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蛋白质组学在早期蕈样肉芽肿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背景蕈样肉芽肿(Mycosis fungoides,MF)是最常见的皮肤T细胞淋巴瘤(cutaneous T cell lymphoma,CTCL)。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由于MF早期临床表现为非特异性的鳞屑性红斑或斑块,常被误诊为特应性皮炎、银屑病等皮肤病而延误治疗。晚期MF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中位生存时间小于1.5年。因此,新的MF诊断生物标志物对于早期检测和临床干预是必要的,将有效改善临床预后。迄今为止临床上尚无对MF进行早期检测及评估的客观、有效的生物学标志物。目的1.评估干扰素α-2a联合光疗治疗早期MF的疗效及安全性;2.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检测早期MF患者治疗前后的尿液,鉴定MF的蛋白质表达谱,筛选并验证有助于MF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估的生物标志物。方法1.纳入早期MF患者20更多例,采用干扰素α-2a皮下注射联合光疗方案进行治疗,根据治疗前后BSA、mSWAT评分及皮损组织病理学变化评估疗效,并留取治疗前后患者的尿液;2.收集治疗前MF患者及健康成人的尿液,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进行检测,鉴定不同组间差异表达蛋白及相关信号通路,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初步筛选可用于MF早期诊断的生物标志物;3.应用ELISA法检测MF患者治疗前、后尿液,并与特应性皮炎、银屑病、白癜风、基底细胞癌患者治疗前的尿液及健康对照尿液比较,验证尿液生物标志物。结果1.共13例患者完成整个治疗过程及随访,经干扰素α-2a联合光疗治疗6个月,有11例CR(84.62%),2例PR(15.38%),ORR达100%;皮损组织病理学显示真表皮浸润的异型淋巴细胞显著减少,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2.MF患者治疗前的尿液与健康对照组的尿液经蛋白质组学分析,筛选出41个差异表达的蛋白,其中上调蛋白11个,下调蛋白30个,差异蛋白信号通路分析发现,差异表达蛋白显著富集于磷脂酶D、PI3K-AKt及MAPK等多条信号通路;3.ELISA实验显示,治疗前MF患者尿Serpin B5、EGF和RhoA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治疗1个月、3个月后MF患者尿液中Serpin B5和EGF水平仍显著低于健康对照,而治疗6个月Student remediation后,MF患者尿液中Serpin B5、EGF和RhoA水平与健康对照无统计学差异,即随着临床皮损的缓解,尿Serpin B5、EGF和RhoA水平亦逐渐趋于健康对照组水平。而特应性皮炎、银屑病、白癜风、基底细胞癌患者治疗前的尿Serpin B5、EGF和RhoA水平与健康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且Serpin B5、EGF 和 RhoA 的 AUC 值分别为 0.817,0.900,0.933。结论1.干扰素α-2a皮下注射联合光疗治疗早期MF,安全、有效。2.本研究首次采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对MF及健康对照尿Z-VAD-FMK分子量液蛋白质谱进行鉴定,分析了 MF发病及进展相关蛋白功能及涉及的信号通路,并筛选出差异表达蛋白。通过免疫学方法检测MF、炎症性皮肤病、肿瘤性皮肤病及健康对照尿液,初步验证了能够客观、有效地诊断及评估疗效的早期MF生物标记物(Serpin B5、EGF和RhoA),为指导临床诊疗提供了重要依据。3.本研究展示了尿液蛋白质组学在MF研究中的应用价值和潜力,为后续探究MF的发病机制、开发辅助诊断和病情监测手段提供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