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帕金森病(PD)是第二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为主要特征。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RBD)的发生与PD有密切关系。既往研究显示伴有RBD的PD患者具有更为严重的运动障碍、震颤及步态异常,但具体的定量步态数据差异少有研究。本研究PR-171通过对比伴或不伴有RBD的PD患者组间步态参数差异,寻求潜在的运动标志物。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11月于我院首次确诊的帕金森综合征患者97例。入院后完善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帕金森睡眠质量量表(PDSS)、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HAMA、HAMD)、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筛选符合标准的受试者进行入住式多导睡眠检测(PSG),通过睡眠结果将PD患者分为RBD组和不伴RBD组。对PD患者进行步态分析获取步态参数数据。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价步态参数与UPDRS量表评分相关性,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卡方检验分析两组间步态参数差异。结果:1.PD伴RBD的发生率:本研究共纳入97例帕金森综合征患者,最终收录54例符合标准的PD患者,其中RBD的PD患者为26例,占比48.15%。两组间年龄、病程、体重、左旋多巴每日剂量、H-Y分期、简易智能量表评分、UPD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BD组男性比例小于不伴RBD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BD组帕金森睡眠障碍量表评分低于不伴RBD组,组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步态参数与UPDRS量表评分相关性分析:双足行走负重差与UPDRS量表总评分及第三部分评分呈正相关性(r=0.329 p<0.05,r=0.333 p<0Common Variable Immune Deficiency.05),左右足步长差与UPDRS量表总评分及第三部分评分呈正相关性(r=0.494 p<0.01,r=0.514 p<0.01)。支撑时相与UPDRS量表总评分及第三部分评分呈正相关(r=0.677 p<0.01,r=0.756 p<0.01)。步速与UPDRS量表总评分及第三部分评分呈负相关(r=-0.695 p<0.01,r=-0.691 p<0.01)。步长与UPDRS量表总评分及第三部分评分呈负相关(r=-0.635p<0.01,r=-0.632 p<0.01)。3.RBD组、不伴RBD组组间步态参数差异分析:RBD组左右足步长差大于不伴RBD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BD组患侧典型步态周期占比低于不伴RBD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步速、步长、步宽、支撑时相、左右足负重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RBD、体重、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步速、步长是典型步态周期的预测因素。RBD组典型步态周期出现概率是非RBD组的0.267倍,MMSE评分每增加1分,典型步态周期出现概率是原来的1.905倍。5.体重的ROC曲线下面积0.686(95%CI:0.561-0.865,p<0.05),体重预测典型步态周期的灵敏度为60%,特异度为71.4%,截断值>66.5。步速的ROC曲线下面积0.889(95%CI:0.750-1.000,p<0.01),体重预测典型步态周期的灵敏度为95%,特异度为85.7%,截断值>52。步长的ROC曲线下面积0.764(95%CVX-765分子式I:0.626-0.903,p<0.01),体重预测典型步态周期的灵敏度为85%,特异度为71.4%,截断值>29.5。结论:伴或不伴有RBD的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在步速、步长上无显著差异。双足步长差值、典型步态周期是伴有RBD的帕金森病患者的特征性步态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