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阿芬太尼用于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胃镜治疗麻醉诱导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索比较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GOV)胃镜治疗的麻醉诱导中,阿芬太尼的合适诱导剂量,为临床肝硬化患者气管插管麻醉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2021年11月-2022年6月择期行食管胃静脉曲张胃镜治疗的患者60例,年龄在40-65岁,男女不限,体质指数18.5~23kg/m2,ASA分级Ⅲ级、Child肝功分级A级肝硬化Alpelisib体内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进行胃镜治疗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2组,每组30例,阿芬太尼10ug/kg组A1组(n=30),阿芬太尼20ug/kg组A2组(n=30),术前8小时禁食术前2小时禁饮且不服用任何药物,术前无应用阿片类药物或毒麻药物滥用史,所有患者建立至少2条静脉通道,备血,术前30 min静脉推注质子泵抑制剂1次,术中一路静脉通道给与生长抑素持续静脉泵入,另外一路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液,入室后连接监护仪监测测无创血压(Noninvasive blood pressure,NIBP),脉搏氧饱和度(Saturation of pulse oximetry,Sp O2),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寻找更多CG),心率(heart rate,HR),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并采集患者基本生命体征。所有患者均采用全凭静脉快诱导麻醉,具体方案如下。麻醉诱导阶段面罩吸纯氧3min,经上肢静脉通路给予A1组:咪达唑仑(0.02-0.04mg/kg)、丙泊酚(1-2mg/kg)、顺阿曲库铵(0.15mg/kg)、阿芬太尼(10ug/kg);A2组:咪达唑仑(0.02-0.04mg/kg)、丙泊酚(1-2mg/kg)、顺阿曲库铵(0.15mg/kg)、阿芬太尼(20ug/kg);两组阿芬太尼均在30S内推注,麻醉诱导后,BIS值在50左右、肌肉松弛,使用可视喉镜行气管内插管,并听诊确认导管位置,连接麻醉机机械通气;麻醉维持期丙泊酚(4-6mg/kg.h)、瑞芬太尼(0.15ug/kg.min)、维持血压和心率在基础值的±20%以内,BIS值在40-60之间,间断给予顺阿曲库铵(0.1mg/kg),手术结束暂停瑞芬太尼、丙泊酚;观察指标:1、患者基本信息:性别、年龄、BMI、手术时长;2、记录进入手术室5min时(T1)、给药后2min(T2)、气管插管时(T3)、气管插管后5min时(T4)的生命体征包括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BIS值;3、两组患者呼吸恢复时间、呼唤睁眼时间、拔管时间;4、心动过缓、心动过速、高血压、低血压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共60例患者纳入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BMI和治疗时长,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T1时,比较两组MAP、HR,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2时,两组MAP、HR与T1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3时,两组MAP、HR均高于T2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3时,A1组的MAP、HR显著高于A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4时,A1组和A2组MAP、HR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3,图1Hepatic glucose、2)。在T2、T3、T4这一时间点,两组间BIS值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图3)两组患者呼吸恢复时间、呼唤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两组心动过缓、低血压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2组高血压、心动过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A1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6)。结论全身麻醉下行食管胃静脉曲张胃镜治疗的患者中,使用阿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时,应用20ug/kg阿芬太尼较10ug/kg阿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时能更好的抑制插管反应的同时还能使诱导期的血流动力学更为平稳,且对苏醒期无影响,不会延长患者的拔管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