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诊断癫痫患者精神共患病与发作结局的双向关系

第1章新诊断癫痫患者精神症状的变化轨迹及其影响因素目的:绘制新诊断癫痫患者自基线至12个月时精神症状的变化轨迹,同时调查精神症状变化轨迹是否受到发作结局的影响,包括复发和ASM数量。方法:前瞻性地连续纳入232名新诊断癫痫患者,使用提前设计好的信息调查问卷进行数据收集,在入组基线、6个月随访、以及12个月随访时进行精神病学评估,绘制精神症状评分在三个评估时间点的变化轨迹,采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影响精神症状评分变化轨迹的风险因素。结果:新诊断癫痫患者的NDDI-E抑郁症状评分在12个月内的变化轨迹呈现连续性下降趋势,变化具有统计学差异。同样,GAD-7焦虑症状评分在12个月内的变化轨迹呈现连续性下降趋势,变化也具有统计学差异。影响NDDI-E抑郁症状评分变化轨迹的因素包括性别、年龄、癫痫复发和ASM数量。影响GAD-7焦虑症状评分变化轨迹的因素包括性别、癫痫复发和ASM数量。结论:新诊断癫痫患者的共患抑郁和焦虑症状在基线时最严重,在第6个月和第12个月随访时逐渐改善,我们绘制的精神症状评分变化轨迹呈现连续性下降趋势。新诊断癫痫患者精神症状的变化轨迹受癫痫复发和ASM数量的影响。第2章新诊断癫痫患者精神共患病对癫痫复发的影响及预测模型研究目的:探索新诊断癫痫患者基线时的精神共患病能否预测12个月内复发风险增高。另外,我们将进一步明确其他的预测因素,并构建新诊断癫痫患者复发的临床预测模型。方法:利用中国东北地区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新诊断癫痫患者数据,建立并验证新诊断癫痫患者复发的临床预测模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基线时精神共患病对癫痫复发的影响。我们将参与者按照7:3的比例分为两个不同的队列,即训练队列和验证队列。我们在训练队列中建立一个预测模型,并在验证队列中测试其性能。结果:我们利用589名癫痫患者(训练队列)的数据开发了预测模型,并利用247名患者(验证队列)的数据进行验证。在训练队列中,新诊断癫痫患者在基线时的精神共患病能够预测12个月内复发风险增高。另外,性别/月经性癫痫(男性vs.女性/月经性癫痫)、治疗前>5次发作、头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病灶以及EEG癫痫样放电负担均与新诊断癫痫患者复发风险增高相关。我将上述变量纳入并构建一个多变量预测模型(模型2),该模型预测12个月内癫痫复发的AUC为0.763,表明该模型有较好的区分度。校准图表明该模型的预测值和观测值校准良好。在验证队列,该模型也显示较好的区分度和令人满意的校准度。结论:新诊断癫痫患者基线时共患焦虑和共患抑郁能够增加12个月内复发的风险。我们构建了新诊断癫痫患者12个月内复发的预测模型,该模型包含6个预测变量来评估癫痫患者复发的风险。评估复发风险有助于指导医生和患者尽早做出个体化的治疗选择,可能影响患者ASM的调整强度。第3章新诊断癫痫患者精神共患病预测耐药性癫痫的形成目的:在癫痫患者中,精神共患病与药物耐受之间的复杂关系仍然缺乏证据支持。该研究的目的是明确在新诊断癫痫患者中基线时的精神共患病能否预测发展为DRE的风险增高。方法:连续性、前瞻性地纳入新诊断癫痫患者,在基线时对参与者进行精神病学评估,并对每一位参与者进行为期24个月的随访以明确DRE发生。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 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明确共患焦虑和抑郁对患者发展为DRE的影响。我们将通过Cox回归分析明确DRE的其他预测因素,并依据分析结果建立一个预测DRE的简易评分系统。结果:共738名新诊断癫痫患者纳入最终的分析,在基线时,25.5%的患者共患抑郁,35.6%的患者共患焦虑。在24个月的随访期内,216名患者(29.3%)发展为DRE。多因素Cox 比例风险回归分析表明基线时共患焦虑和共患抑郁是新诊断癫痫患者发展为DRE的独立预测因素。基线时共患焦虑和抑郁的癫痫患者发展为DRE的危险比(Hazard ratio,HR)是无共患焦虑或抑郁患者的4.469倍。另外,治疗前>Gefitinib体外5次发作和头部MRI病灶也是DRE的独立预测因素。在简易评分系统中,评分为4的癫痫患者发展为DRE的HR是评分为0的患者的17.783倍。结论:新诊断癫痫患者在基线时的精神共患病为发展成DRE提供了预后信息。我们的发现为未来的研究genetic fingerprint指引了一个新方向,对新诊断癫痫患者基线时精神共患病的干预能否降低未来发展为DRELGX818使用方法的风险,这应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