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外泌体中microRNA-1207-5p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研究目的:通过验证在不同分期及不同风险进展组的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患者血清外泌体microRNA-1207-5p的表达水平与临床指标的关系,来判断其对预测DKD患者肾脏功能进展风险的临床价值。同时本研究以microRNA-1207-5p的研究现况及既往研究为基础,通过预测靶基因,对其ceRNA调控网络进行概括,为未来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研究方法:1.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2月就诊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和肾病内科的2型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肾脏病患者51例,同时选取11例无任何疾病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首先,将病例依据Mogensen分期标准分为1-5期,同时根据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 GFR)及尿蛋白水平按照DKD的进展风险进行分组,分为低风险组(L),中风险组(M),高风险组(H)以及极高风险组(EH)。其次,收集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性别、年龄、BPS-341分子式MI、血压)和临床资料(如患有2型糖尿病(T2DM)的病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 GFR)、尿酸(SUA)、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白蛋白(ALB)、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h UTP)、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ACR)等),并在征求研究对象知情同意后,采集肘静脉血12ml,通过超速离心结合过滤的方法提取血清外泌体。最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外泌体中microRNA-1207-5p的表达水平,使用医学统计学方法分析其与患者临床指标的统计学意义,预测其表达水平在判断DKD进展风险中的临床价值。除此之外,对不同分期及进展风险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指标进行分析,探索其组间差异。2.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以特定的关键词对microRNA-1207-5p既往研究进行检索,通过文献计量学软件“Citespace”分析检索结果,了解microRNA-1207-5p近年研究现况。阅读文献,总结在既往研究中已通过验证的可与microRNA-1207-5p吸附结合的LncRNA与mRNA,并使用多个网站预测新的microRNA-1207-5p的靶基因,构建ceRNA网络,同时,在DKD相关数据集GSE51674与GSESCH772984抑制剂30528中,检索microRNA-1207-5p与其预测靶基因的表达水平差异,绘制箱线图可视化展示。研究结果:1.通过24h UTP计算UAER值,根据Mogensen分期标准,患者被分为5期。将1、2期与健康对照组合并为正常蛋白尿组,3期为微量蛋白尿组,4、5期合并为大量蛋白尿组。其中正常蛋白尿组共有13人,微量蛋白尿组8人,大量蛋白尿组41人。SPSS软件分析结果显示,病程、年龄、BMI、SBP、DBP、24h UTP、UAER、UMALB、e GFR、UACR、Scr、BUN、SUA、Ca、ALB、TG、HDL存在显著的组间差异(p<0.05),LDL、TC、P、FBG在三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2.计算健康对照组与疾病组全部研究对象的e GFR,结合UMALB将纳入研究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按照肾脏病进展风险分组,共分为4组。其中包括:低风险组(L组,n=24);中风险组(M组,n=6);高风险组(H组,n=12);极高风险组(EH组,n=20)。分析结果显示:四组中,病程、年龄、BMI、FBG、P、TC、TG、HDL、LDL无显著差异(p>0.05),而组间UAER、SBP、DBP、24h UTP、UMALB、UACR、e GFR、Scr、BUN、SUA、Ca、ALB存在显著差异(p<0.05),随着进展风险的增加,各组研究对象的24h UTP、UAER、UMALB、UACR、Scr呈升高趋势,e GFR、ALB呈下降趋势。3.使用多个独立样本的Kruskal-Wallis H检验得到microRNA-1207-5p表达水平在四种不同进展风险组间比较的结果,证明其组间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0.01)。在不同的进展风险组,microRNA-1207-5p表达有差异,其中低风险组、中风险组与极高风险组比较具有显著的差异(p<0.01),低风险组、中风险组与高风险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低风险组与中风险组、高风险组与极高风险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4.使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方法对microRNA-1207-5p表达水平与患者一般资料及临床指标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microRNA-1207-5p与24h UTP、UAER、UMALB、e GFR、UACR、Scr、BUN、SUA、Ca、ALB的相关性分析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与24h UTP、UAER、UMALB、UACR、Scr、BUN、SUA呈负相关(r=-0.470、-0.470、-0.508、-0.438、-0.532、-0.393、-0.425,p<0.01),与e GFR、Ca、ALB呈正相关(r=0.460、0.457、0.467,p<0.05)。5.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icroRNA-1207-5p(OR=0.996,95%CI:-0.008-0.000,p<0.05)为DKD进展过程中的保护性因素。6.绘制各组之间microRNA-1207-5p与疾病进展风险的ROC曲线,结果表明:L-M、L-H、L-EH、M-H、M-EH、H-EH比较,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397、0.859、0.877、0.847、0.850、0.529,说明在低风险组与高风险组、极高风险组及中风险组与高风险组、极高风险组间,microRNA-1207-5p作为疾病进展风险的预测指标具有显著的意义。7.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表明,microRNA-1207-5p的大多数研究由中国学者完成,在肿瘤疾病中的研究较多,并且已有充分证据表明其与结直肠癌,糖尿病肾病等疾病的发生具有一定关联。查阅既往研究,筛选出8个可与microRNA-1207-5p吸附结合的经过验证的LncRNAs(PVT1(有研究认为PVT1可作为microRNA-1207-5p的宿主基因)、LUADT1、OR3A4、SNHG11、MIR194-2HG、LncRNA319、LncRNA BC032469、Lnc-MMP2-2);使用“Target Scan7.2”、“mir Tarbase”、“mir DIP”、“mi RDB”四个数据库预测microRNA-1207-5p新的靶基因,对全部预测结果求取交集,共得到13个基因。medical textile与健康对照组肾脏组织测序结果对比,microRNA-1207-5p在DKD患者肾脏中表达明显下调,而在预测的13个靶基因中,PAX2表达水平上调。研究结论:随着疾病风险的增加,DKD患者血清外泌体中microRNA-1207-5p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表明其可能作为DKD进展的保护性因素,因此可作为一种新型的预测DKD进展的生物标志物,在该疾病进展风险预测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同时,microRNA-1207-5p对下游靶基因PAX2的调控可能作为一种新的机制影响DKD的发生、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