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氢氧化铜对茶炭疽病菌的抑制活性及作用机制

本研究采用组织分离法从茶叶患炭疽病处获得了病原菌并进行了鉴定,通过沉淀法合成了纳米Cu(OH)2并对其进行了表征,探究了纳米Cu(OH)2对茶炭疽病原菌的抑制活性及抑菌机理。结果表明:从茶叶上分离所得病原菌与暹罗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iamense)为同一分支,自检支持率高达91%,确定所分离的病原菌为暹罗炭疽菌。所合成的纳米Cu(OH)2呈花簇状、束状以及聚集状,平均粒径为26.5 nm,且存在一定的团聚现象。300 mg/L的纳米Cu(OH)2处理后2 d对暹罗炭疽菌的抑制率最高可达99.16%。C. siamense的Zeta电位为(-8.91±1.80) mV,而纳米Etoposide分子量CuDibutyryl-cAMP临床试验(OH)2的电位为(12.55±1.33) mV,两者通过静电作用使得纳米Cu(OH)2具有较强的抑菌效果。经纳米Cu(OH)2处理后,病原菌的菌丝出现明显的凸出和畸变,损坏严重,且细胞膜破裂,同时产生了大量活性氧,大部分细胞死亡。DNA损伤测定结果显示,纳米Cu(OH)2致使茶炭疽病菌DNA条带更窄且更暗,随着纳米Cu(OH)2浓度的提高,所提取出来的DNA浓度变低。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菌体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降低,Atención intermediaMDA含量增加。综上,纳米Cu(OH)2通过诱导病原菌细胞膜的破坏、DNA损伤、抑制SOD活性及促进MDA产生致使细胞死亡。本研究可为纳米农药防治茶炭疽病提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