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椎旁神经阻滞和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对经皮肾镜取石术后患者双下肢股四头肌肌力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包括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在2022年2月-2022年10月间收治的163名临床诊断肾结石且需要行皮肾镜取石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163例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患者分为硬膜外麻醉组(EPA组)和椎旁神经阻滞组(PNB组)。EPA组81例,PNB组82例。EPA组患者于T11与T12间隙穿刺并在硬膜外腔注入0.5%罗哌卡因7-10ml。PNB组患者术前在超声引导下采用0.5%罗哌卡因15-20ml行T11-T12椎旁神经阻滞。主要观察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后1小BMS-354825体内实验剂量时,麻醉后2小时,麻醉后3小时以及麻醉后24小此网站时的双侧的股四头肌肌力分级以及膝关节活动度,次要观察记录从麻醉开始至第一次行走的时间、感觉平面恢复的时间、术中术后额外镇痛药量、是否恶心呕吐、住院时间、麻醉半小时,麻醉后1小时,麻醉后2小时的VAS评分以及手术开始前,麻醉半小时,麻醉1小时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结果:EPA组1名患者因麻醉后循环不稳定改为全身麻醉而未纳入分析,PNB组2名患者因麻醉平面未达到手术需求而未纳入分析,因此最终EPA组共80人,PNB组共80人纳入分析。在年龄、性别、手术时间、失血量、ASA分级等方面,两组患者的差异不明显。两组患者麻醉前的下肢肌力与膝关节活动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比于术前,两组患者麻醉后1小时,麻醉后2小时,麻醉后3小时患侧股四头肌肌力分级以及膝关节活动度均不同程度下降。但PNB组患者麻醉后1小时,麻醉后2小时,麻醉后3小时患侧股四头肌肌力分级以及膝关节活动度高于EPA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EPA组患者健侧的股四头肌肌力和膝关节活动度相比于术前出现明显下降,但PDuodenal biopsyNB组患者健侧的股四头肌力与膝关节活动度未下降。术后24小时两组双侧的股四头肌肌力与膝关节活动度无明显差异(P>0.05)。PNB组从麻醉开始至第一次行走的时间短于EPA组(P<0.05)、感觉平面恢复的时间多于EPA组(P<0.05)。PNB组术中额外镇痛药量多于EPA组(P<0.05)但术后镇痛药量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术后恶心呕吐次数无明显差异。两组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麻醉后半小时PNB组VAS评分高于EPA组(P<0.05)但麻醉后半小时,麻醉后1小时,麻醉后2小时的VAS评分与EPA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麻醉后半小时,麻醉后1小时的心率和血氧饱和度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相比于硬膜外麻醉,椎旁神经阻滞对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术后股四头肌的影响更小,能允许患者更早下地活动。椎旁神经阻滞与硬膜外麻醉有着较低的血流动力学影响,两种麻醉方式有着相似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和VAS疼痛评分。椎旁神经阻滞是一种既能满足手术麻醉需求又能加速患者早期康复的麻醉方法。