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薄壳扁桃和厚壳扁桃为试验材料,观察扁桃发育过程中内果皮结构差异,研究扁桃发育过程中内果皮的理化性质。旨在为扁桃薄壳性状优质种质材料的发掘以及壳发育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为薄壳扁桃的育种做储备。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厚壳扁桃内果皮较薄壳扁桃更早完成木质化。扁桃内果皮木质化顺序为从尖部到尾部,从缝合线处到脊部逐渐硬化。部分厚壳扁桃于花后51天内果皮已经完全木质化,薄壳扁桃未出现完全木质化现象。(2)厚壳和薄壳扁桃花后30天内果皮中果皮界限明显,中果皮细胞体积和细胞壁厚度大于内果皮细胞,内果皮较中果皮而言细胞较小,细胞排布紧密,中果皮的导管首先出现木质素沉积,观测到内果皮中染色顺序为:导管,细胞团,整个内果皮。(3)厚壳扁桃内果皮细胞壁厚度大于薄壳扁桃,同时期的薄壳扁桃细胞间隙比厚壳扁桃大。花后30天扁桃细胞壁明显较薄,细胞壁的支撑能力较弱。木质素在细胞角隅处先出现,后逐渐积累,‘厚4-8’扁桃优株花后44天细胞壁明显加厚,出现次生细胞immediate early gene壁,可见MRTX1133说明书细胞次生壁上的具缘纹孔状结构,薄壳扁桃‘16-23’花后44天中可见直径较小的宏纤丝,以宏纤丝为骨架木质素呈颗粒状附着其上分布形成网络。花后44天薄壳扁桃‘15-12’出现了直径较大结构中空的维管束。(4)细胞壁的加厚伴随着微纤丝的积累和细胞壁物质不断沉积形成次生壁,扁桃内果皮前期往往具有浓度较高的细胞质,而后随着内果皮的生长发育内果皮细胞中的细胞质浓度变低,至花后44天时沉积的细胞壁物质明显增多,成为次生细胞壁。形成球形蛋白体,同时细胞中存在数量不等电子密度很低的淀粉粒,通常沿细胞壁分布。(5)扁桃内果皮发育过程中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含量均总体上增加,花后30天扁桃内果皮木质素含量为42.52~273.10mg/g,到花后51天木质素含量达到373.49~595.28mg/g。扁桃内果皮发育过程中,木质素含量与纤维素含量(0.27)、半纤维素含量(0.43)变化呈极显著正相关,厚壳扁桃内果皮木质素含量大于薄壳扁桃。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肉桂酸-4-羟基化酶(C4H),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L),肉桂醇脱氢酶(CAD),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酶活性变化为降低或上升后降低,苯丙氨酸解氨Ceralasertib NMR酶、肉桂酸-4-羟基化酶、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与木质素含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5、-0.38、-0.43、-0.52。木质素相关酶活性较高可以为木质素的积累提供前体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