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感染伴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dysfunction-assco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 MAFLD)患者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后肝功能及糖脂代谢的长期动态变化特征。方法 纳入2012年10月1日-2013年6月30日在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就诊的HIV感染者,依据其基线有无MAFLD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接受替诺福韦+拉米夫定+依非韦仑一线方案治疗并随访156周,测量两组患者基线及各随访时间点的人体测量学指标、肝功能、血糖、血脂和尿酸,比较两组患者在ART治疗156周期间肝功能、糖脂代谢参数的长期动态变化特征及组间差异。结果 共纳入61例男性HIV感染者。感染者基线MAFLD患病率为31.1%(19/61),ARPD0325901T后每年增加4.9个百分点。在随访开始前(0周),MAFLD组肝功能四项中的KPT-330作用丙氨酸转氨酶[(46.23±27.09) vs.(28.00±17.43) U/L,P=0.002]、γ-谷氨酰转肽酶[(41.46±9.89) vs.(24.02±10.72) U/L,P<0.001]高于非MAFLD组,两组天冬氨酸转氨酶[(33.33±15.61) vs.(28.98±12.43) U/L,P=0.248]、碱性磷酸酶[(85.30±21.27) vs.(83.41±24.47) U/L,P=0.7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156周随访期间,MAFLD组的肝功能四项逐渐升高,尤其是从第120周开始,MAFLD组的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和γ-谷氨酰转肽酶明显高于非MAFLD组(P<0.05)。此外,在156周随访期间的部分时间点上,MAFLD组的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也明显高于非MAFLD组(P<0.0Immune clusters5)。结论 与不合并MAFLD的HIV感染者相比,合并MAFLD的HIV感染者在长期替诺福韦+拉米夫定+依非韦仑方案ART治疗过程中,更易发生肝功能受损和糖脂代谢紊乱。因此,临床上需对此类患者进行肝功能、糖脂代谢相关参数的密切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