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小柴胡汤治疗气滞血瘀证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和探讨加味小柴胡汤治疗气滞血瘀证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对比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中CD4~+/CD8~+T淋巴细胞值以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为临床治疗及用药提供一种理论依据及思路。方法:拟选取60例符合标准的患者,考虑到在试验过程中可能会有部分患者被剔除或脱落,故扩大20%选取,最后入选总数为72例,将两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均36例。治疗组采用加味小柴胡汤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对照组选用加巴喷丁胶囊联合刺络拔罐治疗。总疗程为4周,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1周、2周、3周、4周时记录患者VAS评分表、疼痛持续时间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表(PSQI),治疗前后记录CD4~+/CD8~+T淋巴细胞值,cardiac pathology不良反应事件表、治疗后随访1月观察复发情况,收集整理数据后用SPSS 27.0进行统BMS-907351研究购买计分析。结果:入选72例患者,总共脱落4例,最终完成病例68例。经统计学分析后得到以下结果:1.VAS评分比较:根据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组内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在治疗第1周、第2周后,分析结果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初期两组患者S63845 IC50的疼痛程度改善相近。而在治疗第3周、第4周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组对于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优于对照组。2.疼痛持续时间评分比较:根据数据对两组内疼痛持续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在整个疗程中疼痛持续时间比较P<0.01,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比较,在治疗2周后(P>0.05),无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2周,两组对患者的疼痛持续时间改善均不明显。在治疗3周、4周后,两组疼痛持续时间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组能更好缩短疼痛持续时间。3.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表(PSQI):根据数据对两组内PSQI进行比较,结果示两组患者的PSQI在整个疗程中P值均小于0.01,有统计学意义。PSQI组间比较示:治疗3周后P>0.05,无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3周,两组对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不明显。治疗4周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随着病情的改善PHN患者睡眠质量也得到了提升。4.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治疗前后组内比较(P<0.01),治疗4周后组间比较(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两组治疗均能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其中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5.总有效率: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05%、82.3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好。6.不良反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生命体征、肝肾功未见明显异常,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有1例患者服药后出现口干、头晕、嗜睡等症状,已向患者告知这属药物副作用,患者表示不愿继续服药,停药后症状明显缓解。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组和对照组药物安全性高。7.复发率:治疗后1月对患者进行随访,治疗组和对照组复发例数分别为0和2,两组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有效控制病情。结论:加味小柴胡汤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及加巴喷丁胶囊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均能有效改善气滞血瘀证PHN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加味小柴胡汤联合刺络拔罐治疗优于加巴喷丁胶囊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可在减轻患者疼痛的同时,改善PHN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免疫能力,降低复发率,疗效更持久。说明加味小柴胡汤联合刺络拔罐治疗更适用于气滞血瘀证PHN的治疗,中医内外合治疗效确切,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