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本文通过优化骆驼蒿总生物碱提取分离方法及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将解决骆驼蒿总生物碱不明确的问题,并初步探讨其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对该药的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方法:通过对渗漉提取法、碱溶酸沉法、有机溶剂提取法进行比对确定骆驼蒿总生物碱的提取方法,在此基础上使骆驼蒿总生物碱提取率为考察目标,以粉末粒度、浸泡时间、盐酸浓度、盐酸用量为考察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优化其提取工艺;以此为基础通过根据参考文献报道以及测量分配系数K等确定两相溶剂系统,进一步建立骆驼蒿总生物碱中luotonin B、harmaline和3-phenylquinoline的HPCCC分离方法;此外,通过建立佐剂性关节炎SD大鼠模型、观察造模及给药前后关节足肿胀程度、大鼠血清LCK、Fyn PTKs(Fyn)、Zap70、CD45含量水平、各组间踝关节滑膜组织病理变化,初步探讨骆驼蒿总生物碱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模型的作用研究。结果:3种提取方法中酸溶碱沉法提取骆驼蒿总生物碱得率最高,其平均提取率为21.048±0.145%,在单因素实验中考察了粉末粒度、浸泡时间、盐酸浓度和盐酸用量等主要影响因素。每个因素依次为变量时,其它因素为不变量进行单因素实验研究。结果粉末粒度、浸泡时间、盐酸浓度和盐酸用量的最佳条件分别为60目、48 h、5%和50 m L。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酸溶碱沉法结合响应面Box-Be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d-lin-mc3-dma.htmlhnken分析法优化骆驼蒿总生物碱提取工艺,确定其最优提取工艺为:粉末粒度60目、浸泡时间49 h、盐酸浓度7%、盐酸用量40 m L,得率为31.913%。确定了以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7:3:3:5(v/v/v/v)为两相溶剂系统,建立了骆驼蒿总生物碱中luotonin B、harmaline和3-phenylquinoline的HPCCC分离方法,得到了3个吸收峰的淡黄色粉末固体。经3个吸收峰的淡黄色粉末固体的HPLC分析,确定其纯度分别为98.6%,99.1%和99.6%。再经其核磁共振数据分析,确定其结构式,分别为luotonin B(1)、harmaline(2)和3-phenylquinoline(3)。在建立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后骆驼蒿总生物碱低剂量组在连续给药28d后,其肿胀程度明显下降(P<0.05);骆驼蒿总生物碱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LCK、Fyn PTKs(Fyn)、z AP70、CD45含量相较于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骆驼蒿总生物碱低、中、高剂量组滑膜组织少见炎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等改变较轻微;其中低、中剂量组对炎细胞浸润及纤维增生改变最为轻微,几乎接近正常组。结论:通过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优化骆驼蒿总生物碱提取工艺,selleckchem确定了以酸溶碱沉法为提取方法,其最优提取工艺为:粉末粒度60目、浸泡时间49 h、盐酸浓度7%、盐酸用量40 m L。同时,以HPCCC法分离出骆驼蒿总生物碱中luotonin B、harmaline和3-phenylquinoline等,经核磁共振等确定了其结构式。另外,通过骆驼蒿总生物碱治疗佐剂性关节炎Immunosandwich assay大鼠模型实验结果可知,骆驼蒿总生物碱能够在一定程度内改善大鼠关节肿胀程度和踝关节滑膜组织病理变化情况,降低血清LCK、Fyn PTKs(Fyn)、z AP70、CD45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