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中西医结合管理循证研究

背景截至2023年2月,全球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病例逾7.58亿例,对社会和经济发展造成巨大负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后遗症涉及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肌肉骨骼系统等,早期、综合、安全的中西医结合康复及管理能够减轻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功能恢复并帮助患者回归正常生活工作。因此,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康复治疗的研究现状、热点和发展趋势,评估目前相关研究证据的质量,制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常见症中西医结合管理循证实践指南,能够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的管理提供证据支撑和决策依据。目的(1)了解和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康复治疗的研究现状和热点;(2)评估和梳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西医康复治疗研究证据的质量现状;(3)制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常见症中西医结合管理循证实践指南。方法(1)文献计量与可视化方法: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康复”等关键词在Pub Med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检索已发表的相关中英文研究,并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数据库中获得的文献;使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9和VOSviewer 1.6.10,Cite Space 6.1.R6,Bibliometri X等可视化软件,分析纳入研究的发文趋势,绘制国家/地区和作selleck激酶抑制剂者的合作网络关系图,形成共被引文献图谱,梳理参与发表相关研究的机构和期刊信息,从词频和热点聚类等方面分析关键词,简洁、直观地呈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康复治疗的研究现状、热点及趋势变化。(2)证据质量评价: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 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PEDro等常用数据库,纳入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的研究证据,使用Cochrane手册5.1.0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系统评价方法学质量评价工具,分别评价随机对照试验、队列研究、系统评价/Meta分析等不同类型的研究证据的质量,全面梳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西医结合康复相关的研究证据质量现状,为证据的转化应用提供基础。(3)临床实践指南制定:遵循《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制定手册》和《中国制订/修订临床诊疗指南的指导原则(2022版)》制订指南,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康复专业委员会和甘肃省康复医学会发起指南制订,兰州大学循证医学中心/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实施与知识转化合作中心/甘肃省医学指南行业技术中心和甘肃省中医院提供方法学指导;组建由指导委员会、共识专家组、外审专家组、秘书组及证据评价组5个小组构成的指南工作组,撰写指南计划书并在国际指南注册与透明化平台进行注册(注册号:PREPARE-2023CN164);通过问卷调查法,调研人群中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情况和恢复期常见症状及严重程度,严重程度评分使用数字评定量表(0-10分,0分为无此症状,10分为此症状非常严重),结合症状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评分遴选指南拟解决的临床问题;针对临床问题系统检索数据库获取相关证据,评价证据质量并综合证据结果后,形成每个问题的证据体;使用证据推荐分级的评估、制订与评价(Grade of Recommendation,Assessment,Development,and Evaluation,GRADE)工具对证据体的确信度进行分级;基于临床问题的证据体及已发表或发布的相关指南、专家共识形成初步推荐意见,并使用GRADE工具确定形成的推荐意见的强度;通过德尔菲法向共识专家发放函询问卷和证据汇总信息,结合德尔菲法结果和指导委员会意见确定指南的推荐意见;参考指南研究与评价工具(Appraisal of Guidelines for Research and Evaluation,AGREEⅡ)和国际实践指南报告标准(Reporting Items for Practice Guidelines in Healthcare,RIGHT)撰写指南全文,经外审专家审核并修改完善后发布指南。