关中枢神经系统感染(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fections,CNSIs)常用参考指标的差异,探讨腰椎端与脑室端脑脊液检查结果的差异和相关性,分析CNSIs前后腰椎端与脑室端CSF差异和相关性的变化,并探讨其对CNSIs诊断的影响。方法:采集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21年9月至2022年10月入Liver infection院的具有脑室外引流装置需行腰椎穿刺或腰椎穿刺持续引流患者的脑脊液,在患者需排外颅内感染时,采集该患者同一时间段脑室端、腰椎端脑脊液和血液,在诊疗过程中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45例患者,总共获得数据100组,每组数据将其视为1例病例。所有数据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感染组40例,非感染组60例。疾病类型组成有: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17 例,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60 例,脑室出血(Intraentricular hemorrhage,IVH)17 例,脑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AVM)6 例。严格按照指定的采集标准,同时采集在神经外科术后需排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患者脑室端、腰椎端脑脊液和外周静脉血样本。脑脊液进行脑脊液常规、生化、乳酸(Lactate,LA)、细菌学检查,外周血进行血常规、血清葡萄糖LY294002分子式(Glucose,Glu)、乳酸检查。通过统计分析软件SPSS分析感染组与非感染组脑室端脑脊液与腰椎端脑脊液各指标差异性与相关性;分析腰椎端、脑室端脑脊液的相关性与差异性在感染组与非感染组的变化;探讨对于颅内出血患者术后而言,脑室端脑脊液与腰椎端脑脊液的差异性或相关性对CNSIs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非感染组脑室端与腰椎端CSF的白细胞(WhLY2835219溶解度ite blood cell,WBC)(P=0.003)、脑脊液总蛋白(Total Protein,TP)(P<0.001)、糖(P<0.001)、氯(Chlorine,Cl)离子浓度(P<0.001)、乳酸(P=0.005)存在明显差异;脑室端与腰椎端CSF 的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P=0.562>0.05)、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s,N)百分比不存在明显差异(P=0.789>0.05)。非感染组相关性检验中,脑室端与腰椎端 CSF 的氯(r=0.857)、糖(r=0.572)、乳酸(r=0.523)、中性粒百分(r=0.520)、红细胞(r=0.476)均存在相关,蛋白质和白细胞不存在相关;非感染组中脑室端、腰椎端CSF糖与血糖互相均存在线性相关,脑室端与腰椎端CSF的糖存在线性相关(r=0.866);脑室端CSF糖与血糖,存在线性相关(r=0.572);腰椎端CSF糖与血糖,存在线性相关(r=0.472)。在感染组中,结果显示脑室端与腰椎端CSF的红细胞(p<0.001)、糖(p<0.001)、蛋白质(p<0.001)、氯(p=0.011)、乳酸(p<0.001)均存在明显差异;白细胞(p=0.265>0.05)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不存在明显差异(p=0.585>0.05);感染组相关性检验中,腰椎端与脑室端脑脊液的相关性按r值大小依次是氯(r=0.971)、红细胞(r=0.823)、乳酸(r=0.822)、中性粒百分比(r=0.773)、总蛋白(r=0.705);与非感染组不同的是,在糖浓度方面,感染组中脑室端与腰椎端CSF糖不存在线性相关,而脑室端CSF糖与血糖,存在线性相关(r=0.572)。结论:1、颅内出血患者手术后腰椎端与脑室端脑脊液白细胞未感染时存在明显差异,当差异变小时,需警惕颅内感染的发生;2、颅内出血患者手术后腰椎端与脑室端脑脊液蛋白质感染后变化趋势趋于一致,当两者均明显升高时,应该警惕中枢神经系统感染;3、颅内出血患者手术后腰椎端、脑室端脑脊液与血糖在未感染时,其相关性较好,当三者间的变化无明显规律时,提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可能性增大。4、颅内出血患者手术后腰椎端与脑室端脑脊液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在感染与非感染组中都不具有明显差异,说明其在脑脊液中分布较为均匀,能较好反映整体炎症情况;5、颅内出血患者手术后腰椎端与脑室端脑脊液氯在感染前后相关性均较好,一个部位的氯变化趋势能反映脑脊液整体氯离子浓度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