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合并感染患者的病原微生物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合并感染患者病原微生物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患者637例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及合并感染病原微生物情况。结果 COVID-19患者以Progestin-primed ovarian stimulation老年人为主,合并基础疾病患者占79.59%,好转及痊愈的达91.05%。培养阳性标本来源于呼吸道、血液和尿液,感染分别以肺炎克雷伯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agulase negative staphylococci, CNS)和真菌为主。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肺炎克雷伯杆菌对β内酰胺类及头孢三代、四代耐药率较低(14%~20%),鲍曼不动杆菌对氨基糖苷类和β内酰胺类复合物较为耐药(均>45%),大肠埃希菌对β内酰胺类点击此处及其复合物耐药率较低(14%~19%)。金黄色葡萄球菌、CNS、屎肠球菌、粪肠球菌均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耐药。结论 COVID-19合并细菌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及NSC 127716小鼠真菌为主,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主要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对氨基糖苷类和β内酰胺类复合物耐药率高于全国细菌耐药平均水平。提示临床上应根据COVID-19患者的微生物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对症药物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