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背景及目的:心力衰竭是一种由于心脏泵血和/或充血能力下降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随着对心力衰竭研究的不断加深,新的抗心力衰竭药物得到循证支持。2021年全球各国先后发布了新的心力衰竭治疗指南,心力衰竭的治疗翻开了新篇章。本研究旨在调查指南中新型抗心衰药物在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现状。方法: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电子病历系统中提取2020年09月至2022年08月期间被临床医生诊断为心力衰竭且心脏彩超提示左室射血分数≤40%的住院患者诊疗数据Subglacial microbiome,并对其进行整理分析。依据2021年08月发布的ESC心力衰竭诊疗指南为分界点将2020年09月-2021年8月期间分为A组,2021年09月-2022年08月期间分为B组,统计并分析两组间血selleckchem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药物,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药物,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盐皮质受体拮抗剂类药物,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类药物使用情况。结果:本次调查纳入412名患者,A组190例,B组222例。调查发现,ARNI类药物已经全面取代ACEI类药物,ARNI类药物的使用率分别为A组(9此网站6.3%),B组(91.0%);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在使用率分别为A组(70.0%),B组(83.8%);盐皮质受体拮抗剂类药物使用率分别为A组(91.1%),B组(91.4%);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类药物在使用率分别为A组(18.9%),B组(36.5%);“金三角”治疗方案在使用率分别为A组(63.2%),B组(73.4%);“新四联”治疗方案在B组中仅有68例患者使用,不到三分之一(30.6%)。结论:此次调查结果显示我院抗心衰药物中的ARNI类药物已经全面取代ACEI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使用率较前增加,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类药物使用率变化不大,2021年ESC指南发布后SGLT2抑制剂类药物使用率虽然较之前增加,且更倾向于合并糖尿病患者中使用,但与前三者的使用率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新四联”治疗方案的使用率也难以令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