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组不稳定相关LncRNA模型预测结肠癌患者预后和顺铂药物敏感性

研究目的:结肠癌是消化道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结肠癌是环境、饮食、生活方式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包括手术、化疗、靶向治疗、放疗和免疫治疗在内的一系列治疗可影响患者的预后。然而,晚期结肠癌患者的预后仍然较差[2]。基因组不稳定性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多数癌症的标志之一,其与肿瘤的进展及化疗药物耐药关系密切。本文旨在在结肠癌中,探索基因组不稳定性相关的LncRNA和其应用临床预后及治疗的潜力。研究方法:差异分析使用R包“limma”,设置标准为:差异倍数(Fold change)>2或者<0.5,错误发现率(FDR)<0.05。使用单因素COX分析评价获得的LncRNA(long selleck NMRnon-codingRNA)与预后关系,并通过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预后相关的基因组不稳定性相关的LncRNAs并构建预后风险模型。通过模型获得的风险评分中位值将患者划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两组之间的预后差异使用Kaplan-Meier法评价并使用log-RANK进行检验差异是否显著。预后模型能效GW-572016研究购买通过时间依赖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的面积进行评价。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me polymerasechain reaction,qPCR)检测标本中上述研究得到的与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相关LncRNA的表达水平。使用R包“pRRophetic”对高低风险组的患者进行抗癌药物反应的预测。“pRRophetic”算法使用岭回归估算出每个患者对药物的半抑制浓度(IC50),并采用十倍交叉进行内部验证。“pRRophetic”计算基于癌症药物敏感性基因组学(GDSC)数据库。使用R软件包rms建立了列线图,并计算列线图总体的一致性指数(C-index)。plastic biodegradation研究结果:共获得435个基因组不稳定相关LncRNAs(下调169个,上调266个),其中有22个与患者预后相关,2个(AC115989.1和AL096803.3)为结肠癌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20个为预后的危险因素。通过qPCR检测标本后。我们发现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相关LncRNA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结肠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我们构建了一个由8个基因组不稳定相关LncRNAs构成的预后预测风险模型,高风险评分的患者预后更差,中位生存期更短。该模型预测五年生存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在训练集中为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