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金属暴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影响及内脏脂肪的介导作用

背景:精神分裂症MRTX1133配制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与正常人群相比,精神分裂症患者过早死亡高出2-3倍,期望寿命降低15-25年。心血管疾病是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仅心血管相关的死亡在精神疾病人群中就超过两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环境金属暴露与心血管疾病(CV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关。然而,精神分裂症患者Z-VAD-FMK半抑制浓度金属暴露与CVD风险之间关系的证据很少,潜在的机制尚不清楚。为此我们开展此项研究,旨在探讨:(1)精神分裂症患者单一金属暴露与CVD风险之间的关系,(2)精神分裂症患者混合金属暴露与CVD风险之间的关系,找出主要的风险金属以及探讨金属件间是否存在交互作用;(3)进一步探讨内脏脂肪是否存在潜在的中介作用。方法:我们基于和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建立的精神分裂症专病队列,在中国合肥市的三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募的49例慢性稳定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三次重复测量的小组研究。本研究采用血浆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采用中国内脏脂肪指数(CVAI)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内脏脂肪。采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LME)、贝叶斯核机回归模型(BKMR)和加权分位数和(WQS)模型评估血清金属单一和混合暴露与CVD风险之间的关系。并采用中介分析评估CVAI的中介作用。结果:我们发现单次暴露于血清银(Ag)、铝(Al)、铬(Cr)、锰(Mn)和钒(V)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CVD风险和CVAI呈正相关。LME模型显示对数(ln)转化血清V与AIP的相关性最强(β=2.1055,95%可信区间(CI):0.4297-3.7813)。BKMR和WQS模型均发现金属混合暴露能与精神分裂症患者CVD风险增加显著相关,整体效应主要由V主导,WQS指数增加1个单位与AIP增加0.1090(95CI:0.0180,0.2000)显著相关。并且我们还发现,金属之间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此外,中介分析发现发现“Ag-CVAI-AIP”、“Al-CVAI-AIP”、“Cr-CVAI-AIP”、“Mn-CVAI-AIP”和“V-CVAI-AIP”五条通路均存在,CVAI在五种金属和精神分裂症患者AIP之间均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P<0.05),中介作用比例分别为31.63%,33.15%,34.28%,93.09%和33.48%。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环境金属暴露与精神分裂症患者TBI biomarkerCVD的发生风险升高显著相关,CVAI的上调可能在环境金属暴露于精神分裂症CVD风险中发挥潜在的介导作用。对内脏肥胖进行干预有利于降低环境金属暴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血管的危害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