结果(1)文献计量与可视化方法:检索Pub Med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筛选后共纳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康复治疗相关研究622篇(英文研究N=421篇,中文研究N=201篇)。英文研究2021年发文量最高(N=167篇),中文研究2020年发文量最高(N=112篇),年发文量在达最高值后呈逐年下降趋势。59个国家/地区参与发表相关的英文研究,参与发文量排名前三的依次是中国(N=93篇)、美国(N=84篇)和意大利(N=44篇);此外,英国参与发表文献总被引次数最高(N=1760次),其次为意大利(N=1284次)和中国(N=850次)。发表相关中文研究最多的省份为湖北省(N=38篇),其次为北京市(N=29篇)和广东省(N=18篇)。共942个机构参与发表相关英文研究,发文量最高的是山东中医药大学(N=15篇),其次是意大利IRCCS的Maugeri临床科学研究所(Chinese patent medicineN=10篇)、四川大学(N=7篇)、意大利东皮埃蒙特大学(N=7篇)和巴西圣保罗大学(N=7篇);217个机构参与发表相关中文研究,发文量最高的是湖北省中医院(N=14篇),其次是湖北中医药大学(N=12篇)、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N=8篇)和中国中医科学院(N=8篇)。分别有2364位和1065位作者参与发表相关的英文或中文研究,根据普赖斯定律计算,英文研究发文量不少于3篇或中文研究不少于2篇的作者可被认定为此领域内的核心作者,共识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康复治疗领域内英文研究核心作者45位,中文研究核心作者123位。英文研究发文量最高的作者是意大利IRCCS Maugeri临床科学研究所的Michele Vitacca教授,共发文8篇;中文研究发文量最高的是江苏省中医院的史锁芳教授,共参与发文6篇。英文研究文献中共被引次数最高的是澳大利亚Peter Thomas等人于2020年4月在期刊Journal of physiotherapy上发表《Physiotherapy management for COVID-19 in the acute hospital setting:clinical practice recommendations》,被引用54次。167本英文期刊和107本中文期刊曾发表过相关研究,英文期刊主要为综合性期刊和康复医学及治疗学相关专业期刊,发文量最高的期刊是Medicine(N=55篇);其次是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N=29篇)和Physical Therapy(N=20篇);中文期刊主要涉及中医药和康复领域,发表量最高的期刊是《中国针灸》和《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各发表相关研究11篇,其次是《按摩与康复医学》(N=8篇),发文量大于5篇的期刊中,仅《中国针灸》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使用treasure file文件对关键词字段数据清洗整合后,获得英文研究关键词888个,频次最高的是“COVID-19”(N=263次),其次为“rehabilitation”(N=132次)和“sars-cov-2”(N=58次),研究热点可以总结为5个聚类,包括功能状态及康复评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综合征、心肺功能及康复、远程康复及运动、重型及危重型的早期康复治疗等;获得中文研究关键词365个,频次最高的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183次),其次是“恢复期”(N=73次)和“呼吸康复”(N=19次),研究热点可以总结为5个聚类,包括辨证分型和治疗方案机制、中医理疗康复、中西医运动康复疗法、睡眠及心理相关症状及治疗、中医药恢复期治疗等。(2)证据质量评价: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 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PEDro等9个数据库获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相关的研究证据,包括系统评价/Meta分析、随机对照试验和队列研究等。对数据库检索结果去重并进行独立文献筛选后,最终纳入研究证据159篇,其中随机对照试验122篇,队列研究12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25篇。使用Cochrane手册5.1.0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估随机对照试验的偏倚风险,78篇研究(63.93%)使用随机数字表等低偏倚风险的随机序列产生方法,43篇研究(35.25%)使用网站或不透光的密封信封对组别分配进行隐藏,20篇研究(16.39%)对患者及干预实施者实施较好的盲法,35篇研究(28.69%)对结果测量者实施盲法,90篇研究(73.77%)完成所有参与者的随访或失访率低于10%,117篇研究(95.90%)报告所有重要预期结局指标的结果,90篇研究(73.77%)报告资金来源及潜在利益冲突等其他偏倚。使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评价12篇队列研究的研究质量,其中3篇研究(25.00%)为高质量(6-9分),8篇研究(66.67%)为中等质量(3-6分),1篇研究(8.33%)为低质量(0-2分);8篇研究(66.67%)选择的暴露组能够真实或基本代表社区人群的情况,11篇研究(91.67%)从同一人群中选择非暴露组,11篇研究(91.67%)使用可靠的确定暴露因素的方法,所有研究(12篇,100%)在研究开始时均未出现要观察的结局指标,8篇研究(66.67%)控制年龄等最重要的可比性相关因素,其中6篇(50.00%)同时控制其他混杂因素,7篇研究(58.33%)结局指标独立可靠,4篇研究(33.33%)对人群进行恰当的随访,其中3篇研究(25.00%)的人群完全随访或失访率小于10%。使用系统评价方法学质量评价工具对纳入的25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其中11篇研究(44.00%)为高质量(11-16分),9篇研究(36.00%)为中等质量(5-10.5分),5篇研究(20.00%)为低质量(0-4.5分),评价得分最高分13.5分,最低分为2分;23篇研究(92.00%)基于人群、干预、对照、结局等构建研究问题和纳入标准,18篇研究(72.00%)制定研究计划并发表计划书,3篇研究(12.00%)解释研究类型的选择原因,22PLX4032试剂篇研究(88.00%)使用部分全面或全面的检索策略,17篇研究(68.00%)在文献筛选和数据提取过程使用可重复的方法,19篇研究(76.00%)提供了排除研究的理由,其中4篇(16.00%)提供清单列表,23篇研究(92.00%)提供基本的或详细的纳入研究信息,21篇研究(84.00%)使用合理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2篇研究(8.00%)计划报告或报告纳入研究的资助情况;14篇(56.00%)未执行Meta分析进行定量合并,9篇研究(36.00%)选择合理的数据合并方法,9篇研究(36.00%)在执行Meta分析的过程中考虑到单一研究偏倚风险的影响,8篇研究(32.00%)在结果解释和讨论部分考虑到单个研究偏倚风险的影响;15篇研究(60.00%)对纳入研究之间的异质性进行合理的解释和讨论,10篇研究(40.00%)考虑或分析发表偏倚的影响,所有研究(25篇,100%)均报告资助情况或利益冲突。(3)临床实践指南制订:指南制订过程对相关人员的利益冲突进行管理。根据问卷调研的结果,综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症状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评分初步确定11个临床问题,关注的症状及功能障碍包括咳嗽等咽部不适、乏力、肺功能下降、睡眠障碍、鼻塞流涕、食欲减退、畏寒、味觉异常、嗅觉异常、肌骨关节痛和头痛等。针对临床问题检索和筛选相关研究证据、指南和专家共识,初步纳入82项随机对照试验、14项观察性研究、4项系统评价/Meta分析和10部相关指南及专家共识,形成27条初步推荐意见。德尔菲法函询共识专家组成员,17位专家对其中的23条初步推荐意见达成德尔菲共识,结合专家建议和指导委员会意见对推荐意见进行条目拆分、修改、补充及整理后,形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常见症中西医结合管理循证实践指南的9个临床问题和25条推荐意见,其中涉及的推荐方案包括西医康复干预、中医传统康复、恢复期中药汤剂和中成药、中医理疗及传统功法等。形成的全文初稿经外审专家审核后,在不改变推荐方案的前提下,将25条推荐意见拆分定稿至33条,并根据外审专家意见修改完善指南措辞及规范表述,形成定稿的指南全文。结论(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康复治疗相关中英文文献发表数量均呈总体下降趋势;高产国家/地区与其他国家/地区形成一定合作网络,发文量可能与疫情的严重程度相关;机构和作者间的合作以同一机构内的作者合作为主,中文研究的作者间形成了一定的跨机构合作,但中英文研究的国际合作均有待加强;发表英文研究的期刊学术影响力高于发表中文研究的期刊;英文研究的热点集中在康复功能评定、心肺功能康复、远程康复及运动以及重型或危重型感染者的早期治疗等方面,中文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辨证分型、中医药使用、中医理疗康复及传统功法、患者心理问题等方面。(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西医康复治疗相关研究证据的质量评价结果显示,纳入随机对照试验的总体偏倚风险较高;高偏倚风险主要来源于分配隐藏和盲法的实施,且中文研究相关条目偏倚风险明显高于英文研究;此外,中文研究在随机序列产生、其他偏倚控制的报告方面也需要进一步提高。纳入队列研究的质量较高,暴露组与对照组的人群可比性、随访的设计及实施过程中的完整性方面需要完善和提高。纳入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均为英文研究,暂未找到符合纳入标准的中文研究,纳入研究整体质量较好,但在以下几个方面仍有待提高,如应使用更全面的检索策略、提高对排除研究的理由和清单的重视、在数据信息提取时考虑纳入研究的受资助情况、解释讨论结果时注重单个研究偏倚风险的影响等。(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常见症中西医结合管理循证实践指南》是一部遵循《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制定手册》和《中国制订/修订临床诊疗指南的指导原则(2022版)》,针对由常见症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调研结果遴选出的临床问题制订的循证实践指南,指南的发布将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人群的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和指引。由于目前缺乏高质量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因此本指南基于已有系统评价/Meta分析、随机对照试验及观察性研究等相关直接研究证据,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中医药学会等机构/组织发布的指南或专家共识形成推荐意见。期待更多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人群的随机对照试验和系统评价/Meta分析等高质量证据,为指南的更新提供新的证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